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關於馬的解析

《詩經》馬的解析

《詩經》關於馬的解析

  《詩經》以四言為主,節奏簡約明快;常用重章疊句,情致迴環往復。

  自古以來,有關於“馬”的成語多為褒義詞。如:馬到成功、一馬當先、萬馬奔騰……馬是人們較為喜歡的動物之一。在《詩經》中,馬較其他動物而言出現的頻率很高,尤其是在“小雅”中。據統計,關於馬的稱謂詞就有50多個,使用的次數就有91次。可見,在古時候,馬在人們的心中是有一定分量的。

  為什麼古人會如此傾心於馬呢?在古代,馬是一種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是冷兵器時代戰場上有“靈氣”的武器,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馬的用途很多。“四牡騤騤,載是常服。”(《小雅·六月》)這是用四匹馬拉裝載軍服的車。馬在這解決了戰爭中的運輸問題。“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小雅·北山》)意思是四匹雄馬不停奔忙,君王的差事繁多緊張。馬在這起到了運輸、傳遞資訊的作用。“田車既好,四牡孔阜。”(《小雅·車攻》)意思是狩獵的車已經很結實,四匹雄馬肥大有力。馬在此為狩獵行了方便。“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小雅·采菽》)意思是雖然沒有什麼可以賞賜,賜給他四匹馬和所牽引的車叫路。這是當時君王用於賞賜給臣子的物品。“皎皎白駒,食我場藿。”(《小雅·白駒》)這是借馬留客。

  雖說在古代,馬並不是什麼稀奇之物,它是百姓常能看到之物,可謂是平凡之物。但卻也是一般人難得之物。養馬的費用很高,生活拮据的人是沒辦法負擔得起的。在《詩經》中,使用馬匹的人,一般都是處在社會的中上層。這樣來說,馬卻又是非凡之物了。

  為什麼《詩經》中常出現的是四匹馬呢?在《詩經》中,我們能看到許多詩中,馬每次出現的數量幾乎都是四匹。如:“比物四驪”(《小雅·六月》)、“四牡龐龐”(《小雅·車攻》)、“路車乘馬”(《小雅·采菽》)等。難道古人喜歡四這個數字嗎?“四”與“死”同音,這是我們比較避諱的字。那為何用四呢。“金口玉言,駟馬難追”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眉目來。這裡的數量可見與速度有關,推知,《詩經》中古人用四匹馬也是考慮到速度的快慢的緣故。那用更多一點的馬不就更快了嗎?在古代馬的飼養費用很高,而且馬的'數量也是身份的象徵。商周時期,將三匹馬拉的車稱為“驂”,四匹馬拉的車稱為“駟”。等級最高的是六匹馬拉的車,通常只能由周天子乘用,即所謂“天子駕六”。天子所御駕六,其餘副車皆駕四。案《書》稱“朽索御六馬”。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馬的毛色與它的使用方式有什麼關係?“比物四驪,閒之維則。”(《小雅·六月》)意思是搭配的四匹馬都是黑色,訓練有素守規則。“乘其四驥”(《小雅·采芑》)驥,指青黑色的馬。周宣王時期的大臣方叔南征時,也是用黑馬。可見,戰馬尚黑是當時的慣例。黑馬健壯威嚴,很有氣勢。“四黃既駕”(《小雅·車攻》)黃是代表休閒,所以狩獵時,常用黃馬。“皎皎白駒”(《小雅·白駒》),“有客有客,亦白其馬。”(《周頌·有客》)白是代表純潔。他國的諸侯來訪騎的是白馬。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古代人文墨客愛馬,皇宮貴族騎馬,現代政客富商玩馬。馬對於當代的我們仍是一種平凡卻又非凡的動物。我們可以看到馬,但很難能騎馬。這就是“可望而不可即”。在動物園裡,騎馬要消費;在賽馬場裡,騎馬要本事。騎馬現在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只有有錢、有權的人,才能常有機會玩馬。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遛馬仍是件富人的事。

  拓展:

  詩經的成書過程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600年。

  關於《詩經》的集結歷代說法眾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王官采詩說

  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左傳》。《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採歌謠,以觀民風。”

  另外在《漢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戶而知天下。”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瞭解民情。當時的采詩官被稱為“行人”(見於《左傳》)。

  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

  公卿獻詩說

  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國語·周語》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孔子刪詩說

  這種說法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唐代孔穎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採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