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精選14篇)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精選14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精選1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1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從未出現過什麼偉大的時代,但為平凡的世界書寫不平凡的意義的人還在不斷湧現。《平凡的世界》無比真實的為讀者展開了一幅新中國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艱苦勞動人民的寫實畫卷。在這裡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黃土高原——那片充滿苦難,自古又孕育著新生的土地上的人們的拼搏、掙扎、笑容、淚水。

  在那個貧瘠的村落裡,有時連一家人的溫飽都不能保障,但是孩子們都是那麼懂事,好學,讓受了一輩子苦的孫老漢感到非常欣慰,也有對孩子們的歉疚。

  人生總是充滿坎坷,但在艱難時刻,總會有親人、知己的陪伴,好像一盞暖洋洋的油燈,在黑暗中照亮一片天。孫少安與田潤葉的分離,李向前的殘疾,賀秀蓮的肺癌,田曉霞的犧牲,孫少安的磚廠利益受損,孫少平的毀容……他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的淚水,但人總要努力生存,因為苦盡甘來,日子一定會熬出頭的。

  在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讀高中、初中時,少年敏感的內心總是充滿了自卑,渴望能夠在穿衣、打飯上,可以與一般家庭的孩子們吃同樣的飯,不必在學校偷偷摸摸地吃著最差勁的飯菜,維護那一點點自尊。但儘管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兄弟還是支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因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平凡,做事從來不是隻想著自己,以一顆寬容的信來容納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人生是應該有自己堅定的夢想與追求的,是這種在心中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焰讓這些無比平凡的人一直挑戰著自己的命運,把生命不懈提升至更高的檔次,為這個平凡的世界,書寫不平凡的意義。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2

  總有一本書,會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百讀不厭;總有一些人,雖然平凡,卻有一顆勇於挖掘自身價值的心。這種人,會讓人油然而生敬意,路遙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人。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了孫少平一生的坎坷經歷。1975年初,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為人上進,與田曉霞建立了友情。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孫少平透過努力成為了一名煤炭工人,與成為記者的田曉霞產生了愛情。1982年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徒弟受了傷,田曉霞為救洪水中的孩子而失去了生命,孫少平痛不欲生,感到“天崩地裂”,陷入了極度的絕望之中。但最終他沒有被這些不幸摧垮,從醫院出來後,他又帶著心中的夢想回到了礦山,繼續他的工作。

  這本小說以黃土高原雙水村村民的命運為中心,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在愛情與勞動,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變革衝突中,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

  在我眼中,孫少平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有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人生,但他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不平凡的品質。這些平凡與不平凡的組合,就成了一個令人敬佩的個體。他是一個勇於奮鬥,一個有夢想的人。她能在當時舊的思想與行為方式中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觀念,這的確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在困境中勇於奮鬥,保留夢想,才會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我在《平凡的世界》中悟出了“不一樣的平凡”,希望能給喜歡此書的人帶來新的閱讀體驗。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3

  "愛,就能使一個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而一,就是與上帝的契約;縱使風暴雷電,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粘結。兩個民族,語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間連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嗎?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議!而最不可思議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

  "他長久地立在那個小湖邊,立在白花花的鹽鹼地上,望著深秋碧藍的湖水,熱淚在臉頰上淌個不停。波濤輕輕舔著他的腳尖,水鳥在空中盤旋飛翔。遠方,草原、山脈、落日、晚霞,仍然是當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恆的,大地是永恆的,幸福卻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時光再退回到當年,讓他重溫自己一生中再不會有的青春和幸福……別了,草原!別了,雪山!別了,我親愛的姑娘!

  無論你此刻在什麼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滿地生活在人間。我會永遠珍藏著你的微笑,你的歌聲,一直到我閉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樣會不息地唱那支歌,那支青春和愛情的歌;願你常能聽見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地企望,某一天,甚至我們已白髮蒼蒼,我們或許還能相見;如若不能,哪怕是在夢中,或在死後的另一個世界裡……別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結束了。他告別的是人生整整一個段落。青春之花,永遠地凋謝在了這片草原上,這是壯麗的凋謝。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穫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靈土地上,怎麼會沒有絢麗的花朵重新開放呢?

