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畜牧養殖專業戶的風險及管理論文
摘 要:畜牧業作為農業的組成核心,是肉類製品的來源。而畜牧養殖水平,是決定畜牧市場、養殖專業戶水平的關鍵。但由於諸多問題的存在,導致畜牧養殖專業戶面臨極大的風險,降低自身的收入水平。對此,本文透過對畜牧養殖專業戶常見風險的思考,提出針對性管理措施,以便能夠為相關養殖戶提供借鑑。
關鍵詞:畜牧;養殖專業戶;風險;管理
1 畜牧養殖專業戶存在的風險
1.1 自然風險
畜牧養殖期間,自然風險包含天氣變化和環境變化等因素,原因在於:畜牧養殖是在精準把控畜禽生活習性的前提下,對其生存環境加以調整,以便能夠維持其健康成長的行業生產模式。此外,畜牧生產工作的施行,往往是和自然、生態等條件存在聯絡,但也存在不小的風險,如地震和洪水、酷暑與嚴寒等。
1.2 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作為畜牧養殖期間常見風險,往往是由於過度依賴於現代化養殖技術而致,包含畜禽疾病、畜禽良種、飼料風險、養殖技術等。畜禽疾病:多見集體圈養型畜禽,若單一個體存在疾病,則會快速蔓延整體養殖場。飼料風險:規模化畜牧養殖,其食物的來源主要為飼料,但由於部分廠商謀取私利,導致飼料品質相對較差,呈現以次充好的現象,滋生飼料安全風險。養殖技術:雖然畜牧養殖呈現規模化的特點,但仍以分散養殖戶為主,而該部分養殖戶則由農民構成,科技水平、知識水平的低下,導致其難以增強對養殖技術的思考,更談不上對專業技術優勢的彰顯。
1.3 市場風險
市場經濟模式下商品發展主要以市場現狀為前提,透過商品供給、市場需求間的管控,使其能夠更好為畜牧養殖工作的施行創造條件。但卻因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致使市場風險成為畜牧養殖專業戶面臨的主要風險,特別是在周邊城市規模逐漸縮小的份額下,養殖技術、產品加工技術得以顯著提高,傳統供給主導型向需求主導型的轉變,不僅為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帶來機遇,更為其帶來較大的市場風險[1]。
2 針對畜牧養殖專業戶風險的幾點管理措施
2.1 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風險管理意識,作為風險管理的關鍵。畜牧養殖專業戶若要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可在強化“風險、效益並存”管理意識的同時,對各類養殖風險施以有效的管理。對此,可在日常風險管理中,對其施以有效的防範,再透過全方位和細緻化風險管控的方式,貫徹落實“提前瞭解、提前管理、提前防範”的'行為準則,使其能夠從根源上消除養殖風險對養殖戶經濟收入的威脅。再借助對養殖場現狀的思考,擬定針對性風險管理措施,將各類隱患或損失控制在最低標準。
2.2 增強風險管理力度
對於畜牧養殖專業戶而言,其風險管理呈現多方面的特點,只有深入把控其隱蔽性、持續性和多變性、複雜性的特性,即可以長期化的層面,對風險規律予以全方位把控,使其能夠在保證風險監控、管理工作效果的同時,彰顯其系統性、長期性的特點。此外,在畜牧養殖期間,還可藉助對生產管理層面的強化,逐步做好相關風險的管理監控,再充分掌握各類經驗知識的前提下,將畜牧養殖風險規避於根本。而畜牧養殖專業戶還可透過對政府部門、畜牧市場動態的把控,精準把控未來時段內可能存在的養殖風險,透過提前預防的方式,將相關風險控制在最低份額內[2]。
2.3 構建抗風險應急預案
若要做好畜牧養殖風險管理,則可在構建抗風險應急預案的同時,將其損失控制在預期範圍內,特別是在疾病傳播、市場變化的條件下,應急預案的擬定不可或缺。例如:畜牧流行性疾病時,可透過隔離、疫苗注射等方式,預防自家飼養的畜禽患病,以便能夠保證自身利益。透過調查可知,抗風險應急預案的構建,可保證養殖戶能夠在養殖風險出現時保持秩序的規範性,減少其對養殖場執行的威脅。否則將會在畜牧養殖風險出現時,對養殖戶產生毀滅性的危害。
2.4 科學施行風險管理模式
針對畜牧養殖專業戶存在的風險,其管理模式包含轉移風險、迴避風險和控制風險、分散風險等,而養殖戶可在融合自身狀況的前提下,對風險管理模式予以針對性選擇。即轉移風險:是將自身風險全部、部分轉移給他人,如投保、申請補助、技術承包和申請合作等;迴避風險:從根源上預防風險源,如不從疫區引進品種、使用成熟技術;控制風險:風險尚未形成、初見徵兆時,透過針對性措施的施行,將其控制在源頭;分散風險:將風險予以分散或分離。
結束語
風險不僅在畜牧養殖中出現,還融合在各個行業、各個層面。對此,筆者建議畜牧養殖專業戶可透過對相關風險的識別與認知,使其能夠在不畏懼風險的前提下,輔之科學化及合理化的措施,將養殖風險控制在最低份額內,以此獲取最大的效益,保持畜牧養殖業穩定發展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