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集錦8篇

科學教案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集錦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課題生成:

  在建立國家衛生城市的過程中,我們帶領幼兒參觀城市,發現環境汙染現象已非常嚴重。太湖水變臭了、馬路上到處瀰漫著廢氣、古運河上的運輸船發出了刺耳的噪音……太湖明珠無錫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孩子們開始討論如何使無錫恢復原來的美麗。設計《奇妙的“雲車”店》這個活動,就是讓幼兒在科學想像過程中,活躍思維,大膽設計,從而萌發幼兒親近自然,改造自然的良好情感。

  活動目標:

  1、透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對環境、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運用多種媒體,啟用幼兒的思維,在幼兒大膽想像的過程中,初步萌發環保文明意識。

  活動準備:

  1、設定情境:雲車店的場景,在雲車店門上、柱子上、圍牆上貼滿各種色彩、各種形狀的雲彩。

  2、製作多媒體課件、錄製兒歌的錄音。

  3、“聰明寶寶”飄帶若干、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1、進入情境,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在熱鬧的鑼鼓聲中,教師從“雲車”店的場景中走出。

  教師開始語:鑼鼓喧天、放鞭炮,雲車店裡真熱鬧。小朋友們好,我是雲彩姑姑,今天我的雲車店開張了,我請你們到我店裡來做客,並且請你們都來當設計師。

  幼兒自由選擇地方坐下。

  2、師幼共同討論環境問題。

  (1)教師指導語:前幾天我們參觀了無錫城,發現我們的家園沒有以前那麼幹淨、那麼美了,人們也容易生病了,這是為什麼?

  (2)幼兒自由討論,並且回答問題。

  幼兒1:因為有許多摩托車和助力車噴出難聞的氣味。那氣味裡有鉛,人吸了有毒。

  幼兒2:太湖水一點也不清,上面有綠藻,還有難聞的氣味。沒有歌裡唱得那麼好。

  幼兒3:古運河上的水也變黑了,我沒有看見水裡有魚,河裡的船發出的聲音太難聽了,吵死人了。

  幼兒4:我還看見了垃圾箱的周圍有蒼蠅和蟲,路上也有一些垃圾。

  根據幼兒回答的內容,教師在多媒體電腦上出示相應的照片。

  (3)教師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總結:小朋友們看得真仔細,你們說的這些就是環境汙染。現在我們的空氣被汙染了、水被汙染了、亂扔垃圾汙染了環境、各種噪音也是一種汙染,就因為這樣,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兒童網站()

  3、引起幼兒設計環保雲車的願望。

  (1)介紹小兔設計的雲車。

  ①教師:環境受到汙染了,只要我們動腦筋就一定能解決,小豬、小兔已經設計了雲車來解決問題了,我們來看一下。

  ②教師演示電腦。小兔介紹自己設計的雲車:現在垃圾袋裝化,人們常常把各種垃圾混在一起,工人叔叔很難進行垃圾處理。我就想可以請電腦來幫忙,所以我設計了一輛黃色的雲車,他們對垃圾進行分解。當人們把垃圾扔進來時,電腦就會顯示哪些垃圾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機器手就會自動把它們分開,並且分類放在指定的地方,工人叔叔把有用的垃圾回收,把有害垃圾進行處理,這樣就不汙染環境了。

  (2)介紹小豬設計的雲車。

  ①教師:小兔真是個聰明寶寶,它設計的雲車本領大,小豬也動起了腦筋。

  ②教師演示電腦。小豬:我住的城市垃圾堆成了山,我想,要是把這些堆垃圾的地方種上花草那該多好啊!小朋友猜猜我會設計成什麼樣的雲車呢?

  ③教師:小朋友你們來猜一猜,小豬設計的是什麼樣的雲車?有什麼用呢?一

  幼兒1:一定是種花的雲車。

  幼兒2:專門鏟垃圾的雲車。

  ④教師:還是聽小豬來介紹吧。

  ⑤教師演示電腦。小豬說: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我設計了一輛大嘴巴的雲車,專門用來吃垃圾。大嘴巴吧嗒吧嗒,把垃圾吃進肚裡。吐出來的垃圾餅是最好的肥料,把這些垃圾餅作莊稼肥,莊稼會長得更好。

  ⑥教師總結:小豬真是聰明寶寶,它的雲車設計奇妙,能把廢物變寶,真好。

  (3)激發幼兒設計雲車的願望。

  ①教師:小兔、小豬,把垃圾汙染問題解決了。可是,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呢。怎麼辦呢?

