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莫言> 莫言背後“最重要的女人”陳安娜

莫言背後“最重要的女人”陳安娜

莫言背後“最重要的女人”陳安娜

  Meet Anna Chen, Mo Yan's Swedish translator

  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莫言被推倒了聚光燈下。但在大家都在談論莫言的優秀作品及他的文學造詣時,我們不得不說的是莫言背後的女人——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沒有翻譯的辛勤及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莫言的作品都無法流傳世界各地,更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現在讓我們走進陳安娜,瞭解這位幕後英雄。

  As Chinese author Mo Yan arrived at the Swedish National Opera for a performance on Dec.13, three days after h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by his side was Anna Gustafsson Chen, his Swedish translator.

  11月13日,中國作家莫言在他喜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三天赴瑞典皇家歌劇院觀看演出,站在他身邊的是翻譯家陳安娜

  Chen, a native Swede born in 1965, has been in the busin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works to Swedish for the last 20 years. As of 2012, she had translated 20 Chinese novels, including Mo Yan's "Red Sorghum", "The Garlic Ballads" and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She also has translated works from other famous Chinese novelists, including Yu Hua's "To Live" and Su Tong's "Wives and Concubines." Chen has been honored by the Swedish Academy Translation Award for her work.

  陳安娜生於1965年,師從著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從事翻譯現代中文作品20多年。截至2012年,她已經翻譯了20部中文小說,其中包括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勞》。此外,她還翻譯了餘華的《活著》、蘇童的《妻妾成群》等,並因出色的工作獲得過瑞典學院的翻譯獎。

  Chen was first acquainted with Mo Yan's work "Red Sorghum" in the early 1960s. "I read GeHaowen'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a bookstore. Then, in Sweden it wasn't easy to find Chinese books. I found ["Red Sorghum"] interesting and later bought the Chinese version and tried to translate it,"she said.

  陳安娜在90年代初第一次看到了莫言的作品——《紅高粱家族》。“我最早是在書店裡看的葛浩文的英文譯本,那時在瑞典不容易找到中文書,看了英文版覺得很不錯,後來買到中文版,因為覺得很有意思,就試試翻譯吧。這本書翻譯的時間蠻長的,因為那不是我的專業,我有別的工作,而且那時候沒跟出版社籤合同,就是自己慢慢譯。”

  Although Mo Yan wrote the first draft of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in only 43 days,Chen spent six years translating it into Chinese. After initial success, she would go on to translate Zhang Wei's "The Ancient Ship" and Mo Yan's "Forty-one Cannons" and "Frogs".

  儘管莫言僅用了43天完成《生死疲勞》的初稿,陳安娜卻用了6年將其翻譯成中文。在第一成功翻譯完莫言作品後,她開始翻譯張偉的《古船》,莫言的《四十一炮》和《蛙》。Chen says her work has opened up a window to the world which few of her country men have explored.

  陳安娜表示她的工作為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而這扇窗在她家鄉僅由少數的'人探求過。

  "Learning Chinese has let me know that Sweden and the Western world are no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he said.

  學習中文讓她明白瑞典和西方世界並不是世界的中心。"In fact, where a person is, that's where the center of his world is."

  事實上,對個人而言,他在那裡,世界的中心就在那裡。

  相關介紹:

  陳安娜本姓古斯塔夫森,說起中文來流暢自如,很多人說她是“瑞典的中國人”。她供職於瑞典的一家圖書館,是一名圖書管理員。因為工作原因,陳安娜得以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喜歡上了中國文學。她在20世紀80年代嫁給了中國翻譯家萬之(原名陳邁平),隨夫取了中國姓氏。中文表達流暢自如。很多人說,她是“瑞典的中國人”。

  作為一名翻譯家,陳安娜的工作非常辛苦,但卻是“離作者最近的人”。

  她也很喜歡張藝謀拍的同名電影。“當時就被那種異國風情的東西吸引,很殘酷又很漂亮”。陳安娜說,自己最喜歡的就是莫言那種“講故事的能力”。“看他的故事,你總覺得他會把你拉進那個世界。”

  針對莫言小說中豐富的、富於生活氣息的語言,陳安娜在翻譯的時候也“犯了難”。“有一些罵人的話我也覺得很難,中國的語言很豐富,而且罵人方式跟我們非常不一樣,可能是我不太會罵人。”

  關於莫言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疲勞》,莫言本人在寫作初稿時只用了43天。但陳安娜卻整整翻譯了6年。她對這本書的評價是:“莫言寫作的方式很獨特,這個人一會兒是人,一會兒是驢,一會兒是豬,在我看來又幽默又殘酷。這是別人寫不出來的,至少我這麼覺得。”

  她表示:“你們的支援真讓我感動,也讓我不好意思。請注意,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研究一個作家的時候會收集各種譯本。他們看的不光是我翻譯的莫言的作品,還有德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等。他們看了這些不同版本以後才會開始討論。所以不能說沒有我的翻譯,莫言就不會獲獎。這樣的說法對其他翻譯家不公平。” 她特別指出,不應忘了美國翻譯家葛浩文,沒有他把莫言的多部小說譯成英文,莫言的影響力恐怕難以進入西方。

  陳安娜現在最擔心的是,翻譯中國文學在瑞典沒幾個人,她恐怕不是一個好翻譯,但目前幾乎沒有別人,每天想那些應該翻譯的書她又緊張又難過,甚至覺得“上班真是浪費時間”。陳安娜還表示,以前很多人批評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說這個獎太政治化,現在有人批評他們說這個獎不夠政治化。瑞典有一句俗語:“無論你轉身多少次,你的屁股還在你後面。”意思就是說,無論你怎麼做,人家都會說你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