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1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組教材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作者回憶父親李大釗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審,被害的經過,從而表達了李大釗忠於革命事業的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不惜獻身的嵩高品質,也使我們認識到當時反動軍閥狠殘暴的本質。根據這一課文的內容,在這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聯絡上下文,體會語感,辨析“沉重”、“沉著”等詞,並用詞造句。
2、透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大釗忠於革命、忠於黨,不惜獻身的高貴品質。
3、學習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基於以上的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看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1)理解課文“被捕”與“被審”兩部分,體會李大釗同志沉著,臨危不懼的革命精神和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不惜獻身的革命氣概;(2)透過學習用簡練、通俗的語言對李大釗的描寫,學習家人的方法。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弄清文中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句子及運用這種寫法的好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小語大綱五年級“識字、寫字”中提出:五年級學生要提高辨析詞語的能力,透過對“沉重”“沉著”的辨析經進一上理解李大釗的品質。本課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文,指導學生理解李大釗忠於革命、忠於黨,不惜犧牲的精神和對反動軍閥的兇狠、殘酷的憎恨,這也是《大綱》提出的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反映。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愛黨、愛祖國的教育,也培養了學生在為人處事時能愛憎分明。本課編排在本冊教材中每五組,本組的訓練重點是前後照應、首尾連貫,這是小學階段最後一篇指導寫法的訓練專案,為此,指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句子,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很必要的。根據教材編寫的意圖,本組訓練特點以及高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結構。
一、從“憶”入手,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閱讀教學要從整體著眼,這一點就告訴我們,使學生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是很重要的,這個印象即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果避開文章的主題,分散教學,就會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支離破碎,所形成的知識概念就是鬆散、孤立的,對課文的理解也可能片面的理解或以篇概全的弊端。為了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感知課文。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憶”作統領提出:課文憶了誰?憶了他哪幾個時間段的事情?憶了哪一天使“我”忘不了?(幻燈片出示)再運用“自讀——討論”法理解這些問題。這樣既使學生從感知上了解課文大意,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這符合高年級學生認識理解規律的。
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理解重、難點。
突出對課文重、難點的理解,既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減輕學生負擔,膈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更透徹。為此,在理解重、難點時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1、在理解“被捕”這一部分時,我採用“講授法”“對比法”的訓練方法。透過講解,指導朗讀,使學生了解李大釗在被捕時神態以體會他對革命的追求。透過劃出“我”和憲兵表現的詞語,採用“對比法”教學求理解李大釗的沉著鎮定,從容不迫的精神,從而學習這種對比寫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在理解“被審”時,我採用“自學法”“演示法”“直觀法”教學,透過學生自學默讀這部分課文,要求學生畫出描寫破大釗在被審時的神態詞語,然後討論這些詞語。,提出:你從中體會到李大釗有什麼樣的品質?是什麼力量使李大釗能在兇狠的敵人面前沉著冷靜呢?找出原因句,體會李大釗的內心活動,來更深入的理解課文,以達到新舊知識的融洽。如:複習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透過學生扮演角色,演課本劇的形式,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表演、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示掛圖,指導讀圖,理解“安定、沉著”等詞語。
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2
學習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能正確讀出“軍閥、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後與敵人作鬥爭的事,感受革命傳統教育。
4.領悟課文前後照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學準備:
①收集關於李大釗的資料。
②自學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匯入,引發興趣
同學們,每當清明節時,我們都要祭奠過世的親人,緬懷離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節,我們更應該想起那些為了中國的解放,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我們曾經為黃繼光勇堵槍眼而感動,為邱少雲烈火燒身而震撼,也為盧溝橋的英雄而振奮,更為狼牙山的壯士而激動。今天,讓我們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一起走進第10課,深深地懷念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革命的先驅──李大釗同志。(板書課題)
二、抓住“回憶”,整體感知
1.自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認讀生字、生詞情況。
3.再讀課文,想一想:按時間順序,“我”回憶了父親的哪些事情?
三、品詞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1.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的順序,默讀三部分課文,劃出描寫父親語言、行動、表情的語句,然後讀一讀、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樣的革命者?
2.交流討論:
a被捕前:
⑴“局勢越來越嚴重……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
這段話中哪個詞引起了你的特別關注?(從“堅決、不能輕易、哪能離開”這些詞語中能看出父親很倔強,為了革命,明知處境危險,也堅決不離開。)
⑵“那年春天……埋頭整理書籍和檔案。”
父親為什麼而忙碌?
