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關於泰山遊記的散文

泰山遊記的散文

關於泰山遊記的散文

  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中國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泰山遊記的散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泰山遊記

  勞動節的時候,我們一家去旅遊,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還是讓我記憶猶新。

  去了這個地方,我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杜甫的《望嶽》,相信你已經知道我們旅遊的地方了吧,沒錯,就是泰山!

  再去的時候,因為長垣到泰山並不近,要好幾個小時,所以從小就愛暈車的我又犯病了,本來平靜的車上又變的喧鬧起來,爸爸的問候聲,我的呻吟聲以及媽媽拿藥和倒水的聲音在一時全都響起來,真可謂是“眾妙畢備”啊!

  過了一會,我們到了,我們先去賓館睡了一覺,養好精力,準備明天的“大考驗”!

  因為抱著看日出的心理,所以我們早早的起了床,就往山上趕,雖然是4:50,但停車位的車已經多得不得了,我們把車停好,拿了幾瓶礦泉水,就高高興興的往山上奔去,上山的時候,可不能單單的走上前,要先乘公交車,帶到半山腰,然後就只能靠步行了,上山的時候,我像一直蹦跳的小山羊,一溜煙兒就沒影了,而爸爸媽媽只有一項工作,那就是在後面照著我喊:“慢一點,慢一點。”

  我們想去了一個廟,在那裡,我們祭拜神靈,而且還燒了香,我特意買了一隻香,上面寫著:在新的一年學業有成。然後,我們又到了山頂,可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

  篇二:泰山遊記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終於,我登上了泰山,那個時刻是多麼的驕傲啊,那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我第一次登上被譽為“五嶽之尊的泰山”。

  泰山腳下,說不盡那峰巖重疊,澗壑灣環,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真乃“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冽日光寒!”沿著枯林古道,我踏上了登山的路。一路怪石橫生,荊棘牽漫。一座座山峰中聳立著各種古槐,形態各異,樹幹盤虯臥龍,樹枝縱橫交錯,泛黃的葉子在風中微微搖曳,那情景好不氣派。我一邊觀景,一邊順著臺階一級級地往上爬,臺階時而陡,時而寬,隨著漸漸的深入,潺潺的水聲消逝,剩下的只是蒼松翠柏。遠望一一棵巨大的松樹橫在半山腰上,傾斜著綠色的枝幹,彷彿黃山的迎客松,好像在向客人招手歡迎。

  不覺已到了十八盤附近,向上看去,一段段臺階層出不窮,綿綿不絕,臺階又窄又陡,無數人望山興嘆,簡直是難以攀登的一座山峰。就在這時,一位鬢髮斑白的老人挑著一個扁擔,緩緩而上,步伐穩健,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競能挑起這百斤的重物。在一片驚訝聲中,老人仍淡然前行。於是,我鼓起勇氣,隨著老者艱難的攀爬。道路是那樣漫長,每一步都灑下了我的汗水。頭上兩峰陡立,飛鳥盡,溝壑深。不覺毛骨悚然。終於,在老者的激勵下。我最終登上了玉皇頂。此時,斜陽把山谷映紅,無數落葉飄落在山石之上。山石好像一位哲人在訴說著一個真理。“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恍惚間,我明白了只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篇三:泰山遊記

  假的時候,我跟著媽媽還有一些旅行團的朋友,一起去山東玩。在第四天的時候,我們從孔子的故鄉曲阜趕往泰安,去看泰山。

  到了泰安,已是黃昏,我們在酒店休息。我媽媽又不給我玩手機。所以,我便拉開那印滿圖案的窗簾,趴在床上,翹著腳,看那落地大玻璃外的風景。

  落地大玻璃外,幾朵雲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太陽那塊熄滅的火光,照向四方,讓整個天空好似沉浸在熊熊大火之中。跟《火燒雲》的課文一樣。這幾朵悠閒的雲被清風哥哥一吹,逐漸變成了甜甜圈一樣的小餅。那個小圈裡,昏紅的太陽發出它今天最後一絲力氣,放射出沁人心脾、暖和的光芒。天,逐漸走向黑暗……

