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網路環境下該如何對待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網路環境下該如何對待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網路環境下該如何對待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完善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 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新時期新問題, 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導致小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針對這個不同的因素開展教學引導工作, 進一步完善孩子的教育環境、構建家校合作模式以及積極做好心理輔導各項工作, 才能夠最終實現學生心理素質提升, 為其全面健康發展創設條件。

  關鍵詞:網路環境; 城市小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我國的綜合生產力不斷提升, 人們對於教育的重視與關注程度也在日益增加。儘管青少年在物質生活方面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但是由於需要面對各種來自社會與家庭的壓力, 所以其心理健康狀態並不容樂觀。如何透過教學引導工作在當前網路環境下開展城市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成為每一個教學工作者必須要面臨的問題之一。

  一、網路環境下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

  (一)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

  城市小學生的物質生活水平相對優越, 大多數家庭在物質生活方面基本可以得到滿足。特別是隨著現代化與資訊化時代的到來, 網路也逐漸滲透到千家萬戶當中, 成為每一個學生必然會接觸的內容。儘管網路包羅永珍, 可以提供眾多有用的資訊與資源, 但是小學生對於網路的.理解與辨別能力畢竟有限, 很容易沾染上不良的資訊、愛好與習慣, 影響其學業以及綜合素質的發展。另外, 父母吵架、離異, 學習跟不上節奏, 家庭缺乏監管以及人際關係緊張等各種影響因素同樣威脅著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 導致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

  導致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較多, 可以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家庭因素

  家庭作為組成國家的基本單位, 其在社會生活與發展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限於當前我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現狀來看, 大多數家庭都屬於雙職工家庭, 由於父母都需要上班, 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和教導學生, 導致一些家長在家庭監管上有所缺失, 學生不但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同時還會出現性格上叛逆以及衝動、逃避責任的情況。另外, 不完整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之間的不合關係同樣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

  2. 學校因素

  儘管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 當前學校也陸續開展了健康教育課程, 但是其實際效果並不顯著。究其原因, 主要還是由於學校本身更加重視智育, 對於學生的智力以及文化知識掌握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 但是對於其精神狀態以及心理健康狀態卻容易忽視。

  3. 社會因素

  當前我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與衝擊, 特別是在網路世界裡充斥著享樂至上的金錢價值觀念, 這種價值觀念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學生的價值判斷, 甚至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 不願意參與課堂教學, 十分不利於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網路環境下最佳化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具體策略

  (一) 完善學生的教育環境

  我們作為教學工作者應該儘量幫助學生完善其學習環境, 透過一個積極向上的教育環境來幫助學生抵抗外部不良資訊的侵襲。比如在學校內部建立英語角, 讓學生有額外的時間就去讀英語, 交流英文單詞與語法。在學校內每個階段開設不同的活動, 比如歌詠比賽、演講比賽以及說唱比賽等等, 這些豐富的活動既可以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熱情與參與度, 同時也能夠調動他們在課下時間多利用網路來查詢各種資訊與有效的資源, 提升檢索能力的同時更是進一步促進了其辨別優秀資訊的能力, 為其實現個人進步與發展創設條件。

  (二) 構建家校合作模式

  家校合作是當前網路環境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環節。由於當前我國的城市生活節奏不斷加快, 很多家長與監護人都會面臨各種不同的壓力, 在時間上也並不充裕, 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缺失。這部分學生在家裡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與關懷, 再加上無人監管, 所以出現沉迷遊戲、荒廢學業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另外, 一些學生受到家庭教育以及家長關係的影響, 也會在心理上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 這些壓力同樣會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消極的影響。針對類似問題, 開展家校合作模式是必然的趨勢。在家庭教育中, 家長應該積極與學校取得溝通, 瞭解學生的在校期間表現以及動態, 同時在家中對孩子給予關注, 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嚴格限制孩子的上網時間, 進而幫助孩子樹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 做好教學引導以及心理輔導工作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不成熟, 在情感上也會表現出脆弱的一面, 所以加強心理輔導與教學引導工作十分必要。一般來說, 透過每週開展班級會議, 暢想理想、引導人生價值取向等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生活的價值觀念, 認識到生活的正確態度並樹立理想。另外, 針對一些家庭條件較為特殊的同學可以採取一對一心理輔導, 讓其感受到重視與關懷, 這對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 隨著我國資訊化時代的到來, 網路滲透到生活的各個環節當中, 其對於小學生的發展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夠進行良好的引導與應用, 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以及生活的信心, 提升其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相反, 如果沒有加以有效引導與利用, 就會導致學生陷入網路陷阱以及沉迷於網路遊戲, 導致其荒廢學業。本文也分別從完善教育環境、構建家校合作模式等角度進行了適度分析, 希望能夠為順利開展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設條件。

  參考文獻

  [1]劉幫芬.淺談網路環境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C]//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 2016.

  [2]譚芳, 劉繁華.網路環境下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家校協同模型構建[C]//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學術年會,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