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小攝影師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小攝影師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小攝影師

  《小攝影師》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捲未能照成的故事。


  《小攝影師》

  1928年夏天,高爾基住在列寧格勒。他經常坐在窗子旁邊工作。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高爾基正在讀書,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高爾其開啟紙團,上面寫著:

  親愛的高爾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牆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進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爾基從視窗向外望去,看見人行道邊上坐著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手裡拿著一架照相機。

  “是你扔的紙團嗎?”高爾基問。

  “是的。”小男孩站起來,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

  “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高爾基說。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站在高爾基面前了。他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後用手指了指沙發,說:“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

  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高爾基側過臉,對著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你怎麼了?”高爾基不知出了什麼事。

  小男孩哭著說:“我把膠捲忘在家裡了。”

  高爾基趕緊站起來,小男孩已經提著照相機跑出去了。高爾基走到視窗,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捲,我這兒有很多膠捲。”

  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電車馬上開走了。

  晚上,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位攝影師。”

  “是個小男孩嗎?”高爾基問。

  “不是。是一家雜誌社的記者。”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

  《小攝影師》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①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②學生蒐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③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學生說說課前自讀課文的情況以及體會,介紹蒐集到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由此匯入新課。

  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學習小組內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透過讀句子、聯絡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

  細讀感悟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麼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事情怎麼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麼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麼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麼?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精讀入情

  1、男女生、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運用適當的語氣表達情感。

  2、教師範讀,再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演讀入境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藉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

  識字寫字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鞠了個躬咧開嘴吩咐準備停當

  膠捲秘書雜誌社記者突然側過臉

  a.讀一讀

  b.用實物、動作、換詞、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詞義。

  c.各小組以競賽的方式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詞語組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獲勝。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要寫的字,並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學生描紅仿寫,然後說說自己什麼字寫得好,介紹經驗。

  拓展活動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高爾基對記者和小男孩的態度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聯絡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麼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捲,所以他哭了,這是懊悔,這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得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討論中讓學生聯絡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併發揮想象,續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