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推薦】科學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科學教案

【推薦】科學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水的沉浮。

  3、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講述。

  活動準備: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綿、沙、棉花、小石塊、積木、朔料玩具、白紙、

  一個熟雞蛋一生雞蛋。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

  1、出示兩個大盆,裡面裝有水讓幼兒自由在周圍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種積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裡,老師:這些東西怎樣?它們有沒有沉到水下?為什麼會漂浮在水上?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

  3、把小石塊、沙投放到水裡,老師:這些東西又怎樣呢?為什麼會沉到水裡?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試。

  4、把棉花、海綿投放到水裡,引導幼兒觀察。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1、幼兒人手一籃積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嘗試。

  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探索過程。

  (三)討論、擴充套件經驗。

  1、老師出示一張白紙,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樣啊?為什麼浮在上面”老師慢慢用水弄溼白紙,看看白紙慢慢沉到水裡。

  2、老師出示一生雞蛋,投放到水裡,看看它怎樣?又出示一熟雞蛋問:它會怎樣呢?

  (四)小實驗:會游泳的蛋寶寶。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常見的昆蟲——螞蟻的外形特徵以及吃食情況等生活習性,為以後建立“昆蟲”概念打下基礎 。

  2、透過觀察螞蟻的合作活動,萌發幼兒團結互助的意識。

  3、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螞蟻教學掛圖(或自制幻燈片);

  2.螞蟻若干(把捉到的螞蟻放在瓶內待用);

  3.放大鏡;

  [活動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常見的昆蟲——螞蟻的外形特徵以及吃食情況等生活習性,為以後建立“昆蟲”概念打下基礎 。

  2、透過觀察螞蟻的合作活動,萌發幼兒團結互助的意識。

  3、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螞蟻教學掛圖(或自制幻燈片);

  2.螞蟻若干(把捉到的螞蟻放在瓶內待用);

  3.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引出課題,從而引發幼兒興趣

  遠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驢運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進熱鍋裡。

  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動物的名稱(螞蟻),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二、出示幼兒觀察螞蟻的課件,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螞蟻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情況。

  教師提問:

  (1)你從哪兒找到了小螞蟻?

  (2)螞蟻長得什麼樣?

  (3)小螞蟻是自己單獨出來活動還是一起出來?為什麼?

  透過觀看課件,讓幼兒大膽發言,回憶觀察到的情況,教師及時進行鼓勵和指導。

  三學習新課

  1.指導幼兒觀察螞蟻身體外形的特徵。

  (1)講述:我們來觀察一下螞蟻的身體是什麼樣的。在觀察時,我們可以先從整體上觀察一下它的大小、顏色,然後看看螞蟻的身體可以分成幾部分,再從前往後按順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細觀察,螞蟻身體的各部分是什麼樣的,可以使用放大鏡。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觀察得最細緻,最準確。

  (2)幼兒分組觀察,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討論觀察的結果:

  ①從整體上看,螞蟻的大小怎樣,都有什麼顏色?(有大有小,黑色的,褐色的)

  ②螞蟻身體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經過討論後引導學生把螞蟻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③螞蟻的頭部是什麼樣的?頭部長有什麼?是什麼樣子?

  ④螞蟻的胸部是什麼樣的?胸部長有什麼?是什麼樣子?

  ⑤螞蟻的腹部是什麼樣的?

  四、出示課件,教師總結,讓幼兒鞏固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五、欣賞並表演歌曲《螞蟻》。

  六、教師提問:我們應該像小螞蟻學習什麼?讓小朋友知道團結起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遊戲:“螞蟻搬豆”,鞏固認識。

  教師扮螞蟻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四散地站在場地一端。

  遊戲開始,教師說:“孩子們,咱們快去搬豆準備過冬吧!”“小螞蟻”自由地(可不按順序)鑽過皮筋,爬過紙箱和墊子,跑到場地另一端,拾一顆小豆跑回家中,將小豆放進小籃。如此反覆進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嘗試過程中感知方便與省力的多種方法。

  2.透過自身探索與實踐,知道輪子會滾動,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養幼兒積極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探索問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重物的大箱子。

  2.繩子、滑板、圓木棍、木板、積木、鎖鏈、大塊布、梯子、圓木桶、竹子、鼓棒、扁擔、竹梯。

  3.塗色

  活動過程

  一、出現問題,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教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啊?(箱子)

  放在這裡太不合適了,誰願意來把它搬開?