  這時,我們該吃晚飯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那面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的落地大玻璃。

  第二天清晨,一陣響徹整個房間的鬧鈴喚醒了我。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穿過,太陽,又重新充滿了活力。

  我們吃過早餐,來到了五嶽之首——泰山的山腳下。仰望泰山,我覺得那是一種磅礴的美。那氣勢宏偉的泰山悄然映入我的眼簾。在一陣驚歎聲中,我不知不覺的坐上了一輛通往坐纜車的地方的車。一路上,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都張揚著他們的生命的活力。不知不覺中,又坐上了纜車。往下一看一條小路蜿蜒而上,幾團小黑影慢慢的往上爬,那條小路,是十八盤嗎?泰山所有的景物都在我的眼裡。我只能感嘆,大自然真是善良,畫出一重又一重美麗的山水畫!

  不知不覺中,我們下了纜車,開始順著“天梯”慢慢登上久聞的玉皇頂。在登山的路上,一座山疊著一座山,一片林疊著一片林,使大家的眼中頓時充滿了活力。人們不再在寒風中罵罵咧咧,而是將受大自然給我們的恩惠……

  下山的時候,我一直在回想著山中的一切。皇帝的石刻、各種古老的建築物,都令我記憶深刻……

  篇四:泰山遊記

  去年暑假,我有幸遊覽了馳名中外的五嶽之首——泰山。

  8月11日晌午,我們一家人懷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乘車去泰山。

  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個個相連,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不計其數.山峰上是無數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縫裡還長出了幾棵小樹,遠遠望去,滿山蒼翠。泰山上最高的山峰有1524米,最低的有600多米,寬的延綿上百公里,窄的也有幾百米。山頂上雲霧籠罩,看上去若隱若現。山上名貴藥材非常多,有靈芝、黃蓮、人參等等。山上有古建築2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2000多處。

  很快,我們旳車就到了泰山底下,又在盤曲旳山路上行駛了10分鐘,就到達了“泰山索道”。我們下了車,坐上了索道。一路上,我們看到了滿山遍野旳樹木和鮮花,有紅旳、黃

  旳、藍旳…在陽光旳照耀下,顯得格外鮮豔。纜車底下,一道瀑布從山上流到下面旳小潭裡,小潭裡旳水不深,清澈見底,還可以看見潭底有一層細沙呢!

  下了纜車,就是“南天門”走近一看,這個“南天門”像是北京宮殿旳門,氣勢磅礴。最上面鑲著三個金色旳大字:南天門,左右是一副藍底金色旳對聯。南天門下面旳石階是十八盆,是登山路上最險旳一段。從下往上看,像是一條陡直旳“天梯”。

  看完十八盆,我們穿過南天門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塊刻著“泰山”兩字旳巨石前。在那裡可以感覺到雲霧撲面而來,四周旳景氣影影綽綽,有如人間仙鏡一般,使人流連忘返。

  我們接著往前走,就到達了鐘樓。鐘樓裡有個巨大無比旳鍾,據說一位富人在泰山許願,願望成真了。所以他在這兒修了一座鐘樓。今年新年旳鐘聲就是在這兒敲響旳。

  出了鐘樓,我們向著玉皇頂出發。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兩塊高大旳石碑前。這兩塊石碑各高十幾米,寬幾米。一塊寫著許多著名人物為泰山旳題詞。另一塊記錄了歷代皇帝旳豐功偉績,題目叫做“天地同攸”。

  再往前走就是玉皇頂了,玉皇頂上有個玉皇廟,廟前是那塊刻著“五嶽獨尊”旳石頭,字是紅色旳,深刻有力,給人一種豪邁旳感覺。

  游完玉皇廟,我們按照原路返回,乘纜車下山了。

  泰山的美麗風光令人嚮往、讚美、真不愧為五嶽之首。我多麼希望將來再遊一次這有如人間仙境的泰山啊!

