查文庫>題西林壁> 三年級《題西林壁》標準教案

三年級《題西林壁》標準教案

三年級《題西林壁》標準教案

  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在咱們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譽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廬山。宋代詩人蘇軾遊觀廬山後作下了名詩《題西林壁》,詩文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做事的道理: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下面小編分享一篇三年級《題西林壁》標準教案。

  三年級《題西林壁》標準教案

  【教學流程】

  一、匯入,讀題釋題

  1.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在咱們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譽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廬山。我們一起去領略廬山風光吧!(出示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廬山各山峰圖片)

  2.西林寺有塊石壁,看,石壁上還寫著一首詩呢!這是宋朝大詩人蘇軾遊覽廬山後題寫在上面的。詩題叫《題西林壁》。(板書課題)

  3.釋題。“題”是什麼意思?(提示學生藉助註釋是學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題西林壁”又該怎麼解釋呢?

  4.指導讀題。

  點評:情境的創設,能使學生進入到古詩描述的意境中。出示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廬山各山峰圖片,既讓學生對廬山有一定的瞭解,又使其對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山的 形貌有一定的體驗,為學習“遠近高低各不同”做準備。最後一幅畫面定格在西林寺的石壁,自然引到詩題,又有助於學生對詩題的理解。

  二、初讀,讀通讀順

  1.學生自讀詩句兩遍,第一遍注意讀準字音,第二遍力求讀通句子,讀出節奏。

  2.指名朗讀,學生評價。相機正音,如:“嶺”“此”等。練讀詩句。

  3.讀古詩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出節奏。誰能試一試?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4.教師相機範讀,學生評議。重點指導讀“橫看成嶺側成峰”,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讀出“峰”和“嶺”的區別。

  5.師生合作讀。(如:教師讀完一句,學生重複這一句的後三個字;教師讀詩題,男同學讀詩句,女同學重複後三個字。)

  點評:初讀有三個層次:讀準,讀通,讀出韻律。透過學生自讀、教師範讀、引導想象讀、師生合作讀等方式引導學生邊體會詩意,邊讀出節奏韻律。

  三、再讀,感受“不同”

  1.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將這首詩讀了好幾遍,但好詩不厭百回讀。讀多了,你就會對詩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你們再輕聲讀這首詩,藉助註釋,一行行地讀,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讀懂詩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問題檢測:蘇軾身在何處?(具體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觀察廬山呢?)

  4.理解“橫看”:怎樣看是橫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師以手示意),怎樣看是橫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蘇軾還身在何處?理解蘇軾身處位置不同。

  5.教師:蘇軾身在山前,身在山側,身在遠方,身在近處,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無論在哪兒,他都身在一個範圍之內,那就是——廬山之中。教師範讀,引導學生想象身處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圖片,真切感受“不同”,引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點評:本詩的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 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為更好地突破這一難點,教師精心選擇問“點”,抓一個“身”字,“身不同,景不同。”抓住問題 的源頭,透過讓學生站立在不同的位置加深理解,進一步感受“不同”,領悟“不識”。

  7.蘇軾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讓我們沿著蘇軾的蹤跡到廬山去看看吧!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彷彿來到了何處?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8.理解身處不同位置看到的廬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圖片,教師引讀。

  他橫看廬山,山巒起伏;側看廬山,山峰聳立,他不禁吟誦——橫看成嶺側成峰。

  他遠望廬山,雲天飄渺,若隱若現;近觀廬山,巍峨雄偉,猶如巨人;從高處俯視,廬山雲霧繚繞,宛如仙境;從低處仰望,山峰高峭險峻,直插雲霄;他不禁吟誦——遠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變換位置看,發現廬山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他從各個角度看,發現廬山依然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點評:引導學生透過想象進行補充、擴充套件後再提供豐富的比較直觀的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獲得完整的形象,體會到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後的“不識”。

  四、品讀,感悟“不識”

  1.看到廬山的這千般面貌,蘇軾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指名讀。

  引導學生在詩句前加上嘆詞“唉”進行感嘆。把“唉”字留在心底,我們再來感慨。

  點評:感情朗讀注重一個“情”字。“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一聲長嘆,來自心底,韻味皆出。

  2.出示《初入廬山》:“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學生自讀。引導對比蘇軾“要識廬山面”的初衷與結果的“不識廬山真面目”。

  3.引導質疑:蘇軾為什麼會“不識廬山真面目”?

  4.連結作者簡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蘇軾,他是多才多藝的蘇東坡,他還是學識淵博的“蘇學士”,他不願停留在“不識”,他還想知道為什麼“不識”。於是,他問自己,他問山中游客,他還問你們:孩子,我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可是,我都身在廬山之中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觀察了呀,怎麼還會“不識”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識”。)揭示哲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6.於是,蘇軾文思泉湧,揮毫在西林壁上寫下了這千古流傳的詩篇——(學生讀全詩)

  點評:透過對比蘇軾“要識”的初衷與最終“不識”的結果,引發學生心底的疑問;透過創設情境讓蘇軾與學生對話,最終在對話中明白“在山中”與“不同”“不識”之間的關係,並揭示道理。拓展和作者簡介的連結點選擇恰當,降低了學生“悟詩理”的難度。

  五、昇華,積累運用

  1.結合生活經歷運用詩句談感受。

  2.聯絡生活實際運用詩句。

  3.課堂練習。

  有時候,人們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宋朝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的詩句“”說明的就是這個樸素的道理。

  4.連結其他詩人歌詠廬山的詩句:(出示圖片,詩句,學生誦讀)

  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毛澤東——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引導學生感悟:同是廬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正是《題西林壁》中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啊!

  5.練習背誦。

  點評:情境的創設,促進了學生理解和體會古詩文的情與理;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耳,出於心,在誦讀中通曉詩中理趣。

  【知識擴充套件】

  廬山的神話傳說

  一種傳說,早在商初,也有說在周威烈王時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從中國傳統的名與字的聯義看,其名為裕,是較為合理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為了方便,這裡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這種傳說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為氏,以氏為姓,倒還符合古代的慣例。至於他確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無從著手。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蹟,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迴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廬山’。

  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為“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同時,這同樣是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