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陰雨連綿感悟生活散文

陰雨連綿感悟生活散文

陰雨連綿感悟生活散文

  陰雨連綿的天氣,一直持續到晚上。工作的乏味,身心疲憊,加上這陰暗的天氣,更讓人有種莫名的傷感。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才是生活。

  兒時的眼中,生活是美好的,多姿多彩,充滿神秘、充滿嚮往的。長大後慢慢發覺,生活原來有富貴貧窮之分,有歡聲笑語,也有悲歡離合。

  生活在富貴之中的人,春分得意,不會為生計而發愁。如果父母年老體弱,請個保姆即可,然後給他們足夠的零花錢,此之謂大孝子。可要是你命途多舛,生活窘迫,無力給家人物質上的享受。心有孝而錢不足。這種孝心好像就顯得遜色多了。

  現今社會,物慾橫流,相互攀比。原本就現實的人,變得更現實了。古人衡量一個人,是看修養,境界高的人就受人尊敬。而今衡量一個人,是看金錢,錢越多的人就越受人尊敬。同樣的生活,不同的時代。因為時代的不同,生活的滋味也就不同了。

  無論品德多高尚,學識多淵博。沒有人前顯貴,鰲裡奪尊,依然如一粒沙,一顆塵。即使是一個道德低下,賺錢的.方式也不光彩的人,只要發達了,達官顯貴也刮目相看,山野村夫也頂禮膜拜。勝者為王敗者寇,這就是生活的殘酷現實。

  從兒時嚮往生活,到長大經歷生活,在到成年感悟生活。慢慢地從中悟出,生活其實是簡單的。就是吃飯、睡覺、工作。是人們自己把簡單的生活過複雜了。因為礙於面子,所以才有了太多的放不下,因為有了太多的放不下,於是才有了一臉的憂愁,滿腔的感慨。被世俗的枷鎖束縛,失去了奔走在藍天白雲下的自由暢快;被物慾橫流迷了眼,沒有了看雲捲雲舒的從容淡定。

  喜歡傳統文化的我。每每讀起古人,安貧樂道,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心中感慨萬千,對他們有著無限的敬意。我倒不是自命清高,是真不喜歡看蠅營狗苟,厭倦了委曲求全。

  我想效仿許由,去清流洗耳。效仿名士隱居山林。找個景色優美之地,築一精舍,撫琴吹笛,飲酒賦詩。從此過上隱居生活。有著原始的逍遙自在。扣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有著無憂的閒暇、愜意。閒來山中觀虎鬥,無事林中聽鳥鳴。

  也可以做個現實生活中的隱士。低調做人,摸著良心做事,不求有人理解,但求問心無愧。如隱士一樣的淡薄名利,如隱士一樣寧靜致遠。身處鬧市依然能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樣才是屬於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