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不要跟我講道理美文

不要跟我講道理美文

不要跟我講道理美文

  或許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叛逆的種子就種在了身體裡,一天天的汲取養分,慢慢地長大。

  而它這一長,就長了十幾年,且長得還不錯。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說是成龍成鳳,最起碼也是要過得好好的。

  我的父母是農村人,家裡種著幾畝地,起早貪黑的去管理它。

  而我,也是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之下,茁壯的成長。雖然,我爸媽並不怎麼懂得表達。

  幼兒園的時候,愛喝白糖水。每次喝的時候,總希望水裡多加點白糖,因為可以更甜一些。

  而我卻一次次被罵,被我爸罵。我在一邊哭,我媽就攔著我爸,旁邊是一群上學經過我家的學生在看“熱鬧”。

  後來,我才知道,小時候吃糖吃多了,長大後牙齒不好。

  更重要的是,我姥姥是有糖尿病的,我媽媽的兄弟姐妹也有幾個是有糖尿病的,雖然我媽沒有糖尿病,但卻怕我因為糖吃多了,也會出現。

  而我在知道原因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年之後了。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開始轉運了,學習成績每況愈下,身體也開始出現問題。

  現在想來,或許那時候的心態的轉變,就是“履錯然,敬之,無咎。”

  意思是說:對待知識的態度,開始出現了錯誤。如果你重視知識,知識就會照顧你,你就沒有大的問題。

  學習成績一年一年的下降,再加上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看武俠小說。恨鐵不成鋼,這是我能感覺得到的,但我並沒有因此而轉變態度,依然是進行著叛逆的生長。

  很多時候,我爸媽就跟我說一些事情要怎麼做,或是說一些道理。但我卻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依然是我行我素,依然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撞破南牆繼續走。

  講道理,是我那時最煩的.。而如今的我,也慢慢地變為講道理。

  當我在看到南師說過的一句話:“人活著要先找到安身的道理,然後,心才有所安,心安必有所立”時,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我為什麼會變成當初我所討厭的講道理的人。

  每次爸媽跟我說道理的時候,我甚是不厭其煩。

  我心裡想: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我又沒經歷過,我知道什麼?我憑什麼要聽你的?我如果事事聽你的,按你的意思去做,那我是什麼?

  久而久之,初中、高中,乃至大學期間,都是叛逆的。

  也因此,每當我從一些事情當中有所感悟的時候,亦不幸被爸媽講過的道理言中。

  我有時候在想: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是為自己而讀,還是為父母而讀?我都沒有為自己的成績而著急,父母卻為什麼急的不行?

  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麼,換句話說,只有同齡人才理解同齡人想要的什麼,因為不同年齡段之間的人,是有代溝的。

  “年長”的人為什麼給你講道理,不是因為他們不理解你想要的是什麼,而是在告訴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有句話說:現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多。

  我深有感觸:今天的人很喜歡教別人東西,但是你跟他說的越多,對方越不放在心上。只有等到某一天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時候,或許才會想起曾經你對他說過的那一番話。

  最近這段時間,我越來越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所以,每有收穫,儘量先自己去做,再說與人,但每人也只有兩三次,再多了就不說了。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教(說)是我的事,學不學(接不接受)是你的事,不是我求著你學(接受)。

  言教不如身教、行不言之教,不要變成我本意是想要幫助他,結果卻“一不小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