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陸游> 陸游:情繫婺州,碑重如山

陸游:情繫婺州,碑重如山

陸游:情繫婺州,碑重如山

  金華山,古稱長山,俗名北山,東漢時期就聞名天下。晉代以後,道、儒、佛文化先後在金華山蓬勃發展,因此成為一座集“儒、釋、道”為一體的江南文化名山。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陸游:情繫婺州,碑重如山,更多熱點雜文閱讀歡迎訪問YJBYS文學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79歲時撰文並書寫的《智者寺興造記》,後改為《智者廣福禪寺記》。如今,智者廣福禪寺記碑已成為國家一級文物,珍藏於金華侍王府。

  童年避難到安文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即今紹興。他一生憂國憂民,力主抗金,盼望統一,寫下了9300多首詩詞,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

  陸游六歲那年,也就是建炎四年(1130),隨父親陸宰避難磐安。當時兵荒馬亂,陸宰遇到一位曾經相識、來自婺州東陽的惟悟道人,他說其家鄉安文有個叫陳彥聲的人“其義可依,其勇可恃”,不妨到那裡去避避亂世。安文鎮,古時屬東陽縣。

  陳彥聲,名宗譽,是一位俠義之士,他保境安民,受到過朝廷的表彰,所以方圓百里名氣很大。

  陳彥聲得知越州陸宰來避難的訊息,親自帶著隊伍到百里之外去迎接。於是陸游家人在山清水秀的安文,整整避居了三年時間。對於陸游家人而言,這三年雖有背井離鄉的痛苦,但更有陳彥聲關照下“屋廬器用,無一不具,家人如歸”的溫暖。這樣的情景,在幼小的陸游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安文的日子裡,陸游父母日夜指導他讀書寫字,學業長進很快。平時陸游還經常到附近的安福寺遊玩,漸漸地與那裡的僧人建立起了友誼。後來陸游還專門寫了一首《別安福寺僧》詩:“避亂到安福,與僧相往返。溪頭分別去,黃鶯正綿蠻。”來表達自己與僧人分別時那依依不捨的心情。

  對於陸游來說,婺州東陽總是難忘的。紹興二十八年(1158),陸游赴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紹興三十年正月任職期滿,從海上回浙江。他從溫州登陸,過麗水,取道東陽,其間寫下了《東陽道中》,詩云:“風欹烏帽送輕寒,雨點春衫作碎斑。小吏知人當著句,先安筆硯對溪山。”

  乾道元年(1165),陳彥聲去世。陸游知道後非常悲痛,親自為昔日恩人撰寫了《陳君墓誌銘》,字裡行間流露出深深的感恩之情。

  直到陸游80歲時,他又作詩回憶在安文的歲月:“家本徒壽春,遭亂建炎初。南來避狂寇,乃復遇強胡,於是冗兩髡,幾不保頭顱。亂定不敢歸,三載東陽居。”

  最高亭上思葉衡

  陸游走上仕途之後,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婺州朋友。這些朋友當中,有的曾經在婺州任過職,有的在交往中相識。其中關係最密切的,要算呂祖謙的岳父韓元吉和後來升為右丞相的葉衡。

  韓元吉(1118~1187),字無咎,號南澗翁,開封雍邱人,後定居上饒。淳熙元年(1174),韓元吉以待制知婺州,淳熙五年(1178)61歲的他再次知婺州。陸游與韓元吉政見相同,且都善詩文,兩人相處甚歡。

  淳熙五年(1178),陸游奉旨從四川東歸,轉任福建路常平茶鹽公事。這年冬天,他從臨安(杭州)出發赴福建上任,經過蘭溪時,特意轉道婺城,看望任知州的韓元吉。韓元吉陪同陸游遊覽新闢的`極目亭。陸游寫下《婺州宅極目亭》,詩云:“尚書曳履上星辰,小為東陽作主人。朱閣凌空雲縹緲,青山繞郭玉嶙峋。似聞旋教新歌舞,且慰重臨舊吏民。莫倚欄干西北角,即今河洛尚胡塵。”

  韓元吉又帶他登“最高亭”。亭處州治北邊,在原南宋右丞相葉衡的私園內。站在亭中能俯瞰古婺風貌、婺江風景,遠眺北山風光。

  葉衡(1114~1175),紹興十八年(1148)登進士,淳熙元年(1174)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他一直很賞識陸游的才華,早年常有書信往來。葉衡拜右丞相時,遠在四川的陸游還特寫信向他道賀。葉衡為政清廉,後被饞言罷去相位,同年回鄉養老,不久卒於家中。

  最高亭是葉衡回家之後新築的亭,誰知如今已人去亭空。陸游寫下了《葉相最高亭》。此時正值寒冬,陸游看到葉衡的園裡卻盛開著鮮豔的山茶花,於是又作了一首《山茶》:“霧裡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熟如君?憑闌漢息無人會,三十年前宴海雲。”以表達對葉衡的崇敬和懷念。

  暮年為婺撰“記”文

  在那特殊的年代和政治生態裡,陸游幾經沉浮。嘉泰二年(1202)五月,德高望眾的陸游被朝廷重新啟用,後升為寶謨閣待制,賜紫金魚袋。這一年,婺州稽古閣修復完成,他受知州的邀請,寫了一篇《婺州稽古閣記》。

  陸游與婺州的情結註定是難解難分的。嘉泰三年(1203)婺州智者寺興造完工。住持仲玘禪師致信給陸游,請他撰寫碑文。為儘早促成此事,陸游的好友,慶遠軍節度使、提舉佑神觀姜邦傑,也寫信相助。

  當年陸游在嚴州任知州,仲玘在那裡的南山報恩寺當住持。仲玘曾邀請陸游為報恩寺寫過記文。後來仲玘到智者寺當住持,兩人經常書信來往。

  於是,79歲高齡的陸游,在臨安(杭州)寫下了626個字的《智者寺興造記》,後改為《重修智者廣福禪寺記》。陸游還以一個史學、碑學、書家的獨特眼光,就智者寺碑的規格佈局、碑文落款、刻碑工藝等細節,透過書信一一與仲玘禪師進行商討,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因此後來就有了他與仲玘禪師的八則信札。

  仲玘禪師收到陸游的文稿和信札後,如獲至寶。他找來名匠,精心取材設計,終於形成了高2.20米、寬1.10米的智者寺碑。碑的背面還特意刻上陸游的八則信札,可見當時仲玘禪師的良苦用心。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用心,今人才能有幸目睹一代詩人陸游嚴謹飛揚的文彩、古樸灑脫的書風。

  往事越千年。陸游的《智者廣福禪寺記》,是他留給神秀金華山、信義婺州人的珍貴禮物。智者廣福禪寺記碑更是金華先賢與陸游共同打造的深厚友誼之碑、歷史文化之碑,它情如婺江水,重如金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