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的課外例子

河中石獸的課外例子

河中石獸的課外例子

  河中石獸告訴人們:再深的理論,不能得到實踐的證明,就不是真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河中石獸的課外例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成語辨形】劍,不能寫作“箭”.舟,不能寫作“州”或“洲”

  【詞語解釋】在船上刻下記號,船停後,從記號處尋找落水的劍.比喻缺乏生活常識.

  【典故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又名《呂覽》)[1]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詞語示例】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茅盾《致陳瑜清》:“有人提出新的解釋,蓋咬住一、二字,以駁難,似已成風氣,真令人啼笑皆非也.”【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鄭人買履、表水涉澭、引嬰投江、按圖索驥

  【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隨機應變

  【成語用法】連動式;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狀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多含貶義.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只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裡,兩個石獸一起沉沒了。經歷十多年,和尚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和尚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於是划著幾隻小船,拉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沒有任何石獸的蹤跡。

  一位學者在寺廟裡設立了學館講學,聽了這件事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鬆軟浮動,石獸埋沒於沙上,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顛倒錯亂了嗎?”大家都很佩服,認為是正確的結論。

  一個年老的河兵聽說了這個觀點,又嘲笑說:“凡是丟失在河裡的石頭,都應當到河的上游尋找。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鬆軟浮動,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河水的反衝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衝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倒在坑穴裡。像這樣又衝擊,石頭又會再次轉動,這樣不停地轉動,於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顛倒錯亂了;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顛倒錯亂了嗎?”

  按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判斷嗎?

  道理就是要我們學會理解事物的本質和最終結果,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或者主觀經驗。

  河中石獸就是講具體問題具體考慮,不能想當然.生活中的例子如:去年某個地區棉花售價特別高,導致今年棉農們都放棄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一律種植棉花,最後棉花價格大跌,這就是一個例子.棉農們沒有對今年的市場形式和外界需求做適度的分析,而想當然的大批次種植,結果自然是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