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嬰幼兒從哪兒來》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嬰幼兒從哪兒來》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嬰幼兒從哪兒來》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嬰幼兒從哪兒來》,歡迎大家分享。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自身從哪兒來,是如何長大的。

  2、激發幼兒探索自身奧妙的好奇心。

  二、活動準備:

  子宮和胎兒在母腹中的解剖圖,影片儀、錄音機、磁帶、碟子,幼兒每人一張作業卡,鉛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想一想

  觀察圖片,教師提問:"你們想一想,這位阿姨遇到了什麼高興的事?小嬰幼兒在出生以前住在什麼地方?

  幼兒議論並按自身的意願回答。

  (二)觀察影片儀,瞭解嬰幼兒在母腹中的生活情況:

  ——看一看

  1、每個媽媽的`肚子裡都有一間小房子,這間小房子叫"子宮",嬰幼兒出生以前就住在這間"子宮"房子裡。

  2、出示胎兒在母腹中的解剖圖(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擺放)。

  3、小嬰幼兒一天天的長大,他沒有牙齒,會吃東西嗎?不會吃東西怎麼長大呢?(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嬰幼兒在媽媽的肚子裡還不會吃東西,可嬰幼兒的肚子上有一根長長的帶子,叫'臍帶',媽媽把營養送給臍帶,臍帶再把營養送給嬰幼兒。嬰幼兒越長越大,'子宮'房子快裝不下嬰幼兒了,這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幼兒議論)"每個媽媽的'子宮'房子都有一個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嬰幼兒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就走到醫院,在醫生的協助下嬰幼兒就沿著走廊出來了。"

  (三)看碟子,觀察嬰幼兒在媽媽體內長大的實況過程:

  ——議一議

  討論:"嬰幼兒出生以後不會說話不會吃飯,大人要為嬰幼兒做哪些事情呢?我們應怎樣做來感謝他們呢?"

  教師小結。

  (四)幼兒做練習,鞏固加深印象:

  ——做一做

  教師分發作業卡,幼兒標出順序號,以標明嬰幼兒在媽媽體內的生長變化。

  (五)聽音樂扮演嬰幼兒的生長、出生過程:

  ——跳一跳

  最後師生共跳《猜拳舞曲》結束。

  活動反思

  在備課時看到這個內容,我有點吃驚。沒想到在大班就涉及到一些關於孕育生命的知識。在這個活動中,要讓幼兒知道寶寶是在媽媽子宮裡孕育出來的,但最主要的還是讓幼兒理解媽媽孕育自己的艱辛,萌發幼兒對於母親的愛。

  活動之前,由於自己經驗與學識的不足,我上網查閱了一些有關知識,在充實自己之後再上這個活動心裡就有個底了。活動開始是以提問的形式來匯入主題的。在透過幼兒一系列的回答中引出了媽媽是如何孕育寶寶這個問題。當提到這個問題時,他們都爭先恐後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聽著還挺有條理的,現在回想起來回答的很有條理的幼兒都有一個弟弟或還未出生的妹妹。當問到他們“你們知道我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嗎?”他們的回答都特別的奇特,而對於他們的回答我沒有給予肯定或是否定。因此有些幼兒就反問我道:“老師,你說我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啊?”於是我出示了課件,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幼兒對於時間的概念不是特別的清楚,當我說到“寶寶在媽媽子宮裡要生活10個月”的時候,他們就問道“那要多久?”“時間很長嗎?”。而我透過課件來解釋,讓他們理解媽媽孕育自己的艱辛,讓他們愛媽媽,關心媽媽,知道媽媽的偉大。很多幼兒聽了之後都紛紛討論要如何愛自己的媽媽,我是怎麼去關心媽媽的。聽著他們的討論聲,我知道這個活動所要達到的要求已經出來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最後我們在歌聲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在歌聲中結束整個活動。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