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37

  教學目標:

  1、在立體圖形的體積和容積的知識基礎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2、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教學重點:

  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從多角度思考並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測量較大和較小物體的體積

  教學步驟

  一、 情景匯入, 提出問題

  1、出示一堆物體,其中有規則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也有不規則物體[乒乓球(凹陷的)、蘋果、木塊、泡沫塑膠;橡皮泥、雞蛋、石塊、鐵塊、玻璃球;足球(癟氣的)、螺絲帽等],

  提問:

  (1)這些物體哪些會計算體積?怎樣計算?

  (2)哪些不會計算體積?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能夠直接計算出來嗎?怎樣計算呢?

  師板書課題: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2、分組實驗 , 探索方案

  (1)引導學生進行歸類(按照物體在水裡是沉還是浮),說明:在水裡上浮的先不研究,本節課研究在水裡是下沉的物體。

  (2)組織討論測量的方法。

  怎樣利用學過的知識來測量不規則的物體體積?怎樣來轉化?實際操作時,應注意什麼?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小組在土豆、橡皮泥、石塊、鐵塊、玻璃球中選擇一個,先估計物體的體積,再討論測量方案,最後動手實驗。

  (2)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

  (3)每項資料都要測量三次,然後取平均值。

  (4)把實驗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

  第 組 年 月 日

  物體名稱

  物體的體積

  測量

  方法

  估測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觀測資料時要注意科學準確。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衛生。

  (7)容器中的水要適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關“活動順序”和“活動要求”的內容,製作成課件展示在螢幕上

  4、分小組活動

  請每個小組選擇1個物體,用轉化的方法進行測量

  5、學生活動結束後,彙報活動情況

  請小組成員彙報交流以下情況

  (1)所測量的物體。

  (2)具體測量方案。

  (3)具體測量結果。

  (4)在活動過程中,是否還有無法解決或者帶有疑問的問題?

  二、 解釋應用,拓展延伸

  活動二:測量2個鐵塊的體積,並用天平稱出它們的質量,再填寫下表。

  1、教師提出要求:

  (1) 兩個不同的鐵塊,先用天平稱質量,再同同樣的方法測量體積。

  (2) 用計算器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3) 比較測量和計算的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2、分小組合作,測量體積、重量,計算比值。

  3、組織交流:你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同一種材料,質量與體積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鐵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導生思考:應用這一知識,你能算出另一塊鐵塊的體積嗎?

  5、生分組計算,有時間的可以進行測量和驗證。

  6、聯想應用: 師出示一些比值,指出,應用每種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可以來解決實際問題,你知道可用來解決哪些問題?

  三、總結回顧 評價反思

  1、這次數學實踐活動我們都測量了哪些物體的體積?

  2、你都有哪些收穫或體會?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的知識基礎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2、經歷探究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方法的過程,體驗“等積變形”的轉化過程。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的精神、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教學重點:在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

  教學準備:量筒、水、大螺絲、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測量規則物體的體積

  師:同學們,本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關於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會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嗎?請問,計算長方體體積需要知道什麼資訊?

  師:很好,[出示一張A4紙],一張A4紙也是一個薄薄的長方體,那麼,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引導學生思考,悟出一張紙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紙來測量,再進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張來測量更便於計算。

  板書:V1張=V100張÷100

  [透過測量A4紙的體積,即複習了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同時又有所超越,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為後面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埋下伏筆。]

  二、探究合作,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1、明確任務,思考方案

  師:剛才我們是直接測量一張A4紙的體積嗎?我們是把1張A4紙的體積轉化為100張,然後再求出一張。這裡同學們很聰明地利用了轉化思想,從而想出了測量方法。規則物體的體積測量過了,那桌面上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你想測量嗎?今天我們就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你會測量嗎?先互相說說打算怎麼測量?(給時間讓學生小組討論測量方案。)

  [在動手實驗之前,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能使學生明確實驗的任務和養成先制定實驗方案,再根據方案實驗的科學態度。]

  2、小組合作,動手測量

  3、請小組代表上臺介紹,(一個同學彙報,組內同伴演示實驗過程。)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V物體=V上升部分

  還有其它不同的測量方法嗎?

  水下降的方法。(板書:V物體=V下降部分)

  水溢位的方法。(板書:V物體=V溢位部分)

  我們現在懂得了利用轉化思想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李老師也在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但是我遇到難題了,你們想幫我解決嗎?

  [教師利用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感悟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轉化思想的應用,並且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不同的轉化方法,使學生對利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有一個豐富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體會到“做中學”的樂趣。]

  三、拓展提升,測量燈泡的體積

  教師出示燈泡,燈泡會浮起來怎麼測量?(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交流彙報。)

  學生動手測量燈泡的體積。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五、課後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如果要測量你自己的體積你會測量嗎?回家思考一下,李老師相信你們能想出辦法來的。

  六、板書設計

  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轉 化

  V1張 = V50張÷50

  V物 = V上升部分

  V物 = V下降部分

  V物 = V溢位部分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的知識基礎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方法的過程,體驗“等積變形”的轉化過程,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的精神、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

  三、教學準備

  量杯、水、梨、土豆、石塊、橡皮泥、A4紙。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匯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關於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會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嗎?如果要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我們需要知道哪些資訊?

