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七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16課《充氣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略讀課文,情節清晰,但識字任務較重,共要認識14個生字,有些字存在識記難點,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為生活中的一次經歷: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襬流到褲腿上,小林淋溼感冒了。為此,他就積極開動腦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從張開的裙子和塑膠救生圈上得到啟事,將可充氣的塑膠氣囊粘在雨衣的下襬,發明了實用的充氣雨衣。課文4、5自然段中長句較多,朗讀是個難點。

  二、學習目標

  1.會認“膝”“囊”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

  3.朗讀感悟1、2 自然段,瞭解發明充氣雨衣的原因。

  4.學習思考,學會提出問題 ,並主動探究問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認14個漢字,朗讀課文,瞭解大意。

  難點:朗讀課文,聯絡實際,學會觀察、思考。

  四、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五、教學設計

  (一)接題質疑,激發興趣

  1.這一單元的學習主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並學會動手做一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關於這一主題的。

  出示課題:16

  氣雨衣 課題中有一個生字,你能讀準它的字音嗎?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氣的?

  教師出示充氣蹦床、充氣攀巖、充氣水池等圖片。

  2.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質疑,教師歸納整理並板書出示。

  問題預設:

  充氣雨衣是誰發明的?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為什麼要發明充氣雨衣?

  充氣雨衣是怎樣發明的?

  (二)初讀課文,交流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1.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默讀一遍課文。

  2.檢查學習生字詞語

  (1)出示生字詞語。你覺得認讀字詞要注意什麼?

  (2)自由拼讀;開火車領讀,隨機正音;

  (3)交流識記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轉 假 縫 差

  (5)開火車認讀。

  (三)精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思考黑板上的問題。相關語句可做記號。

  2.小組合作:說說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是從哪兒發現的,教師隨機引導。

  預設:讀了課文,學生最易解決的問題就是“充氣雨衣是誰發明的?和“為什麼要發明充氣雨衣?”這兩個問題。見此機會引導學習1、2自然段。

  (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充氣雨衣的發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恆韜,我們可親切地叫他小林。隨機出示關於林恆韜的文字資料:

  充氣雨衣發明者:北京市打鐘廟小學四年級林恆韜(男,11 歲)

  發明作品:充氣雨衣,又名吹氣衣。

  該作品在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一等獎。林恆韜被授予“小小發明家”的稱號。同時充氣雨衣已在工廠正式投產。

  這是全國第一屆科技創新大賽,在全國參賽作品中,總共評出了22個一等獎,林恆韜的充氣雨衣是其中的一個獲獎作品。

  真能幹,你們已經解決了一個問題,你還解決了哪個問題?

  (2)林恆韜怎麼會想到發明充氣雨衣的呢?你是從那寫文字中瞭解到的?學生讀相關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讀。

  什麼叫“頂著大雨回家”?

  小林頂著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麼問題?(隨機朗讀:小林的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襬流到褲腿上,被風一吹,冷極了。)

  你知道這是什麼季節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這幾天,冷冷的,這樣的天氣,被雨淋溼, 確實冷極了。想象一下,穿著剛過膝蓋的雨衣,冒著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許還會碰到什麼問題?

  朗讀這一段。

  (3)教師補充:因為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當天晚上就發高燒,還為此請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會怎麼想?誰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這個難題指什麼?

  “一直”說明什麼?(小林沒有放棄,堅持思考)

  “……”表示什麼意思?(小林思考的過程持續進行,沒有結束。)

  (4)小林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呢,從書上找一找。

  (學生說,教師出示解決圖片)並板書:旋轉的裙子

  (5)回家後小林怎麼做的?板書:鐵絲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著這種雨衣,雨水不會再流到褲腿上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是什麼?

  (6)這個問題小林又是怎麼解決的呢?小林游泳的時候想到了塑膠救生圈。

  (7)充氣雨衣終於發明出來了,我們也一起解決的第三個問題,大家一起再來看看充氣雨衣的製作過程吧。

  (8)一個很簡單實用的小發明,也需要發明者的細心觀察,多做多想,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小林的思考過程。

  (9)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實用的充氣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氣呢,讓我們一起來誇誇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你想發明什麼來解決問題呢?給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結:只要你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明的新產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五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目標教學,激學引欲

  當看到這個課題時,你們的心裡在想些什麼呢?在課前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你們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透過下面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可以提出來嗎?

  二、自主學習,導疑凝思

  導疑凝思。(教師巡視,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麼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為何而聞名,後來又怎樣了?說明什麼?

