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捨得生活隨筆

捨得生活隨筆

捨得生活隨筆

  藏傳佛教的寺廟裡都刻著這樣一則警示:阿難寒窗苦讀,飽讀佛經,金榜題名,但他成不了佛祖;釋迦摩尼捨棄肉身,普渡眾生,兼濟天下,最終涅槃化為佛祖。他們都曾得佛陀真傳,只因一個選擇功名利祿,一個捨棄萬貫錢財——是的,這就是捨得的魔力。那些功敗垂成的事例大多是取捨失當種下的蠱,它靜默地蠶食著人們的良心與堅守。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得舍就藏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以一場場舞臺劇的方式拉開帷幕,為我們闡釋著成功與失敗的故事。

  小羽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得”來源於他放手的那一次智慧的“舍”。捨得的智慧在他的行動裡得到了最深刻、最生動的詮釋:既有創新開放,又有規範合作,更有著分享與共享的時代正能量。她用自己舍小家利大家的風度給我們樹立了當代青年“敢於舍我”的典範與楷模,引起我們讚歎之餘內心思索與忖度的聲音。

  是的,這就是捨得的魔力。

  小羽的讓步與成功,成為這個混沌的社會里一顆瑩潔的'明珠,指引著我們去思索,去探尋。它更似一記重錘,敲響著我們心中衡量的鐘擺——怎樣去做,才是對“捨得”最透徹的領悟?怎樣生活,才是對“捨得”最精彩的詮釋?

  墨守成規的人,請你活出捨得的瀟灑。一處失利,一次灰心,都不足以成為你固步自封與因循守舊的藉口。請你看看吧:貝爾捨棄了電報的繁瑣,愛迪生捨棄了煤油的蕪雜,這個世界才因之有了聲響有了光。小羽正深知這個道理,才懂得在創新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這也是一種潛在的呼籲:只有活出捨得的豁達,才有撥雲見日, 柳暗花明的前景。創新與創造永遠來自敢於舍的智慧。只有擁有舍的瀟灑,我們的文明才會有如湍急的江流,“得”以奔騰向更加廣袤的海洋。

  自私自利的人,請你擁有捨得的氣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們總是將自己的固有物視作珍寶——不論是錢財,地位還是技術。有的人,他在技術改造時擁有捨得的魄力,但在社會中卻百般遮掩,不願自己的智慧被他人所知,因而被詬病喪失了捨得的氣度。“苦守不如放手”,一人的智慧如若不能造福社會,那便成了入土的文物,只談棺木不談風月。小羽將她智慧的精華無私地分享給了他人,從而得到了尊重,也讓她的勞動成果成為社會這個大機器上一顆璀璨的螺絲釘。

  首鼠兩端的人,請你堅守舍得的信念。隨著物慾生活的日益豐富,精神的缺口也愈加明顯。許多的人乘機鑽空,剽竊他人的智慧結晶,擾亂了市場和社會的秩序。其中,有許多猶豫不決的人,他們被這種做法所帶來的收益所蠱惑,內心卻又感到不齒。那麼,請你們堅守舍的信念吧。

  捨棄這樣的“嗟來之食”,我們將得到市場的繁榮與規範;捨棄這樣的“盜泉之水”,我們會享受社會的美好與和諧。就像小羽所做的一樣,我們身處的社會不可能沒有瑕疵,但我們應做的,不是去適應那些蕪雜的制度,而是堅守心中捨得的信念,去捍衛一片規整和睦的淨土。

  世界有陰與陽兩極,人生有舍與得兩個方向。村上春樹說,我們的世界因為有為之奮鬥的我們——不再患得患失,絕不摧眉折腰,絕不隨波逐流,甘願“舍小家而利大家”的人們——而更加溫暖。小羽的故事警醒我們:存一顆利他之心,我們才能更好地領略捨得的魅力。正如儲存葡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釀造成酒,讓社會這杯酒更加醇香的方式就是捨棄自己的利益成為社會中永存的那一抹智慧的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