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計劃模板彙編九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小學四年級英語是根據“新課程標準”中一級要求進行編寫的。本教材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下,透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每單元5課,共20課。
二、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的系統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仍然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但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興趣可能會開始減退。因此,這個學期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紮紮實實地從每個學生抓起。教師在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的同時,要充分發揮任務性教學的最佳化使用,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有效的教學任務。
同時注意到學生中存在的兩極分化,教學內容注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在知識的復現中做好及時補差工作。充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要加強識讀,拼寫的能力。重視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培養。重視英語作為語言的交際功能。
三、培養的學習目標
1、能按四會與三會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句型。
3、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所用話語與場合符合。
4、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與錄音。
5、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規範整潔。
6、培養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習慣,能自覺的模仿語音、語調,逐步培養語感。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完成某項任務,並促使語言能力的提高。
8、能演唱以學過的英語歌曲,朗誦已學過的歌謠。
9、能滲透給學生良好的自學英語的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課堂上儘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做到持之以恆,由少積多,以助於創造英語氣氛,養成學生聽英語,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2.根據學生的特徵,可將每個單元,該單元的教學內容重新組合,科學合理的把單詞教學,對話操練,複習鞏固融為一體。
3.多以ppt、手勢呈現英語單詞及對話情景,ppt呈現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將該單元所學的內容柔和在一起進行綜合操練。如師生快速問候和介紹、學生間連續的相互問候和介紹,創設情景進行表演等,讓學生將所學的對話用於不同的情景。採用先聽說,後讀寫,先整體,後區域性的方法教學。
4.在課堂教學中,儘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教學,活躍氣氛提高興趣和學習效率。
5.詞彙教學上,儘量利用實物和圖片,增加復現次數,反覆迴圈,循序漸進,注重師生操練、生生操練。
6.逐步滲透任務型教學,培養學生活用英語,用英語完成任務的本領。
7.適當增加教學內容量,以滾動式教學,以反覆滲透鞏固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8.語音教學中採用“分散出現,集中歸納,經常接觸”的方法。
9、初步滲透任務型教學的教學理念。
附: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週:Unit 1 Lesson 1&2
第二週:Unit 1 Lesson 3&4
第三週:Unit 1 Lesson 5
第四周:Review of Unit 1
第五週:Unit 2 Lesson 1&2
第六週:Unit 2 Lesson 3&4
第七週:Unit 2 Lesson5
第八週:Review of Unit 2
第九周:Unit 3 Lesson 1&2
第十週:Unit 3 Lesson 3&4
第十一週:Unit 3 Lesson 5
第十二週:Review of Unit 3
第十三週:Unit 4 Lesson 1&2
第十四周:Unit 4 Lesson 3&4
第十五週:Unit4 Lesson 5
第十六週:Review of Unit 4
第十七週:Review
教學計劃 篇2
一、年級現狀分析:
學生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在教育局提出“以學為主 當堂達標”的教學理念下。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本學期計劃特定如下: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面
1、口算方面:會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百數或整十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
2、筆算方面:能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商中間、末尾有0的情況)、兩位數乘兩位數(包括列比較簡便的豎式計算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3、估算方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位數,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能說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
4、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5、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一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
6、結合例項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7、結合例項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資料的平均數(限結果是整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狀況。會用平均數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透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透過教科書裡“你知道嗎”欄目及其他渠道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
4、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事地批評自己、評價他人。
三、數學思考方面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小數的過程,學習用數描述、表達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發展數感。
2、經歷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與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3、應用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發展抽象思維。