  (請一幼兒嘗試、搬不動)

  2.提問:你為什麼搬不動?有什麼感覺?那怎麼辦呢?(樂幼教)

  (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幼兒與教師共同搬箱子。

  3.組織幼兒集中交談:剛才我們是怎樣把箱子搬開的?

  (抬、推、拉、轉……)

  4.教師:你們在移動箱子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啊?

  (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5.教師:老師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樣的感覺!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輕鬆點,有沒有什麼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

  (請力氣大的大人來幫忙,大家一起抬。)

  教師:這裡也有些工具的,有繩子、木棍、布塊、滑板……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

  讓我們輕鬆的把箱子移到更遠的地方去呢?

  (有,幼兒自由猜測方法。)

  6.讓幼兒嘗試各種辦法是否可行。

  二、透過嘗試比較,明白輪子能省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

  2.小結:你們覺得我們剛才用的方法,那種方法最省力?(滑板)

  為什麼滑板又方便又省力?

  三、聯絡生活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

  1.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你還在哪裡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麼用處?

  (啟發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還可以介紹幾種,如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等)

  2.欣賞圖片(餐車、汽車、腳踏車、旅行箱、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溜冰鞋、滑板車、黑板、鋼琴……)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發明一些有輪子的東西呢?

  四、發明創造有輪子的東西有多種方式供幼兒選擇:

  (1)畫: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2)做:用多種材料製作。

  (3)說: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和其他人聽。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瞭解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多媒體展示以及學生的動手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和敢於猜想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願望,讓學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學習物理的方法。

  難點:注重學生實驗的可操作性、可觀賞性,達到預期效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試管、水、燒杯、水槽、慣性演示器、酒精燈、燒瓶、錄音機、小人、揚聲器、放大鏡、紙板、鐵架臺、集氣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物理,讓我們一起來看──(多媒體展示引言部分。)

  師補充:物理學是個知識的海洋,它需要我們去探索,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乘上《探索物理》這葉小舟,開始我們既充滿樂趣又不乏艱辛的科學之旅吧!

  看完這一段,同學們一定有許多的想法,對於物理這門學科,同學們一定也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首先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意見。

  同學們討論發言。

  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問題也提的非常好,在以下的旅途中,我們將一起找到答案。(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二、讓我們一起進入科學之旅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一:紙人跳舞

  開啟錄音機,紙人隨著音樂起舞,關上錄音機,小人停止跳舞。

  學生提出問題

  師:透過下一節課的探究活動,同學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實驗二:教師演示

  (1)燒瓶在火焰上加熱一段時間會看到,水沸騰。

  (2)燒瓶從火焰上移開,水停止沸騰。

  (3)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並向瓶底澆冷水,停止沸騰的水會再次沸騰。

  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非常好,說明大家不僅對實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而且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本著這樣的態度,同學們一定能夠學會、學好物理這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在以後的學習中將會透過你們自己的努力找到它的答案。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有趣的實驗:

  a、漏斗吹乒乓球;b、放大鏡看物體;c、紙板託水;d、小試管爬山;e、吹紙。

  實驗前讓學生先猜測結果,實驗結束後,看結果和同學們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學們不僅要善於思考,還要勤於動手。

  多媒體補充實驗(紙盒燒水、多彩的太陽光、會變大的魚、連電路)

  師:以上這些實驗有趣嗎?物理就是研究這些力、熱、聲、光、力等形形色色的有趣的現象的,這些現象不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將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瞭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相同。

  過程與方法:透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滑輪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透過實驗來認識其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

  鐵架臺、滑輪、鉤碼、線、測力計、實驗計劃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新課

  1、播放學校早晨升國旗的過程,並提問:“升旗的時候,我們的隊員是往下拉繩子,為什麼國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學生回答:因為旗杆頂部有一個輪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研究旗杆頂部的滑輪

  1、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做一個定滑輪,模擬升旗的情形,並思考:當我們利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時,需要向什麼方向用力?這說明定滑輪有什麼作用?

  2、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引導“定滑輪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況下,學生已習以為常地認為我們所學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請同學們自行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提供實驗設計方案表)

  4、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下研究的資料。

  5、全班內進行交流彙報。

  小結:定滑輪的作用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會移動的輪子

  1、 出示塔吊的滑輪圖,並問:“這個滑輪是定滑輪嗎?”

  2、 認識動滑輪的定義。

  3、 請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安裝一個動滑輪。並思考:“動滑輪有什麼作用?”

  4、 在提升重物時,我們需要向什麼方向用力?這說明定滑輪能否改變用力方向?

