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職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培養“適銷對路”論文

高職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培養“適銷對路”論文

高職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培養“適銷對路”論文

  論文摘要:在新形勢下,要有新思維、新舉措,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是培養“適銷對路”人才的有效途徑:立足把學生的學業計劃和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讓學生自覺在“基層”崗位實習;承辦、協辦專業社會專案,調動企業合作積極性;搭建學生創業、就業平臺,讓工學完美融合;面、線、點一體化,校園裡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幫助學生完成“學生—半職業人——職業人”的轉變。

  論文關鍵詞:人力資源緊缺,經管類專業,校企深度合作,適銷對路,人才

  校企合作是目前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最為成熟的模式,從分析企業的需求到校企共同設計培養的內容方式、提供師資、實習場地、裝置、崗位等,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在這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特別是一些理工類專業還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由於管理機制以及許多人、財、物投入等問題仍不盡人意。尤其是培養經濟與管理方面的高階應用型人才的高職經管類專業,主要包括工商管理、旅遊酒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財務會計、金融保險、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等,相對理工科而言,這些專業有些“抽象”,專業技能不突出,校企合作的效果就更加不明顯了,但目前該專業的學生人數在我國各高職院校基本上都是最多的,由於這兩個特點,如何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為社會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要改變高職經管類專業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方面被動尷尬的局面,必須要有新思維、新舉措,在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做到工學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一、把學生的學業計劃和職業生涯結合,讓學生自覺在“基層崗位”實習,幫助他們完成從“學生—半職業人—職業”的過渡

  學生到企業生產經營第一線當“普工”,學生在生產勞動中能夠直接得到企業文化的薰陶,學習企業員工守紀、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學生不願當“普工”,正好說明他們必需首先過好“勞動者角色”這一關。

  首先,要把學生到“基層崗位”實習,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原則,校企雙方共同設計教學實習計劃和課程、共同安排老師指導。當然,安排學生到生產經營第一線實習、實訓,必須與所學專業相關不應讓學生簡單地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整天勞作,或在公司整天打雜,要讓學生獲得在學校無法得到的收益,讓學生熟悉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環節,接受企業的文化價值。要充分利用企業有關人生價值觀的教育資源,採取調查訪問、請優秀員工現身說法等活動,加強對學生在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團隊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敬業精神、誠信品質、使命感、崇高感等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從而為他們奠定科學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職業生涯基礎。

  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我們實行“1+0.5+1+0.5”的“三明治式”人才培養模式,第一年在學校學習酒店服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第二年上半年到酒店頂崗實習,第二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回學校學習該專業的管理知識技能和其他的拓展知識等。學生們實習往往基層崗位,如餐飲服務、客房服務、前廳服務、酒等,與學生們從事“管理”、“白領”的角色期望有很大的距離。但對提升學生的服務意識、溝通能力、加強酒店實操技能訓練都很有幫助。透過實習,學生自己總結了“酒管精神”,其中很重要一條:“100-1=0”的精細服務精神。

  其次,校企雙方需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要讓學生自覺過好“普工”關,學校需有具體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在學生實習期間,學校要派出帶隊老師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工作。企業要派出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在生產經營第一線進行指導和管理,並進行相應的考核和評價。學生實習期滿後,企業根據學生實習的表現簽發實習鑑定,作為學生實習成績的依據。

  每個學生都希望實習對就業能有幫助,如能將實習表現與就業掛鉤,學業計劃與職業規劃,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在這方面深有體會,如安排學生實習時,與企業簽訂合同明確規定:“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經考核合格後,可免試用期優先入職企業,優秀實習生經考核後可直接聘為專業對口崗位的管理人員。”目前,我校06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金融保險專業、酒店管理專業、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有近40位同學得到了這一實惠,成為後來我院經管類專業07、08級學生進入企業實習當好“普工”的榜樣。