  他終於決定明天離開這個小鎮。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4

  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裡,我最敬佩的人也許就是孫少平了,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他都堅持學習,並且一直堅持著,這是難能可貴的, 他白天勞動了一天,不管有多累,他也要堅持看完報紙在休息,這一點讓我很敬佩,現在的我們,就缺少這種堅持的精神,我們也想好好學習,通常制定了一個很好的計劃,卻很難堅持下去,我們應該向少平學習。少平的努力沒有白費,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少平進了大牙灣煤礦當了一名礦工,從此也脫掉了農民的身份。在當時做一名礦工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大都是是一些有身份人家的子弟,但他們很難在這樣充滿危險的苦地方長期呆下去,和少平一同去的工人,不是偷跑回家就是誤工。但少平幾乎不誤一天工,月月滿工。他把工資寄給父親,好讓他買化肥和日常的油煙醬醋;他把錢寄給妹妹供她上大學,除此之外,買點自己喜歡的書報雜誌。少平最大的願望就是給父親箍兩三孔新窯洞,把這窯洞箍成雙水村最漂亮的,讓父母親,老祖母住上新房,在雙水村也風光風光,也讓雙水村的人們知道,他孫少平是有出息的!我們何嘗不是想找份好工作,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孝順孝順父母,盡兒女之道,盡兒女之責!

  少平的這種面對艱苦生活仍然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努力奮鬥中,我瞭解了奮鬥不僅僅是要吃苦,要受罪,奮鬥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執著,一種在黑夜裡呼喚黎明、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韌勁。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苦痛,難免掙扎,難免有“彎”的時候,但彎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個“韌”字。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我相信,讀完這本書,你的心靈會得到淨化。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5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身邊但凡讀過這本書的人,沒有說不好的。這本書的語言十分平實,很認真也很吸引人。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國城鄉社會生活。透過農村兩兄弟少安與少平的生活和奮鬥經歷,刻畫出在時代大背景下那一代人的生活勞動方式、愛情與現實的衝突、對理想追求的奮鬥、以及日常生活的痛苦和喜悅。

  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與吸引人。他再現了七十年代中下階層的真實生活,反映了社會所經歷的曲折道路。讀起來讓人覺得愛不釋手,雖然現代社會已經與當時相差很大,但他所具備的時代意義在現在也是有價值的。正如路遙本人在書裡說的那樣,不能因為時代的侷限性而不肯定一部作品,因為對社會認識再深刻的作家也無法超越整個時代的大背景。

  他帶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思考作為一個平凡人的努力。世界很大,社會也很大、很複雜,很多東西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於我們自身而言卻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很多的歡樂與痛苦,一旦上升到社會的大層面上,可能就會顯得那麼渺小,但對於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卻又實實在在影響著我們的痛苦、喜樂與生活。少安對於愛情的選擇,讓我們思索社會觀念、貧窮差別對於自由選擇的阻礙;少平不甘於被囚禁於小鄉村的奮鬥,和他強烈的對於讀書、知識的渴望又讓我欽佩一個平凡人的努力。

  可能每個人的心裡面都偶爾會有不甘於平凡的雄心壯志,但在偌大的世界裡我們又不可避免的成為平凡的那個人。就算是這樣,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平凡的人所做的努力也是偉大的,任何一個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奮鬥都有著不可取代的意義。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6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作品完成後,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之後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轟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請到了著名的播音藝術家李野默先生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一時洛陽紙貴。路遙去世後,人們為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像雪片一樣,有一尺多厚,陝西電視臺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

  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鬥精神和人生哲理。“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只有一個人對世界瞭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好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歡樂和幸福”;“活在人世間,最為珍視的應該是什麼?金錢?權力?榮譽?是的,有這些東西也並不壞。但是,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過於這一點了”。回味著這些至理名言,我們不禁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平凡的世界》告訴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人生真諦,勞動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人,無論多麼貧寒,無論在地位如何,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只要是熱愛生活,上蒼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做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7