  5、 用測力計研究動滑輪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學習使用測力計,認識力的單位:牛頓。並進行鞏固練習,拉出3N、5N的力。

  2)教師示範用測力計測量將重物不透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度數;示範用測力計測量將重物透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度數。

  3)請學生小組合作用測力計按順序分別測量不同個數(1~5個)的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讀數和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重力讀數,並把實驗結果填寫在P13的表格內。並比較表內資料,發現了什麼?

  4)全班內進行交流動滑輪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有這麼大的不同,那麼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使用動滑輪?

  【資訊反饋】

  一、成功之處

  1、實驗以學生探究為主。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要求,為了讓學生更確切的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作用,安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的親自動手操作,透過讀取資料、分析修正,讓學生自己得出滑輪特點,在探究中拓展了學生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勇於探索精神。

  2、對比演示,讓學生一目瞭然。

  在分析和區分動滑輪和定滑輪時,我先引導學生組裝出兩種滑輪使用方式,並進行對比演示工作過程,提出明確的觀察目標,在學生認真分析觀察的基礎上給這兩種滑輪命名。輕鬆地區分出定、動滑輪,並使學生體會到叫定滑輪或動滑輪並非是滑輪結構的區別,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學生認識事物要抓本質,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視差異性。

  3、處理教材,靈活多變

  教材的順序是先介紹定滑輪的定義,研究性質,而後是動滑輪的定義,研究性質,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種劃分並非學生自然的思維生成,於是我先讓他們認識滑輪,再來區分兩者,認識過程更加順其自然,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二、不足之處

  1、時間過於倉促。

  學生由於平時親自動手操作不多,因此器材的組裝,測力計的校對,讀數等都延緩了課堂的教學速度。

  2、新理念與新課堂的銜接還有待磨合。

  本節課中,透過學生分組實驗,親自經歷探究過程,實事求是的得出了拉力的資料,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對滑輪作用的理解,這是我設計的初衷,但也正是這一點佔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使課堂出現了前緊後更緊的局面,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科學教案 篇6

  訓練主題:本單元以“科學家”為主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熱愛科學的精神,激發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和對科學的熱愛。

  3.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事件,表現人物特點的。 4認識5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體會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精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知識連結: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里亞,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後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多為希臘文手稿。

  第一課時

  【預習案】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默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中的生詞畫出來讀。

  3.通讀全文後,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阿基米德的幾件事。

  5.自由地朗讀課文,圈畫本課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不理解的詞語結合語句可透過反覆讀、聯絡上下文理解,或藉助工具書弄懂意義。把喜歡的詞語抄在積累本中。

  【探究案】

  1、從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樣?

  2、怎樣才能讀出他的沉著、冷靜、果斷?怎樣讀才能體會到人們戰勝羅馬軍隊的喜悅? 3.通讀全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檢測案】

  一.讀拼音,寫詞語

  yě mán chuài kāifān péng wéi gǎn ( ) ( )( ) ()

  jiū zhùdāo jiàn wēn dù xiào mī mī() ( ) ( )()

  二.選詞填空

  平靜安靜鎮靜冷靜寧靜 1、我們應當( )地對待別人的批評

  2、阿基米德推開羅馬士兵,指著地上的圖形,十分()地說?? 3、夜,()得想一池春水,燈光朦朧,樹影婆娑。 4、他很( ),入黨時的誓言還響在耳邊。 5、熱鬧了一天的會場,漸漸( )下來。

  第二課時

  【預習案】

  1、再讀文,從每件事中可以體會出阿基米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探究案】

  1、畫出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的特點並談談你的感受 2、畫出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特點並談談你的感受 3、等一下殺我,這幾條几何定理我還沒有證明完呢!” 這句話讓你感動嗎?為什麼讓你感動? 4、再讀全文,說說從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麼啟示?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透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並願意表達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方肉、豆腐乾、青菜、胡蘿、蘋果、茄子、大蒜、切成兩半的西瓜等。

  2、各種工具:湯匙、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孩子們認識大部分的食物,他們爭先恐後地說出名稱。說到大蒜時,有一個孩子說:“這是饅頭。”於是,教師就引導幼兒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出“這是我們吃過的大蒜”的結論。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裡去嗎?

