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解讀《桃花源記》

解讀《桃花源記》

解讀《桃花源記》

  在學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有一處引起了我的注意。即當漁人進入桃林以後,他看到的一番景象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對這個句子的解釋是:人們在田園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穿著打扮,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樣。而在後文中,漁人做客桃花源時,在與桃園中的人交流時,有這樣的語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對這個句子的解釋是:桃園中的人說,自從祖先為了逃避秦代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以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於是與外界隔絕。當桃園中的人問到現在是什麼時代時,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知道魏晉了。像這麼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又怎麼會出現和當時的世人一樣的生活及穿著呢?這不矛盾嗎?

  隨後我查閱了有關資料,瞭解到陶淵明寫作本文時的背景。《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重,加深了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再來讀原文,我們不難看出,在桃花源中,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可能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文末再次點名這一虛構的理想世界,“不足為外人道也”,“遂迷,不復得路”。足見這只是作者一廂情願的理解構思罷了。

  再回到我疑慮的問題上來,桃園中人的生活從秦到東晉,經歷了秦——西漢——新(王莽)——東漢——魏蜀吳三國鼎立——西晉——東晉、前秦(鮮卑)南北對峙 , 600多年的歷史,雖與外界隔絕,但衣著、生活與外界一樣,更說明了這個世外桃源是生活在那個戰亂年代的陶淵明像我們虛構的一理想社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