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案例教學在資產評估課程中的滲透論文

案例教學在資產評估課程中的滲透論文

案例教學在資產評估課程中的滲透論文

  資產評估[1]是資產評估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會計、財務管理等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的基礎課。同時,資產評估[2]也是註冊資產評估師(CPV)職業資格的考試科目之一。雖然《國務院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專案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4〕27號)取消的 11 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中包含註冊資產評估師,但是這種調整隻是將准入類(即由國家法律支援的考試,例如註冊會計師是由《註冊會計師法》支援的考試)的考試調整為水平類考試(即由部門規章支援的考試,例如註冊稅務師、註冊資產評估師、會計職稱考試等)。這種分類的存在並不影響相關證書已有的社會地位。因此,教好和學好資產評估課程十分重要。資產評估是一門理論和實物相結合的課程,很多高校專業教師及相關研究學者都提出採用案例教學模式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研究案例教學的文章較多,基本上介紹了此方法的意義、作用、要求和應用[3-5]。筆者在資產評估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已有的教學理論,並結合實際的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提出以下的觀點和建議。

  1 案例型別及案例的蒐集

  案例教學的核心是案例,它的好壞決定著案例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相關型別案例的選擇、蒐集和整理。筆者根據教學實踐,首先將案例分為以下型別。

  1.1 例題型案例

  實踐性再強的課程也離不開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指導,而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理解與領悟離不開一些簡單案例的直接應用,筆者將這些簡單案例稱為例題型案例。即評估過程中相關的資料和分析過程都作為已知條件直接給出,案例的核心內容簡明扼要,可以直接套用公式或知識點來解決問題。這種案例簡單、直觀、針對性強,答案可以說是唯一的,需要學生判斷分析的環節很少。

  1.2 分析型

  案例分析型案例是指來源於實際,並且有真實評估結果的案例。此型別案例將給出資產較多的背景知識和資訊,需要學生結合老師所講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討論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並與真實評估結果比較。在分析過程中,使學生明白書本上的知識如何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如資產型別的判斷,與評估活動相關的資料如何蒐集,如何根據評估目的、市場環境等合理確定評估基準日、評估型別及評估方法等。分析型案例相對複雜,綜合性較強。

  1.3開放型案例

  開放型案例是指由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利用網路資源查詢上市公司的資料以及透過新聞資訊,仿照分析型案例,研究、設計編寫一個開放型評估案例。評估結果是開放性的。案例的物件可以是房地產、機器裝置、無形資產、企業價值、流動資產等。開放型案例的實踐可以反映學生對資產評估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的評估實物能力、專業技能等。筆者將案例型別的劃分由淺入深,具有層次性。同時案例的選擇和蒐集要具有科學性、實時性、系統性,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態勢結合起來,要將案例與理論知識點系統有效地結合起來。各型別案例可以藉助於老師和學生透過網路、文獻、圖書資料的渠道蒐集,也可以引用相關企業或資產評估事務所的評估案例,但是要注意保密性要求。

  2 案例教學的課堂滲透資產評估課程的內容

  主要包括:基本理論、方法和評估程式;各種基本方法在不同評估物件的應用;評估報告、資產評估行業的準則等3部分。在各部分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像是“導演”,案例就像是“劇本”,學生就像是按照“劇本”的主題盡情發揮的“演員”,而“導演”要在“吃透”整個“劇本”的前提下對整個“表演”的過程進行組織、引導和駕馭,既要激發起“演員”表演和討論的興趣,又要控制整個課堂的有序進行,同時要在討論結束後對“演員”的表現和觀點進行概括性、專業性的評價和總結。所以,要達到案例教學的真正目的,擁有一批高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教師應考取CPV 職業資格,積極參與到資產評估相關的社會實踐中,成為“雙師型”教師等。

  2.1 課時數及小組分配各個專業開設資產評估課程的學時數有所差異,但為了保證案例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和老師的案例討論充分地發揮,筆者認為案例教學的課時可佔總學時的 2/3,必須留有一定的課時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因為只有具備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學生才能看懂和理解案例的內容,這樣的案例討論也才有意義。教學中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案例的討論,並給予學生公平的平時成績,教師在分配每個小組成員的數量時,要注意與本學期分析型案例的數量相當,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同等的.機會且至少有一次作為小組組長髮言,並且每次小組組長的陳述和表現也與小組每位成員的平時成績掛鉤。透過這種方式的執行,可以激發起全體學生參與到案例蒐集、分析和討論中來,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2 各型別案例的佈置和實施資產評估的三大基本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是整本教材的重點,對這些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後續相關內容的基礎。筆者認為在這一章採用例題型案例簡單直觀,方便解釋和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各種基本方法在不同評估物件的應用內容中,也可以採用例題型案例作為過渡,在學生理解了不同評估物件評估的方法和特點後,再引入深層次的案例。例題型案例不需要提前給出,在引用的環節用 PPT 直接展示,引導學生全盤接受即可。分析型案例是案例教學的重要部分,主要應用在機器裝置、房地產、無形資產、企業價值評估及資產評估程式等內容的講解中。在每個型別評估物件講解前,教師透過各種渠道選擇近期且有代表性的分析型案例,儘可能把相關的背景知識和資料蒐集完整,並詳細準備一系列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如:資產評估師如何開展評估工作,執行評估程式;如何根據評估目的、資產自身的功能和使用狀況、評估時的市場條件等選擇評估方法;評估方法的引數如何獲取等。教師做好以上準備工作後,先提前把準備好的案例資料提供給學生,並簡要介紹,讓學生帶著想法上課。然後隨著知識點的講授,適時提出準備好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提供路徑讓學生查詢資料課下分析討論。在瞭解學生討論到一定程度時,及時將分析型案例的各個結果提供給學生,供學生參考比較。透過這樣的比較和討論,讓學生進一步分析實際工作與書本所講的是否存在差異,如果有差異,那麼思考存在差異的原因;分析實際案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等。學生對分析型案例持著審視的態度來學習,不僅學習了評估師的評估經驗,而且也豐富了自己的評估實踐知識。

  3 開放型案例教學的目的

  開放型案例實際上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案例,作為成績考評的一項內容。在3個基本評估方法講授完之後就可將此項任務安排下去,讓學生帶著考評任務的壓力聽課,增強其學習的動力。隨著不同評估資產的學習,自己或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評估物件(如果選擇企業價值評估內容,則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因為企業價值評估是機器裝置、房地產、無形資產等資產的綜合體現,小組的每位成員負責一項資產)。選擇好之後,仿照分析性案例的評估過程,進行蒐集資料、確定引數、選擇評估方法等一系列過程,得出自己的結論,並準備好PPT和電子文件用於課堂討論和發言。同時學生要將自己選擇案例的所有資訊和結論提供給老師,老師在認真閱讀和分析後,安排合理的時間和課時與學生一起討論。

  4 結語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在資產評估課程中滲透案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但是達到案例教學的完美教學效果,還需要解決很多方面的問題,如案例庫的建設、資產評估軟體的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