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經驗論文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經驗論文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經驗論文

  一、更新理念,明確指導思想

  當前我國資訊科技飛快發展,給所有教育的教學模式帶來了巨大變化。目前網路技術的飛快的普及,最重要的是多媒體技術的形成,為當下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必要條件。因此開展資訊科技教育一些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的資訊處理基本能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都是不可替代的,計算機、教育是資訊科技課題的主要組成部分。但計算機教育不同於資訊科技教育。

  二、運用靈便教學方法應用於資訊科技實踐

  1.引導式教學,一般來說,初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比較強,加之初中資訊科技這門課程對於初中生來說本來就有很強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初中資訊科技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幫助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教授“認識計算機”這一內容的過程中,並沒有事先就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和計算機的發展歷史給學生講解,而是先從計算機的功能入手,向學生提問:你們心中的計算機都能夠做些什麼?這時候學生們都積極的舉手回答,“看電影”、“玩遊戲”、“聽音樂”、“看網頁”……之後我再利用計算機為學生播放了一些有趣的動畫,演示了他們剛才提到的種種功能,學生們都對計算機的起源和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順勢將計算機發展歷程的動態圖片在多媒體上播放,學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學生還討論了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教學效果非常好。透過這種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內容轉變為生動直觀的知識,學生在非常輕鬆的狀態下學習到了知識。

  2.任務驅動式教學,所提到的任務驅動式教學表達的是在教授知識點前,老師安排一些和學生平常學習生活有關的一些作業,從而讓學生能在實際學習當中更方便掌握學習內容。比如說筆者在講授WORD文件這一內容之前事先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作業,要求學生每個人或者每兩個人為一組製作電子報紙,報紙內容可以是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一節內容學習完之後進行評比並頒發獎勵。在每一節課的教學時,我又將這個任務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例如學習到word中的圖文混排時,我先給學生展示了一幅圖文並茂的word文件,其中包含了圖片插入、藝術字等方面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在自己製作的.電子報紙上加入這些內容。正如我所願,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就被激發了出來,他們將學習當成了一種樂趣,不斷的進行各種新的嘗試,對於我所教授的內容也能很快的掌握。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還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快的掌握計算機技能,真正的讓學生學到了東西。

  3.組織引導式教學,在某些時候,對於初中資訊科技教師而言,組織和引導教學能力比實際教學能力還要重要得多。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組織式的教學方法,必須要對課堂進行有效的控制,不能任由學生玩遊戲、聊QQ、上網頁,如果教師無法有效的組織教學,那麼課堂就是渙散的,是無法順利展開教學活動的;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初中資訊科技教師必須要指導學生構建一個知識體系,例如將資訊科技知識理論做成一個網頁,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點選相關連結進行學習。這一點很多教師都沒有做好,絕大多數初中資訊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自己去網上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料,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初中資訊科技所佔的課時並不是很多,學生能夠自己去學習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因此將渙散的知識點做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對於教師來說,我們的主要教學任務並不是一味的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如何自己去學習和理解知識,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

  4.作品展示,學習成果評價,由於初中資訊科技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應用軟體的使用,因此,作品是初中資訊科技課學習成果之一。如,“電腦發展簡史”這個活動就是透過製作一份介紹電腦發展史的電子雜誌,學習使用文字處理軟體和電腦發展歷程。各小組成員合作完成本組的作品後,各組的發言人在全班介紹作品製作過程及其特點,介紹在作品製作過程中最大本組成員最大的收穫,同時,也要指出作品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後,其餘組的同學對作品進行打分評比,評比時必須要求指出作品好的地方與不好地方,對於不好地方必須給出糾正意見。最後,每小組分別討論,評比“最好作品”,命中率高的小組可以獲得“優秀獎”。教師為獲獎小組頒發獎品和加分。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助於學生學習正確認識自己和正確認識他人。當他們公正地評價別人時,自己也可以得到應該的獎勵。

  三、總結

  與初中其他課程比起來,資訊科技還沒有系統完善的教學經驗供我們直接使用,如果我們要發揮出初中資訊科技的學科優勢,就必須要從教師自身出發,積極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善於借鑑其他課程的好的教學經驗,將一些可取的先進的教學手段加以利用,同時按照初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特點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坦,高豔.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1).

  [2]張衛平.江蘇省金壇市河頭小學[J].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的新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