  3.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麼?

  4.如果你當時就在葬禮現場,你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現在問題與要求都提出來了,大家說運用什麼方式進行討論?

  (學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難點分析

  1.引欲。同學們剛才所提的問題都不錯,說明大家在自主學習時都很認真,現在就請同學們帶著以上這幾個問題來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2.組合。(要求以4人為一小組,可選一位組長,爭取小組成員都能參與討論。)

  3.釋疑。(教師巡視,發現學生疑惑之處給予指點,釋疑。)

  四、組際交流,反饋互補

  1.交流。(每組派1~2名代表報告本組成員已知和未知的問題)

  2.反饋。

  (1)巴西總統之所以要為這聞名於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是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感遺憾。

  (2)為什麼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①瀑布雄偉壯觀。(板書:壯觀)要求學生找出描寫壯觀的有關詞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要求找出描寫旅遊情境的有關詞句。

  (3)後來的大瀑布又怎樣了呢?

  (學生回答後)板書:衰敗

  (4)衰敗之後的大瀑布又是怎樣了呢?(板書: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②水資源浪費,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制;

  ③破壞森林,亂砍亂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反覆誦讀。)

  3.引探。

  正因為這種種原因,瀑布不見了,人們是慕名而來,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號召人們都要重視和保護生態平衡,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板書:保護?

  為了拯救大自然,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大瀑布舉行了葬禮。在葬禮的現場,人們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裡也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出來。現在就讓自己置身於情境之中,進入角色準備演一演、說一說吧!?生分角色扮演?

  4.師結: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所面臨的大事,但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許多不重視環保的例項,為此,小記者們!你們願不願意為拯救大自然而盡一份力?願不願意拿起筆來呼籲社會、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為人類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間?

  五、多元練習,差異發展(大螢幕出示要求)

  (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如倡議書、讀後感、書信、詩歌等都行。

  (2)形式不限,可兩人合作寫,也可多人合作寫。

  (3)要求能說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師結全文,激勵再學

  好!今天這一節課,由於同學們都認真自學,大膽質疑,從自學到質疑、議疑,到理解彙報,無不說明同學們都以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來對待學習,希望下節課同學們會發揮得更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品味言語情味;發掘作家情思;反觀現實生活;滋養學生心靈。

  二、整體思路

  以“意思”為主線,以“生命”為重心,以“活”為切口,以“言語”為立足點。

  三、教學流程

  1、發現“意思”:

  ⑴ 整體感知全文。

  ⑵ 作者寫的這些有意思嗎?

  2、沒“意思”:

  ⑶ 從文簡介。

  ⑷ 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尊敬的沈老:

  你的《雲南的歌會》相當沒意思,因為第四段過多的自然環境描寫沖淡了“歌會”主題。建議將其拿掉!

  你的忠實讀者。

  3、作家的“意思”:

  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此為選入教材時被刪掉的文字)

  4、我們該如何而活。

  四、步驟解說

  筆者以“文字細讀”的方式仔細研讀了《雲南的歌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語言點,那就是“意思”一詞。在《雲南的歌會》中,沈從文先生兩處提到“意思”一詞。一處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雲雀”(言外之意是前面所寫的也是有意思的);還有一處是第五段“僅是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後面所寫的更有意思)。其實,本文在節選時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顯然,這裡的“意思”應是統領全文的)。由此看來,“意思”儼然就是貫穿全文的關鍵詞。我以為,這是一個極有意思的發現,那麼,為什麼不以“意思”為主線設計一個完整的教學方案呢?於是,就有了以上的教學設計。

  1、發現“意思”:

  在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後提出:作者寫的這些有意思嗎。要求學生靜靜地默讀,用橫線劃出有意思的地方。交流時,教師及時抓住學生回答的一些語句引導學生進入字裡行間去品味其中的意味。

  2、沒“意思”:

  在學生充分感知本文很有意思的時候,有意識的丟擲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想讓學生把分散全文的目光聚焦到第四段的研讀上來,從而達“點”“面”結合的教學境界;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想讓課堂的線性推進出現轉折,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表層感知進入深層探析。透過討論,讓他們明白沈從文在自然環境的描寫上之所以不吝嗇自己的筆墨,是因為作家認為“產生這種山歌實有原因。如沒有一種適當的物件和特殊環境作為土壤,這些歌不會那麼素樸、真摯而美妙感人”。