  幼兒l:我們來解決。

  幼兒2:我們也可以設計環保雲車。

  ②教師:你準備設計解決什麼問題的環保車?

  幼兒討論,並說出各自的想法。

  幼兒1:我要設計吸廢氣的雲車,雲車把廢氣吸進肚裡,經過加工後,吐出芳香的空氣。

  幼兒2:我設計的雲車是處理汙水的,能把汙水變清,這樣我們的太湖水就會和以前一樣了。

  幼兒3:我的雲車是專門種樹的,這樣空氣就會變得更清新。

  4、幼兒動手設計環保雲車。

  (1)提出操作的要求。

  教師:今天,雲彩姑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雲彩,小朋友自己去選擇喜歡的雲彩來設計環保雲車,設計完以後,把你的環保雲車介紹給大家聽,你就能得到用雲彩做的“聰明寶寶”的飄帶。

  (2)幼兒操作。

  一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雲彩,貼在操作紙上進行設計。設計好後向大家介紹雲車的特點,並且可以戴上“聰明寶寶”的飄帶。

  (3)有的幼兒採了好幾朵雲彩,設計了好幾輛雲車。

  教師:現在我們有了各種各樣的環保雲車,快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大家,讓大家來購買環保雲車,一起淨化、美化我們的家園。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聽音樂邊念兒歌:“聰明寶寶,設計奇妙,垃圾變寶,城市更美,人人健康,身體更好!”走出教室進行宣傳。

  課題評價:

  效果分析

  這個活動採用了情境教學的.方式引入課題,幼兒一下子被美景吸引住了,注意力特別集中。幼兒談話的過程中,由於談論的話題是幼兒真切的體驗,顯得很積極。同時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幼兒感知,使他們的思維活躍了起來。在讓幼兒設計環保雲車給了他們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他們有了表達自己想法雲是千變萬化的,各種雲又給了幼兒廣闊的設計空,設計了一輛雲車又一輛雲車,不想停筆。活動既涉及了科學領域又涉及到了社會領域,活動後意識在幼兒的心中紮根,同時他們的設計能力得到能力是未來創造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有了想法,有了設計就有可能變成現實。未來的世界要靠我們創造。與材料相互作用,透過動手、動腦的過程,促進其情感的發展與提高,是本活動的最大特點。教師以調動幼兒,藉助畫雲車的方式,實現了環保教育的目的。解的是:“雲車”的出現與環保好像聯絡不大,有些牽邊的汙染源,你對它們的存在有想法嗎?你準備如何處理?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瞭解泥鰍的主要特徵,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瞭解有關魚類的知識。

  2、泥鰍、臉盆、棉手套和塑膠手套等。

  3、相關的錄象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泥鰍,瞭解泥鰍的外形特徵。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鰍是怎麼樣的?

  2、幼兒觀察後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4、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5、看相關的錄象,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二、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1、平時看過大人是怎麼抓泥鰍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樣都去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麼有趣的事?

  3、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4、討論:棉手套和塑膠手套抓泥鰍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樣?

  5、師生小結

  三、延伸活動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透過日常的學習活動,中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圖形,並且很樂意在區域活動時利用積木或平面圖形拼搭各種各樣的物品。但是,我在仔細觀察後發現,幼兒思維的創造性比較欠缺。在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我依據繪本《幹變萬化》)設計了這一活動,希望能引導幼兒鞏固對基本圖形的認識,開拓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環節設計上,我力圖體現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思路。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首先向幼兒介紹故事的兩位主人公——紅紅和藍藍,之所以取這樣的名字,是考慮到幼兒平日遊戲所用的積木通常都會有鮮豔的顏色,用紅紅代表小女孩,藍藍代表小男孩,簡單且形象,易於記憶。接著,我提出“紅紅和藍藍會用積木做點什麼呢”這樣開放性的問題,以利於幼兒在瞭解故事內容前充分發揮想象力。此後,我出示各種形狀的積木,引導幼兒將其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形狀建立聯絡,為幼兒利用積木變出各種東西奠定基礎。

