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註釋

《河中石獸》註釋

《河中石獸》註釋

  《河中石獸》

  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山門(pǐ)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zhào)數小舟,曳(yè)鐵(pá),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yì)斷(yú)?

  註釋:

  1.臨:靠近。

  2.幹:岸邊。

  3.山門:寺廟的`大門。

  4.:倒塌。

  5.並:一起。

  6.閱:經歷。

  7.:船槳。這裡作動詞用,划船。

  8.設帳:講學,教書。

  9.究:推究。

  10.物理:事物的道理。

  11.木柿:木片。

  12.湮:埋沒。

  13.顛:通“癲”,瘋狂。

  14.河兵:巡河、守河計程車兵。

  15.齧:本意是"咬".這裡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16.坎穴:坑洞。

  17.如:依照。

  18.斷:主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