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關於世界上兩種人的散文

世界上兩種人的散文

關於世界上兩種人的散文

  中國大城市的生與死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嚮往寧靜、悠遠、離群索居,另一種喜歡熱鬧、多樣性、在人群中扎堆。前一種人,好比中國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一種人,不用舉例子,絕大多數人都屬於此類。

  在一個國家裡,多少人生活在城市,多少人生活在大城市,本質上取決於上述兩種型別的人的多少,這首先與性格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職業。

  在農業社會,就算農民想住到城市裡,也不可能每天在農田和酒肆之間來回奔波,城裡沒法就業。

  而到了現代社會,即便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工業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也已經超過90%。在現代經濟社會,越是富有的國家,知識(包括技術、資訊和創意)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大。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需要透過社會交往來傳播知識。

  同時,也從社會交往中獲得知識,從而更好地成為知識的生產者。換句話說,從前,生性再喜歡熱鬧的農民,都不得不居住在農村與土地為伴;現在,性格再內向的教授,也必須在最低限度上與人交流。

  人的另一個天性,是喜歡多樣性,而不喜歡單調乏味的生活。只有城市,才可能提供這樣的多樣性,而大城市,才可能提供更多元的文化和更多樣的消費服務。

  其中的道理在於,在一個有大量消費品和服務供給者的市場上,每一個生產者都可以僅僅針對某一細分市場提供消費品和服務,而無須擔心沒有生意做,因為在大城市裡,某一特殊偏好的消費群體數量也足夠多。

  這樣專業化的結果,既能使得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同時,也使得人們在專業化的生產中不斷積累經驗,加強專業化程度。

  而專業化程度又反過來提升了生產者的競爭力,以及城市生活的品質。

  讓我們來想想,什麼是高房價?什麼是城市病?給定土地和住房的數量,給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房價和城市病就是消費者獲得大城市的生活所付出的代價。

  除了直接在購買消費品和服務時付的錢以外,人們還因為支付了大城市更高的房價,獲得了接近於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的地理位置。

  在大城市內部,中心城區因為四通八達,是生活最為豐富的地段,大量的生產性服務業為了和四面八方的人做生意,一定要搶佔市中心的位置,擠出中心城區的居住功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居住在大城市的市郊,每天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在市郊和市中心之間來回奔波,本身也是為獲取更好的工作機會而付出的代價。

  如果要接近工作地,就買更貴的房子;如果收入不夠高,就花更多的時間在路上。選什麼樣的生活,由自己決定。

  大量的企業在大城市扎堆,特別是集聚在中心城區,是為了交流的便利。那麼,有沒有可能,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面對面的需求減少了?比如說,人們可以在家辦公,透過遠端通訊方式與同事和客戶打交道。

  人們要與朋友交流,可以打電話、發微信。但實際情況是,線下和線上的交流,兩者不是“互替”而是“互補”的。

  比如微信朋友圈裡都是見過面的朋友,剛開始會與一個人透過微信交流,接下來就是面對面的討論更有效率。

  線上交流實際上會催生更多線下交流的需求,資訊科技只是節省了與某個特定朋友見面的次數,卻可能催生了與更多人見面的需要。

  更不用說,人在收入水平提高以後,消費模式多元化,其中越來越多的比重是網路滿足不了的,包括聽音樂會、看演唱會和畫展,包括所有體驗經濟,即使和朋友喝咖啡這樣的消費也只有在特定的咖啡館環境中進行。

  一個正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的趨勢是,“消費型城市”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個城市的生活品質正在成為其對人口遷移的吸引力。

  在收入水平提高以後,新增加的'消費更加需要見面和體驗。你將更多地去看話劇和電影,減少在家裡看電視和碟片的時間。你也會更多地出席化裝舞會、去健身房,更少在家裡和朋友在網上聊天。

  如果我說的是錯的,那麼,你就不會看到那麼多人願意花很多的錢,在下班以後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到商學院去上課,而不是在網上看教授的影片。

  如果我說的是錯的,你也就不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往大城市搬遷,並且還要花很貴的房租,住在大城市的市中心。這些人並不傻,恰恰相反,他們是這個世界最聰明的人。

  在不久前我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加拿大的學者善意地提醒我們,不要天真地認為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過程會終止。

  且不說中國仍然處在城市化剛剛超過50%的階段,即使在美國和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城市化程序已經基本完成,城市化的水平達到80%,人們仍然不斷地向大城市集聚。

  一些國際大都市,如紐約和多倫多,仍然在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要了解其中的奧秘,只需看看這些國家的產業結構就可以了。越是發達的國家,知識密集型的產業比重越高。

  因此,不要以為,在北京和上海現在出現的搬離市中心的趨勢是長久的。人們在經濟發展的早期,希望改善住房條件,透過住得遠些,從而住得大一點,這是發達國家也曾經歷過的。

  但這種搬離大城市的趨勢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經在美國終結了。而在東京,20世紀90年代中期也開始出現人們重新搬回中心城區的趨勢。

  其中的道理還是前面說過的,人們越來越需要住在市中心,以獲取知識、資訊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