  二、主動承辦、協辦專業對口的社會(企業)專案,調動企業合作積極性

  企業與學校合作一般出於三個目的:一是在學生中發現並儲備對其有用的人才,二是在校企合作中能給企業帶來好的聲譽和社會影響,三是讓實習生參加生產經營第一線勞動,或宣傳、推銷其產品,降低相應的費用成本,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企業的這些動機與目的無可厚非,我們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儘量滿足企業的需求,爭取做到校企雙贏,讓學生得到“實惠”。

  對需要宣傳、推銷新產品的企業,學校應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宣傳、營銷全過程,並把它設計到課程,讓學生在真實的專案中學習知識訓練能力,其形式可以多樣化,還可與企業聯合舉辦相關比賽等。這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強社會經驗,提高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校2009年9月與廣州創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一期“創匯雷柏杯”營銷大賽,由學院營銷協會承辦。我校負責參賽團隊的組建、對銷售過程的監督和指導;廣州創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雷柏電腦滑鼠鍵盤等產品供營銷實戰,配合做好參賽團隊的監督和考核,設立獎金和證書,併為獲獎團隊提供優先就業的機會等。比賽為期三個月,校企雙方真誠合作,學生在制定營銷方案、展示創意理念和產品實戰營銷各環節中,鍛鍊了創新思維,培養了溝通能力,提高了銷售技巧,增強了競爭意識,為他們適應社會生活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對企業在社會上開展的專業活動,比如會展、招聘會、行業協會活動等,學校要抓住機會,積極承辦或協辦,讓學生得到專業上的培養和鍛鍊。

  我校利用每年在校舉辦的廣東省高職高專畢業生招聘會的時機,安排人力資源專業和中小企業創業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當志願者,積極協助與會的約300家企業開展招聘等工作。在招聘現場,學生們一方面仔細觀摩招聘的方式方法,瞭解企業的用人需求,明確今後自己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利用工作間隙調查訪問,或將自己設計的招聘崗位甄選方案向企業工作人員請教,等等。

  此外,我院和物流協會還於2009年11月承辦了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主辦的“嶺南杯”高校聯盟物流知識競賽,2011年準備承辦其物流創新大賽。參與協辦或比賽的同學們,不管是在組織能力還是在專業知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得到企業的認可。

  透過上述活動,一方面能調動目前80後、90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真實的專案活動中有目的的鍛鍊和培養其刻苦耐勞、團隊合作、溝通協調、抗挫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提升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提前瞭解企業文化;同時,讓企業瞭解學校瞭解學生,並願意和學校合作,共同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三、搭建學生創業、就業平臺,讓工學完美融合

  既然安排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到企業工學結合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如果能在學校給學生搭建學生創業、就業平臺,就能事半功倍,還能做到工學完美融合。

  1.成立虛擬性企業,讓學生按照實體企業模式運作

  我們學院成立了現代服務集團公司,並根據學院目前的專業對應下設8個子公司,除集團公司正副總裁由老師推薦學生外,其職能部門負責人與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都由學生競聘後擔任,老師則擔任“導師”角色,指導學生運作與專業相關的各種專案。

  2.引進企業資源,與企業共建實體性企業

  我們與廣州順豐速運公司在學院共建了嶺南順豐快遞店,讓物流專業的參與實習,優秀實習生還可優先被選派到該公司培訓以及到廣州其他網點和部門實習,畢業後直接轉為正式員工。校企合作運作模式是:校方提供場所及網路配套設施,專業教師負責溝通協調和快件的安全並參與指導;企業引入順豐速運的管理模式,負責對實習生的崗前培訓,實訓過程指導和考核,派一名常駐店長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各項業務開展順利,基本上做到了學生、企業和教師三滿意。一旦條件成熟,該快遞店將開展信件、託運、包車等一系列物流服務,並逐步發展成為面向整個廣州科學城地區的快遞中心。