  篇五:泰山遊記

  在暑假中,我們一家人去泰山旅遊,去親身感受泰山的巍峨壯麗。

  我們來到泰山腳下,按照制定的登山計劃,乘車上山,徒步下山。於是我們走到天外村廣場,乘坐去中天門的汽車。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車的一邊是矗立的高山,另一邊是陡峭的山崖,汽車在山路上一會兒調頭向左,一會兒調頭向右,車上的人們也隨著汽車左右搖晃,大家都懸著一顆心,直到汽車平穩的停在了中天門,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在中天門,我們按照圖示指引,來到了索道乘車處走進纜車,纜車的四面全是透明的大玻璃,便於遊人觀看四周的風景,纜車內設左右兩排座椅,最多可乘六人,纜車頂部伸出一隻拐臂,與上面的鋼索牢牢連線。纜車從室內徐徐駛向室外,一眼望去,下面便是萬丈深淵,讓我對“一步之差,天壤之別”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坐在車內的我,頓時有了“眩暈”的感覺,透過爸爸給我的講解,讓我瞭解了高空纜車的構造,高空纜車的安全和可靠性可與飛機相媲美,漸漸消除了我的恐懼感,但一顆心還是在“撲通、撲通”的亂跳。此時在觀看下面的環山公路,就像一條蜿蜒的小河流向山下。

  我們坐著索道纜車來到了南天門,下車後,首先走到了“天街”,為什麼叫“天街”呢?因為泰山非常高,人們常比喻“登上泰山,如同上天”,所以泰山頂上的街就稱為“天街”。然後我們到了玉皇頂,玉皇頂是泰山的最高點,海拔1546米。從玉皇頂觀看眾山,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最後,我們來到了“日觀峰”,“日觀峰”是看日出的最佳景地,並在“日觀峰”的景點“探海石”拍照留念,作為我宮以閣到此一遊的證據。透過導遊的解說,還了解到,每當日出之前,在“日觀峰”看到的茫茫雲霧,如同波瀾洶湧的大海。站在“探海石”上,感覺雲海就在腳下,彷彿一伸手就能抓到身邊的雲彩,故稱“探海石”。

  按計劃,下山的步伐開始了,途中經過“碧霞祠”,看到祠內香菸瀰漫,朝拜的善男信女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此,祈求泰山神靈顯靈,來滿足自己的心願。我們又回到了南天門,南天門也是十八盤的終點,站在南天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數不盡的臺階,我不禁想到:這麼多的臺階,是有多少人付出了多麼大的辛勞和汗水,才刻出了這一階一階的“天梯”。從十八盤上來的人們,個個汗流浹背,帶著一臉疲憊的表情,大口大口喘著粗氣,這些都足以說明走到南天門的人,都付出了極大的艱辛。我走在十八盤的臺階上,才真正體會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一步一挪的走到了“回馬嶺”,傳說,有一位帝王騎馬登山,彪悍的戰馬走到此地,無論如何也不肯向前再行一步,帝王一聲嘆氣說:“連駿馬都不願前行,可見泰山之險峻。”帝王便掉頭向回走。以後,人們把此地稱為“回馬嶺”。我們一路下來,還觀賞到了許多石刻,尤其是刻字,更體現了中國文化和漢字的精髓。我們一路下來還走過了“昇仙坊”“對松山”“五大夫松”“步雲橋”“壹天閣”“鬥母宮”“革命烈士紀念碑”“萬仙樓”……。

  我們拖著疲憊的腳步,終於來到了山下,坐上了回程的汽車。透過這次泰山之遊,讓我感受到古代人們偉大的智慧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篇六:泰山遊記