  3、作家的“意思”:

  本文節選自《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選入教材的部分省略了前面的一段文字: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引出這段文字,其意在要學生明白沈從文認為“意思”在於“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然後抓住這個“活人”的“活”字,利用它的多義性,引導學生再細讀文字,然後從文中去發現作家是如何描述這些“活生生的”“鮮活的”“充滿活力”的生命狀態的。

  4、我們該如何而活:

  設計此問題是想讓“語文”貼近生活,走進心靈,關照靈魂,從而讓語文教學從言語的層面進入文化的層面。

  五、課後反思

  此課例獲浙江省初中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

  第六屆“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基本資訊

  設計者:姓名,單位,職稱(可選)

  學生:某某學校某年級某班

  教材:所使用的教材版本

  課時:所需課時,如果是多課時或多課時中的其中一個課時,需註明

  二、教學內容分析

  包括:所在單元的整體分析、某一節課的具體分析,包括教材設計特點、教學內容特點等。

  三、教學(學習)目標與重難點

  先簡要描述所對應的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再分條目詳細編寫教學(學習目標),可以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編寫,個別學科也可以按照其他維度編寫教學(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是構成本課程的知識能力體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質的學習內容。

  教學難點主要指由於知識的深度和知識的模糊性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四、學習者分析

  說明學習者的思維水平、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習風格等,注重將學情分析與資訊科技的應用結合起來,為教學策略的選擇、技術的使用提供依據。如:學生有怎樣的特點,使得案例所設計的活動(如遊戲、角色扮演等)可行,學生具備哪些資訊素養條件,使得所採用的技術支援(如需要學生利用網路收集資料、使用文字編輯工具處理資訊等)能夠得以順利實施,並達到更好的效果。

  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比如說是透過平時的觀察、瞭解;或是透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說明本課題設計的基本理念、主要採用的教學策略。簡要說明這樣設計的依據是什麼,所設計的教學策略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關鍵問題等。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具、學具及教學資源、學習資源的準備。以資訊化資源和工具為主,包括支援教師教的資源和支援學生學習的資源。例如學習環境(光碟播放室、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等)、多媒體課件情況、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址、認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或教具、學具等。

  如果是其他專題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課程,可能還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援及可獲得情況。

  七、教學過程

  這一部分是該案例的關鍵所在,要說明教學的環節及所需的媒體資源工具支援、具體的活動及其設計意圖以及那些需要特別說明的教師引導語。

  八、教學流程圖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媒體的運用學生的活動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九、教學評價設計

  無特殊要求的也可以不設此項。如需要評價量表、工具,可說明是如何設計並使用的。

  十、課後反思與自我評價

  案例設計的基本理念或依據,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作用與效果,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以及進一步完善的想法等。

  也就是:課前設計是怎麼想的?教學過程展開過程中是怎麼發生的?遇到什麼困難(或未預期事件)?現場是怎樣做出決策的?效果如何?

  自己評價教學的優點與不足,進一步改進的想法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 區域活動內容:

  班級區域活動名稱: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公共區域活動名稱:娃娃家、建構區、小餐館、小醫院、美髮屋、小超市。

  二、 區域活動創設背景:

  小班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是結合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語言交往能力,普通話以及自制能力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思維比較有侷限的年齡特點,與主題活動相融合,兼顧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而創設的。本次區域活動我們小班組以“能幹的小手”為主題,計劃每班開放四個區域——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三、 區域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2、引導幼兒自主地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勵幼兒能夠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遊戲中的樂趣。

  4、活動結束能將材料放回原處,在老師的提示下整理場地。

  四、區域活動設定以及材料準備:

  班級區域:閱讀區、美工區、益智區、生活區

  (一)閱讀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看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養成堅持講普通話的習慣。

  3.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材料投放:各種幼兒圖書、各種蔬菜水果卡片圖、小白兔、小紅帽等一系列的故事書,點讀筆。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能夠掌握正確的拿書的方法,能一頁一頁地翻,告訴幼兒看書的時候不能大聲講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看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美工區

  活動目標:

  1、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手指的靈活性。

  2、 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會自由地塗鴉和進行簡單的貼上。

  3、 嘗試用小手大膽地撕紙和團紙。

  4、 學會用橡皮泥搓圓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後要把東西收拾整齊。

  材料投放:橡皮泥、舊報紙、印泥(手指點畫)、塗鴉地KT板、髮型設計。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搓圓;怎樣將紙撕成細條。

