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蜻蜓》教學反思

《小蜻蜓》教學反思

《小蜻蜓》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蜻蜓》教學反思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蜻蜓》教學反思 1

  《小蜻蜓》我從聆聽《野蜂飛舞》開始匯入,顯得不太穩妥,首先我設計的問題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專業化的術語太多,其次問題也太多,學生的說一說太多,體現不出音樂課的特點,也不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應以感受體驗為主,不要說一些節奏、情緒等之類的詞語,可以說一說“你的心情怎樣?”或者“你有什麼感受?”最後,可以這樣設計匯入“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歌曲,你來猜一猜它是誰?提示是一種小動物。”

  第一次聆聽從老師的演唱開始,請學生靜靜的聆聽。第二次聆聽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心情,第三次聆聽就可以帶學生一起來做動作飛一飛,飛出歌曲的旋律線,學生體驗感受旋律線。不要問學生歌曲是幾拍子的,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判斷不出歌曲的拍子。這一切都在用身體去感受去體驗,不用嘴來說,要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律動的形式也要多樣化,多去感受體驗音樂。這樣,整節課從音樂開始,也充滿著音樂,可以佔用20分鐘的時間。在這20分鐘內演唱的形式也要多樣化,可以跟著伴奏來唱一唱,加入碰鈴,加入動作都可以,形式的多樣化。學習完歌曲之後我們可以再來唱一唱別的小動物。

  聆聽《野蜂飛舞》可以放在拓展環節,不說歌曲的速度、節奏等專業詞,說一說聽到音樂後你覺得它會是什麼動物?再次聆聽時用手劃旋律線感受和《小蜻蜓》的不同。從學生劃出的旋律線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樂曲。

《小蜻蜓》教學反思 2

  今天在常態調研課上,我出了一節小學一年級人音版《小蜻蜓》一課。《小蜻蜓》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三四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結尾句上行四度後又連續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時告訴學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讓兒童們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經過楊老師對我這堂課的細心評課,我學習和領悟到了很多,我覺得每次出課都是對自己的一個鍛鍊,一個提高。也是進行展示自我的一個機會,一個平臺。而且每次出完課後的評課都是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使我豁然開朗。看出了自己的進步和需要努力和加強的地方。以下就是我出課以及評課後的淺薄的看法及反思。

  1、優點以及成功之處(抓好課堂常規是基礎)

  我注重了學生的常規訓練,因為我認為如果一堂課沒有好的常規養成那麼教學將會無法進行,即使是將就進行下去了,那麼課堂效率也不會有好的效果,學生知識能力的掌握也不會紮實。所以要上好一堂課,課堂常規的養成是基礎。我覺得課堂常規的內容、要求、實施辦法跟學科有關,跟教師的觀念、水平、教學風格息息相關。音樂學科的課堂常規基點應該是幫助學生形成一些良好的音樂習慣,比如坐姿、演唱習慣、聆聽音樂的習慣,解決怎樣聽怎樣唱等問題。不是說新課程新課堂不要紀律不要規矩了,而是應該想辦法怎樣讓學生快樂地端坐、怎樣輕鬆自覺地保持安靜的聆聽習慣、教師是否以讚賞的態度接受學生的差異、課堂常規的建立是否遵循了循序漸進、是否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否提供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而不僅僅是簡單地應付混亂,消極地維持課堂秩序。或者運用一些缺乏個性的口令,如“一二三,靜下來!”等,雖然一時也有效,但是無法體現審美性和情感性。為此我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實踐經驗,運用了一些方法來建立一年級學生的音樂課堂常規。比如:兒歌、謎語、遊戲、情景式的描述、多媒體等都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利用教學中學生感興趣的環節抓住他們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把課堂常規建立在無形中建立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如,我提到的問題;你喜歡小蜻蜓嗎?為什麼喜歡?喜歡她什麼?發言頓時踴躍起來了。當我問到你們看看小蜻蜓它飛來飛去的幹什麼?他們就非常認真的去看,知道小蜻蜓在捕捉害蟲為民除害。我還注意到了學生的舉手的姿勢,我會叫表現好坐的最好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並且讓學生知道正是因為他舉手規範我才請他來回答來表演,這樣其他同學就都會學著她的樣子做好。還有在設計情境表演以及樂器演奏的環節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比較高。再有就是我注重了學生個體的差異采用了你來唱一句我來學一句的方式進行學習,這也是對學生的鼓勵和學生及學生之間的學唱交流。

  2、"敗筆"之處(圍繞課標挖掘教材剖析作品挖掘學生潛質是關鍵)

