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2021年端午節週記(精選10篇)

端午節週記

2021年端午節週記(精選10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在這一週裡收穫不少吧,讓我們透過週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吧。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端午節週記(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週記1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到了,我最喜歡在端午節的時候吃食餅筒了。今天,媽媽答應我和我一起包食餅筒,我和媽媽先到菜市場買我最喜歡吃的土豆、雞蛋、還有蝦仁,再去買面和蔬菜。我們回到了家以後,我看見了姑姑、叔叔和表姐他們都來我家了,我媽媽把菜都炒好了。我先拿一張皮來包,再夾一些炒麵、土豆、雞蛋放在皮的上面,媽媽又買了洋蔥和胡蘿蔔。

  等了好久好久媽媽才把那兩樣菜燒好,然後把它們加進去,最後捲成筒狀,兩手一上一下握緊就可以吃了。我伸手拿了一個,咬上一口,食餅筒裡的捲心菜、又香又甜、又嫩有脆,特別是放到油鍋裡炸一炸,就更好吃了,甚至會吃三四個。食餅筒不僅豐富、吃起來也很方便,它長長的外形代表著一家人和睦相處、團團圓圓。可是,裡面的油都會流出來的,媽媽把食餅筒的皮上弄得都是油膩膩的茄子湯,太噁心了,弄得我都不想吃了。我的叔叔包得食物餅筒非常地大,差不多比我們的食餅筒都大呢。

  端午節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食餅筒,欣賞著各自包的形狀,其樂融融!真幸福啊!

  端午節週記2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國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據說,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勸阻楚懷王,但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懷王上當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週記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粽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麼,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麼一天,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跳河自殺。他死之後,人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於是就創造了‘粽子’讓魚吃。只有將魚餵飽了,才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將粽子餵給魚,魚才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時,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和媽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著粽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就好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粽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週記4

  端午節就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就是賽龍舟。此時這時,媽媽對我說:“你明白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明白呀!此時相傳龍舟競賽就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就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奶奶見我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說:“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此時這倒就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齊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此時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此時就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端午節週記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裡,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和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說:“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我洗完之後,趕緊圍著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粽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接著,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為什麼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後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為什麼要將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之後,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後,媽媽又將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端午節週記6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了。

  端午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裡,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棕子、吃棕子。

  每逢端午,我家也要吃棕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棕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棕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棕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有美味的棕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不喜歡呢?

  端午節週記7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裡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裡,轉身後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一番忙綠後。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捲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後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裡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後,只見潔白的米團裡彷彿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

  端午節週記8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洩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著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領先,後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著,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划來了,划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著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衝,經過了橋下。接著,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後,我和爸爸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裡面填滿糯米,又在裡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後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麼簡單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啊!端午節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9

  隨著端午節的來臨,關於粽子的廣告也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人們的眼球也不得不轉移到五花八門的粽子:什麼肉鬆餡的,薏仁餡的,芝麻餡的,花生餡的,蜜棗餡的各種黑糯米白糯米粽子,名目繁多另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面對這些我無所適從,無法選擇,只有記憶深處的點點清香氤氳在心際。

  記得小時侯也是麥收夏忙季節,好多母親不顧連日的疲勞拖著疲憊的身子,忙碌到深夜為那飄香的棕兒做準備工作。總是跑到距我們村十多里路的水塘採摘蘆葦葉,回家時已是大半夜了。接下來還要架上鍋灶把那些碧綠的帶著田野清香氣息的葉子煮熟消毒。

  睡夢中的孩子彷彿嗅到了漂浮於村街小巷的棕葉香,甜甜地笑著。

  早晨孩子們貪婪地呼吸著絲絲清香,帶著熱切的期盼歡快地飛在上學的路上。好象甜甜香香的糯米粽子已經滑落到癟瘦的肚子裡,餘香繚繞回味無窮。

  在孩子細長的等待中,母親仔細清洗著片片碧葉,細細地包裹每一個粽子,用文火耐心的煮著肥胖的期盼。彷彿已經把所有憂愁苦難淘汰洗淨;把所有的母愛細細地包裹在裡面;把所有美好的祝願永駐孩子純真的心田。

  又是一年棕兒香,面對商場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粽子,我依然期盼兒時夢裡的絲絲醇香。

  端午節週記10

  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吧!在我家,奶奶總會忙著包粽子。

  早幾天,奶奶就會去超市買來糯米和粽葉,接著將粽葉放鍋裡煮一下,再撈出來用刷子刷乾淨,等到端午節那天就可以拿來包粽子了。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還在睡夢中,奶奶就在喊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準備了好幾種餡兒,有蜜棗,豆豆,豬肉,我最喜歡吃蜜棗了,媽媽則喜歡吃什麼都不加的白粽子。“動手吧!”奶奶說。我和媽媽相視一笑,因為媽媽是第一次包粽子,我嗎肯定不會包的了。但是還是跟奶奶學學,試一試才知道會不會嗎!

  我和媽媽各自拿起粽葉,按奶奶所教的一步一步來。因為是初次包粽子,媽媽笑著說:“怎麼搞得,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做起來手比腳還笨呢!”我聽了,看了看媽媽手裡那不成形的粽子,哈哈大笑起來,和我的差不多嗎!要角沒角,太太難看了。奶奶則鼓勵我們:“第一個不行,第二個肯定會有進步的。”就這樣,媽媽倒是一個包的比一個好,而我還是沒學會。

  不會包粽子就來煮粽子,我將奶奶包好的粽子一個個放入鍋中,加了水,接著燒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一股粽子香味便飄了出來,我靜靜等待著我愛吃的蜜棗粽子。我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真希望每年可以這麼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