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

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

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1

  一、教學目標:

  (一)造型表現運用形、色、機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設計應用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三)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透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法,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群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傳統文化的關係。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概括力,能寫生簡單的生活物體透視現象。

  2、繼續傳授中國畫筆墨技能,學生進行彩墨畫練習;欣賞中國現代中國畫大師作品,培養民族自豪感。

  3、學習淺顯的手工技法。

  (二)難點:

  1、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實物中提煉幾何體的能力。

  2、提高學生彩墨畫的技法與概括能力,能夠獨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畫的內容。

  3、在手工中培養學生的耐心、細緻能力。

  三、教學分析:

  1、從學生學習習慣分析:該年級段學生表達力強,有自己的獨到的想法,生活習慣上比較講究自我能力體現,不敢落與他後,學習能動性強,上課紀律上比較活躍。

  2、從教師教中分析,每一個班的優劣情況不同。經過半年對該年級段的瞭解,每個班級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特色,根據情況的不同,針對性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五(2)抓美術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讓他們看看優秀作品,多采取鼓勵性評語,多發揮他們自我能力的表現,展示每一個的自我特色。

  四、教學措施:

  1、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幾何形體進行寫生,並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特別對困難的學生進行仔細研究分析。

  2、具體手工能力比較弱的,多滲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藝能力,使該年級的總體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內、班際作品展評及各種教學手段,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提高美術興趣。

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重點,結合一年級學生個性特點,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積極參加學校和德育處組織的各項活動,創造溫馨之家,成為一個有特色的班級。

  二、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由78位剛入學的新生組成。經過開學兩天的接觸瞭解,發現大多數學生天真活潑,喜歡學校生活,能聽從老師的教導。由於年齡小,學生的自制能力差,愛吃零食,注意力不集中,亂丟垃圾等許多不良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針對本班新生的特點,確定本學期重點為從熟悉校園生活入手,緊抓常規教育,幫助孩子儘快從幼兒園的小朋友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這裡都受到良好的養成教育。

  三、班級奮鬥目標

  (一)在行為習慣方面,養成良好的養成教育。

  (二)培養學生愛集體、愛勞動、愛師長、愛同學的良好品德。

  (三)以學校和班集體計劃為指導,以課堂教學和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為本,以團結、向上、奮進、求實為目標,以本班學生特點為基礎,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構建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

  四、班級管理措施

  剛踏入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於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不太適應,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陌生的。為了使學生能夠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此,我決定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學習方面

  1、上課能積極發言的同學給予紅花獎勵

  2、上課認真聽講,會學習的同學給予大拇指獎勵。

  3、作業寫得乾淨又整潔的同學給予紅花獎勵。

  (二)紀律方面

  1、課間作好課前準備,由班幹部進行管理,教師輔助管理。

  2、課間做到三輕,隊伍做得快、靜、齊,兩操認真的同學可以得到小紅花。

  3、培養學生在樓道不打鬧,校園不瘋跑,上下樓梯靠右行,輕聲慢步進課堂,上學放學排路隊的好習慣。

  (三)勞動方面

  1、做值日認真的同學可得衛生小紅旗。

  2、主動撿地上的紙片的同學,自覺維護班級衛生的同學可得衛生小紅旗。

  (四)衛生方面

  講究衛生很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收拾好衛生,既能使身體健康,又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個人衛生:要求衣著整潔,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擺,兩操勤做。

  2、班級衛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掃,設立衛生監督崗,進行檢查與監督。對於主動、及時打掃衛生的同學或小組,進行獎勵。同時進行愛護環境和花草的教育。

  (五)安全教育方面

  “安全時刻記心中”,時刻提醒學生上學、放學排好隊,隊伍中間不打鬧,上、下樓梯不追逐,馬路行走看車輛,陌生人不搭話,安全回家。

  五、班幹部的培養方面

  一個優秀的班級往往都有一群得力的.班幹部在積極配合著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在開學初,我積極採用激勵方法,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並時刻注意觀察他們的動態,觀察他們的適應能力及組織能力,選擇優秀的,有上進心的,關心集體的學生作為班幹部培養物件,並委以他們重任,指導他們做好本職工作,讓他們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鍛鍊自己,並培養他們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透過他們來管好班級的各項事務,並讓他們配合老師進行差生轉換。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幹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這學期我將採取班幹部輪流制(包括班長和組長),使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養有個性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