  教師:(出示一張A4紙)嚴格來說,一張A4紙也是一個薄薄的長方體,那麼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引導學生思考,悟出一張紙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紙來測量,再進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張來測量更便於計算。

  板書:V1張=V100張÷100。

  設計意圖透過測量A4紙的體積,即複習了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同時又有所超越,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為後面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埋下伏筆。

  (二)探究合作,測量體積

  1.明確任務,思考方案。

  教師:剛才我們是直接測量一張A4紙的體積嗎?我們是把1張A4紙的體積轉化為100張,然後再求出一張。這裡同學們很聰明地利用了轉化思想,從而想出了測量方法。規則物體的體積測量過了,那大螢幕上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你想測量嗎?今天我們就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並出示課件)

  教師: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你會測量嗎?先互相說說打算怎麼測量?(給時間讓學生小組討論測量方案)

  設計意圖在動手實驗之前,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能使學生明確實驗的任務和養成先制定實驗方案,再根據方案實驗的科學態度。

  2.合作交流,彙報方案。

  學生1:橡皮泥容易變形,我們可以把橡皮泥壓制成規則的長方體或者正方體,再測量長、寬、高,從而計算出橡皮泥的體積。

  學生2:可以把梨放到裝水的量杯裡,水面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是梨的體積。

  教師指出,這種方法可以稱為“排水法”。

  設計意圖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學生一定能夠想到許多不同的方案,再透過這些方案的比較,使學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熱情。

  3.小組合作,操作實踐。

  (1)學生分組操作,並把測量資料填寫在記錄單裡。

  (2)請小組代表上臺重點介紹排水法測量梨的體積,一個同學彙報,組內同伴演示實驗過程。

  (3)教師適時板書:V物體=V上升部分。

  教師:想一想,遇到下面這兩種情況,你還能計算出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嗎?

  4.再次實驗,深化認識。

  實驗一:請同學將量杯裡的土豆取出,觀察量杯中的水位發生了什麼變化?

  實驗二:把一塊石頭放入裝滿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麼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完善結論。

  V物體=V下降部分;

  V物體=V溢位部分。

  教師:我們現在懂得了利用轉化思想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誰來說一說,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資料?可以利用剛才的方法測出乒乓球和冰塊的體積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感悟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轉化思想的應用,並且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不同的轉化方法,使學生對利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有一個豐富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體會到“做中學”的樂趣。

  (三)鞏固練習,強化提高

  1.基本練習。

  2.鞏固提高。

  教材P41練習九第7題:

  3.課外延伸。

  教材P41練習九第13題:

  設計意圖習題設計上,我們需要做到循序漸進。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練習中基本上採用全部放手的做法,讓學生獨立分析解答,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給學生營造自主的學習氛圍。

  (四)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我們可以怎麼求一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3.完成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8題、第9題。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37

  教學目標:1、在立體圖形的體積和容積的知識基礎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2、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教學重點: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從多角度思考並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測量較大和較小物體的體積

  設計理念:本節數學活動重在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發揮、自己動手、自己應用,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在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具有較大的自主發展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自主地提出問題,自主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情景匯入,提出問題

  1、出示一堆物體,其中有規則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也有不規則物體[乒乓球(凹陷的)、蘋果、木塊、泡沫塑膠;橡皮泥、雞蛋、石塊、鐵塊、玻璃球;足球(癟氣的)、螺絲帽等],

  設問:

  (1)這些物體哪些會計算體積?怎樣計算?

  (2)哪些不會計算體積?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能夠直接計算出來嗎?怎樣計算呢?

  師板書課題: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學生口答體積的計算方法

  獨立思考,聯想質疑

  二、分組實驗,探索方案1.引導學生進行歸類(按照物體在水裡是沉還是浮),說明:在水裡上浮的先不研究,本節課研究

  在水裡是下沉的物體。

  2.組織討論測量的方法。

  怎樣利用學過的知識來測量不規則的物體體積?怎樣來轉化?實際操作時,應注意什麼?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小組在土豆、橡皮泥、石塊、鐵塊、玻璃球中選擇一個,先估計物體的體積,再討論測量方案,最後動手實驗。

  (2)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

  (3)每項資料都要測量三次,然後取平均值。

  (4)把實驗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

  第組年月日

  物體名稱物體的體積測量

  方法

  估測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5)觀測資料時要注意科學準確。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衛生。

  (7)容器中的水要適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關“活動順序”和“活動要求”的內容,製作成課件展示在螢幕上

  4.分小組活動

  請每個小組選擇1個物體,用轉化的方法進行測量

  5.學生活動結束後,彙報活動情況

  請小組成員彙報交流以下情況

  (1)所測量的物體。

  (2)具體測量方案。

  (3)具體測量結果。

  (4)在活動過程中,是否還有無法解決或者帶有疑問的問題?比較、分類

  分組討論

  學生按照要求分工協作,進行實驗操作

  分組彙報、交流

  三、解釋應用,拓展延伸

  活動二:測量2個鐵塊的體積,並用天平稱出它們的質量,再填寫下表。

  1.教師提出要求:

  (1)兩個不同的鐵塊,先用天平稱質量,再同同樣的方法測量體積.

  (2)用計算器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3)比較測量和計算的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2.分小組合作,測量體積、重量,計算比值。

  3.組織交流:你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同一種材料,質量與體積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鐵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導生思考:應用這一知識,你能算出另一塊鐵塊的體積嗎?

  5.生分組計算,有時間的可以進行測量和驗證.

  6.聯想應用:師出示一些比值,指出,應用每種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可以來解決實際問題,你知道可用來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分工協作,進行第二次實驗操作

  交流、討論、比較、找其中的規律

  實驗、驗證

  生舉例、交流

  四、總結回顧評價反思1、這次數學實踐活動我們都測量了哪些物體的體積?2、你都有哪些收穫或體會?

  3、如果你想繼續探索,還有那些問題需要幫助解決?總結、反思

  回顧、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