  3.可以“借船出海”,讓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我們與鄧老涼茶公司的校企合作專案,正是企業相中了學院擁有位於廣州科學城的區位優勢和15000多名在校學生的規模優勢,學校才得以借巨輪遠航,學校、企業各得其所。校企合作運作模式是:校企聯手在學校內建立實習基地,除企業一名代表外,所有崗位均為經管類各專業學生自由組成的經營團隊隊員,專業教師負責各個專業崗位的指導。學生經營團隊競爭上崗,每週強制輪換一次。上崗各團隊在銷售額、建章建制能力、團隊合作狀態、創新能力、推廣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專案上展開競爭,優勝團隊可獲得企業頒發的獎金。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物流管理、會計等專業的學生都在這個基地得到了鍛鍊。

  我們還與廣州豪森威市場研究公司進行了成功地合作,金融保險、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旅遊管理等專業的學生,透過參加電話訪問、市場調查等業務,在溝通、禮儀、表達等職業基本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四、面、線、點一體化,校園裡營造企業文化氛圍

  高職院校的校園應有別於普通院校,要營造企業文化。尤其是經管類專業,努力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更為重要,要把這項工作當著大事來抓,要抓出特色,要抓出成效。

  1.首先要抓好“面”

  面,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就是大環境。要透過請企業人士走進校園舉辦講座或參加專業訓練營、企業面試實習生、舉辦各種專業性質的文化節、實訓實驗室模擬佈置等活動,讓學生與在學校也能與企業人士零距離交流或感受企業的文化氣息。

  在我們學院平均每週都有企業人士開辦的各種專業講座或前來招聘實習生的小型面試會,如淘寶大學廣州紫藤石培訓中心舉辦的“網店運營專才”講座,把不少學生帶上了網上創業之路。同時,與企業合作開辦“香港曈訊金融投資訓練班”和“紅日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等;我們針對專業系統安排的各種培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生耳濡目染,對終生學習、團隊合作都有新的認識。我們每年舉辦的旅遊文化節、每學期舉辦的大學生創業周等大型活動,由於有企業的參與指導,也為學生提供了感受企業文化的好機會。

  2.在“線”上要抓出特色

  線,就是從學校到企業的路線。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併為他們成功邁向企業牽線搭橋。我們安排所有專業性社團與企業掛鉤,讓社團成員參加企業的相關培訓、實習。如物流協會與廣州韻達快運科學城分公司,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掛鉤企業的網點頂崗實習。我們還逐步對學生專業性社團進行企業化改革,讓學生自己學會建立企業文化。

  要透過課程外包、參與橫向課題等方式,縮短專業知識從書本到實際的距離,讓學生上學習運用最新最有用的專業知識。我們在金融保險專業將一部分專業課程外包給美國友邦保險廣州一家企業,團隊方式授課,課堂企業化管理,學生彷彿置身於企業之中。

  3.重點是抓出“點”的成效。

  點,包括每一個訂單班、每一場專業比賽等等。要將每一個點企業化,讓企業文化成為每一個點的重要元素。

  訂單班不僅僅是以企業為合作單位,要儘可能地與行業合作。行業訂單班由於面向眾多企業,眾多專業崗位,企業文化氛圍更濃,學生就業前景更廣闊,工學結合的成效更顯著。目前,我校經管類專業除了辦有“萬聯證券班”、“外商酒店班”、“嘉逸酒店班”“科為創業班”和“曈訊投資班”等幾個企業訂單班外,以上訂單(或訂向)班,我們根據經管類專業的特點,分別與行業或企業專家共同探討培養目標、模式和定位,研究課程設計、教材內容編寫以及教學過程的實施和評估等,努力實現把企業的“崗前培訓”前移到學校,儘量縮小學校與企業、學生與職業人的距離。

  舉辦專業大賽要儘可能融入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和實踐等要素,邀請企業全程指導,讓參賽者接受企業文化的洗禮。這些年我校經管類專業舉辦的各種專業比賽都有企業積極參與並贊助。在開展市場營銷大賽時,廣州科為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贊助商,不僅提供了大賽所需的產品,而且還進行了全過程的指導,包括成立創業團隊、進行市場調查、選擇銷售渠道、制定管理制度等。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 職業教育的通用教學論[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6.

  2 俞仲文,劉守義,朱方來,等.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