  對於至今才讀《平凡的世界》十分汗顏,這又一次強烈昭示了原先書讀得少得可憐,缺課太多。慶幸的是,我終於接觸到了它,不僅僅是接觸,而是被強烈吸引、深深震撼,特別是在逐漸走向成熟、懂得思考的三十六歲,讀這樣一部關於人性、人生、生活、情感的宏篇鉅著,感到恰逢其時。

  《平凡的世界》,從一開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還從未有一本書能如此強烈地吸引著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樸實無華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間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滿哲理的思考給我深刻的啟迪,引發強烈的共鳴。無論在哪裡,無論當時當地是如何的喧鬧與嘈雜,只要目光接觸那些文字,情緒情感就會被拉入小說中的那時那境,體會感悟著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為他們或憂傷或歡欣,或感動淚流或輕聲嘆息或幸福微笑。

  讀《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現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辭飛揚,實則提煉不出精髓要義。二是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細緻入微,而且景物描寫與人物心情、世事變遷相呼應,可謂一大特色。《平凡的世界》十個春秋冬夏,季節流轉,世事變遷,也映襯著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敘述故事情節和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性、情感的歸納總結,恰到好處,發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鬥的勵志書。當然這部書包含的思想遠不僅僅是這一點,但於我而言這一點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著的那種生生不息、執著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讓我感覺同樣充滿這種力量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8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它讓我感受到了不同階級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個世界上事實的殘酷,這個世界很平凡,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並不是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年代都會有著像我們這樣的生活。也讓我有了珍惜自己的生活的想法。

  我經常會想如果我生活在與他們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地方,我會和他們有一樣的心態,或者會做出和他們一樣的事情嗎?若是再遭遇和他們一樣的事情之後,我是否還是能冷靜的面對。孫少平雖然沒有地位,也很貧窮,但是他書中的性格是自尊自愛的。後來他雖然高考落榜,但是他並沒有氣餒,沒有從此一闋不振,與很多同學在一次考試失利之後就對自己學習失去信心不同。看到了他的所作所為之後,我一直在想,再這樣一個好的環境下,我為什麼不能比他做得更好。更何況我遇到的困難也沒有他遇到了困難大。

  其他的一生坎坎坷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沒有與我們一樣好的父母,他也沒有與我們一樣好的學習環境。他只有一份自尊自愛的心,和那不言放棄的精神。可就是這小小的精神和這自尊自愛,使他有了不一樣的成就,和活下去的動力。雖然他們有一個好的結局,但是他仍然樂觀的堅持下去了。

  一本書告訴了我很多很多道理,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一定要有一顆堅持的心。遇到任何事情我們不能輕言放棄。而是需要勇敢的去面對克服困難。要有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那一份衝勁。我們沒有和他一樣坎坷的生活,也沒有他遇到那麼多困難。但是她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那就是堅持堅韌不拔的精神。

  遇到事情不要放棄,坦然的去面對,古人云: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不也正告訴著我們嗎?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9

  其實我看書並不是很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課外書肯定不會超過10本,可是《平凡的世界》一直聽同學們說好看好看,我也就是無聊地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就問同桌借來了《平凡的世界》來看看。

  真是不得了,一看《平凡的世界》就被書中的幾位主人翁所發生的一切所吸引住,都是熬夜到凌晨一兩點把它看完。在書中看到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但是他們對命運的不低頭的精神讓人由衷地佩服,看完之後心中一直不能平靜,恨當時的社會不能給他們一個好的結局。

  其中孫少安的人生讓人心疼,他的精神讓人佩服。孫少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村上屬於窮得響叮噹的,明明與田潤葉相互愛慕,卻因為當時兩人的身份地位的懸殊,硬生生地被潤葉的父親門當戶對的觀念給拆散了,然而兩人後面都分別結婚了。孫少安跟其他人不一樣,不會只想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田地,孫少安他不認命,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全家的命運。雖然他讀的書不多,但是他知道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一直想做家裡面的頂樑柱,負責弟弟和妹妹的學費。孫少安後來自己在創業,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帶領生產隊的發財致富,眼看日子一天天好過,可能是老天覺得對這些平凡人的打擊還不夠吧,孫少安的老婆秀蓮卻得了癌症,全家人都拉著秀蓮從醫院往家趕回去過年。

  人在社會的大背景下真的是很渺小、平凡的,好似是大漠裡的一粒沙塵,是那麼的微不足到,但是沙漠卻不能缺少這一粒粒、一顆顆的沙塵。就像是人不能缺少那種中流砥柱的精神一樣。只要我們的人生,像孫少安那樣努力奮鬥,不懈努力,我們的人生也可以是不平凡的人生。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10

  記得上大學時候,《平凡的世界》有了電視劇版,那個時候就跟室友整天沉迷其中,愣是把這部劇給追完了,甚至還意猶未盡..