4、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實驗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5、在研究求一組資料的平均數的方法以及運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體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6、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四、解決問題方面
1、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裡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理解面積含義及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主動解決一些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學會根據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到現實生活中收集和整理資料,能解決一些與平均數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資料的重要性,增強統計觀念。
3、增加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能主動與同學共同進行學習活動,積極與同學交流自己在解決問題時的思考與所選用的方法。
4、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五、採取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選,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六、教學研究計劃
周次
時間
教研內容
形式
地點
1
3、1
集體備課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備課
三年組
2
3、8
制定三年級教學計劃
研討
三年組
3
3、15
集體備課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備課
三年組
4
3、22
制定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
研討
三年組
5
3、29
集體備課第三單元《統計》
備課
三年組
6
4﹑5
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
研討
三年組
7
4﹑12
集體備課第四單元《年、月、日、》
備課
三年組
8
4、19
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研討
三年組
9
4、26
集體備課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備課
三年組
10
5、3
應用題口語表達訓練
研討
三年組
11
5、10
集體備課第六單元《面積》
備課
三年組
12
5、17
階段驗收總結﹑反思
研討
三年組
13
5、24
集體備課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備課
三年組
14
5、31
初步培養學生應用題的分析能力
研討
三年組
15
6、7
集體備課第八單元《解學問題》
備課
三年組
16
6、14
交流數學廣角的教學方法
研討
三年組
17
6、21
集體備課:如何進行總複習
備課
三年組
18
6、28
本學期教學經驗總結
研討
三年組
七、數學活動及時間
三月口算競賽
四月筆算除法
五月小數點遊戲
六月解決問題競賽
教學計劃 篇3
主要工作
(一)學習新教材,明確課改方向。
1.開展新版教材解讀培訓活動。小學數學三到六年級啟用新版教材,全體任課老師在教學每一單元前,必須把本單元的課本習題和配套作業本上的練習做一遍,以便正確把握教材難點。
2.加強理論學習。教師進一步研讀20xx版新課程標準,積極參加區教科院組織“學習教育基礎理論,做教育明白人”沙龍活動。
(二)有效課題實驗,提升研究質量。
1. 以“微研究”為出發點,激發群體智慧。透過團隊研究上好研究課,重點研究青年教師徐老師執教五年級《圖形中的規律》和李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上冊《編碼》,力爭把“學為第一,教助學成”研究成果推廣到更多教師的日常課堂上。本學期重點研究 :“大問題”為導向,讓學生“從頭到尾”思考問題。一節課的教學,大問題兩到三個覆蓋全域性、直指本質、涵蓋重、難點的大問題,不僅能幫助學生搭建自學腳手架,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內獨立思考、自主操作、勇於表述、樂於觀察,真正體現“學為第一,教助學成”的實質內涵。為使研究更為有效,在課題研究中我們關注:如何構建以“大問題”為導向的課堂教學過程?
2.繼續抓好省級課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與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做好(1)擬定好階段性計劃。(2)抓好實驗教師培訓。(3)紮實研究過程。抓好階段性總結,學期末將課題研究總結交教科院。
(4)抓好資料管理和成果展示,規範實驗過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3. 每位老師自主讀一本專業書,指定書目為:《教師的挑戰》、《學習心理學》、《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教育常識》,要求每位教師針對一本書中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內容做讀書感想。積極參加市、區案例和論文評比活動,本學期區將開展學科教學現代化及評價案例和論文評比活動。
(三)嚴格執行常規,提高練習質量。
1.加強課前五分鐘聽算訓練的研究。訓練的習題要根據學習內容,穿插安排學生常錯、易混有針對性的設計。訓練過程要有實際效果,要有對學生聽算訓練的準確率和速度的訓練意識。
2.強化課堂練習的研究。課堂練習應該為學生提供數量合適、層次合理、形式多樣的習題,透過設計基本練習、變式練習、拓展練習等層次,提供整塊的時間和空間,獨立完成,自我提高的過程。同時教師也應該在學生課堂練習過程中,及時瞭解學生的錯題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補充。
3.家庭作業的佈置方式的研究。要針對學生差異,精心選擇和設計作業,探索分層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增強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感和能動性。
三、分月安排
九月 學習上級教研工作意見,制訂本學期數學教研計劃3-6年級參加區新教材培訓“微研究”——啟動“學教育基礎理論,做教育實踐明白人”讀書活動,一年級課堂教學及常規研究活動。
十月 “微研究”——骨幹教師示範課;“微話題”——他山之石;“微研究”——我的讀書心得分享活動。
十一月 “微課堂”——青年教師研討課展示活動;“微話題”——他山之石。
十二月 “碩果飄香”——學科競賽活動,“微話題”——他山之石。
一月 複習準備期末調研考試整理資料。
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這個班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同學對數學學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數學基本功紮實;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愛鑽研,敢於探索,愛提問和質疑。但是後進的學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個別學困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學習基礎又不紮實,愛耍小聰明,愛搗亂,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如劉雅靜、肖雪欽、韓萌婷、徐洪浩、于帥等同學成績太差,學習態度極差,對提高全班整體成績有比較大的難度。針對班級中的這種實際情況,本學期我準備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他們進行教育。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第二學期是小學階段最後一個學期,教材從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進入第三學段的學習打好基礎出發,把六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分成兩部分編排。在前五個單元裡教學新知識,全面完成《標準》規定的第二學段的教學內容和具體目標。在回顧整理部分系統複習小學階段教學的主要知識,在深化理解的同時組織更合理的認知結構,透過適當的練習形成必要的技能,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數學素養。