老師班級教學工作計劃3

  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的小朋友習慣方面需要重點培養。他們注意力不集中,對一個事物的關注不到十分鐘,需要經常提醒,經常獎勵,在課堂中就是如此。他們的很多習慣還沒養成,特別是學習習慣,比如上課準備學習用品,舉手發言,寫字習慣,閱讀習慣等等。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小朋友間的互相幫助。

  班級建設自我分析:

  (要求:在寫完“特色與不良”後,要有對自己的做法的反思)

  已形成的特色:

  一年級的第一個月還沒形成特色,但是學生的一些基本習慣在慢慢養成。比如吃飯要做到安靜,光碟行動。排隊伍要做到靜、快、齊在慢慢訓練著。

  存在的具體不良狀況:

  注意力很不集中、愛做小動作的有項子祺、項梁策、孫康昊、章子祺、林軒、項中、項星皓、林子欽;上課坐不住的有項俞銘;上課愛講話的有林子欽、項而建、章子祺、項梁策、林心蕾。

  學期班級建設目標:

  1、透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2、關愛每一個學生,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裡,成為學生的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為學生排解難,樹立信心。

  3、在活動中,學會與人相處,學會付出和愛。

  建設目標具體實施途徑預設:

  1、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培養習慣的養成。

  2、利用學校裡的各種綠卡獎勵,督促學生習慣的養成。

  3、透過比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發展個性教育。

  4、透過家校結合教育,努力轉化後進生的教育工作。

  5、透過表揚、互助等措施,幫助後進生自信心、學習興趣的提高。

  班級建設重點工作:

  (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組織和建立班集體。

  1、訓練小學生上各門學科的課堂紀律,保證學生儘快做到自覺遵章守紀。

  2、訓練學生的集體意識,參加各項集體活動都能做到集合快,紀律強,效果好。3、利用活動課時間帶學生學習做早操,眼保健操,保證人人會做,人人做好。

  4、建立正常的衛生值日製度,邀請家長手把手地教,使孩子掌握正確的打掃方法。實現班級衛生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

  5、發現小幹部,協助老師管理小朋友。

  (二)對學生重點進行習慣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

  1、利用晨會課對學生進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學生以此為範,導之於行。

  2、結合生活情境,適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3、習慣培養是重點。

  (1)學習習慣培養是最重要任務。a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

  b、固定的學習時間段。學的時候要專注的學,不能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閱讀課外書半小時;養成預習和複習的習慣。

  (2)行規習慣:按時到校不遲到;課間活動有秩序;對老師有禮貌,同學間團結好,遇到困難互相幫。

  (3)生活習慣:按時上學、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自己整理書包、準備學習用品的習慣;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培養自理能力(穿衣服、繫鞋帶、疊被子)等等。

  (三)加強與家長的合作

  1、建立學校家庭電話互訪制度。班主任留有每位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學生每有進步或特殊情況在第一時間告知家長,使家長有“孩子就在身邊”的感覺。

  2、透過走訪和家長聯絡冊的形式密切與家長的聯絡。爭取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援,努力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班級工作行事曆:

  第一週

  1、報到、開學典禮

  2、班容班貌佈置評比。

  第二週

  1、行規教育一週

  2、家長會

  第三週

  1、及時進行行規教育

  2、安全路線繪畫設計比賽

  第四周

  1、體驗傳統節日“中秋節”活動;

  2、校科技節比賽(小製作)

  第五週

  1、七巧板徵訂

  2、學生行規教育

  第六週

  1、校科技節比賽(小發明)

  第七週

  1、準備七巧板比賽

  2、數學節數獨比賽

  3、一年級學生入隊

  第八週

  1、校科技節比賽(科幻畫)

  2、“重陽節”活動

  第九周

  1、校七巧板、美畫板比賽(初賽)

  2、安全教育活動

  3、學生《我和星卡的故事》徵集活動

  第十週

  1、校七巧板、美畫板比賽(複賽)

  2、班級講故事比賽

  第十一週

  1、第二次班容班貌佈置更新

  第十二週

  1、法制教育講座

  2、拼音過關

  第十三週

  1、“感恩節”活動

  第十四周

  1、

  第十五週

  1、數學節計算過關周

  第十六週

  第十七週

  1、“冬至”活動

  第十八週

  1、“班班有美妙的歌聲”合唱音樂會

  2、迎新年慶祝活動

  第十九周

  第二十週

  評選文明班級、四好少年

  第二十一週

  期末各項過關活動

  第二十二週

  寒假開始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