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我這樣學習》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我這樣學習》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我這樣學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這樣學習”這一主題設計了“自主學習”,“勤思善問”,“從做中學”三個活動內容。

  “自主學習”透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透過辨析是非,瞭解為什麼要自主學習,進而學會自主地學習。

  “勤思善問”採用了外國兩位偉人的故事做鋪墊,引導學生明白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小問題也會有大發現的道理。主題內容出示了一群學生勤思善問的情景。如觀察水杯中的筷子,觀察魚缸中好像不會睡覺的金魚,引導學生明白這些就是勤思善問,並學會在學習和生活中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

  “從做中學”出示了學生調查、觀察、做小實驗、修理腳踏車等圖片,引導學生明白這些都是學習,要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啟發學生談談“從做中學”的收穫和感受,並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課前準備:

  教學時間:三課時

  主題1: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2、引導學生養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抄襲、不舞弊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

  1、懂得學習需要有專心、耐心和恆心;

  2、教育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難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設計:

  活動一、你是如何寫作業

  學生填寫調查表,調查學生在家是如何寫作業的,是獨立完成還是需要在父母的監督下完成,遇到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指名彙報

  大家評議誰的方法好

  活動二、評一評,講一講

  出示或看書10-11頁

  說說在自主學習方面誰做得比較好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活動三、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課程

  1、老師讓同學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最喜歡的課程是什麼,並寫上自己的名字交給老師。

  2、老師隨意從其中抽出一張,被抽到的同學走上講臺,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課程,為什麼喜歡它,以及自己是怎樣學好它的'。同學們可以向這位同學發問。

  3、一個同學回答完後,教師再抽出另一張,以此類推。

  活動四、總結好的學習方法

  1、先以小組為單位,每人談自己在學習中的心得體會,由小組長將大家的經驗加以概括。

  2、班內共同交流,由小組長將每組的經驗在全班進行彙報,並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學習的好方法

  早預習,有計劃;

  多提問,善觀察;

  常積累,勤總結

  主題2:勤思善問

  教學目標

  1、瞭解古今名人從小好學、勤思善問的故事,蒐集相關的格言和諺語。

  2、明白愛學習源於對知識的渴求,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

  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從小愛學習的重要性。

  難點:激發從小對學習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古今名人從小好學、勤奮的故事

  2、相關的格言和諺語

  教學設計

  故事匯入

  1、教師提問:你的腦海裡有哪些小問號呢?

  2、教師講一講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和“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

  活動一、召開“勤思善問”故事會

  1、召開班級主題故事會,將自己蒐集到的中外名人勤思善問的小故事在全班進行交流,

  2、教師隨機補充

  3、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引導學生明白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要從小養成。)

  活動二、看一看,說一說

  圖上的同學在幹什麼?

  小組內交流 指名彙報

  (引導學生明白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思考、對書本和老師質疑等都是勤思善問的表現。)

  四、格言和諺語的教學

  2、學生蒐集勤奮好學的格言和諺語,以小組彙報交流。

  3、學生選取一句或自己寫一句座右銘。

  主題3:從做中學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從實踐中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養成勤動手、勤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活動一:他們是怎樣學習的

  看書14-15頁,說說圖上的同學在幹什麼?他們是怎樣學習的?

  (引導學生明白調查、實驗、同學合作完成一項小製作等都是學習。只是不僅要透過書本來學習,還要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

  活動二、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業

  這項作業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如調查、實驗、社會實踐等,並談談自己在完成作業時的感受

  活動三、總結學習的途徑

  課堂是個小天地,生活是個大課堂。

  會生活,會學習,會觀察,會合作,

  動手又動腦,收穫真不少。

  活動三、緊急任務。

  1、蒐集身邊會學習的同學的事蹟,找找學習的榜樣。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請“有心人”介紹經驗。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