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三字經> 三字經 作者

三字經 作者

三字經 作者

  《三字經》自宋朝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曆史,關於三字經的作者是誰呢?

  三字經的作者是誰

  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官員王應麟。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經史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祖籍河南開封。宋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為秘節監、權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後辭官回鄉,專意著述二十年。

  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當時科舉考試所需的各類知識;考據性筆記《困學紀聞》以考證為特色,居“宋代三大筆記”之首;蒙學著作《三字經》風行700多年,流傳海外眾多國家,是一部優秀的兒童道德教育教材。

  王應麟隱居二十載,所有著作,只寫甲子不寫年號,以示不向元朝稱臣。他一生著作甚豐,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詩地理考》、《漢藝文志考證》、《玉堂類稿》、《深寧集》等六百多卷。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這部《三字經》,這可能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王應麟晚年為教育本族子弟讀書,編寫了一本融會中國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訣”。他是通古博今的大儒,舉重若輕的大家手筆寫出這部“三字歌訣”,當然是非同凡響。

  其著作學甚多且學術價值甚高,到清朝時才開始較為人所重視,其中《玉海》為百科全書式的著作,為其準備博學宏詞考試時所整理的。《困學紀聞》是筆記類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經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漢制考》為歷史著作。《通鑑地理通釋》是歷史地理學的著作。著有家喻戶曉的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

  《玉海》

  此為一部規模宏大的類書,200卷。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貨等21門。該書對宋代史事大多采用“實錄”和“國史日曆”,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卷末還附有《辭學指南》四卷,並有輯者所作《詩考》及《詩地理考》等13種。《四庫提要》卷一三五說:“是書分天文、律憲、地理、帝學、聖制、藝文、詔令、禮儀、車服、器用、郊祀、音樂、學校、選舉、官制、兵制、、朝貢、宮室、食貨、兵捷、祥瑞二十一門,每門各分子目,凡二百四十餘類。…….其作此書,即為詞科應用而設。故臚列條目,率鉅典鴻章。其採錄故實,亦皆吉祥善事,與他類書體例迥殊。然所引自經史子集,百家傳記,無不賅具。而宋一代之掌故,率本諸實錄、國史、日曆,尤多後來史志所未詳。其貫串奧博,唐宋諸大類書未有能過之者。”在《玉海》的各個類目當中,不僅提供了歷史文獻資料,還提供了代表這些文獻來源的圖書目錄,有別於一般的類書。

  《三字經》

  成書年代和作者尚難確定。清代人多認為《三字經》是宋儒王應麟所作,不管《三字經》的作者是誰,都不影響這部書的價值,因為《三字經》有著豐富的內容。近代經學大師章太炎說:“其書先舉方名事類,次及經史諸子,所以啟導蒙稚者略備。”也就是說《三字經》是一部內容全面的啟蒙讀物。

  《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份,每一部份有一箇中心。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從“為人學,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四時、四方、五行、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諸子的`著作;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伏羲神農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三字經》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可以說,《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啟蒙教育的著作。 《三字經》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鱉山】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撐。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獨立東南方。欲以一己力,代國相頡頏。

  適遭宋祚移,恥為不義戕。奮然抱志起,誓欲掃攙槍。

  拔劍突前麾,手回日月光。敵勢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鳴呼絕倫志,不得騁才長。妻孥悉從溺,枯骨夜為襄。

  忠烈動天地,遊魂為國殤。山水倍堪悲,抱恨徹窮蒼。

  穹蒼幸一息,庶幾紀星霜。西風白楊路,哀猿號崇岡。

  解劍掛墓柏,泣下沾衣裳。惜哉時不利,抽毫述悲傷。

  【東錢湖】

  湖草青青湖水平,猶航西渡入空明。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檯上但啼鶯。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遊人作伴行。

  【吳刺史廟祭神辭】

  坎擊鼓兮鄞水滸,思仁侯兮昔召父。堰九里兮釃流為雨,水泱泱兮芃芃麥黍。

  鴻隙堙兮謠豆芋,侯嘉績兮依其在渚。神之來兮飆輪下,蘭觴勺兮薦椒糈。

  民不忘侯兮歌且舞,侯不忘民兮俾寧宇。神之歸兮娭瑤圃,格顥穹兮降多祜。

  婁豐穰兮除疾苦,年千世百兮保艾吾土。事侯如存兮侯其福女,敬共承祀兮無怠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