⑶填空:被捕前的父親是一位( )的革命者。
⑷指導朗讀。
b被捕時:
⑴讀議句子,填空:被捕時的父親是一位( )的革命者。
“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對他們的沒有道理可講的。”
⑵分角色朗讀。
C法庭上:
重點品析“父親瞅了瞅我們……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一段:
⑴從“安定”、“沉著”兩個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⑵父親為什麼“安定”、“沉著”?(聯絡上下文說一說)
⑶填空:法庭上的父親是一位( )的革命者。
⑷指導朗讀。
四、迴歸整體,提升感情
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走進課文的字裡行間,再次感受這位堅強不屈、大義凜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氣概。
第二課時
一、簡介人物,豐富認識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跟隨著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回憶了父親在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的表現。李大釗同志入獄後,備受酷刑,但他始終視死如歸、大義凜然。xx年4月28日,在敵人的殘害下,李大釗同志第一個走上了絞刑架,毫無懼色,從容就義。時年38歲。
二、迴歸文字,感悟“父親”形象
1.在我們眼裡,李大釗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兒的眼裡,李大釗同志是一位偉大的父親。課文的字裡行間裡無不流露出女兒對父親深深的敬愛。
2.再次朗讀課文,劃出寫“我”心裡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兒眼裡的父親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3.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相關語句感受李大釗同志對孩子的慈愛及在危險面前給予親人信心與力量的父親形象。
4.父愛如山。身為革命者的李大釗不能像尋常的父親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但父親愛國、愛黨的情懷卻給年幼的女兒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因此,當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年後,女兒李星華回憶起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三、感悟寫法,課外拓展
1.聽老師讀第一自然段與後三自然段,說一說:你聽出了什麼?
a內容上:女兒為父親的遇難而痛苦,並深深地懷念父親。
b寫法上:透過前後照應、首尾呼應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
2.文中哪一部分內容也採用了前後照應的寫法?(工友閻振山被捕前後)
3.xx年的春天,在局勢越來越緊張的時候,李大釗同志每天早出晚歸地在幹什麼?被捕後,他在獄中又是如何與敵人鬥爭的?這些內容文章中沒有寫到。請你結合查閱的資料,借鑑“前後照應”的寫法,任選一個空白進行補充。
4.交流展示、評價。
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3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李大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後與敵人鬥爭的事蹟。
2.體會本課前後照應的寫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深入領會描寫李大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後照應的寫法。
三、教具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李大剖嗎?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張作霖逮捕,被捕以後,受了種種酷刑,始終堅貞不屈。4月28日反動派絞死了李大制。這篇文章是李大鍘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延安寫的,當時正是李大制遇難十六週年。所以文章題為《十六年前的回憶》。(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要求學生根據自己預習的理解來回答,主要寫了李大例犧牲的經過。)
3.課文可以分成幾段來理解?、要求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分段,提示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J“、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
第二段(從“那年春天一到“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講被捕前父親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從“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到“我們被關在女拘留所裡。)寫父親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從“十幾天過去了”到“想不到這竟是我們最後的一次見面”)講在法庭上父親與敵人作鬥爭。
第五段(從“28日黃昏”到結束。),寫父親被害之後的情形。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一被難”是什麼意思?(遭受災難的意思,這裡指李大鍘同志被害J十六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軍閥割據,張作霖入關,佔領河北等地,鎮壓革命運動。)這一段是文章的開頭,主要講了什麼呢?(講我永遠忘不了十六年前父親被害這一天。)
2.指名讀第二段。
(1)父親平時是怎樣對待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總是耐心他講給“我”聽)這次為什麼這樣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麼意思?(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峻,不是向孩子們談心的時候,而且燒燬檔案的事情是很難向孩子說清楚的。“含糊”指說話的意思不清楚。)
(2)從哪些地方看出局勢越來越嚴重,李大鍘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父親早出晚歸,整理書籍和燒燬檔案,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勢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為什麼堅決不離開北京?這說明了什麼?
(李大鍘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勢非常危急,個人處境十分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了他高度負責的精神。)
(4)這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局勢緊張,但李大鍘不離開工作崗位,說吩他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對工作高度負責。)
四、朗讀第一、二段。(要求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讀出語氣。)
五、佈置作業
1.讀課文。
2.藉助“思考·練習”1理解第三、四段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人
1.指名讀第一、二段。
2.說說第一、二段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李大制在被捕時是怎樣表現的?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這說明了什麼?
