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大賽教學設計《陋室銘》教學設計及說明
引導語:《陋室銘》透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優質課大賽教學設計《陋室銘》教學設計及說明
簡要說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淺易文言文,要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要讓學生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在教學《陋室銘》時,我想讓學生自己透過誦讀法來感知文字內容,理解文章的主旨;試圖透過“知人論文”探究法來深入理解文字,從文章的字縫間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安貧樂道的情趣和豪邁的氣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前讓學生對劉禹錫有一個初步瞭解,對他產生敬佩,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解讀課文時先把中間直接寫陋室部分讓學生理解,感受()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品質;然後讓學生了解劉禹錫的經歷和他對生活的態度,明白為什麼白居易稱之為“詩豪”,在這個基礎上,回到課文中,感受文章中隱含的那種“豪氣”,深入理解課文的主旨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 “銘”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
(2)積累文言詞彙,理解文章內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誦讀法、批註法、“知人論文”探究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並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安貧樂道的情趣和豪邁的氣概
重點:朗讀並分析文章的內容
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談
話題:來到嘉興,就不能不說南湖,誰給我介紹一下南湖?(紅船,南湖菱)南湖還有一種特產,就是“南湖菱”誰來介紹一下?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稱“菱角”,南湖菱與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樣,是無角菱據說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會變成無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與“靈”相通,據說,吃了南湖菱會讓人有靈氣,南湖菱養育了充滿靈氣的嘉興人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學眼睛都水靈靈的,個個都充滿了靈氣啊
遠在唐朝的時候,嘉興就孕育了一個充滿靈氣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劉禹錫他出生在嘉興,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靈氣他在老師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滿腹經綸19歲時遊學當時的京城長安22歲就進士及第,後來年紀輕輕就成了朝廷裡的重要官員,深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寫的詩與白居易齊名,他寫的文與柳宗元齊名
我們小學裡就學過他的一首詩《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只有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富有詩情畫意的月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銘》
(二)初讀課文,感受音樂美
1、檢查預習情況:注音、句讀
2、請同學讀沒有句讀的課文,指出“德馨、案牘”的讀音
(三)走進陋室,再讀課文,把握主旨1——“高潔”
1、題目是《陋室銘》,瞭解銘文特點
2、師:陋室銘,陋室銘,劉禹錫想要借這陋室,讓自己銘記什麼呢?讓我能走進陋室,去看個究竟
劉禹錫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在《陋室銘》81字的片言中,劉禹錫的百意是什麼?下面請自讀課文4—7句,根據註釋翻譯,在翻譯的基礎上為這幾句話做批註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環境幽雅)
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交友儒雅)
③“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它給人一種閒適的感覺(生活高雅)(板書:貧樂 調素琴閱金經)
4、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樂,我們不禁要與劉禹錫對話一番——
示例:問:你這房子都長青苔、長青草了,你還說不陋?
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是多麼幽雅,怎麼能說陋呢?
問:看你這窮酸樣,估計不會有人與你為友吧?
答:……
問:你既沒有絲竹,又沒有案牘,你,你還有什麼好樂的呢?
答:……
5、由此可見,劉禹錫是一個怎樣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高潔脫俗)(板書:高潔)
板書:調素琴閱金經高潔
6、請大家用快樂、舒緩、愉悅的語氣讀讀“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勞形”
(四)走近作者,深讀課文,把握主旨2——“豪氣”
師:劉禹錫為什麼能做到安貧樂道呢?文章僅僅表達安貧樂道的主旨嗎?要想從“片言”中明白“百意”,我們還要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經歷,這叫做“知人論文”請看資料(出示資料)
“永貞革新”失敗後,原在朝廷為官的劉禹錫一貶再貶,斷斷續續在外漂泊幾十年直到65歲才回到洛陽《陋室銘》是他被貶至安徽和州時所作(請同學朗讀)
問:上面說他一貶再貶,直到65歲才回到洛陽,一般的人會有怎樣的心理?(悲傷、鬱悶……)
劉禹錫會怎樣去面對呢?