  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有的幼兒不會表達,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他用語言表述;有的幼兒已能清楚地說出“能”或“不能”,教師就進一步引導他說說“為什麼”;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

  師:怎樣才能把東西放進去呢?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反應適當地運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當幼兒看到教師將食物剪小時,興奮地拍起手來:“變小了!變小了!”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並把食物放進瓶裡。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並幫助幼兒記錄。剪刀可以剪菜葉,但剪不動菜梗,於是忙忙又去拿刀。文文一直用刀切胡蘿蔔。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嘗試用刀切蘋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點皮。星星說:“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師邊觀察幼兒操作,邊用琅琅上口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

  如:“變變小,放進去。”由於小年齡幼兒常常用語言指導動作,所以他們會邊操作,邊和教師一起重複,這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理解“大” “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兒用剪刀將菜葉剪小,教師便有意識地提問:“你用什麼把什麼變小了,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如他們用剪刀剪土豆,用湯匙切菜,教師便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麼比較容易“變”。有個別幼兒自始至終使用一種工具,教師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兒放回原處,要幼兒用抹布擦手等,並及時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共同探討。

  ①討論問題一:你是怎麼把食物放進瓶裡的?

  有的幼兒說:“我把它變小了。”教師便進一步提問:“你是怎麼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較清楚地表達過程,教師以繪畫的形式為幼兒記錄。

  ②討論問題二:刀是什麼樣子的?刀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具。當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刀是什麼樣子時,一些孩子說出“刀是很快的”,有兩個幼兒用手指著刀最鋒利的地方,表現出“很可怕”的樣子。

  教師透過繪畫(如圖),強調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同時,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裡用的刀和家裡用的刀有什麼不同,並告訴孩子教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裡切萊的刀有危險,不能玩。教師還準備了一份告家長書,及時將活動資訊告知家長,以便家長為幼兒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點評/運用工具,模仿成人的動作,是兩歲半幼兒非常熱衷的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做中學”的`理念設計了這一活動,並在活動中體現了教育目標。值得稱讚的是教師十分耐心地幫助幼兒運用他們能理解的圖畫形式做記錄,這為幼兒將來自己記錄作了很好的鋪墊。教師還有意識地在活動過程中貫穿安全教育、家園合作理念,以確保幼兒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中獲得發展。

科學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學會自制“液體溫度計”。

  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滴瓶或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燒杯(無條件的可用礦泉水瓶剪成杯子)、熱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體)等。

  教學匯入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的溫度計,提問:你們想自己有一支溫度計嗎?

  2.教師介紹伽利略和雷伊發明的溫度計。

  3.這兩種溫度計利用了空氣與液體的什麼性質?讓我們來研究吧!

  一.活動 自制“液體溫度計”

  1.指導學生自制“溫度計”。

  (1.)出示器材: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聰明的同學們,能否利用這些器材和以學的知識討論這怎樣來製作“液體溫度計”?

  (3.)小組討論製作方法。

  (4.)製作“液體溫度計”,對於學生作品,教師組織進行評價。

  2.觀察自制“溫度計”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2.)對學生的實驗、記錄、描述提出要求並予以方法上的指導。

  (3.)學生觀察。

  (4.)彙報觀察到的情況。

  3.研究不同液體制作的“溫度計” 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2.)預測:我們會看到什麼現象?

  (3.)方法指導。

  (4.)學生觀察。

  4.整理分析實驗記錄,形成概念得出結論。

  (1.)實驗中,幾種“溫度計”發生了哪些共同的變化?

  (2.)引起變化的實驗條件是什麼?

  (3.)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4.)結論:液體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學生解釋自制“溫度計”的原理。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氣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一.教學匯入

  1.複習: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2.提問: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活動 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實驗的設計:

  (1.)教師組織學生針對兩個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討論:

  ①把空氣裝在什麼容器裡?

  ②用什麼方法能看到空氣的膨脹和收縮現象?

  (2.)學生彙報討論結果,教師補充或完善:

  ·藉助其他能鼓凹的物體來發現。啟示:可以在燒瓶口上套小氣球。

  ·藉助因受熱膨脹而冒出的空氣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氣收縮,外界氣壓將水壓入管中或瓶中來發現。

  ·透過容器的鼓凹來發現。空氣總是充滿容器的空間,當容器凹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小。當容器鼓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大。

  (3.)評價:在此環節思維活躍的同學給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實驗方案。

  2.實驗現象猜想。

  3.按設計的方法完成實驗。

  4.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5.分析比較,我們的猜想和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嗎?

  三.小結:

  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學生解釋伽利略溫度計的原理。

  課後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2.觀察認識多種物體在受熱受冷時的體積變化,合理分析實驗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知道一些液體、氣體、固體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相關應用。

  教學準備

  小氣球、酒精燈、火柴、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儀、踩癟的乒乓球等。

  一.教學匯入

  1.閱讀指南車信箱。

  2.液體、空氣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思考:固體會不會也熱脹冷縮呢?