  在活動的第二環節,我首先幫助幼兒理解“千變萬化”的含義,使幼兒能在後面的操作活動中利用積木進行各種形式的“變化”“創造”。此後,我主要用圖片呈現情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根據圖片提供的情境推測故事內容並完整表達,同時透過追問了解幼兒相關的生活經驗。在幼兒表達的基礎上,我在動畫片段的輔助下完整講述故事內容,以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在活動的第三環節,我在幼兒瞭解一些積木變換形式的基礎上,讓幼兒動手操作,藉助情境進行想象拼搭,並嘗試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

  目標:

  1.樂於根據圖片內容推測故事情節,並完整表達。

  2.感知不同形狀的組合變化,體驗探索事物“幹變萬化”的快樂。

  準備:

  1.幼兒有拼搭積木的經驗。

  2.幻燈片,積木(幼兒每人一份)。

  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今天我請來了兩位朋友:紅紅和藍藍,他們來自積木王國。在積木王國裡,任何東西都是用各種各樣的積木變出來的。讓我們去看看吧!

  師(呈現各種形狀的積木):你看到了什麼形狀的積木?

  師:生活中有什麼東西的形狀跟它們是很像的?

  師(小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跟這些積木的形狀很像。

  二、看看說說

  師:把不同形狀的積木合在一起還能變出更多的東西呢。紅紅和藍藍今天要帶著大家一起玩一個名叫“幹變萬化”的遊戲。

  師:什麼叫“千變萬化”?

  師:一種東西能夠變化出很多很多樣子,數都數不過來,這就叫“千變萬化”。

  1.變房子。

  師:紅紅和藍藍會把這些積木合在一起變出什麼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表達。)

  師:原來他們用積木變出了一幢房子。看一看,房子是怎麼變出來的。(引導幼兒發現房子的不同部分分別是用什麼形狀的積木“變”出來的。)

  師(小結):紅紅和藍藍把各種各樣的積木合在一起變出了一棟房子。仔細看一看,三角形積木變成了屋頂,拱形積木變成了門窗……真好看啊!

  2.變消防車。

  師: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房子著火了,怎麼辦?(鼓勵幼兒大膽表述生活經驗。)

  師:紅紅和藍藍會用積木變出什麼來滅火呢?

  師:紅紅和藍藍用積木變出了什麼?像不像?哪裡像?

  師(小結):紅紅和藍藍把不同形狀的積木合在一起變出了消防車。長方形積木變成梯子,半圓形積木變成車燈和方向盤……嘩啦啦,消防車裡的水很快就把大火撲滅了。

  3.變輪船。

  師:仔細看看,發生什麼事情了?

  師:猜猜紅紅和藍藍又會把積木變成什麼呢?

  師:你知道紅紅和藍藍把積木變成了什麼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師(小結):消防車裡流出的水越來越多,都漲大水了。紅紅和藍藍立刻用積木變出了大輪船。長方形積木變成桅杆,半圓形積木變成椅子……有了大輪船,水再多也不怕了。

  三、嘗試操作

  師:開著大輪船到了岸邊,紅紅和藍藍還想到更遠的地方去,他們需要交通工具,你有辦法幫幫他們嗎?今天,我也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形狀的積木,請你先想一想,可以變什麼交通工具,然後看一看哪些形狀合在一起可以變出你想要的交通工具。抓緊時間動手試一試,過一會兒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你變的交通工具,好嗎?(幼兒操作。)

  四、交流、分享

  師:誰願意來介紹你用積木變出了什麼交通工具?

  師:大家來說說變得像不像?哪裡像?

  師:這是大家用不同形狀的積木組合在一起變成的交通工具,有這麼多哦。你們喜歡嗎?你最喜歡哪一個?你能猜出朋友變的是什麼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師(小結):原來,不同的積木可以幹變萬化,有的轉個方向可以變,有的連在一起可以變,有的換個位置可以變。到底能變出多少東西呢,數也數不清。紅紅和藍藍看到你們變出這麼多交通工具,別提有多高興了!他們說:謝謝小朋友。

  延伸活動:

  師:有了交通工具,紅紅和藍藍又要出發了。他們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這些積木還能變出什麼來呢?等會兒你們再去區角里試試看好嗎?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並尋找物體浮起來的原因。

  2.能在操作活動中大膽提出猜想,並學習實驗驗證。

  3.願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體驗實驗活動的樂趣。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沉浮現象有一定的感知,有初步實驗的經驗。

  2.物質準備:樹葉、樹果、樹枝、花瓣等若干,八隻做實驗用的臉盆(半盆水),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問題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師:秋天即將過去,冬天就要來臨。樹林裡的小螞蟻要到河對面運糧食準備過冬。請你幫小螞蟻想想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螞蟻既簡單又安全地過河呢?