  後來看了這本書,想著書中總是跟電視劇不一樣的感覺,看完之後,一句話概括感受,看一本書總是不會讓你感覺到後悔,總會有收穫。

  人是平凡的,生活是平凡的,世界是平凡的。人惟有在平凡的現實裡,才有超脫自我的機會,也只有在平凡的生活裡,才能安全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人因為有平凡的勞動,才能尋找到自我的價值。

  小說中的孫玉婷就是典型的寄生蟲的代表。天生不愛勞動,喜歡喧嚷,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與他有顯然對比的是李向前,無論現實處境多麼可悲,仍然始終不放棄勞動的本能。人不一定非得胸懷壯志,都要成為大人物做出大貢獻。平凡世界裡的每一分平凡的努力,所創造的每一點平凡的成績,都是最了不起的非凡貢獻。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田曉霞。出身較好,善良大方,有種讓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感覺,不乏追求者,但卻始終對孫少平情有獨鍾。雖然孫少平家境不好,但她始終沒有因此而看不起孫少平,還在心裡佩服他。當然,她也知道他的自尊心,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對他的幫助,傷及他的自尊心。他們的戀愛,是純潔無暇的,就如那一抹曉霞,多麼美麗,但也暗示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愴。或許,她只有與孫少平在一起,談天說地,她才是快樂的。多好的一個姑娘,最後卻因救一個落水兒童不幸遇難。看到書中的那一幕,記得我是在火車上,但是實在忍不住自己的情緒,只能儘可能偷偷的抹了抹眼淚。

  不要見怪,不要見外。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11

  今天終於讀完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一書。當我翻開這本書時,就能夠感受到濃厚的陝北氣息,書中有陝北農民憨厚純樸的性格,也有愛情的圓滿與破碎。

  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兄弟兩個,一個是煤礦工人,一個是貧苦農民,他們的命運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孫少平,上過高中,當過老師,也當過工人,推過車,也扛過石,但他從沒有向命運低過頭,一直朝著理想奮鬥著。他一生中喜歡過郝紅梅,田曉霞,但田曉霞在採訪過程中不幸犧牲。孫少安上過高小,一輩子當著農民,但他骨子裡有一股不屈的精神,踏實肯幹讓他在農村先富了起來。他與田潤葉青梅竹馬,就是因為窮,不得不分開;秀蓮是他的婆姨,她深深地愛著孫少安,但好人命薄,秀蓮後來得了肺癌。孫少安、孫少平接觸過的.女人中,比如:郝紅梅,田潤葉,金秀,田曉霞……我十分喜歡田曉霞,她雖生在幹部家庭,但卻沒有幹部子女的傲慢和焦躁,她不但人長的十分好看,而且踏實能幹。大學畢業後投入到艱苦的記者行業中。孫少平和她志同道合,經常聊文學、聊人生、聊理想,她的品質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路遙先生構思這部小說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在那三年時間中,他到煤礦裡住了好幾個月,並採訪了許多領導,瞭解了十年間所有的人民日報,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都有他的批註,可以說路遙先生寫這本《平凡的世界》是把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到了裡面。路遙的一本小說《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就是他在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寫的。我可以腦補一下,路遙先生在燈下寫作,寫到早上5、6點鐘,睡上三四個小時,起來繼續寫,真的是他嘔心瀝血得來的成果啊!