  (三)益智區

  活動目標:

  1.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會區分常見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

  2.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排序,學會簡單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顏色的毛根、簡單的圖形、玩具配對、穿珠(不同顏色、形狀)、毛毛蟲排序(每個班圖案不一樣)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穿珠遊戲,能隨意穿成項鍊、手鍊,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四)生活區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扣紐扣、拉拉鍊。

  2. 學會穿脫衣褲,學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3. 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材料投放:紐扣拉鍊(每個班5套)、若干套衣褲、剪毛根、切水果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學會扣紐扣、拉拉鍊。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

  1、 熟讀、背誦對子歌,豐富語言,增加積累,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2、閱讀短文《四季的美》,瞭解主要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與過去學過的寫景文章在敘述順序上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對子,課件。

  教學過程 :

  一、 完成“讀讀背背”

   1、 趣聊對子:師講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講得有聲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裡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裡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問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說:“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一會兒,對出下聯:“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為他的才華所震驚,極為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邊講故事,邊演示課件,課件出示故事中的對聯)教師解釋“蟾宮)

  “對子”也叫“對聯”,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種形式。有人對此很感興趣,我以前有個學生就是這樣的,他學了《狐假虎威》後,就自己做出這樣的對聯:上聯是“老虎雖兇惡,半信半疑該受狐狸騙”,下聯是“狐狸太狡猾,大搖大擺憑藉老虎威”。大家看,多麼有趣!同學們喜歡對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祖先創造的這種世上獨有的“對子”。(課件出示此對子)

  2、 教師範讀,培養學生聽的習慣。聽老師是怎樣讀出對子的韻味兒的。(教師的範讀要讀出文味,讀出趣味,讀出韻味)

  3、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對子的美感。

  4、 各種形式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讀、師生讀、同位讀等,熟讀成誦。

  5、 發現對子規律:讀著讀著,你發現對子的什麼規律嗎?(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數相等等)

  6、 交流收集到的對子。

  7、小結過渡:大家對對子的學習興致很高,我建議大家多蒐集一些,如有可能,我們將利用秋遊機會,開展對對子比賽,好不好?說到秋遊,有人心花怒放了。來,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去欣賞一下。(出示課件:四季美景圖片)

  二、 完成“閱讀”

   1、 看了圖片,你想說什麼?想做什麼?

  2、 剛才我們欣賞了哪幾個季節的美?

  3、 自由讀短文,檢查自己昨天預習有沒有要變動的內容。

  4、 小組討論交流教材中的問題,訓練一個同學當小組長。

  5、 全班反饋:

  (1)作者認為每個季節什麼時候、什麼景物最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四季的美)

  春天的黎明,美在天空顏色的變化;

  夏天的夜晚,美在螢火蟲的微光在漆黑的夜裡閃爍;

  秋天的黃昏,美在風聲、蟲鳴;

  冬天的早晨,美在暖和的火盆與嚴寒的和諧。

  (2)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描寫,美美地讀一讀,準備挑戰讀,指名讀。

  (3)分春、夏、秋、冬四大組,找志趣相投的夥伴讀最喜歡的一段,爭取背下來。

  (4)大家將每段的第一句劃下來,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沒有?

  (5)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為哪個季節最美?仿照書上的內容說一說。

  (6)這篇文章按什麼順序寫的?與《高大的皂莢樹》對比。(《高大的皂莢樹》的敘述順序:圍繞皂莢樹這一種景物來寫的,本文寫的是各個季節不同的景物。)

  (7)歸納小結:讀文章要弄清文章的敘述順序,這樣可以瞭解作者的思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我們自己寫文章,也要理清思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別人讀了才會清楚明白。

  三、作業 :準備“口語交際”及作文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了解掌握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

  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創設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購物講價。

  課前準備:教師:各種商品,商店標牌等。

  學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

  教學過程 :

  一、情景匯入 ,揭示課題。

   1、改變身份,引生入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不光來上課,還要向大家推薦我們學校校辦工廠的一種書包,美觀大方,使用方便,原價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學見面,優惠價40元,怎麼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

  (點評:透過教師改變身份,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互動,從而激發學生表達慾望,讓學生明白購物講價的重要性。學生當時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2、因勢利導,引出課題。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買的價格不同,問:為什麼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討價還價)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本領。師板書課題,生開啟課本。

  二、聯絡生活,獲取經驗。

   1、聯絡生活。師:剛才老師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還價的重要性。其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裡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也可讓學生看課本或從剛才的情景中領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說。)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於課堂之中。)

