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透過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過程:

  一、交流匯入

  以話題“我眼中的冬天”為話題,聊聊冬天給學生的感受。找準機會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並順勢介紹有關老舍的文學常識。

  二、初讀感知“美”

  1、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是美的,同學們讀讀看你從哪裡發現了美?(學生會從文章各個地方找出“美”,拿來和同學交流)

  2、你能用美麗的聲音,向我們傳達美嗎?

  (教師啟發、引導,並積極表揚)

  三、再讀聚焦“美”

  3、同學們,你們覺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學生大部分會回答“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4、讓我們齊讀這一段。(讓學生熟悉這一段)

  5、教師範讀這一段,配樂讀出美感。(教師引讀,將學生帶入情境)

  四、三讀朗誦“美”

  6、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做標記,具體指導。(要做到細緻而有效,如用﹏號表示聲音的延長等)

  7、學生自由練讀。(根據標記提示,注意輕重緩急、語氣感情)

  8、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評價,教師指導。在這一環節,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我從讀出了,因為。”(必要情況下,教師可以具體指導一兩句)

  9、學生再次練讀,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五、朗讀擂臺賽

  10、教師公佈擂臺賽具體規則。(找裁判,以學生掌聲高低為準,最後能站在講臺上的同學獲勝)

  11、參賽學生朗讀,教師配樂,其他學生評價。

  六、板書設計(略)

  七、沉思畫出美

  課下再讀這段,將你心中的美畫出來吧。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抓住了一個“美”字,讓學生在美麗的世界裡走了一遭。這節課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感知語言的能力,達成了預設目標,學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穫。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2、學習老舍先生的寫景方法;

  3、抓住特點寫寫家鄉的景物。

  4、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品質。切入角度:觀察、理解並表現景物之美。

  教學程式:

  一、匯入。

  老待在磨坪,讓人總有幾分厭倦。今天,雪霽天晴,我想跟同學們一道,“走出巖口河,走出南津關”,到山東省省會濟南去作一趟免費旅遊,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獨特魅力,大家可有興趣?

  (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

  二、品讀。

  1、穿過漫長的時空隧道,剎那間,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讓我們首先對濟南來個“走馬觀花”,以便撈個大致印象。(範讀首段,提醒同學們抓主要語言資訊。板書:寶地)

  2、我們大老員地跑到山東濟南,僅僅這麼驚鴻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嗎?既然是專為遊山玩水而來,那我們就不妨先不緊不慢地來看看濟南的山。(板書:山)

  請大家美美地讀,細細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寫的山的特點。

  ⑴一圈小山——溫暖、慈善(比喻、擬人)

  ⑵雪後小山——害羞、秀氣(比喻、擬人)

  3、濟南號稱“泉城”,我們到了這兒,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遺憾終生了。走,抓緊時間,抓住機遇,看水去!

  (板書:水)

  不知這兒的水,有哪些特色?

  冒熱氣、綠、澄清、空靈(比喻、擬人)

  請注意,這水邊有一塊石碑,碑上還刻有一首詩呢!嘿,這兩句好妙!大家願記下來嗎?這兩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疑讀:自讀,質疑。

  四、小結、回顧。

  同學們,濟南雖好,不可久留。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眨眼間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穩穩地坐在了本班教室。

  現在,我作為磨坪中學廣播室的特約記者,想採訪幾位同學:

  ⑴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看過冬天的濟南,你打算如何評價?

  ⑵老舍先生為什麼稱濟南是塊寶地?

  五、寫作實踐。

  其實啊,我們磨坪也是個山青水秀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興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筆,描繪一番嗎?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領悟濟南冬天特有的迷人之景,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以及作者是描寫景色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模仿文中用比喻、擬人的寫景手法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難點:

  1、文中如何描繪景色。

  2、品味語言,仿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投影螢幕上現示一幅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指出自己家鄉的位置,並說說印象中家鄉的冬天。

  二、整體把握,領略美景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初步領悟濟南的美景。

  2、推薦朗讀高手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象感受濟南的冬天,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你印象中濟南的冬天,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濟南這個地方的特點。

  (溫晴溫暖)(寶地)

  3、關上書本,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濟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

  (陽光山雪水天)

  4、如果你是一位導演,你想把濟南冬天的美景介紹給世界人民,讓別人也瞭解濟南,並激起他們想到濟南來領略一下冬天的美妙的想法。你透過什麼景色來表現呢?你的鏡頭中會出現哪些畫面呢?

  三、品味語言

  1、比較朗讀,體味文中語言的優美。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問:這兩組句子中,每組中的第二句比第一句中少了什麼?