  2.師:如果你是小螞蟻,在樹林裡你會找什麼東西來辦忙?

  3.但是螞蟻選澤坐船,哪些東西可以當小船的材料呢?

  二、預測猜想,第一次操作

  1.師:剛才小朋友幫小螞蟻想了很多可以當小船的材料。我們來看看小螞蟻自己在樹林中找到了哪些材料?

  2.師:對小螞蟻來說,選擇合適的材料做小船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它的生命安全。那我們再來幫幫小螞蟻吧,看看哪些東西是適合做小船的,哪些是不適合的,為什麼?

  3.師:剛才小朋友說的還只是你們的猜測,那麼有什麼辦法證明猜測是否正確呢?

  4.驗證操作。師:我們知道實驗是科學家做的。既然我們今天做了小小科學家,就要像科學家那樣規範操作。先請你們仔細看看需要驗證的材料,並把它畫在你的記錄紙上,像科學家那樣預測一下它們在水中的情況,做好第一次的記錄。然後就可以開始實驗了,做一樣實驗記錄一樣。每一樣物品做完後要放回籮筐中。最後我們還要一起來說說我們的實驗結果和我們預先的猜測是否一樣。實驗時注意輕輕地放材料,儘量不要把水弄到桌子上,如果有水出來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5.交流第一次實驗結果。師:請大家收好所有的實驗材料,一起來看一下我們的實驗結果。根據你的試驗,你覺得什麼做小船最合適,為什麼?環節分析:此環節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體驗實驗過程的快樂。

  6.小結:今天我們像科學家那樣用實驗的方法幫助小螞蟻找到了合適的做小船的物品,小螞蟻一定會非常感謝大家的。

  三、進一步嘗試實驗,感知物體的浮力

  1.師:既然我們的小科學家這麼厲害,我還想問一個問題。

  2.師:為什麼葉子在水裡會浮起來呢?

  3.再次實驗,初步感知浮力。師:接下來我還要請大家來做一個實驗,請你將樹葉輕輕地放在水面上,然後用你的食指輕輕地點在中間,慢慢地向下壓,你的手有什麼感覺?壓到水底的時候再放開,樹葉怎樣了?等下請你們來說一說。

  4.交流實驗結果。請個別幼兒描述表達實驗過程中的感受,初步感知水的浮力。

  5.小結:(手指演示)原來樹葉在水中飄著的時候,如果你用手往下按,水裡也有一種力在推著你,讓你覺得有些重,等到你把手放開的時候,水的力就一下子把樹葉又推到了水面,這種力就叫浮力,原來水是有浮力的。

  四、延伸活動

  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興趣師: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會浮在水上,大家可以再去找一找、做一做實驗,看看不同的東西在水中的浮力是不是一樣的。我們聰明的人類利用水的浮力發明了很多方便我們生活的東西,我們下一次再來研究研究吧!

  活動反思

  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活動中教師透過兩個問題情景的創設,把模式貫穿其中。透過孩子的猜想,驗證,發現浮力的秘密, 培養孩子嚴謹的科學態度,懂得只有透過實驗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蘿蔔的不同特徵,指導蘿蔔的品種。

  2.初步嘗試在表格上記錄自己猜想的結果。

  3.願意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目標制定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白蘿蔔、胡蘿蔔、一點紅、綠蘿蔔的實物準備;小刀一把;

  再準備一塊砧板。

  活動過程:

  一、萌發探索蘿蔔的興趣,教師引導

  老師:小朋友,小兔菜地裡的蘿蔔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們,拔蘿蔔吧!

  師幼隨著音樂,拔蘿蔔。

  二、 感知蘿蔔的外部特徵(顏色、形狀、表面)

  老師:你拔了一個什麼顏色蘿蔔?

  老師:白色的蘿蔔形狀是怎麼樣的?(橢圓形)

  老師:白色蘿蔔叫白蘿蔔。

  ——一點紅

  老師:蘿蔔上有白色、有紅色,這叫一點紅。

  ——胡蘿蔔

  老師:這個蘿蔔是什麼顏色?是什麼形狀的?

