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古代記敘散文說課稿

古代記敘散文說課稿

古代記敘散文說課稿

  第一方面說教材

  《鴻門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第6課,節選自《史記》。所選情節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後,為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鴻門宴名為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眾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教學這篇課文計劃安排3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瞭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家作品及相關文言基礎知識,學習創造性閱讀

  2、過程與方法:透過分析劉邦、項羽等人物性格,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司馬遷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從容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積累文言詞句知識並學習一分為二地評判人物。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學習創造性閱讀,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第二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第三方面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匯入新課

  提起項羽劉邦,提起楚漢相爭,人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同樣的兩個英雄人物,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梟雄末路,而另一個卻能成就千秋霸業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鴻門宴》,去尋找答案。

  環節2整體感知

  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結合文中課下注釋,通讀全文,把握大意。讓學生採用講故事的方法複述課文,並以六字短語形式來概括從開端至結局的情節,短語的主語一定要是文中出現的人物。這樣,時刻突出人物形象、情節程序和性格衝突。最後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文言文語言的凝練之美。

  環節3譯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就難詞難句討論交流,力求通暢地翻譯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1.合作學習:二人合作,參考註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註解的語句,憑藉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來討論全文大意,是為了互相啟發,並利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集體解難: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詞語小結。(用多媒體課件歸納總結,並要求學生落實記在課本上,聽寫結合,加深學生印象,避免了課上熱熱鬧鬧,課下迷迷糊糊的情況。)

  環節4思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理解文意。學生在經過反

  復的聽讀與朗讀之後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課文大意,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思考問題讀完後,師:“大家說,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宴會麼?”這絕對不是一次愉快的宴會,項羽和劉邦在宴會上劍拔弩張,勾心鬥角,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以劉邦勝出為結局。後來“鴻門宴”也成為了一個特定的詞語,用來比喻那些“不懷好意,設計陷害別人的宴會”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註釋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下面給同學們3分鐘思考時間,然後請一位同學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的故事梗概。

  題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被動走向主動的?

  題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環節5質疑問難

  環節6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