“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朗州當司馬,十年之後才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師,他卻寫了一首詩以桃花諷刺那些權貴,結果再度被貶,十四年後才再度回京十四年啊,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不過,劉禹錫還是不改那種桀驁不屈的脾氣,他又一次來到玄都觀,又寫了一首《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附小序:……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
師: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貶的準備這是何等的豪情!這就是有著錚錚鐵骨的劉禹錫
劉禹錫回朝如此,那他身處“巴山楚水淒涼地”時又是如何的表現呢?我們來看他寫於朗州任上的《秋詞》在朗州,回京城遙遙無期,妻子不幸去世,可是我們看看他的這首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學生讀)
問:詩中透著一股什麼氣?(豪氣)
師:難怪白居易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 板書:寫“豪”
1、你能從《陋室銘》字縫間看出劉禹錫暗含的“豪氣”嗎?(仙、龍,諸葛廬、子云亭)(提示: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幾句去讀讀)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開頭三句,看看有沒有隱含在其中的“豪氣”根據ppt改第三句話,快速瞭解“比興”
2、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結尾兩句,看看這裡有沒有隱含在其中的“豪氣”“諸葛廬、子云亭”的典故說說作者為什麼要寫這兩個典故
(板書:思諸葛比子云)
①是為了說明自己的陋室不陋②說明自己也要像諸葛亮遇到明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和子云一樣在文學上名揚天下
3、可見劉禹錫具有怎樣的氣概?(豪邁)
板書:思諸葛比子云豪邁
4、這樣一個大詩豪住在這裡,這陋室還會陋嗎?
所以他在結尾寫道:何陋之有? 加橫批:陋室不陋
5、現在,讓我們懷著對劉禹錫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充滿豪情地讀最後2句注意,最後一句“何陋之有”讀兩遍
其實,劉禹錫寫《陋室銘》還有一個故事(憤然寫作)
據說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縣見他是從上面貶下來的,就故意刁難他半年時間,強迫他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只給他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 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銘文
師(小結):看來,從這篇僅僅81字的銘文中,不僅可以看出劉禹錫的安貧樂道的高潔志趣,可以讀懂他的豪邁的鬥志,而且也可以讀到他對那知縣老兒的憤怒與不屑這真是“片言可以明百意”啊
同學們,你們看,那知縣老兒帶著隨從大搖大擺地過來看劉禹錫的笑話了,我們怎麼辦?趕緊拿起《陋室銘》,大聲的讀起來,為劉禹錫出出氣,注意,最後的“何陋之有”連讀兩遍,語氣要一遍比一遍強會背的最好背出來
(五)結束語
劉禹錫一生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為此,他屢遭貶謫,歷經坎坷
但是……
一間陋室哪裡困得住你的鐵骨,一片青苔哪裡遮得住你的壯志,一本金經哪裡掩飾得住你心中的豪情?
我清晰的聽到,從那間陋室裡,傳來一個不羈聲音——生活可以貧困,精神不可潦倒
(六)作業:
1、背誦全文
2、蒐集欣賞劉禹錫的詩
[知識拓展]
陋室銘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註釋
⑴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駢句,句式較為整齊,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於,動詞。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⑷靈(líng):神奇;靈異。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詞,此,這。是:表肯定的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這裡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這裡是指(陋室銘)的銘文。馨:散佈很遠的香氣,這裡指(品德)高尚。《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裡。上:長到;入:映入。
⑻鴻儒(hóng rú):大儒,這裡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⑼白丁: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http://www.ruiwen.com/wenxue/)
⑽調(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裡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⑾金經:現今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指佛經(《金剛經》),也有人認為是裝飾精美的經典(《四書五經》),但就江蘇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書則指的是佛經(《金剛經》)而安徽考察則是後者。金:珍貴的。金者貴義,是珍貴的意思,儒釋道的經典都可以說是金經。
⑿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
⒀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⒁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⒂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⒃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⒄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臥龍崗中隱居躬耕。
⒅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臥龍崗中。揚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說,雲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說。選自《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體現他謙虛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屬於賓語前置。之,助詞,表示強烈的反問,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全句譯為:有什麼簡陋的呢?孔子說的這句話見於《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裡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為“君子”,點明全文,這句話也是點睛之筆,全文的文眼。
(21)談笑有鴻儒:談笑間都是學識淵博的人。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