  2、學生髮言,介紹經驗,教師概括提煉。

  3、師:老師把大家介紹的方法總結成了還價寶典,請看大螢幕,指名朗讀。

  4、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用這些方法進行實戰演習。

  三、自由結合,摸擬訓練。

  1、師:在練習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練習的注意事項,指名朗讀。

  2、同學們下面我們就把教室當成申泰大市場,把你的課桌當櫃檯,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看誰最會賣,看誰最會買。等一會兒老師請同學們到臺上來表演,誰演得最好,老師的書包就做為獎品送給他。

  (點評:教師再次創設購物情景,使學生進行購物實踐來訓練剛才學到的還價方法。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賣家叫賣,使出看家本領,買家使出渾身解數討價還價,有買有賣,氣氛熱烈。)

  3、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身份、講價方法。教師也可讓學生把同類商品合到一塊兒,分成幾個小商店)

  四、邊演邊評,鍛鍊能力。

   1、師:有句俗話叫“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到臺上來表演,看看到底是賣家精還是買方精。請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表演的同學哪兒演得好,用了什麼方法還價。

  2、學生分組上臺表演,教師相機點拔。(人物、語言、神態、動作、還價方法,交易情況)

  3、學生點評優點及不足,教師應提醒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鑑,對點評的學生及時表揚,提高學生聽說的積極性

  (點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訓練,是師生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節,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聽力,注意傾聽別人發言,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注重多元評價,把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五、總結評價,歸納方法。

   1、同學們,你們認為剛才哪一位同學演得更好?(生不評師評,若有分歧可讓學生舉手表決。)

  2、剛才他們用了哪些方法呢?你還知道其它方法嗎?

  3、小結:我們在學習中不光要學到文化知識,還要學會生存的本領,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愛的商品。

  (點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把購物講價和學生學會生存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育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氣溫和降水的數字資料,繪製出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並依據這些氣候資料說出氣候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圖文系統,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將氣候影象中蘊含的氣溫、降水等資訊挖掘出來,從而提高學生讀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析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以及分析、概括氣候資料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嘗試與他人交流、溝通,嘗試認真觀察,逐漸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和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的繪製與判讀。

  難點:能夠根據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說出氣候的特點。

  三、教法和學法

  (1)教法:

  教師利用計算機演示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整個繪製過程,學生觀察、模仿、繪製、歸納。教師提供案例,進行例題的講解,學生以兩人小組合作進行分析歸納氣候特徵,然後指導學生理清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最後領著學生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學法:

  ①根據提供的氣候資料,學生透過自主繪製氣溫曲線圖與降水柱狀圖,體會繪圖的基本步驟,最後歸納出繪製氣候直方圖的基本方法(或注意事項)。

  ②學生透過兩人小組合作,按照老師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歸納,最後掌握利用氣候直方圖分析氣候特點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部分

  [師設疑]:同學們知道最近湖南衛視最火的綜藝節目是什麼嗎?

  [學生交流]:爸爸去哪兒(異口同聲)

  (師展示圖片)

  - 1 -

  [創設情境]:爸爸去哪兒的第二季啊將在新加坡開拍,爸爸們的地理成績可差了,他們不知道新加坡那邊的氣候是不是和長沙一樣,也就沒有辦法提寶貝們準備行李了,於是乎在網上找了一堆資料。

  (邊說邊播放新加坡的一些城市景觀、旅遊景點、氣候圖)

  [引出課題]今天呢,老師就領著大家一起來學習《氣候資料的分析》,透過今天的學習,幫助爸爸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板書課題)

  (二)主題部分

  (1)學會讀圖

  [組織活動]:請同學們看一副圖,我們以前在學習地圖三要素的課堂中強調過,拿到一幅圖,先讀什麼呀?

  (展示烏蘭巴托氣候圖)

  [學生回答]:先讀圖名

  [肯定學生]:對,我們要先讀圖名,請一個同學給我們說一下這幅圖的圖名。

  [學生回答]:烏蘭巴托氣溫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

  [教師提示]:回答正確,那麼老師現在呢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這幅圖,你能夠得到哪些資訊呢?

  [進行交流]:大多數學生得出烏蘭巴托7月氣溫最高,是19℃,1月氣溫最低,是-23℃。學生舉手回答。

  [及時指正]:教師糾正,不是7月的氣溫,表述不準確,應該是7月的月平均氣溫是19℃,且提到氣溫年較差

  [設疑操作]: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請你上來給同學們演示一下,好不好?