  春節後的第四天,經過一路的顛簸,我有幸來到了歷史悠久的泰山。想必大家都知道,泰山可謂是“五嶽之首”、“中國第一山”,是歷史上唯一由皇帝封禪的名山。

  從中天門下車出發,一路風光無限好,回味又留戀。

  開始攀登旳時候,路平坦而狹窄,只能容三人肩並肩走過。忽然,聽見有鳥撲翅旳聲音,將靜寂旳環境瞬間打破,大家抬頭仰望,一隻大鳥飛了起來,在天空中盤旋。“嘩啦啦……”我聞聲望去,原來是一條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將手放在水中,水是那樣溫和、舒服、像媽媽旳手扶摸著你,使我完全陶醉。忽然感到一絲清涼,使我從陶醉中甦醒。噢!是習習微風吹過,帶著山泉旳清氣,讓自己回味無窮,給人一種大自然安逸靜美旳享受。路邊旳松柏傲然挺立,與藍天、白雲、鳥兒組成一幅自然工筆畫,叫人讚歎不已。

  “這是什麼呀?”我隨著小女孩旳叫聲望了過去,原來是著名旳“五大夫松”。因為正是早春,天氣冷,松樹沒有蒼翠旳外衣,只有褐色旳枝幹,張牙舞爪,像鬼爪一般,它旳形態各異引來了不少遊客,並在這裡照相留念。

  我拖著疲憊旳身體來到了十八盤。“快十八、慢十八,不快不慢又十八”,十八盤確實名不虛傳。陡峭旳山路讓人心驚膽寒,不敢向前,唯恐跌倒,唯恐被別人落下,但是有了家人旳支援,有了登上南天門旳願望,有了必勝旳信心,我努力向上攀登,腳累了,就四肢並用;腿疼了,就用挑山工旳走法——斜著向上走……無意間,我懷顧周圍,發現要登上泰山頂上旳人可真不少,有拄著柺杖旳老人,有活蹦亂跳旳小孩,有三五成群旳一家人,有三三兩兩旳少年郎……看到這麼多人,我不禁感嘆道:“泰山旳雄偉與它特有旳魅力確實吸引著世界各地旳遊客!”

  眼看就要登上南天門了,我邊走邊望著南天門,彷彿它就是我旳“精神支柱”,是我向上前進旳目標。終於,我攀登上了南天門,心裡無比旳興奮。

  轉眼間,我們又來到了天街,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店,食品,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但是,我還是被泰山的美好風光吸引了。站在天街上,望著古式的大門,望著圍繞身邊的雲霧,就彷彿置身與天庭一般。再望望山下,雲霧繚繞,有的一片一片,如千里棉絮;有的一望無際,如汪洋大海,山峰直插雲霄,敢戲白雲,有如浮在海面上的蓬萊仙島……每一座山峰,每一片雲霧都彷彿在細細低語,都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畫,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途徑碧霞祠後我繼續向泰山的最高點發起“進攻”。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我來到了玉皇廟,見到了海拔1545米的——玉皇頂!我高興極了,歡呼著,跳躍著,對著山下大聲呼喊“我到玉皇頂了!”與此同時,爸爸舉起了照相機,只聽“咔嚓“一聲,將這歡樂時刻永遠留下……

  我低頭遠眺,許許多多的山峰顯得那麼微不足道,那麼矮小。我終於明白了爸爸常說的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時,我看到了無數把銅鎖,有長鎖,有小鎖……各種各樣的鎖不計其數,都被一條鐵鏈連了起來,圍繞在玉皇頂的周圍。爸爸說這叫“同心鎖”,也叫“連心鎖”,是人們祈福的象徵。我也買了一把長長的銅鎖掛在上面,哀悼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學生,祈福災區的人民能重建美好家園,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早早走出來。