(“不慌不忙”“沒有什麼,不要怕”““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他的表現從容不迫,沉著鎮定,說明他具有臨危不亂,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3、敵人是怎樣逮捕李大制的,說明了什麼?(“憲兵、偵探、警察一一擁而入,擠滿了小屋子”這些都說明敵人心虛,“為了抓一個人,動用了這麼多人,‘橫肉’是說相貌兇惡,不要放走一個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槍對著父親和我”這些都說明敵人的殘暴。)
4、“我”是怎樣表現的?(“劇烈的心跳”,劇烈是猛烈的意思;“恐怖的眼光”,恐怖是驚慌)害怕的意思。這說明作者年紀小,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感到害怕。)
5、練讀第三段。(要求讀出不同人不同的語氣。)
6、說說這段講了什麼?(講李大劊被捕時從容不迫,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李大劊在法庭上是怎樣表現的,說明了什麼?(“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這說明李大劊即使受過刑,仍保持對革命事業的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對兒女的愛。對於親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這就是對革命事業的必勝信心,使他在敵人酷刑下不動搖,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憂傷。這就是偉大革命家胸懷。)
3.“我”在法庭上是怎樣的?(為了保護哥哥,搶著回答自己“是最大的”“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會意”是領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這說明“我”在父親沉著、鎮定的影響下,在他的予命精神的影響下,由恐懼害怕到機智勇敢地同敵人作鬥爭。)
4.練讀第四段課文,在讀中進一步理解內容。
四、學習第五段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家人得知李大制被害後的情形怎樣?從哪些詞句看出來?(舅老爺“哭著回來”,“我”“感到眼前蒙了一團雲霧,昏倒在床上”,母親“昏過去三次”這都說明李大劊的死給親人們帶來的巨大悲痛。母親醒來後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咬緊牙說“昨天是4月28”“這些是說家人沒有被悲痛壓倒,而是牢記親人碎害的日子,不忘敵人欠下的血債。)
3.練讀第五段,要求讀出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
五、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人
1.指名讀詞語。(出示詞語卡片)
2.結合上下文說說以下詞語的意思:含糊、恐怖、會意、一擁而入
3.朗讀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
1.李大釗的女兒1943年寫下了《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文章,回憶1927年4月父親遇難前後的日子。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李大鍘是怎樣被害犧牲的,從中我們懂得了什麼呢?
2.討論。(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課文讚頌了李大劊忠於革命事業及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偉大精神,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對兇惡的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三、瞭解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
1.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氣什麼關係?你從這樣的開頭和結尾中體會到什麼?
2.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3.教師引導討論並總結。
(這篇課文是回憶錄,開頭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親的被難日,結尾又強調母親囑咐自己要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這個日子就是4月28日。這樣首尾呼應,突出了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4.找出課文中前後照應的句子。(出示寫有“思考·練習”2的小黑板。)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答出:
課文的結尾與句子(1)照應。“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檔案燒掉”與句子(2)照應。
“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與句子(3)照應。
四、指導識記字形
1.說說哪些字可以在比較中記憶。
“劇”與“據”,“娛”與“誤”、“袍”與“抱”,字形有相似之處,要注意區別,在比較中記憶。
2.說說你是怎樣記生字的。
指名“閥”是形聲字。“舅”上部要寫正確。
五、完成“思考·練習”
1.指名讀詞語。
2.書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每詞兩遍。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4
學習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能正確讀出“軍閥、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後與敵人作鬥爭的事,感受革命傳統教育。
4.領悟課文前後照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學準備:
①收集關於李大釗的資料。
②自學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確單元學習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深深的懷念”這一單元主題,請同學們自讀“單元導讀”,想想我們在這一單元裡將要看到什麼,學習什麼?
二、質疑激趣,匯入新課。
1.出示課題“十六年前的回憶”,你有什麼疑問?(學生自由談心中的疑問)
2.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課本尋找答案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文,藉助工具書,做到正確流利讀課文。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檢查正確流利讀課文情況,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李大釗的哪些事?你從這些事中感受到什麼?
