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施方案> 【精選】實踐活動實施方案4篇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精選】實踐活動實施方案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實踐活動實施方案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1

  中心小學為了加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採取“點班帶動,面上推廣”的工作策略,採取措施穩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程序。

  一、組建機構。

  學校建立以國明政校長為組長,張文渻為副組長,7位教師為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研課題組。國明政校長負責全面工作,張文渻為業務指導,其餘幾位教師為主研教師。

  二、建立一支相對固定的教師隊伍。

  1、在校教師均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安排各班班主任為任課教師,,同時還積極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聘請社會人員兼職。注重教師的培訓與培養,不斷調整教師的知識結構,建設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

  2、對教師們進行規範性,靈活性培訓。規範性培訓,就是把老師送到市級進行專題培訓,充實理論,豐富內涵。靈活性培訓,第一就是校內培訓老師,藺國明老師先後組織老師們學習綜合實踐課程標準,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明白了這門課程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同時學習其他地區綜合實踐活動經驗,弄清了具體的操作方法。第二,就是讓教師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見多識廣,學習為我所用的東西。

  三、按課程表,科學運用活動課時。

  按照《綱要》要求,小學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每週為3課時,同時開發利用週末、節假日等課外時間,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在具體課時分配上,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專案;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每學期2-3次活動,每學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少於10天;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統籌安排課時。

  四、充分利用現有地方教材。

  學校以壽光市教研室開發的小學3-5年級(6年級正在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作為指導性教材,各班班主任充分藉助這一有利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好、實施好本班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形式多樣化

  1、在校內開展。注重開發優勢教學資源,學校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長的教職員工以及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校園設施、場地和裝置等。

  2、在校外開展。一是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園,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

  六、保證活動經費投入,順利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象其它學科,它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向自然環境,向學生的生活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這就需要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拍照、攝像、購買資料、獎勵師生等,都需要經費開支,儘管我們學校財力有限,但是,學校也撥出相應的資金投入,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七、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過程中,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很理想。大家都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組合,自己去活動,但我們的教師也出現過牽著學生鼻子走的情況,另外,在管理上我們也感到困惑:參加綜合實踐的老師工作量很大,至今我校沒有找到合理計算方法。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在反思、溝通中學會感恩,進而健康成長。

  二、活動內容:

  同學們,去年寒假感恩活動的內容是“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愛心行動和主題徵文。那時你是多麼單純無邪、豪情滿懷,因而留下了那麼多感人的畫面、圖片和文字。又一年了,你長大了,有了個性,也有了思想,父母、老師都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衝動、憂鬱、草率、無知感到著急,更為你對父母、老師偶爾產生的叛逆情緒生氣。

  其實一個人在成長的路上會犯很多錯誤,如果錯而能改,那麼這個錯誤就是美麗的。經歷、反思、修正、成長,可能是每個人生的正規化。如果你想做一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做一名理性健康的好學生,請認真參與以下活動:

  1、反思

  每個人都是有理智的,即使有時衝動,事過之後也會反思自己。盤點20xx年中自己在父母面前的言行態度,梳理自己在感恩父母方面的優秀做法,篩查出自己對待父母的不良表現,並簡要記錄。

  2、溝通

  溝通可以消減誤會,增進了解,促成情感和諧。與父母面對面,將自己在過去的一年裡的收穫講將給父母聽;將自己對父母的誤解講述出來並致歉,求得父母原諒;聽取父母的心聲,解開父(母)子(女)之間的心結,促進自己不斷成熟、健康發展。

  將印象最深的談話內容記錄下來,並留下圖片或影片資料,記錄自己成長中那難忘的時刻。

  3、感悟

  感恩父母是做人的道德底線。透過反思和溝通,你在感恩父母方面有了哪些收穫?你對父母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打算在新的一年裡如何感恩父母?

  選取一個角度,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父母也要在文章後面留下感言,為孩子的今後健康發展提出希望、做好見證。

  三、活動要求:

  1、各班級、各小組制定具體活動方案。

  2、每名學生必須認真參與,向家長說明活動意圖,徵得家長配合、支援。每項活動都要滿懷感恩的心,冷靜的反思,坦誠的表達自己的心聲。

  3、各種資料要齊備,書寫和拍攝質量要高,設計要科學、美觀。

  4、學校將根據提交的資料和家長感言情況對此次活動進行評價,結果記入成長檔案和社會實踐綜合評價。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3

  一、日程安排

  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於6月下旬啟動,9月下旬結束。分宣傳動員、組建團隊、評審立項、隊員培訓、組織實施、總結表彰六個階段進行。

  二、實踐方式

  XX年暑期社會實踐分個人實踐和團隊參與兩種,實踐團隊分校級團隊和院級團隊兩個大類,校級團隊分重點資助團隊和一般資助團隊兩種。院級團隊由各二級學院負責組織。實踐團隊組隊原則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申報說明》。