  時間在流逝,我們雖然回到了家鄉,可心卻還在泰山,還在回想著那一個個美好的瞬間,那一幅幅美好的畫卷……

  篇七:泰山遊記

  題記:我們是在午夜11點左右開始登泰山。

  幽美的月光落在我們這群登山者身上,縷縷涼意吹過肩頭。

  剛剛登上泰山的階梯

  鞋底有些打滑,所以我走的比較小心。每隔10步左右就有有七八層的階梯,從上往下望,就能看見還不算太深的山谷,樹木叢生,還有隱隱約約的流水聲傳上來,從下往上望,能從那繁茂的樹枝間望見月亮,因為還有將近兩個小時就是中秋佳節的緣故,月亮顯得格外圓。我們一行人一起往上爬,生怕有誰掉隊。

  剛剛上山時,我們一行人有說有笑,十分開心。向上爬了一會,我就感覺熱了,就把軍大衣敞開懷(大衣是租的,我來時只穿了一個很薄的秋衣),慢慢往上爬,手裡還拿了一瓶水,好在口渴時喝水。我們幾個孩子走在前面,大人走在後面。累了就坐在兩邊的石頭上休息,望望頭頂那高高的山,茂盛的樹,和泛著白光的月亮。

  走了一會,就感覺太熱了,我便脫下了軍大衣,其他人也脫下了軍大衣或羽絨服。

  走到半山腰

  腳底已經不再打滑。階梯變得越來越多,從七八層臺階變成了十二三層,階梯之間的間隔距離也縮小了一些。我們休息的幅度也大了很多。當我們原地休息時,我便注意了一下其他的遊人,發現雖然是在午夜,前來爬山的人也不在少數,其中年齡不一。有很多人,還揹著粗粗的檀香,想必是上山給神仙上香的。

  我們每爬一段時間,就會到達一個小景點,在景點裡,有賣紀念品的,有賣小吃的,商販們的吆喝聲,遊人們的交談聲,混場一片,熱鬧之極。在大一點的景點的小屋裡,便供著神仙,上香的人不在少數,屋外還有願望樹,彩色的絲帶系在上面,好像好多人的美好願望在樹上迎風飄落。

  小山頂上

  走到小山頂上的景點,我發現,這個景點的熱鬧指數比我們經過的景點都要高。在這個景點裡,有小吃店,有旅館,有租大衣的商販,有上香的'“小廟”,有的遊人吃東西,有的在照相留念。這時的我們一行人,已經有因走不動而掉隊的了。我們開始繼續前進。

  不一會,我們走上了一段公路,在這段公路上,燈火通明,熱鬧程度超過白天的街市。我們走到了登上泰山的另一個售票口,開始想泰山頂前進

  在剛剛登上泰山頂的旅途的開始

  和剛剛爬山一樣,階梯不是太高,間隔距離也是在10步左右。兩邊的石頭上,有的還刻了字。

  在登上泰山頂的途中

  山路漸漸變得陡峭,階梯也漸漸增多,我們走走停停,補充一下出汗所流失的水分,望著那高高的泰山頂,自己給自己打氣。

  在登上泰山頂的最後一大段路

  我從下望了望,竟然可以望見那高高在上的燈火,我本以為那就是山頂,便鼓起勇氣向上爬,沒想到,在我爬到我望見的燈火處時再向上望,竟然又望見了一點燈光剛剛在上的站在我的頭頂高處,果然是五嶽之首的泰山,高不可估。

  在登上泰山的最後一小段路

  這是泰山頂下的最後一小段路,但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的漫長,因為,這裡是最斗的地方,所以階梯很多,光靠想象是想不到的,階梯一層節一層,數不勝數。