  路遙先生用一生,用文字為我們描繪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12

  生活本就平凡。小的時候受童話故事的薰陶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一定是個了不得的英雄,總是期盼著快些長大,長大了我要保衛地球。但是越大越發現我們本就是平凡的人,我們過著平凡的日子,操持著平凡的家事。平凡的日子又總是透露著一些不平凡:爸爸回家時偶爾帶回來的零食,這對小孩來說就是不平凡的驚喜;媽媽給要過生日的女兒準備蛋糕和禮物,這又是不一樣的小驚喜;女兒把自己拿得的獎狀驕傲的放在爸媽手裡,爸媽的笑顏又是一處不平凡……我們都在努力生活,努力的把自己平凡的世界變的有那麼一絲不平凡,我們給身邊的人創造驚喜,我們在學習勞累或者工作辛苦時候獎勵自己一些小禮物,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生活的儀式感。

  我們的生活繞不開親情,愛情,友情,正是這些情的存在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個農村中有文化的小夥子,他們有情有義,有血有肉,互相扶持他們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家庭變的更好。

  裡面有個情節我深受感動,孫少平給自己準備要上大學的妹妹準備好行李,心思縝密的他為妹妹準備好了一起,包括貼身衣物。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姐姐和我的弟弟。姐姐準備要離家的時候,姐姐說她想吃小雞腿,我就在姐姐提前走的一天晚上去小超市給姐姐買好了,其實心裡十分捨不得姐姐離開。我的學校準備開學了,弟弟也提前一天給我買了他愛喝的飲料帶給我喝,弟弟本就沒有多少零花錢,他捨得給我買飲料我也是十分感動。我想親情就是這樣,大家子就是一個整體,大家心裡都互相惦記著對方,血緣這種東西已經把大家緊緊的黏在了一起。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我們都在平凡的生活,平凡是種常態,生活也是。但即使是常態的生活我們也要綻放出不一樣的煙火氣息。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13

  近段時間《平凡的世界》正在電視臺中熱播,我也把書本翻出來看了看。

  讀後,我深刻覺得我們青年一代,應該抽出一些時間,安靜細緻的讀上一遍,它可以教會我們什麼是擔當,如何培養對家庭的擔當、對事業的擔當,如何體現個人價值?對我們這代人成長具有一定指導幫助的作用。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在閱讀中,我漸漸進入了人物的角色,站在不同角色,體驗當時處境中的人物。書中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普通的人在歷史轉換中所演繹的平凡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孫家兩兄弟。

  哥哥孫少安,性情樸實忠厚,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袋靈活開花,是改革的前驅者和先鋒者,勇於進取,敢於開拓,歷經重重磨難,克服種種困難,最後終於走向成功;在上學時就受盡苦難的弟弟孫少平,知識豐富,視野開闊,不甘淪落於農村,在艱苦非人的包攬活中煉就了吃苦耐勞的倔強精神,最終在煤炭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們的性格各有差異,但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出自農村的兄弟倆都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雖然出自貧寒的家庭,但正是這貧寒造就了他們的成熟和堅強。人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不要嫌棄貧窮,應該把它當作一種財富,“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礪,才能取得成就,這將給我們以後人生道路上帶來很大的益處。

  這本書記錄了一段歷史,記錄了一段社會,記錄了一個時代,也記錄了一段成長的經歷。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多麼卑微,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對他就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要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迎接每一天高效快樂的生活工作!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00字14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所有這一切,現在對少平來說,都有一種親切感。他在這裡生活了兩年,漸漸地對這座城市有了熱情——可是,他現在就要向這一切告別了。再見吧,原西。記得我初來之時,對你充滿了怎樣的畏怯和恐懼。現在當我要離開你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又對你充滿了如此的不捨之情!是的,你曾開啟窗戶,讓我向外面的世界張望。你還用生硬的手拍打掉我從鄉里帶來的一身黃土,把你充滿炭煙味的標誌印烙在我的身上。老實說,你也沒有能拍打淨我身上的黃土;但我身上也的確烙下了你的印記。可以這樣說,我還沒有能變成一個純粹的城裡人,但也不完全是一個鄉巴佬了。再見吧,親愛的原西……孫少平懷著愉快而又傷感的情緒,用腳步,用心靈,一個下午回溯了自己兩年的歷程。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鉅著:為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為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為了紀念那裡樸實無華生生奮鬥的人民。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