4.學生藉助課前蒐集的有關李大釗的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讀課文,動筆書寫。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作者李星華追憶了父親李大釗生前發生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批註。
二、根據學生彙報,教師順學而導。
1.學生自由彙報被捕前部分
課文第二段,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為了革命工作達到忘我的程度,從另一側面體會當時形勢緊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和理解讀出來。
課文3—6段,引導學生體會一向慈祥的父親,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問題,同學們想象當時的情況,再次體會時局的嚴重,讀出情況的緊急。
課文7段,課件出示李大釗說的話的含義,從中體會父親把革命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重點讀好父親的話。
過渡語:是啊,儘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越來越緊張,儘管同志們多次勸他離開北京,儘管母親不止一次勸說他,可父親總是堅定地說(課件出示父親的話)讀好父親的話,從讀中體會父親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負責精神。
2.學生彙報被捕時部分
彙報10—11段,從“不慌不忙”一詞體會父親鎮定自若,體會父親為革命事業早已做好各種準備。從父親的語言和動作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彙報17段,體會父親在敵人面前態度嚴峻,猜測父親當時心裡是怎麼想的?
儘管敵人似魔鬼一般,父親卻表現的鎮定自若,這樣勇敢堅強的父親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讀8--17段。
3.彙報被捕後部分
19段從“亂篷篷”一詞你想到什麼?(出示19段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出示22段,想一想父親心裡在想什麼呢?難道父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不留戀自己的妻子嗎?
教師小結:父親為了革命事業早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愛天下所有受苦受難的人們,他願意為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覺得值,這就是一個革命者,他時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親人。學生再讀22段。
三、昇華情感,讀寫結合
1.課件出示李大釗圖片: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信心,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親人)
2.就是這樣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親,戰友眼中的好同志,卻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軍閥張作霖殺害了,同學們自由讀29-30段,體會全家人的悲痛心情。
3.他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面對眼前的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締造者,你想說點什麼呢?拿起你手中的筆,把自己想說的話記在書中。
四、領悟表達,展示收穫
1.文章中的父親給在座的每一位留下太多的感動,相信作者在寫作中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瀏覽全文,你領悟到怎樣的表達方法?
教師總結:作者按事情順序,採取前後照應的寫作手法,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從字裡行間感受作者對父親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
2.作業超市
⑴抄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⑵課外閱讀《紅巖》《烈火金剛》《敵後武工隊》等書籍。
⑶瞭解李大釗的其他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5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組:深深地懷念中的第一篇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
一、說教材
本冊教材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最後一冊教材,是銜接中小學語文學習的橋樑。俗話說:編筐窩簍,全在收口。因此,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語文閱讀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僅對中學語文學習有益,更是學生終生學習的必備能力。
本組課文共有4篇,都是追憶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蹟。有大義凜然的李大釗,有捨身引路的郝副營長,有日夜操勞的開國總理周總理,有捨己救人的張思德。雖然他們所處的時期不同,但是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是相同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是相同的。一個民族不應該忘記歷史,不應該忘記英雄。
《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透過作者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貞革命的偉大精神,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深深地思念。這篇文章除開頭外,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記敘的。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李大釗忠於革命的偉大精神,受到革命的薰陶感染。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李大釗能夠從容的面對危險,平和的面對家人的悲傷,以及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教給他們讀書作文的方法。“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教給學生尋求“活水”的方法,他們才能夠思如泉湧,妙筆生花。
二、說學情
本班62人,學習語文的興趣都很濃厚,並且具有比較紮實的語文基礎知識。他們的朗讀入情入境,他們的表達酣暢淋漓,他們的傾聽全神貫注,他們的筆尖真情流露。在這樣的課堂,教這樣的學生,只需要教師的點撥引導,只需要教師的“授之以漁”,“原生態”的語文課堂即可呈現,當然這只是預期的效果。
三、說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天天看書,終生與書為友,這是一條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
理念一:課堂書聲琅琅,享受精神食糧
理念二:課前查詢資料,課堂加深理解
理念三:學習表達方法,讀寫相得益彰
葉聖陶先生曾說:學生眼前要閱讀、要寫作,將來一輩子要閱讀、要寫作。因此設計了:寫一件令你記憶深刻的事情,運用前後照應的表達方法,把內容寫具體。達到了學以致用。
四、說方法策略
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定教。
從教學內容出發,朗讀感悟。
從教學效果出發,積極體驗。
五、說教學流程
1、詩歌匯入,聯想入題
2、整體回顧,理清脈絡
3、對比朗讀談發現
4、自由朗讀,品味其人
5、重點引導,加深理解
6、縱觀全文,交流收穫
7、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其實,語文很小,不過“字詞句點”,語文很大,包羅“氣象萬千”,語文教學就是把大千世界縮小了給學生看,語文教育就是把小東西放大了裝進學生的心田。
春暖花開,面朝大海,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語文人。
以上是我的說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