  (學生用教鞭指著氣溫曲線上的點,比劃判斷的方法,教師對他判斷的正確與否給予評論)

  [詢問複查]:其他同學是不是也是這樣判斷的?(生答:是)

  [設疑]:有同學從這幅圖上觀察到了其他的資訊嗎?

  [學生回答]:7月降水量最多,80mm左右,1、2、11、12月降水量最少,接近為0。年降水總量約為100mm。

  - 2 -

  [教師表揚]:這位同學觀察很仔細哦!你能不能上來教其他同學你是怎麼判斷的呢?

  [學生演示]:學生上來在圖上指出怎樣判斷的,教師對於正確的結論給予鼓勵,

  [引導互評]:對於不足的,教師問學生:同學們覺得他比劃的對不對? (學生對他進行評價)

  [教師總結讀圖方法]

  [自主學習]:現在我們會讀這種座標圖了嗎?(會)好,下面我們來檢驗一下,開啟導學案,自主完成活動一。

  [檢驗效果]:我們請一個同學來說一下他的答案(同學回答,教師點評講解活動一,昆明的氣溫和降水情況)

  (2)動手繪圖

  [教師過渡]:這種座標圖我們現在已經會讀了,那麼大家知道這個圖是怎麼畫出來的嗎?

  [學生展示]:請一個同學在小黑板上描出一個點,請同學們判斷是否正確,如若正確,請他將分析思路講給大家聽;如若錯誤,請其他同學指證。

  [師點撥]: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作出點評,然後簡單演示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的步驟。

  小結:繪製氣溫曲線圖三步驟:定位----描點----連線

  小結:繪製降水柱狀圖三步驟:定位----描線 ----畫柱

  [學生展示]:我們請2位同學上黑板完成活動二好不好?請xx xx2位同學上來,其他同學在下面完成洛杉磯的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逐月降水量圖。

  (教師巡查學生完成情況,指導學生畫圖,找出典型,用紅筆評等級,然後投影到多媒體,提醒學生避免出現類似錯誤或者是對正確答卷的表揚。之後清同學們評價黑板上兩位同學的作業,教師也對對黑板上作圖的2位同學的作業情況作出點評、用哄哄粉筆打等級)

  (3)描述氣候

  [教師過渡]:看來同學們對於怎麼繪製氣溫曲線圖和逐月降水量圖已經掌握了,那麼大家從這個圖上是不是可以很快的說出它的氣候特徵了呢?現在就來檢 - 3 -

  驗一下大家的水平了,請同學們看到活動三的第一題,看圖描述洛杉磯的氣候特徵。

  [引導學生]:找幾個學生描述生:夏季????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鼓勵性評價,並且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答出正確的答案

  [總結提問]:同學們表述不一,到底誰的回答是正確的呢,我們暫時不予評價。老師呢先給大家看一個約定俗成的描述氣溫和降水特點的標準。(展示 月平均氣溫高於15℃ 高溫,月平均氣溫0~15℃ 溫和,月平均氣溫<0℃ 寒冷;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多雨,月降水量在50mm左右 溼潤,月降水量<20mm 少雨)看了這個標準,現在你還會像之前那麼描述嗎?

  (生:不會)

  [教師設疑]::那你會怎麼描述洛杉磯的氣候特徵呢?

  (生答,師總結: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總結歸納]: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我們這節課到底講了什麼?你又學到了什麼?(生答)

  (4)學以致用

  [前後呼應]: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讀圖、繪圖、看圖描述氣候特徵。那麼你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助爸爸們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那個難題嗎?

  (能)

  我們再次觀察新加坡的氣溫氣溫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你能否迅速總結它的氣候特徵?

  [交流總結]:全年高溫多雨。這個問題中如果有學生回答夏季冬季都高溫,教師對此應該解釋,熱帶地區,沒有冬夏季之分)

  [教師設疑]:那麼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你建議爸爸們提前準備那些東西去錄節目呢?

  [學生交流]:(相機、泳衣、裙子、太陽傘、防曬霜、花露水) 那我們現在就帶著行李物品一起出發吧!

  [教師總結]:好了,剛才我們大家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爸爸們解決了生活 - 4 -

  當中的難題。透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地理知識是無處不在的。

  [教師總結性板書]:板書內容

  氣候資料的分析

  《氣候資料的分析》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