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相對的貶義詞
名副其實相對的'貶義詞是:名不副實。
【名副其實】
解釋
解釋: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稱。其:指示代
詞,相當於“那”、“那個”、:實:實際。
出處:漢·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身後贈諡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實矣。”
簡拼:mfqs
注音:míng fù qí shí
解析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名義和實際相符。
結構:主謂式成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名符其實
反義詞:名不副實
示例:而況教育能不能~,還是個不能便下斷語的問題。◎葉聖陶《橋上》
引申
謎語:寇準抱塊清官匾
歇後語:諸葛亮當軍師——寇準抱塊清官匾
翻譯
英語:Be worthy of the name
俄語:назвáни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сущности
德語:der Name entspricht der Wahrheit im wahrsten Sinn des Wortes
法語:nom justifié renom mérité
造句
1、據報道:褐藻膠還有阻止生物腸胃對放射性鍶的吸收作用。由此可見,海帶是位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夫”。
2、中國來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副其實五朵金花。
3,我們慕名來到了這家特色餐館,品嚐到了他們的招牌菜後,都真心地誇讚他們的美食招牌菜名副其實。
釋義
副: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拼音míng bù fù shí
同義詞:徒有虛名
反義詞:名副其實
出處
漢·禰衡《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示例
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縣、區、鄉各級民眾政權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空有虛名。
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給大兒子取名盜,給小兒子取名毆,兩個兒子聰明能幹,深得父母的喜愛。一天大兒子盜拿把鋤頭到田間除草,母親擔心他穿得太單薄,就叫盜,官吏以為盜是賊就把他抓住,母親叫毆去解釋,大叫毆,官吏於是大毆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