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與《愛蓮說》二者比較的學習課件
導語:《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一說為劉禹錫所著,另一說則為早於劉禹錫所著。“銘”本是古代刻於器具和碑文上用於警戒自己或陳述自己的功德的。在寫荷花的諸多作品之中,最膾炙人口的,莫如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了。
教學目的
1.學習古人高潔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3.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2)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劉禹錫)
一、檢查預習
朗讀課文,看課文註釋翻譯課文。
二、匯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宮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2.關於“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可採取多種方法朗讀,如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學生個別讀、集體凌等。
2.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 有龍則靈:靈異: 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 草色入帶青:映入。 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策管等樂器,這裡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隨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麼簡陋的呢?
3.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問: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採。
5.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6.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
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7.提問:“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
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句寫什麼?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9.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裡,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小結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透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1. 2.選用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
第二課時
《愛蓮說》 (周敦頤)
一、檢查預習
朗讀課文,看課文註釋翻譯課文。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諡號“元”,宋代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峰前建流溪書堂講學,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縣)任職時寫的。此間,他曾親率屬下在郡府署一側挖地種蓮,名曰“愛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