  明確:第一句比第二句生動,第一句都體現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作者融情於景中,都藉助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2、說說你喜歡那幾句,喜歡共同幾句的同學一起朗讀。

  3、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仿寫

  文中為我們展現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特點,我們透過課文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生命和感情,請你模仿你喜歡的那幾句也來寫一種或一處你喜歡的景物,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將景物寫活。(比喻、擬人)

  五、人文拓展

  濟南自古有“泉城”之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美景,然而近年來濟南的泉水每年會有一段時間無水流出,今年的夏秋之交,濟南出現了罕見的乾旱,究其原因,是環境汙染,地下水過量開採所制。我們怎樣使濟南迴到過去的美景之中?

  六、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這篇文章作者老舍先生資料,儘可能地閱讀一些先生的作品。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2、賞析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一、匯入。

  由作業匯入:大家在《學習札記》上積累了許多生動美麗的語句,那我們今天就來交流一下,這些語句生動、美麗,它們到底美在哪裡?

  二、小組討論,完成課文第一段賞析(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老師引導、補充)

  ⒈、本文的開頭有什麼特點?(對比)

  ⒉、你能具體說一說是怎樣對比的嗎?

  北平—颳風倫敦—有霧熱帶—有毒日

  濟南—無風聲濟南—無霧濟南—無毒日

  ⒊、作者運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⒋、師補充:作者之所以拿這三個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老舍25歲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其生活6年,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領教了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兩相比較,老舍不禁發自肺腑抒情道:“濟南真算個寶地。”

  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三、研讀賞析濟南的山、水

  ⒈、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是個什麼樣子的?你能閉上眼睛想出來嗎?(把書面文字化為具體形象,從而體會作者描寫的精妙)

  ⒉、作者從三個方面來寫冬天的山景,你能說一下是哪三個方面嗎?它們各有什麼特點?你最喜歡哪方面,請談一談。

  A、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B、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C、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⒊、在作者筆下,一切景物似乎都具有人的感情,下面兩個句子,賦予景物什麼樣的感情?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這兒準保暖和。”

  ②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⒋、課文中,作者彷彿帶著讀者去看,去想濟南冬天的“溫晴”[背誦]景象,你能脫離課本,想像一下“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的情景嗎?[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次序]

  ⒌、本文語言準確、生動,你能舉例說明嗎?文章多處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你找出了多少,能和大家交流嗎?

  [例]把濟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搖籃”,賦予小山以慈母之情,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

  ⒍、有人說作者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作結,匠心獨具,說一說你的觀點?

  小結: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情景交融,語言準確,生動,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四、拓展延伸。

  同是山東省,我們膠州地區的冬天是個什麼樣子的?你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說說嗎?[注意: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

  五、體驗反思。

  老舍先生住慣了多風的北京,並剛由多霧的倫敦回來,因而對濟南的冬天的溫晴感受格外深切,你到了某一個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點的感受?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現並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優美的語句。

  3、培養學生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2、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

  【教學過程】

  同學們,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我們欣賞了春天那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後,今天我們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冬日的景色。(板書課題)說起冬,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但在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中,卻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就讓我們在老舍的引領下一起去觀賞濟南冬天的水墨畫,去體味浸蘊其間的濃郁情致,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一、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之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做到: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象,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2、根據所讀內容,解析文章題目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裡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小結:作者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二、研讀精彩語段,學習寫景方法

  1、齊聲誦讀第3段,思考: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透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陽光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7)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

  2、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後矮松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雪色嬌美的情態。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4、感情朗讀第3語段。

  三、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

  1、默讀全文,畫出文中給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分析好在哪裡。

  2、對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作簡析。

  ⑴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醍。

  ⑵山坡上臥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⑶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學生討論評析:

  ⑴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濟南老城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的特點。

  ⑵先運用擬人手法,用“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接著又用比喻,以“水墨山水畫”來表現城外遠山雪景的淡雅之美。

  ⑶運用擬人,“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更寫出了“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

  3、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外,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思考:

  (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為什麼?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這裡為什麼用“臥”字?和文章什麼地方相呼應?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不可以。“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慄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2)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四、對比閱讀思考,學習寫景技巧。

  思考:《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徵。《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面,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五、結束語:

  老舍極盡筆墨,傳神地為我們描繪了濟南的山景、水色,使得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白雪……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浸透著老舍的喜愛、讚美之情。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透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透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教師運用談話法進行匯入:“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的呢?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說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裡有著無限的溫暖,同學們想知道這是哪裡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

  1、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2、學生了解文章大概內容。(明確: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學生再次讀課文,提問: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透過哪些景物呈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明確: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溫晴”。作者透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寫來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

  2、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寫的?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寫“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透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溫暖等一系列的描寫,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寫。“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作者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並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寫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寫,冬天水不結冰,水裡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為這些水是不忍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作者透過描寫使水富有了靈氣,透過描寫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說明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3、作者透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何種情感?

  明確:作者透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溫晴”感受十分真切,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後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請談談你的感受並寫下來。

  2、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並且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因而重心在讓學生學會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以及所表達的情感。本堂課的教學,學生準確找出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儘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