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讀秦觀詞
踏莎行·州旅舍
秦 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江幸自繞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在北宋詞人中,秦觀是以獨具善感之“詞心”著稱的作者。馮在《宋六十一名家詞例言》中即雲:“他人之詞,詞才也;少遊,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秦少游在詞中,往往能寫出一種極為纖細幽微的感受。當他在仕途上遇到挫傷,體受到極深重的悲苦時,其詞作便由早期的纖柔婉約轉入哀苦淒厲的境界。這首《踏莎行》,便是秦少游晚年由處州被貶到州以後所寫,因此最能表現此種哀苦淒厲的心情。
開頭三句中的“樓臺”和“津渡”都不是實景,而是一種象喻。這個形象也不是現實形象,而是一種象喻之象。這樣說,是因為其與後邊兩句“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的時間景物是衝突、矛盾的。我們過去所讀的詞一般寫的都是現實景象,秦少游現在所寫的卻不是。因為在他內心之中,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落空、絕望的,他以這種沉痛絕望的心情,創造了這樣的形象。
“樓臺”和“津渡”的形象代表什麼呢?前者代表一種崇高的境界,後者代表一種出路的所在。津渡是碼頭,可以從那裡上船、前進,所以表現為一個出路。現在秦少游的心中,這些東西都失去了,想找一個渡口、一個出路,但在月光下的迷濛之中,完全看不見這個渡口了。
後一句“桃源望斷無尋處”,典故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記》也有象徵和比喻的性質。此典故的桃源在湖南武陵,秦少游貶官在州,也在湖南,這中間有一個觸發的因素。陶淵明《桃花源記》結尾說“後遂無問津者”。以前的人要追求一個美好的地方卻找不到,後來的人是根本連追求的理想都沒有了,這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情。
現在的秦少游也是如此。崇高美麗的樓臺不見了,指示出路的渡口也不見了,即便“望斷”也找不到傳說中的美麗桃源。所以“可堪孤館閉春寒”,他說,我怎麼能夠忍受一個人被貶謫到這麼遙遠、這麼孤獨的客舍之中?春天本來是美好的,他一個人在客館之中卻只能感到春寒的料峭。何況還有“杜鵑聲裡斜陽暮”。中國古人認為,杜鵑鳥的啼聲就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又到了一天的日暮時分,秦少游什麼時候能回去呢?他認為自己再也回不去了,過去的理想都落空了,已然斷送了整個春天。
下半首“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他說,我懷念我的家人親友,想託驛使帶去一封家信。這裡同樣有兩個典故。“驛寄梅花”的典故講江南有一個人叫陸凱,春天的時候要折一枝梅花寄給北方的朋友,說:“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至於“魚傳尺素”則是出自古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其中有句雲:“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在這裡,秦少游還不僅僅用了兩個典故而已,還要看他的用字。“砌成此恨無重數”,他說,我這個恨是一點一點地“砌”成的。如同砌牆要把磚一塊一塊地連起來,中間還要用黏土黏住,是非常堅固的。秦少游的恨是重重疊疊的悲恨,是數不清說不盡的這種悲恨。這“砌”字用得多麼好!
前面幾句都很容易講清,但最後兩句“江幸自繞山,為誰流下瀟湘去”一直是很難講的,很多人也難以體會它的好處。詩詞之中時有“無理之語”卻是“至情之言”,這兩句詞便是“無理之語”。江發源于山,其下游流到瀟湘水中,這是地理上的寫實。秦少游問:江從山發源,就應該永遠留在山,為什麼要流到瀟湘水中去?天地與山川本來就是如此,這真是無理的提問。然而,這讓我想到《楚辭·天問》屈原對天地宇宙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為什麼宇宙之間有這種現象?那是懷有深悲沉恨的人才會發出的`對天地終始的究詰。“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李商隱《西溪》)為什麼人間的江水要東流到海?為什麼天上的牛郎織女要阻隔著一條銀河?正是那生活遭到極大憂患挫傷苦難的人,才會對天地之間的不平發出這樣的究詰。所以秦少游說,江就應該留在山,有這樣美好志意的人,應該成就他美好的志意。我們為什麼不能挽回那東流的逝水?為什麼不能使美好的東西永遠留下來?“江幸自繞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是非常沉痛的兩句詞。
總之,這首《踏莎行》詞是秦觀以其天賦之銳敏、善感之心性,結合了平生苦難之經歷,透過多年填詞之藝術修養,凝聚成的一種詞境,其更加深了象喻層次的開拓。這是我們在討論秦觀詞時,所絕不該忽視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