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手抄報> 元旦節的手抄報資料

元旦節的手抄報資料

元旦節的手抄報資料

  2019年的1月1號大家知道是什麼日子嗎?沒錯就是我們的元旦節,下面是關於元旦節的手抄報資料的內容,歡迎閱讀!

  元旦節的手抄報





  1月1日元旦節的來歷

  1月1日是公曆一年的第1天,世界大部分國家將這天當做新年。離一年的結束還有364天(閏年是365天)。因為這天是一年的開始故而稱之為元旦,此日在一年四季中屬冬季,尚未立春。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的來歷故事

  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 元旦 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今天是元旦作文550字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叮咚! 叮咚!不一會兒,我們迎來新的一年—元旦。

  街道上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息。媽媽帶我去吳山廣場邊過元旦。我興奮得拉著媽媽像只出了籠的小鳥。吳山廣場的河坊街人山人海,中間有許多民間藝人的絕技:扎草人、糖人、鐵絲工具……總之是應 有盡有,兩邊有數不完的特色小店,每個店裡都擠滿人。吵吵鬧鬧的像個合唱隊。我們擠進了一個大一點的小店,店裡的東西琳琅滿目,真讓人眼花繚亂,我緊緊拿著十元錢,準備買一些便宜又有趣的東 西。可是,讓我失望的是;這些有趣的東西有的太貴,有的用不著。突然,我看見不起眼的小角落有賣自動筆的。雖然價格不高,可我僅帶的十元錢不夠。我用一雙渴望的眼神看著媽媽,希望可以得到 一點幫助。媽媽似乎早明白了。爽快地買下了這個我自己選的”元旦的禮物“。剛走出門,就聽到”龍鬚糖,龍鬚糖!外甜內香,現做現賣哦!“我們快步走了過去,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饞得我口水都 要淌出來了! 看見一位叔叔正在做龍鬚糖,開始龍鬚糖像包裹著一層椰子粉,看上去像一個白色的毛線團,軟綿綿的。後來在經過叔叔無數次拉壓後,就像銀針一樣硬了,最後,再在裡面放些芝麻等東西 ,就做好了,每盒要十元!我們買了一盒。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嗯,味道好極了……

  20xx年雖過去了,元旦快樂的場景卻還縈繞在我的腦海裡,讓我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