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弟子規的演講稿3篇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教練、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初三一班的x,在此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六棟樓來和同學們分享學習弟子規後的心得,以及感受。
《弟子規》原名為《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淑敏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以五個部分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而成,並正式改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於20xx年2月進入校園,至今已快一年了,相信同學們對《弟子規》也有自己的感想,我認為“弟子”就是學生,父母的孩子;從廣義上來講,“弟子規”就是每一個人,“規”就是規範、道理。自從弟子規入校以後,學校少了隨手亂扔垃圾的人多了主動揀起垃圾的人;學校少了講粗言爛語的人,多了尊師愛幼的人。我認為《弟子規》要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接觸弟子規以來最深的感觸。孝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良傳統美德,所以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在中國,父母無時無刻不再關心自己的孩子。我的父母老是這麼說:“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出門小心一點兒、不要感冒了——”但是他們去從來不讓我擔心他們的身體;每次他們總是重複著那句話——我們不用你擔心,你把自己照顧好就行了。我清楚地知道,我無法也不可能讓父母為我放下心來,因為我無論我有多聽話,或是有多麼快樂,我永遠都是他們的兒子,永遠都是他們心中最難割捨的、長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
除了行孝之外還要泛愛眾,論語中有句話是:“欲人愛己,必先愛人。”由此可見泛愛眾的重要性。
除了要泛愛眾之外,還要以“信為先”這裡就給我們的老師、教練和同學們敲了個警鐘。比方說教練、老師答應或承諾學生說你要做什麼事,但是你去忘記去做了或者是沒有去做都會造成學生對你的不良印象。而同學們也要以信待人,如果你沒有信用,別人就會看不起你,你就會沒有朋友!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學好、學透徹《弟子規》,並落實到生活中去吧!他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品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建設和諧校園、一起譜寫青春的樂章吧!!!!!!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弟子規》第一篇叫入則孝,意思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做一個體貼又孝順的孩子。
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立刻答應;讓我們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接受;冬天,我們要讓父母溫暖;夏天,我們要讓父母涼爽。做什麼事都要經過父母的允許,不能擅自去做;什麼東西都不要私藏,以免父母生氣。父母有過失,一定要竭力去改正,改正時要和顏悅色。父母去世要按禮法去辦,祭祀要處於誠心。
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孝敬父母,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
弟子規的演講稿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弟子規》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裡一定是累了,我們為父母幹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百善孝為先。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業後,覺得沒事,就想幫勞累了一天的`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的事。我走進屋子裡,看到媽媽的毛巾髒了,我連忙拿起它向水池走去。我先打了一盤乾淨的水,再加上一些開水,照媽媽洗衣服的樣子,把毛巾放在水裡浸泡幾分鐘,再在水裡倒上一點洗衣粉,用手使勁的搓,水裡立即起了許多小泡泡。我搓了幾遍,又用清水洗了幾遍,然後才晾在衣架上。我心裡非常高興。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裡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於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弟子規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啟示。今後,我一定要將古人的教誨記在心裡,擁有“孝、悌、謹、信、愛、仁”這些好品德,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