  三、資助原則

  各團隊需按要求做好團隊經費預算。經學校審批透過的資助團隊,學校將給予一定資助金額,其所屬院(部)須配套同等金額的資助。暑期社會實踐資助團隊經費來源由三部分構成:學校資助一部分、學院配套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重點資助團隊的資助經費不超過4000元(學校資助XX元,所在學院資助XX元),一般資助團隊的資助經費為1000—XX元(學校資助500—1000元,所在學院資助500—1000元)不等。

  四、申報要求

  所有團隊都需提交規範的申報表(詳見《湖北民族學院XX年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申報書》),包括實踐方案、經費申請等。申報材料的要求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申報說明》。

  五、驗收評比

  凡受資助的團隊,活動結束後,必須提交《湖北民族學院XX年暑期社會實踐驗收報告》,經驗收合格後方可參加相關評比;院級團隊須各院(部)團委推薦,方可參與相關評比,校級團隊和院級團隊將按照統一標準評比。驗收材料的要求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材料填寫說明》,評比標準詳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評優細則》。

  六、表彰獎勵

  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評選優秀組織獎、優秀實踐團隊、優秀指導老師和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若干,由校團委統一表彰。

  1、優秀實踐團隊:表彰本次實踐活動中效果好,有突出成績的團隊;

  2、優秀指導老師:表彰本次實踐活動中盡心盡職,成績突出的專業指導老師;

  3、優秀組織獎:表彰本次實踐活動組織工作出色,實踐效果好的組織單位;

  4、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個人:表彰本次實踐活動中表現積極,成績突出的學生;

  具體要求見《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評優細則》。

  七、相關要求

  (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組織。透過社會實踐的開展,與實踐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一批相對固定的社會實踐基地,使學生受鍛鍊,當地見效益。

  (二)各院(部)團委要加強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特別是要加強對實踐團隊的前期稽核、出發前培訓、實施過程監控、總結評比等工作。

  (三)各院(部)團委要重視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向所在院(部)黨政領導詳細彙報工作要求,並組織專業任課教師參與活動指導。

  (四)各院(部)團委要強化服務意識,特別是要為參加個人實踐的同學提供諮詢服務和相關支援。

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篇4

  為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根據省委教育工委 “踐行師德創先爭優,辦人民滿意教育”主題實踐活動的部署和區教育文體局黨委關於開展 “踐行師德提升師能,辦好教育服務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制定實施方案。

  一、參與範圍:全體教師。

  二、目標任務:

  弘揚高尚師德,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健全完善師德評價激勵機制,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培養學生,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為不斷提升愛博教育品質,為教育優質均衡示範校建立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措施和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第一季度)

  認真開展調查,明確工作目標,結合實際,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方案。校黨支部根據省市區總體部署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2.公開承諾。校黨支部組織好班子成員及黨員的公開承諾,承諾要注意和以往承諾相銜接,要務實,要立足本職崗位,不說大話、套話、空話,突出教好書、育好人,紮實推進公開承諾。

  3.同步開展“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凝心聚力推動發展”主題實踐活動。

  (二)集中推進階段(20xx年第二季度至20xx年第二季度)

  推動支部制定具體爭創目標,開展各具特色的爭創活動,共性的工作有:

  1.加強理論學習,開展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服務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藝術水平,嚴格遵守職教規律,因材施教,不歧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2.開展教師素養大賽,以賽促學,評選出一批業務標兵和技術能手,重點培養一批名師。

  3.抓好討論反思,找準查深問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師德水平的提高。討論反思是把師德教育引向深入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圍繞“新時期師德規範包含哪些內容?”、“小學教師如何落實師德規範?”等問題進行討論反思。

  4.開展師德主題活動,從正面對師德典型進行一次概括提煉和昇華。開展示範交流活動,充分發揮標兵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具體開展教學示範課活動和教育工作沙龍等活動,加強交流學習。

  5.加強領導,典型引路,建立健全師德師風教育的長效機制。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在具體實施中,一是抓好班子帶動作用。要重視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幹部和班子成員要爭做師德師風建設的帶頭人,以黨風帶教風,以黨性鑄師魂。二是抓好典型示範。要注意歸納、挖掘、提煉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大力宣傳師德師風先進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風,使他們感染教師、引導教師,進而帶動校風學風的全面建設。三是抓好制度建設,修訂責任追究制度和教學事故處理認定辦法。

  (三)評議表彰階段(20xx年第三季度)

  堅持將黨員自評與群眾評議結合起來,做好評議表彰工作。對教書育人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和獎勵;對因師德師風問題而產生教育教學事故的個人在評先評優時予以“一票否決”。

  建立激勵考核機制。透過學生座談會、家長會等途徑對師德師風狀況進行監督和評議,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建立起教育行政監督、學生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評價體系,達到糾正不良師德行為,積極改進工作,全面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