本冊教材內容中,空間與圖形方面包括:圓柱和圓錐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數與代數方面包括:百分數知識,要求學生掌握百分數的應用;比例知識,學習內容包括比例的意義和性質、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義和應用;比例尺方面包括比例尺的認識和應用;數學與生活方面包括排列和組合知識;
統計與機率包括:扇形統計圖以及綜合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另外還包括小學六年來所學的第一、二學段所學知識和方法的整理和複習。
教材在情境的創設方面注重突出了數學情境,在展現知識的產生和應用過程中,形成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模式。在知識結構的安排上,也注重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思路清晰、形式新穎,使學生在探索中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四、具體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例項,理解成數、稅率、折扣與利息的意義,能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資料在有座標軸的方格紙上畫圖,並根據給定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能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明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和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係;能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掌握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鞏固所學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能夠運用圓柱、圓錐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結合具體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透過回顧整理,能系統地掌握有關的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礎知識;能熟練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會使用學過的簡單演算法合理、靈活的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系統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方法,能夠比較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7、透過回顧整理,鞏固已形成的一些計量單位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學計量單位間的進率,並能較熟練的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願學、樂學。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向課堂要質量。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多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鬆快樂,使學生有學會向會學轉變,有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提倡學法的多樣性,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數學,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4、多與家長聯絡,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反饋資訊,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5、採用互幫互助活動,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比,培養優生,鼓勵後進生。認真落實作業輔導這一環節,及時做好作業情況記載,並對問題及時給學生提醒,及時糾正,逐步提高。
六、教學安排
(一)新授部分
一、山東假日遊----百分
數(二) 12課時
二、冰淇淋盒有多大---圓柱和圓錐 13課時
綜合應用----水與冰 1課時
三、啤酒生產中的數學---比例 13課時
四、快樂足球-----比例尺 11課時
綜合應用---讓校園綠起來 1課時
五、奧運獎牌-----統計 6課時
數學與生活 2課時
回顧與整理----總複習 21課時
(二)期末系統複習 15課時
總共約95課時
教學計劃 篇5
新學期伊始,為了更好地開展我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使學生儘快地融入新的學習環境,現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是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本學期,我班共有學生45人。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也是一個新的轉折。由於學生的起點不一,學習習慣也各不相同,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點之一。
二、教學措施
(一)漢語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在教學中不容忽視。漢語拼音分為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要求學生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並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寫字教學
一年級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其中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在識字教學中,注意使用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識記生字,讓孩子初步掌握方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多配合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更好地識字。
而“四會字”的掌握,要求學生會認、會讀、會寫、會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孩子養成仔細觀察字形的習慣,讓孩子對“四會字”得到更好的掌握。
(三)閱讀教學