  向上攀登的人們都筋疲力盡,但都盡力向上前進著,但是距離山頂還有一大截。

  終於,我們爬上了山頂,筋疲力盡的我從心底湧上了一股喜悅之情,我終於登上了泰山的頂端,我終於征服了泰山,將泰山踏在了腳底。

  在泰山頂上

  在這,有一股古代氣息混合著濃濃現代風;古典的招牌,現代的玩意;帶著古典氣息的街道,裹著現代氣息的人。

  在古典招牌下,有小商販們在那吆喝;在古典招牌小的門裡,有休息吃東西的遊人,有做菜的店主。在古典街道上,人們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在泰山頂上的日出

  在泰山頂上,日出是吸引遊客的景觀之一。早上,火紅的太陽帶著一股蓬勃之氣,六點零八分準時與大眾見面。太陽兩邊,泛著“彩色”的霧,下面一層是白色的,中間一層是微紅色的,上面一層,是濃濃的紅色,與上升的太陽混成一片。太陽越升越高,終於露出了它害羞的臉龐的全部。

  篇八:泰山遊記

  今天是十月一號,是放假的第一天,也是萬眾矚目的十、一國慶節。不過,我並沒有在家看電視,而是讓媽媽帶我去爬山。因為,好不容易放假了,應該去放鬆放鬆,呼吸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我們是五點多就起床,收拾好要帶的東西,就精神十足的出發了。路上的車很少,行人也是極少。早上的空氣有一點點的清涼,但很舒服,精神和“不到山頂非好漢”的激情也就隨之迸發出來了。家裡離“紅門”很近,所以我們是走過去的,沒多少時間就到了,汗也隨之流了下來,不過並沒感到有多累。登山之路也就此開啟了。

  婉轉的山路兩旁出現了參差不齊的古建築商店,裡面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尤其是“登山杖”。來這遊玩的遊客不多,沒看見幾個,多的就是本地的爺爺、奶奶來鍛鍊身體或提山水的,因為泰山的水即甜又幹淨還好喝。往後就到了一個個景點了,請大家聽我一個個介紹!(我們繼續向前走)

  先是一個大大的牌坊,有古老的建築,很像古代皇宮的大城門,也許這是登泰山必經的大門。牌坊下有一個不是多麼寬又短的洞(類似),洞壁又凹凸不平,不僅暗又潮溼,不過在炎熱的夏天是一個乘涼的“寶地”。這就是泰山的“紅門宮”。

  萬仙樓是一個類似兩層的樓坊,。第一層是檢票口,外地遊客必須要買票才可進入,本地人有天天上下山鍛鍊身體的或天天上山提水的可以跟負責人說清楚便可免去買門票。第二層是供遊人燒香、許願的。在山上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廟,據說還很神呢!泰城人民最敬仰的還是“泰山老奶奶”,在一個規定的日子會上山給“泰山老奶奶”燒香、上供。而且還有一個習俗,如果許的願實現了,那你就要在實現願望的那一年裡再去泰山拜見“泰山老奶奶”,這叫做“還願”。

  烈士碑是一個像塔狀的大石碑,是為了紀念當年解放泰安的新四軍一連三旅而建造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來這遊玩的人,只要看見這座紀念碑都會肅然起敬。

  鬥母宮是泰山景區中最為幽靜的場所。鬥母宮古名“龍泉觀”,分前、中、後三院。院中有清光緒年間趙爾萃所建的天然池,蓄龍泉水灌溉田地。精雕石獅蹲列門下。最好的是後院有正殿、配殿及禪房,東有聽泉山房及龍泉亭,供遊人小憩賞景。亭下澗內有“三潭疊瀑”如龍飛舞,名飛龍澗。遊人立於潭間,流水聲似絲竹奏鳴。這是多麼美妙悠閒的處境。

  經石峪是位於“泰山斗母宮”東北方向,上面刻有隸書《金剛經》,也稱“曬經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還有小溪,有淺淺的水中還有即平又大又滑的石頭,可坐在上面,令人心曠神怡。