  3.讓我們一同來研究研究吧!

  二.活動 研究鐵軌間為什麼留縫隙

  1.實驗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

  (1)教師演示:介紹酒精燈的使用步驟:

  ①左手扶燈體,右手摘下燈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②划著火柴,讓火焰朝上接近燈芯點燃酒精燈。

  ③甩滅火柴,將熄滅的火柴梗投入汙物桶。

  ④講解火焰的分層,指出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時要使用外焰。

  ⑤熄滅酒精燈時,左手扶燈體,右手取燈帽,快而輕地蓋上,待火焰熄滅後,提起燈帽,再蓋一次。

  (2)學生練習使用酒精燈(交待注意事項。)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銅球的熱脹冷縮實驗。

  (4)描述實驗過程和看到的現象,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麼?

  2.補充實驗:玻璃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老師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製成的,受冷受熱不易炸裂)可以順利地進入管內到達底部,用酒精

  燈加熱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內,你們想,會有什麼現象?接著使活塞受冷後,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內,你們又推想一下會發生什麼現象?

  (2)組織學生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看到的現象。

  (3)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麼?

  (4)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小結

  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拓展: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現象

  (1)解釋教材出示的三種現象。

  (2)找一找,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熱脹冷縮現象?

  [ 內 容 結 束 ]

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1、本課教學內容共分4個部分:不同的天氣,生物預告天氣,預測未來的天氣,瞭解天氣預報中的新內容及閱讀與拓展。

  2、不同的天氣是讓學生透過交流的形式,瞭解自然界裡各種各樣的天氣,感知不同的天氣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們嘗試用簡單的圖畫來記錄天氣情況。

  3、生物預告天氣是簡單介紹生物中為什麼能預告天氣的道理,有很多生物都有比我們人類更早地知道天氣的本領。讓學生收集和天氣有關的諺語、兒歌等。激勵學生去觀察動物和植物的變化與天氣變化的關係。使學生養成長期注意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良好習慣。

  4、預測未來的天氣是讓學生討論透過哪些途徑和方法可以瞭解明天的天氣,利用課本第40頁兩幅衛星雲圖,從衛星雲圖上可以看到本地區當天的雲層情況,嘗試推測當地第三天可能出現的天氣情況。

  5、瞭解天氣預報。為了更好地關注人們的生活,人們可以根據天氣預報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行為。

  【教學目標】

  1、瞭解自然界各種各樣的天氣,感知不同的天氣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2、激勵學生去觀察動物和植物的變化與天氣的關係。

  3、使學生能堅持觀測天氣和長期測量和記錄天氣資料。

  4、在觀察和研究天氣的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點】

  教師和學生觀察天氣,認識天氣,預測天氣。

  【教學難點】

  推測天氣變化的經驗和用物象預告天氣的活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天氣的圖片,生物預告天氣的諺語和圖片,各種瞭解天氣情況的途徑和方法的資料,衛星雲圖的放大圖,各種天氣預報的新內容,20xx年9月3日、4日的當地報紙。

  2、學生準備:蒐集各種天氣的資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音像的)準備參加下次活動時交流。嘗試透過不同渠道瞭解明天的天氣。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1、匯入

  同學們,自然界裡有各種各樣的天氣,你有沒有關心天氣的變化?你看過(聽到)天氣預報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關注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有關天氣的一些問題(板書:我們關心天氣)

  2、不同的的天氣

  (1)小組交流對不同天氣的體驗

  ①說說自己曾經遇到過哪些天氣。

  ②在不同的天氣裡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③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氣是怎樣?有什麼樣的感受?把這寫在學生活動手冊上。

  (2)討論:在不同的天氣裡,我們應該怎麼辦?

  ①同學們知道的生活常識可真不少!知道怎樣保護自己。那麼在好天氣裡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②當你遇到惡劣的天氣時又該怎麼辦?

  (3)用圖畫記錄天氣

  ①看來天氣的好壞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老師想每天都在日曆上記錄天氣的情況,怎麼記大家幫助我想一個既方便又形象的辦法嗎?

  ②為各種天氣設計一種符號來記錄。

  出示記錄天氣的表格。

  ③誰願意把你們設計的符號拿到前面來給同學們展示一下?(實物投影儀展示)看看天氣預報中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各種不同的天氣。

  ④請同學們用符號記錄當天的天氣。

  (4)鼓勵學生堅持用簡圖記錄一週的天氣。(或者長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