低年級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還能讀出感情來。朗讀的形式多樣,能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此外,還要重視範讀的作用,遇到長句子和不容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發揮示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讀後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同一篇課文,學生常常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都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年齡特點,以讀背為主。教學重點應放在讀、背、識字、寫字上。在教學中不要主動講解古詩的意思,如果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可以作簡要回答,不宜逐字逐句地講解。
(四)以學校開展的活動促進孩子的學習熱情以及增進學習效果。
本學期,班級在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之外,還會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類學生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生活的提高。比如:讀書活動的開展,利用早讀時間、學生課餘時間多讓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書,能夠擴大學生的識字量和課外知識量,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 以及本學期開展的學生學科競賽,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本學期的教學計劃,除了以上幾方面之外,因材施教,以及對學困生的輔導工作也是我的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內容。根據孩子個性和學習實際情況的不同,實際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並加強家校的聯絡,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
教學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因為面對不同的學生,必須採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措施,以上所提的只是我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我將以圍繞學校教學工作的根本,結合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改進教學策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使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的方向更好地發展。
20xx年度第一學期語文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進度
1 入學教育
2 入學教育
3 漢語拼音 1-複習(一)
4 漢語拼音 5-複習(二)
5 漢語拼音 9
6 國慶放假
7 複習(四)、識字(一)
8 測驗、第1~4課
9 試卷評講、園地一 課文第1~3課
10 課文 第4、 5課、園地二、第6課、測驗
11 第7~10課
xx 園地三、識字二、第1~3課
13 第4課、園地四、測驗、11~xx課
14 13~15課、園地五、16課
15 17~20課
16 園地六、複習
17 複習
18 複習
19 考試
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學生基本情況:
本人本期承擔高一的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每週每班安排二個課時,另外加上學校部分電腦的維修工作。
雙基掌握情況:
本期入學的新生,儘管初中階段均開設了資訊課,但由於受客觀條件(師資、上機條件等)的限制,一部分初級中學的資訊課有其名而無其實,據我們調查個別班級學生尚不具備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但班級學生大多語、數、外等文化基礎課底子較好,這為教學好本門課提供了保障。
二、教育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培養班級學生學習品質和資訊素養,為加快社會資訊科技的發展而努力學習。使班級學生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2)智育目標:期評及格率達到100%,優秀率達60%。
(3)雙基教學要求:
1、使班級學生理解資訊科技的基本概念,樹立良好的資訊意識,培養良好的資訊道德品質。
2、提高班級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發展班級學生的資訊科技實踐能力,努力培養班級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一定的人生規劃能力。
3、透過學習,使班級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班級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三、教材分析:
本期所用教材為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中心資訊科技教材,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xx年審查透過的高中《資訊科技﹒必修》教材,必修模組是以“資訊處理與交流”作為構建知識體系的主要線索,在貼近真實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必修教材按照“資訊的獲取與評價——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資訊的釋出與交流——資訊的儲存與管理”的邏輯線索組織起來的內容體系。
課標中必修模組有4個主題“資訊獲取”“資訊加工與表達”“資訊資源管理”“資訊科技與社會”,該教材把“資訊科技與社會”進行分解,融入以“資訊處理與交流”的主線中,“資訊資源管理”也滲透到“資訊獲取”章節內容當中。全書共分為五章,各章內容前後呼應,對教與學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啟示作用。第一章是各章的總領,第二、三、四、五章則圍繞資訊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安全維護的線索展開,前面內容為後面作鋪墊。對於課標提到的計算機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則先從自動化資訊加工的個性化(程式設計技術)以及智慧化(人工智慧)地解決問題入手,然後再到使用通用軟體工具(文字、表格及多媒體技術)人性化地解決問題。
該教材選擇了班級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例項作為學習活動的例子,如“心繫奧運”、“選課管理”等;每節透過例項引入正文內容,在呈現過程中提供相關學習資源,並利用“實踐”欄目引導班級學生思考和完成相關認知活動;每章都設定了“綜合實踐”,以引導班級學生對所學知識及過程體驗進行提煉與遷移運用;穿插了有關資訊科技與社會問題、資訊倫理道德問題的知識和學習,對班級學生養成良好的資訊習慣和行為可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該教材的“實踐”“綜合實踐”設計精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幫助班級學生內化知識和習得技能有很大益處;認真考察該教材的正文內容與閱讀資料,我們會發現兩者除了內容翔實之外,也可以看得出兩者不同的作用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對班級學生閱讀教材以及啟發班級學生思考會有不小的幫助。該教材的幾大特色:
(1)各章內容之間前後呼應,形成一個完整而嚴謹的學科知識體系。全書以“資訊的處理與交流”為內容線索,資訊資源管理的內容分別滲透在第二、四、五章當中,也十分注重技術應用的效率、思想方法的提煉與總結。
(2)從技術思想、文化價值發現進行課程內容改造與建設。如資訊獲取與表達是人本能,從感覺剝奪實驗開始;文字是表意工具;文字輸入與內外碼;表格中反映出來的二維關係;技術與技術價值——資料與關係;文化陣地——話語權;演算法與程式設計——如何呈現技術?翻譯軟體的使用。