  四槐樹是一棵沒有“生命力”的老槐樹,橫躺在路上方,那粗大的樹身和乾枯的樣子,讓遊人以為是一個專門設的景象,紛紛在樹下方留念。

  壺天閣是位於“四槐樹”北,“閣”名取自道家以壺天為仙境之意,明代稱升“仙閣”。冬天的景象更是妙不絕口。門洞有從牆中橫生出來的雙柏,盤旋而上,堪稱一絕,是一個純自然的景象。

  因為溪谷上建有石橋,所以稱之為“步天橋”。步天橋看似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橋,不引遊人注意,其實它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傳說,在很久以前,步天橋附近住著一個善良又勤勞的小夥子,以上山打柴、挖藥為生。不過誰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所以都叫他“山民”。山民從小就在山上玩,所以就練成了“鐵腿”。他天天上下山,發現山路太陡了,行人上下山都很吃力,一不小心就會跌下山谷,那會有生命危險。就下定決心,一定要修一座橋。說幹就幹,山民努力地打柴和挖藥,把賣了的錢攢起來,攢夠了就買了鐵錘和釺子。山民白天干,晚上也幹,終於修成了,山崖上就出現了一座“無名橋”。“無名橋”為行人提供了方便。可不久,山民積勞成疾,過不久就離開了人世。因為他修的橋給行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以他的名聲越來越大,人們為紀念他,就把這座橋起名為“便民橋”。

  有一年,泰安新上任了一個縣長,聽說“便民橋”的威信如此大,便乘山轎上山看橋。他一看橋,原來是幾塊石頭堆成的,遊興大發,說要重新建橋。第二天,真的發出告示要修橋,接著把“便民橋”拆毀了。又開始派役,要有怠慢,輕者加罰,重者押監。就這樣,這些官員趁這次機會層層扒皮加碼,頭圓腰肥了。橋終於建完了,縣官想要給橋提名,這樣還可以把自己的名聲留在山上,讓人們忘了山民。就招集各地的文明墨客,到山上給橋提名,最後定下來叫“雪花橋”,又為縣官立了歌功頌德的石碑,立在橋邊。橋雖成,但沒有人去讚美縣官,人們而更是懷念山民,縣官很不解。原來,自從橋修完之後有的人已傾家蕩產,也有的人被迫自殺,有的人偷偷的把橋改成“淚花橋,又把“謝恩碑”推下了山谷。有一年暴風雨來臨,把橋衝得一乾二淨。

  附近的老百姓為了紀念山民,自發上山修橋,不久一座新橋建起了,就是今天的“步天橋”。也就是這座橋接天連地,從這裡可以直接登極攀天了。

  中天門是泰山登山東、西兩路的交匯點。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中天門峻嶺闊谷,樓閣簇擁。東有中溪山突兀俏麗,可觀日出,望晚霞;西有鳳凰嶺蜿蜓伸展,可遠眺傲徠雄姿,俯視城廓新貌。佇立坊下,北瞻巍巍岱峰,眾山拱立,林茂泉飛,纜車凌空,天然成畫。

  斬雲劍中的“劍”字是形容一長形山石。天工巧奪,這才取名為“斬雲劍”。“斬雲劍”處在一個特殊的地形上。此處上有高山,下有深谷。遠看像一把劍直衝天空,美麗壯觀。

  五松亭又名憩客亭,位於中天門北,因亭前有五大夫松而得名。

  “龍門”坊是十八盤的一個景點,也是離南天門最近的一個景點。只要進了“龍門”坊,就像跳進了龍門,喜運會接連不斷的來到,所以每一個愛好爬山的人,只要來爬泰山就一定會進龍門。

  實在爬不動了,正好已經進了“龍門”,我和媽媽向遠處望去,南天門已近在咫尺,但實在沒勁了,只能往回走。雖然我沒看到現場直播的國慶六十週年大慶開幕式,但今天確實是挺有意思的,希望下次能爬上南天門,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外地遊客也來我們泰城觀光,爬我們巍峨壯麗的泰山。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