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有關魯迅三味書屋課件

魯迅三味書屋課件

有關魯迅三味書屋課件

  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介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製作的課程軟體。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有關魯迅三味書屋課件,歡迎閱讀!

  有關魯迅三味書屋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詞語。

  2、瞭解作者、作品。

  3、學習本文寫景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

  4、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增強語感。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探究法。

  2、 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魯迅先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對事物的準確描摹、對動作的準確表達及寫作思路的條理性。

  2、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瞭解插敘這種敘事方法。

  3、揣摩“三味書屋”這一部分的思想內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詞語。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魯迅嗎?有誰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魯迅?

  二、作家作品簡介。

  1、魯迅簡介 (見《基礎訓練》第1頁)

  2、簡介《朝花夕拾》(見課件)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

  2、語言積累。完成《基礎訓練》第二題“語言積累”。

  3、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資訊?

  文題出現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絡在一起,從此,可以發現,課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遊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4、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各是哪裡?哪一段是中間的過渡段。

  百草園:從開頭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1—7段)

  三味書屋:從“出門向東”到完。(9—23段)

  過渡段:(9段)

  四、研讀賞析

  (一)默讀1—7段

  (二)探討下列問題

  1、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麼?

  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沒有矛盾。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麼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後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第一段是總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2、朗讀第2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①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讓學生分別找出相關內容)

  形:高大、肥胖、臃腫、小球

  聲:長吟、低唱、彈琴

  色:碧綠、紫紅、菜花和蜂的“黃”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鳴蟬

  秋景:蟋蟀的叫

  ②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分析寫景的順序)

  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區域性的“泥牆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再由高到低寫動物(鳴蟬—黃蜂—叫天子);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菜畦、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區域性是從動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③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讓學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有聲、有色、有趣、有味,確是兒童的樂園。

  3、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體會寫景的妙處。

  五、佈置作業

  1、完成《基礎訓練》第三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研讀賞析

  1、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後,又寫的是什麼?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讓學生簡要複述和評論這個故事。

  2、文章為什麼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練蛇而寫到美女蛇,這是什麼表現手法?能否從學過的文章中再舉出一兩個使用這種手法的地方?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聯想;《郭沫若詩兩首》中《天上的街市》由地上的`街燈聯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再到天上的街燈和街市

  3、第7段寫的是什麼?

  寫的是冬天的百草園。

  4、 冬天的百草園最有趣的是什麼事?

  捕鳥。

  5、文章是怎樣描寫捕鳥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為什麼要寫捕鳥?

  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後寫捕鳥的收穫、經驗教訓。運用的動詞有“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6、作者寫百草園是圍繞哪兩個字來寫的,試從文章中找出來?作者對百草園是什麼態度?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著“樂園”兩個字來寫——樂於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景),樂於聽美女蛇的故事(樂聞),樂於捕鳥活動(樂事)。作者喜愛百草園,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7、閱讀課文過渡段和三味書屋部分

  ①學生齊讀過渡段。

  ②“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儘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

  ③“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心理?

  運用擬人,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

  ④這一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⑤作者對先生是什麼態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⑥ “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說明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規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後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度,也反映他對學生的寬容態度和開明思想。

  ⑦怎麼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這蟲的問題?(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合理就行,若學生沒提出也可不討論。)

  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解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如此“不務正業”,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封建教育思想所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培養的是封建統治是官員,而非科學人才。

  ⑧你認為在三味書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寫得有趣味?

  (學生自由發言,不求統一,合理就行。主要讓學生理解把握課文內容。)

  ⑨從作者的記敘和描寫中,你覺得作者對三味書屋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討論,合理即可,要求學生能從文字中找到依據)

  二、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二。

  2.做《基礎訓練》第四、五題。

  第三課時

  一、合作探究

  1.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麼關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課後練習一第3題)

  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①兩部分是對比關係,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

  ②兩部分是襯托關係,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

  ③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係,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學生合作探究,大膽發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2、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後兩部分聯絡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透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

  第一種說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二、拓展延伸

  你認為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試談談你的看法。

  三、佈置作業

  1、完成《基礎訓練》第六題。

  2、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春天的校園裡肯定更是一片欣欣向榮,請以“春回校園”為題寫一篇小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點,有順序、有層次地進行景物描寫,同時運用聯想手法,寫出人的活動,以展現校園裡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