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資訊科技對中職教師在教學中的應用影響論文

資訊科技對中職教師在教學中的應用影響論文

資訊科技對中職教師在教學中的應用影響論文

  摘要:以網路資訊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開拓一個輝煌的資訊化新時代, 為中職學校的教與學帶來質變。

  關鍵詞:中職; 網路資訊科技; 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 網路資訊科技已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網路資訊環境的開放性加寬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網路的普遍使用和資訊資源的共享, 更有利於中職學校提高教學效果。

  1 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對中職教師的影響

  在中職教學中, 教師掌握了資訊科技的操作, 提高了現代教學觀念。中職教師通過了解所教科目的前沿動態, 合理利用媒體進行有效教學, 大大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1.1 資源共享資訊化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和完善, 中職教師已經意識到原有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學資訊化的發展要求。因此, 中職學校的學科教師想盡辦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努力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 透過網路資訊及時瞭解學科教學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理念, 把多種教學模式利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科整合, 使教學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同時, 中職教師把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教師學習的物件、內容和工具。這樣既幫助教師更新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 打破原有教學中的個體性與封閉性, 又能利用資訊科技與同事、同行之間進行有效地交流和學習借鑑。資訊科技使中職教師由獨立工作向群體合作轉變, 使資源的設計和開發更加合理與完善, 不但有效地豐富了教學資源, 也使教學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1.2 圍重破難平臺化

  中職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比較抽象的知識內容, 有時很難具體地表達出來並精確地傳遞給學生, 有的中職生也很難完全接受教師對抽象知識的表述。而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則能很好地融文字、影象、聲音、影片和動畫於一體, 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以形象直觀、影象逼真的形式表現出來。中職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素材庫自行下載一些素材, 或者利用媒體制作軟體自行製作一些課件或微課, 把一些枯燥、難懂的知識內容利用課件 (微課) 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從而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另外, 中職教師的'教學方式也不再侷限於教室裡的講臺和黑板, 中職教師可透過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例如, 在網路中可透過線上測試平臺或線上交流平臺使中職學生得到學習與交流結果。同時, 中職教師也可藉助資訊科技來培養中職生的個性發展, 增強中職生的自學能力, 進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2 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對中職學生產生的影響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學習的根本。那麼, 在資訊科技與教學相融合的大背景下, 資訊科技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1 求知慾被啟用

  中職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 讓學生接觸到很多新的多重感官的刺激, 而這些多重感官刺激所提供的資訊量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進行單一的講解所產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使中職生的視覺、聽覺、思維等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而且很容易激發中職生的學習慾望, 有效地幫助中職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在學習中, 很多中職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弱點, 就是在學習中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中職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資訊科技, 把文字、圖形影象、聲音、影片和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創設成直觀形象的學習情景, 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使中職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 有針對性地學習並可促使其保持更長久的學習狀態。例如, 筆者在講民族政策時, 利用網路讓學生觀看一段摩梭族走婚的影片, 其優美抒情動聽的音樂足可以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看完再講民族政策, 這時的學生是完全能認真聽講並聽明白國家為何對少數民族要採取一些保護政策的。

  2.2 授課目標輕鬆拿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 中職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中職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關係到中職生以後的發展, 也關係到我們國家以後人才的發展。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對中職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輔助作用。資訊科技可以在教學和學習中呈現客觀事物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以及運動特徵, 也可以對一些在普通條件下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現象和事物以多媒體的形式直觀地表現出來, 還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具體表現出來, 從而有效地引發學生自主探索新鮮事物的興趣和意識, 為中職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打下基礎。例如, 在講授“國家的宏觀調控”經濟常識一課時, 由於學校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 距離社會較遠, 因而對宏觀經濟政策不易理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 筆者利用CAI課件設計了三組電腦動畫, 用三維蹺蹺板來表示社會的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狀況。第一組動畫顯示“總供給=總需求”。蹺蹺板平衡, 表明宏觀經濟環境比較穩定。第二組動畫顯示“總供給<總需求”。蹺蹺板向需求方傾斜,>總需求”。蹺蹺板向供給方傾斜, 表示會出現通貨緊縮。後面兩種情況都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不良狀態, 都不利於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此時, 國家必須進行宏觀調控, 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以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重新平衡。透過邊看動畫邊講解, 學生對抽象的問題有了直觀的認識, 不僅理解起來容易得多, 理解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透過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中職生不僅開闊了學習的層面, 而且增加了對外界事物進行創新的機會。在逼真的教學和學習情景下, 中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有效地優化了教與學的過程, 為中職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總之, 網路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和完善不但優化了教學過程, 提高了教學效果, 而且還改變了中職教師的教學模式和中職生的學習方式, 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使中職學校的教學更加多元化並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齊穎.“現代資訊科技在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的研究”課題研究報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1 (20) :52-56, 58.

  [2]蔡秉坤.淺談資訊科技對現代中學教育的促進作用[J].中國教育資訊化, 2012 (16) :24-25.

  [3]李根, 劉珊珊.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作用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11, 24 (3) :101-103.

  [4]常欽.資訊科技支援下的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究[J].安陽師範學院學報, 2012 (2) :134-136.

  [5]丁西省.運用資訊科技有效推進高校教學改革[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39 (6) :249-251.

  [6]張豔芳, 汪峻峰.基於資訊科技的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中國外資, 2013 (15)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