  ——綠蘿蔔

  老師:綠蘿蔔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心靈美。

  綠蘿蔔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這些蘿蔔是長在哪裡呢?(泥土裡、田裡)

  ——出示PPT

  老師小結:其實這些蘿蔔是一個大大的根,長在泥土裡,我們需要用大大的力氣把它們拔起來。

  三、 蘿蔔分類

  貨架上四個框框,有紅色、綠色、橘黃色、一點紅的四種顏色的框框

  ——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蘿蔔的型別進行分類

  老師小結:我們認識了蘿蔔的顏色,這些都是蘿蔔表皮的顏色,就像我們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樣。

  四、觀察、記錄蘿蔔皮肉的顏色

  如果把蘿蔔切開來,會是什麼顏色呢?

  ——出示表格

  老師:這張表上有什麼呢?表格上的小問號是什麼意思呢?眼睛是什麼意思?

  ——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依次貼上不同的顏色標誌

  ——切開相應顏色的蘿蔔,讓幼兒進行驗證。

  老師小結:原來呀,白蘿蔔和胡蘿蔔表皮的顏色和肉肉的顏色是一樣的。

  老師:一點紅、心裡美的蘿蔔切開來是什麼顏色呢?

  ——拿2張顏色圖片,上來貼在表格上。

  老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選了哪幾種顏色?為什麼?

  ——女孩子、男孩子分組貼上,進行猜想

  一點紅——切開來(白色)

  心裡美——切開來(枚紅色)

  五、品嚐蘿蔔

  老師:那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蘿蔔嗎?---喜歡、不喜歡。

  教師小結:其實,蘿蔔的營養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們要多吃它。小兔為了感謝我們給我們送來了很多好吃的蘿蔔,你們想怎麼燒呢?陳老師這裡也有幾種燒法,一起來看一看吧。有......

  老師:“你們想不想吃啊?”-------想

  老師:“我們櫻桃班裡的甬港飯店已經為我們準備了美味的蘿蔔宴,我們也一起來嚐嚐吧?------好(放音樂結束)

  活動反思:

  對於小班幼兒,創設情境的教學是有效的匯入方式。

  有幼兒說“像小老鼠的腦袋”,教師可以抓住時機,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想象。

  對幼兒抓得比較緊,牽著幼兒走。應以對話的形式和幼兒進行交流,讓活動更加生動、流暢,

  按蘿蔔的自然屬性顏色進行分類。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形象生動的表格用猜想、驗證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對小班幼兒,這種表格的記錄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維定勢。“眼見的才是真實的,不能想當然。”

  切蘿蔔的方式,應該多角度去切,讓幼兒切實查證蘿蔔裡面的顏色,這樣才是科學的。

  小朋友知道了蘿蔔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兒的食慾。

科學教案 篇6

  目標:

  1、 能初步掌握兒歌的大概內容。

  2、 學習認讀字詞:課、誇、動作、紀律。

  準備:

  1、 錄音機、磁帶、桌椅、大範例、字卡。

  2、 欣賞、跟讀、朗讀常規要求字條各一份。

  3、 大字卡一套、小字卡與幼兒人數相符(人手一卡)。

  4、 鯊魚頭飾兩個,信封一個。

  過程:

  一、入場、複習:

  1、 幼兒隨音樂入場,坐到各人的位置上。

  2、 常規訓練。(幼兒隨教師做動作)

  3、 複習舊課中所學字寶寶。

  二、欣賞:

  1、 透過學習字寶寶,引出新課《上課》。

  2、 提出欣賞常規要求,幼兒教師劃指欣賞課文《上課》。

  三、跟讀:

  提出跟讀常規要求,幼兒隨錄音磁帶輕聲跟讀。

  四、情景表演:《小小郵遞員》

  1、 透過《小小郵遞員》的遊戲形式,出示新字寶寶。

  2、 讓幼兒在大範例中找出相應的字詞,並把字圈出來,引導幼兒集體認讀。

  五、遊戲:

  1、 搶椅子:

  玩法:(教師交待遊戲規則,分組活動)

  請幼兒若干名,扮字寶寶,聽鼓圍椅子轉圈圈,鼓聲停,幼兒搶椅子,未搶到椅子幼兒認讀字寶寶。(反覆兩次)

