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影象選取及合成》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影象選取及合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本活動是閩教版新版教材八年級上冊Flash中活動四《影象的合成》第二堂課的內容。本活動的內容是圖形影象處理中非常基礎的知識技能,在影象處理這一單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活動中相應知識點的掌握也是後續活動(如活動六平面設計)的基礎
二、教學物件分析
在本活動中建立選區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這裡涉及到眾多的選擇工具,某些工具在使用時需要學生細心。學生可能難以一步到位建立合適的選區,教師要多加鼓勵,以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學會使用選擇工具中的一種“魔棒工具”進行摳圖,以及利用圖層合成影象。
2、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表達、交流或創作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媒體和工具完成影象作品,用以呈現資訊、交流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創作影象作品的過程,形成積極主動學習和利用影象處理技術,參與影象作品創作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
(2)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交際能力。
(3)能理解並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認真負責地利用作品進行表達和交流,樹立健康的資訊表達和交流意識。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魔棒工具的使用
2、教學難點:魔棒工具的容差和連續的兩個屬性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反思
情境體驗匯入新課
透過合成影象前後的影象對比,引入本課主題
提問:展示的幾張影象中有何聯絡?
學生回答,引入本課主題
展示影象合成示例,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講解建立概念
影象合成的.三部曲:選取影象——複製——合成
從影象素材中挖取我們想要的部分即摳圖,摳圖摳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影象合成的好壞,因此摳圖是影象合成的基本功。在Photoshop中摳圖也稱之為“選擇影象”。
學生傾聽老師講解
透過三部曲的介紹,使學生與舊知識相連,更容易掌握影象的合成
任務探究上機實踐
用例項介紹用魔棒工具完成影象合成,並注意魔棒工具的兩個屬性“容差”、“連續的”。
屬性一:容差
解決問題:
(1)選用不同的容差值,再用魔棒選擇同一選區,會有何不同?
(2)若容差值始終為10,有沒有辦法選中影象以外的所有區域?
(3)影象粘貼後如何改變選區內容的大小和形狀?
(4)粘貼後觀察圖層面板有什麼變化?
屬性二:連續的
解決問題:若將“魔棒工具”的“連續的”複選框去掉,操作時會有何不同?
學生根據老師的介紹做專項練習
學生根據老師的介紹做專項練習
透過問題使同學們對魔棒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例子鞏固
透過上面的學習,請同學們展開想像,將老師提供的圖片製作出大頭貼或其他有創意的合成影象。教師走動,發現問題及時引導。並對製作較好的同學予以表揚(有時間可當堂展示學生作品)。
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自行完成
透過例子將魔棒工具的使用進一步鞏固。
歸納小結
梳理知識
本堂課主要學習了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並要掌握魔棒工具的兩個屬性“容差”和“連續的”。下一節課我們將學習用套索工具選取不規則的區域進行合成影象。
六、板書設計
一、影象合成三部曲
二、利用魔棒選取併合成影象
(1)屬性一:容差
(2)屬性二:連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