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寫山景古詩欣賞的教案設計

寫山景古詩欣賞的教案設計

寫山景古詩欣賞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象,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

  3、培養對文學作品初步的欣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啟發談話: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心觀察,它準會讓你一飽眼福。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留心觀察後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的自然景觀。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注意以下讀音: 水淋淋(lín) 啼囀(zhuàn) 傾吐(tǔ)

  3、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難之處。

  三、再讀感悟,探究解疑

  1、自讀感悟。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彙報交流、教師點撥:

  ⑴ 感悟雨聲的美妙、神奇: ① 沙啦啦,沙啦啦這是實實在在的雨聲。 ②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和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這是由雨聲而產生的聯想,給人以美的感受。 ③ 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這句寫出了山雨的聲音神奇、美妙,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④ 播放雨聲的錄音,讓學生尋找文中作者的感覺,或產生自己獨特的奇思妙想。

  ⑵ 感悟雨色的明麗、迷人: ① 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是實寫雨霧中的色彩,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 ② 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因為作者發自內心地喜愛這綠色,所以講流進我的心胸。 ③ 點選教學軟體,透過電視螢幕顯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綠色之美,同時印證課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 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點撥:這句話突出了雨中的綠非同一般,給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從而使記憶變得鮮活,而具有靈性。

  ⑶ 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① 自己練習,邊讀邊體會。 ② 組內朗讀比賽。 ③ 各組代表在班上展示讀,並配以音樂,讀後師生評議。

  四、總結

  1、配樂朗讀課文。

  2、談談學了課文後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畫一幅《山雨》的彩色圖畫,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

  2、寫一篇讚美自然景觀的習作。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適時適當地給予點撥、引導,為學生提供幫助。學生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學生透過自讀自悟、討論交流等形式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