(3)教材中沿著明確的資訊處理過程來安排實踐內容。例如第六章的“資訊整合”是以第五章的“多媒體資訊加工”為基礎進行綜合,使班級學生在掌握必要技術技能前提下體驗軟體工程設計流程和思想方法,這可能比較符合班級學生認知規律和基本需要。資訊釋出的活動以第二章網路資源獲取過程為基礎,讓班級學生對網路檔案在網路上的釋出過程和方法進一步加深理解。
四、教研教改自學活動及主要措施:
1、教研課題:資訊科技如何進行課改
2、參與集體備課8次,相互聽課16節,上公開課2節。
3、接受名師或同科老師的指導或幫助青年老師提高教學水平或與同行老師互教互學。
4、主要措施:
(1)落實好學校常規管理制度,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備課時應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班級學生、備教法。上課時要注重培養班級學生能力,尤其是班級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精心組織每一次上機課的教學;做到上機有教案、有準備、有目的要求。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業務水平;
(4)及時檢查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得教學反饋資訊,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5)把資訊科技課與其它學科的學習結合起來,與班級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與課改實驗結合起來;
(6)引導班級學生合作與交流,不僅要讓班級學生學會資訊的獲取,還讓他們學會加工資訊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
教學計劃 篇7
一、 學生分析
由於我鎮屬於城鄉結合部,在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到籃球跟談不上系統的學習籃球了,透過對本校初一學生共性的觀察,瞭解到學生對籃球的興趣較濃厚,但籃球基礎一般,水平不一,且身體素質發展不平衡。學生模仿動作的能力較強,對體育運動知識的認知從直觀、感性、具體的動作開始,對知識的講解已經具有理解和思考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紀律良好,行為習慣已經正常化,可以初步掌握籃球運球技能,但對基礎練習缺乏耐心和堅持;有團隊意識,但小組合作能力不強。對老師的口令理解不清等,技能學習理解能力欠缺。
二、 教材分析
籃球運球是籃球基本技術中重要的技術,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目標體系之下所確定的初中籃球教材的內容, 結合教學目標,採用《籃球》運球作為基本教材。籃球是深受學生喜愛,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專案,但學生對籃球的基本技術運球的技能掌握較少。本單元透過球感練習,輔助練習等方法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基本的運球技 能,提高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競爭意識及團結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懂得行進間籃球運球的技術方法。
2.知道並能利用球感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掌握運球的基本要領,並能完成行高低運球的互相轉換、換手體前換手運球、曲線進間運球及會做簡單的運球組合動作,發展靈敏性、協調性等素質。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四、教學器材
本單元,籃球器基本為兩塊籃球場,標誌杆若干,籃球每人一個,下紅旗、鼓等器材,目的為學生建立完善的練習條件,盡最大限度增加學生課堂練習密度,為提高學的籃球技術水平而設定。
教學計劃 篇8
國學熱已經風靡全國,原因是國學教育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品格塑造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那麼國學究竟是什麼,該如何教是值得研究分析的。
國學包括了所有的優秀古詩文,只要是內容對學生的思想有啟迪作用的都可以用以教授。教學方法,則應當以“趣”為主,引導學生玩中有學,學中有樂,可以不求甚解,但要大量誦記。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摸索計劃教學如下:
1、以“趣”匯入。
教學中,儘量找到文字中的趣味之處,激起學生的趣味,這也是上好一堂國學課的開端。可以讓學生聽老師講故事,可以大家一起來吟誦學過的古詩詞。總之,能夠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為準。
2、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趣”.
教學中,要注重處處將學生的樂趣放在首位。因為古詩文相比現代文更難以理解,學生沒了趣味就會很難進入意境。教師先帶讀,讀通詩文之後,就由學生自己來讀。是可以引導學生搖頭晃腦地進行“夫子”版朗讀,也可以進行“童子”版的點讀。總之,在朗讀過程中也要體現一個“趣”.
學生讀熟後,就讓學生聊聊感受,教師也相機加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思想的角度聯絡學生生活實際來認識詩文。力爭做到生動有趣。然後讓學生在一定的認知的基礎上嘗試背誦。
下一個環節,則是激勵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文含義的理解,小組演一演,可以是不同方式的讀的展示,可以是聲情並茂的小演出,但一定要彰顯學生的趣味。
最後在詩情畫意顯身手的環節中讓學生大顯身手,盡情地塗鴉,仿寫,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3、儘量做到學一帶一。
總之,在本學期的國學教學中,一定要以“趣”為主導,讓學生學得開心,學有所獲。
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基本掌握的知識相對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繫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願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後的原因。
二、全期教學目標總要求:
(1)雙基:
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瞭解屈原文化和九畹溪旅遊文化。
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2、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具體目標
學生對樹與環境的關係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理解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了解屈原文化和九畹溪旅遊文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三、各單元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教學內容:
1、環境保護教育。
2、屈原文化教育
3、九畹溪旅遊文化教育
四、具體的措施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定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問題研究與教改設想:
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汙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在對屈原文化和九畹溪旅遊文化的瞭解和學習中,傳承文化精髓。
六、教學進度安排
1——3 周 環境保護教育
4——6周 屈原文化教育
7——9周 九畹溪旅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