  2、 鯊魚捉小魚:

  玩法:(教師交待遊戲規則,集體活動)

  要求幼兒隨輕快、緊張的音樂遊玩,幼兒扮演小魚,小魚如被鯊魚捉住,應認讀手中的字寶寶。(反覆兩次次)

  六、朗讀:

  1、 要求幼兒回到座位上,提出朗讀的常規要求,跟隨錄音磁帶一起朗讀課文《上課》。

  2、 聽音樂收書。

  七、字寶寶歸類“找媽媽”,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 篇7

  思索: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而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準備:塑膠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膠杯。

  2.用手將杯子裡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微微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解說:

  因為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聯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科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於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幼兒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本次活動就是圍繞幼兒的好奇心:果汁到底是多麼顏色的?果汁的顏色與果皮是否一樣展開的。活動中以幫助別人為導線,激起幼兒想幫助別人、更想知道結果的慾望,調動起幼兒實驗的願望,幼兒透過自己的實驗得出結論,體驗成功的快樂,最後以回信的形式結束,不僅使幼兒鞏固了知識技能,而且也能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從而產生相互幫助的意識。

  設計理念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秋天是水果分收的季節,每天孩子們都能吃到新鮮的水果,吃水果時總有幼兒不經意的將水果汁滴到衣服上,孩子們對衣服上的果汁顏色常常爭論不休,有的幼兒甚至故意將果汁滴到衣服或手帕上,進行比較,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為了滿足幼兒的對水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水果的熱情,同時為了開發幼兒的觀察智力、記錄智力、細心觀察智力、比較智力、與同伴合作智力等。我就這一現象,設計了一次活動,活動中主要讓幼兒透過自身的實驗活動得出問題的結論,同時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會邊實驗邊記錄,並將同類的水果歸類,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2、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蘋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種水果圖片、顏色標記。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圖片)、白布、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兒的實驗興趣。

  師: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裡寫的什麼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哇!有這麼多的水果卡片,還有一張信紙,看看上面寫得什麼?

  1、讀信:張家港市機關幼兒園中二班的小朋友,你們好!我們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很想知道各種水果的果汁是什麼顏色的,我們想請你們幫幫忙,告訴我們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與果皮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2、討論: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與果皮是否一樣?

  3、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與他們的果皮是一樣的嗎?王老師也不太明白,今天我們來做次小小實驗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好嗎?

  二、幼兒實驗瞭解各種水果的果汁顏色,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水果,一些白布、還有一張實驗

  記錄表和一些顏色標記,請小朋友實驗的時候一邊做實驗一邊將實驗的結果用顏色標記記錄到實驗表上。

  1、幼兒一邊實驗一邊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教師巡迴輔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實驗記錄。

  2、請個別幼兒講述實驗過程和實驗記錄表。

  3、對有爭議的實驗結果,教師實驗得出正確結果

  三、幼兒再次實驗,將水果歸類。

  師:這些水果的果汁顏色有的和果皮顏色一樣,有的和果皮顏色不一樣,那麼,哪些是和果皮顏色一樣的呢?哪些和果皮顏色不一樣呢?我們再一起來做一次實驗,一邊做實驗一邊將水果進行歸類,將果汁與果皮顏色一樣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樣的放到一起。

  1、幼兒實驗,並將水果卡片歸類。

  2、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3、送卡片:將水果卡片送到相應的筐中。(果汁與果皮顏色一樣的放一個筐中,不一樣的放另一個筐中。

  4、教師小結幼兒的操作結果,表揚鼓勵。

  四、給動物幼兒園回信,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師:我們知道了各種水果的果汁顏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們還不知道呢?我們一起來回封信,告訴他們我們的實驗結果好嗎?

  1、出好的實驗記錄表,疊好放進信封。

  2、將歸類好的水果卡片分別包好,寫上說明裝入信封。

  五、延伸活動:

  1、師生一起寫回信。

  2、自己動手榨果汁,一起品嚐果汁。

  附:

  橙汁和橙皮的顏色都是橙色的,橘子和橘皮都是橘黃色的,奇異果果汁和果皮的顏色都是綠色的。蘋果果皮是紅色的,梨的果皮是黃色的,葡萄的果皮是紫色的,而它們的果汁卻都是無色的。西瓜的瓜皮是綠色的而果汁是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