  教學方法沒有創新,還是沒有擺脫以往的板塊式教學模式。忽視了音樂在學生的身心成長及創造能力培養上的重要作用,認為音樂課上只是反覆的學唱完歌曲就是完成了。沒有細心進行深處的挖掘教材,分析教材。沒有很好的去分析音樂作品和怎樣將這些音樂知識巧妙的結合到每個環節當中去。比如,〈〈小蜻蜓〉〉這首歌曲,歌曲簡單易學,我設計的目標太過於單一,只是單純的學會並完整的演唱歌曲,然後進行表演和器樂伴奏。環節非常單調,只是感覺每個環節做到了都有了就是完成了學會了。這些都是因為沒有細心深處的挖掘教材和好好的剖析作品挖掘學生潛能所導致。感覺沒有東西可講了,很多環節都是流於形式。就比如說:表演蜻蜓的飛舞我問到:你知道小蜻蜓有時候會低飛有時候會高飛有的時候會側身的飛,這一環節就可以圍繞歌曲的輕柔起伏的旋律特點來表現,在音高的時候做高飛的動作低音時做低飛。長音的時候我們可以側著身體飛。從飛的不同環節掌握樂曲的旋律特點,這樣就是有目的去做每一個環節了。我只是帶著學生做蜻蜓飛舞時的情景,沒有進一步的去引導。這點就是目標設定不明確。

  音樂是一種表現力極為豐富的藝術形式,它透過樂曲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及節奏的抑揚頓挫,使學生很容易從中產生情感體驗,同時,音樂可以不借助於其它語言,直接將學生帶入作品所表達的意境中。比如;可以彈著琴讓學生聽一聽小蜻蜓高飛了幾次滑翔了幾次?等環節來辨別音的高低長短。

  音樂還是聽覺藝術,細心的聽賞是關鍵,讓學生自己聽這首歌曲的旋律它是快的還是慢的,那如果用動作來表示你認為是快飛表示合適還是慢飛合適,聽聽這段音樂是更合適小蜜蜂還是更合適蜻蜓?為什麼?透過此環節讓學生知道什麼樣旋律的歌曲應該用怎樣的動作去表示。還有在器樂演奏的時候仔細聽老師都在哪裡用了小樂器?高音幾下,低音幾下?原來在長音的時候也可以用到。這些環節都環環相扣都是為了更好的挖掘作品而設定的。

  音樂作品往往蘊含著博大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人文思想,非常貼近人的情感世界。引導學生走進音樂作品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與其進行超越時空的情感交流,再現音樂意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而奇思遐想。把學生帶入到音樂創作的背景當中。例如,在聽〈〈小蜻蜓〉〉音樂時,可以先放錄音,讓學生伴著音樂想象一下在碧綠的草地上,飛舞著各樣的小蜻蜓,它們有的在草地上低飛,有的在天空中高飛,還有的在池塘邊側著飛。從中體會樂與人、樂與景、景與人之間和諧的美。從而讓學生細緻入微地去理解音樂作品,找出題材的元素。這樣,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孩子的想象力,引發學習激情,調動學習情緒,充分發掘他們的創造力,這樣還能使整個環節非常自然的巧妙的在進行。

  3學生見解

  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其次,要創設舞臺,展示個性。學生的個性只有在得到充分肯定的時候,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因此,想發展個性,就要有展示個性的舞臺。學生只有在輕鬆、活躍、融洽的民主氛圍中才能發現自我,勇於表現自我,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尊重其表現欲就要給其機會,創造條件,運用各種教學手段,

  4、記再教設計

  從新設立此課,我會以情境教學法深入開展,情境教學是透過創設或選擇富有美感的教學情境,以其直觀、鮮明和富有情緒感染力的景象,引導學生帶著感情色彩去觀察、體驗客觀情景,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情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並在情感的驅動下,展開積極的想象和思維的一種教學方式。一、透過律動體驗情境。如:在碧綠的草地上一隻可愛的蜻蜓飛來了,看看小蜻蜓在每個音上是怎樣飛的?快飛還是慢飛?快飛適合什麼樣的音樂適合什麼樣的小動物?等等。二透過情節體驗情境比如在運用表演體驗情境時,教師儘可能地將教學內容的主體編製成一個具體的行為如小燕子飛,小蜜蜂飛,小鳥飛翔等形體姿態,或者表演將全班的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引導他們即興創作表演小蜻蜓捕捉蚊子的情景,這樣,學生們透過自身的參與和表演,使之在童話角色的扮演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情節的演繹和遊戲過程中體驗音樂的節奏,節拍及旋律的特點。三以音樂渲染情境如用不同的音樂去表現不同的動物如快速活潑的音樂表現小蜜蜂的飛,輕巧柔美的聲音表現小蜻蜓的飛,從音樂中感受不同旋律的歌曲。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可以透過多種途徑來實現的,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施教物件的不同,隨著教學過程的逐漸展開,交錯運用多種方式,一環扣一環地創設情境,使教學過程始終伴隨著學生的情感活動一步一步地得到深化,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總之,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總之,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收穫。

《小蜻蜓》教學反思 3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以小蜻蜓的形象為匯入,讓學生了解蜻蜓的形狀和特徵,再讓學生模仿小蜻蜓的動作來表演小蜻蜓,讓學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的特點。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美、聽覺美、肢體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發,創設一種寬鬆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

《小蜻蜓》教學反思 4

  設計意圖:

  因為夏天快要到來了,為了讓小朋友們瞭解夏天的小昆蟲,知道小蜻蜓的習性和特徵,特此設計了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小朋友瞭解蜻蜓的身體結構特徵。

  2、情感目標:讓小朋友在繪圖的過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對稱美。

  3、技能目標:讓小朋友繪畫蜻蜓,並能畫出各種動態的小蜻蜓,並新增相關景物,豐富畫面內容。

  活動重點:

  讓小朋友仔細觀察蜻蜓的特徵。發現蜻蜓的主要特徵。

  活動難點:

  讓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徵,畫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態的小蜻蜓。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小蜻蜓,瞭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教具準備:小蜻蜓的範畫一幅,示範用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猜個謎語,小朋友可要仔細聽了:"小小飛機大眼睛,兩隻翅膀輕又輕,飛東飛西忙不忙,消滅害蟲有本領。"老師請剛才仔細聽的小朋友來回答問題(小朋友真聰明,謎語猜對了。)老師還有問題問小朋友:

  提問: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長什麼樣嗎?

  2。他喜歡在什麼地方飛來飛去,做什麼?

  小結:小蜻蜓的身體細長,有兩對透明的大翅膀。我們經常看到蜻蜓飛得很低用尾巴點水,這是她在產卵。它喜歡捕食蒼蠅,蚊子,飛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蟲的天敵,我們要看護小蜻蜓,不能傷害它。

  二、示範與討論

  (1)教師出示示範畫小蜻蜓,講解作畫步驟。

  1。在紙上的中間畫兩個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對稱的,老是有個蜻蜓的眼睛為什麼那麼大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舉手告訴老師……總結:哦,原來蜻蜓的眼睛是複眼,是由成千上百隻眼睛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東西,所以很大。是不是很神奇啊。

  2。現在小蜻蜓的眼睛畫好了,接下來畫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兩對,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兩端有紅色的翅痣,在飛行時,能夠防止震動,保持平衡。

  3。翅膀畫好了,下面畫它的身體腹部,是不是像個長長的U字啊。然後是畫它的尾巴,長長的。

  (2)畫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飛的形態

  1。小蜻蜓的樣子不變,只要改變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啟發幼兒畫出各種飛行方向和動態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畫的大大的,身體細細的。

  2。在畫面上新增景物,大樹什麼的都可以

  3。鼓勵幼兒畫出景物,並大膽塗色,注意構圖合理

  三、引導評價:

  將幼兒作品貼在作業欄中,互相欣賞,說說那些蜻蜓畫的漂亮,那些畫的內容豐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屬於學前藝術領域,《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教育)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操作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作為教師的我要成為引發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整個活動以遊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活動中,我創設了良好的遊戲情節,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中自主地學習。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註重對幼兒能力、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小蜻蜓》教學反思 5

  《小蜻蜓》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在指導學生表現小蜻蜓自豪的心情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懂得: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蜻蜓、更要保護益蟲。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雖然仍有不足之處,但透過以往不斷的經驗積累、課程反思,在教學方法上已經略有進步,針對教學亮點與缺點我進行了總結歸納:

  亮點(一):謎語匯入環節結合教師黑板繪製簡筆畫,激發學習興趣。在課程匯入環節,我透過謎語“小小飛機大眼睛,兩隻翅膀輕又輕,飛東飛西忙不忙,消滅害蟲有本領。”讓學生思考猜想,引出課題。孩子們猜對謎語後,我問:你瞭解蜻蜓嗎?你知道小蜻蜓的外貌特徵嗎?”孩子們很積極的描述他們眼中的小蜻蜓,我根據孩子們的口述,在黑板上畫出了小蜻蜓的簡筆畫,也和孩子們補充說明了蜻蜓的眼睛、速度、習性同學們在增長了知識的同時也對小蜻蜓更加喜愛,激發了演唱歌曲的情緒。

  亮點(二):拓展編創環節。本節編創活動,我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孩子們改編歌詞,從而達到鍛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合作意識的目的。“你可以把歌曲中的主角——小蜻蜓,換成其它喜歡的小動物……”沒想到,孩子們給我的驚喜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歌詞是:“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聰明的孩子們在改變動物名稱的同時還不忘把相對應的活動方式改變,如:“小青蛙,是益蟲,跳到西,跳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孩子們的世界真的是豐富多彩,真是讓我對另眼相看.

  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今後我應帶領孩子們透過多種有趣的參與體驗,培養孩子們的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讓他們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帶著童心去教學!

《小蜻蜓》教學反思 6

  《小蜻蜓》教學反思《小蜻蜓》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三四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結尾句上行四度後又連續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時告訴學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讓兒童們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

  但由於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小朋友,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表演歌曲這環節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活潑好動和參與表演的高漲熱情,以至於圍著我爭著要頭飾表演。在圍著教室學飛時也出現小小的喧鬧。沒有注意很好地聆聽音樂,表現出蜻蜓優美飛舞的三拍子節奏特點。歌曲的難點“不吃菜”這句,也有個別學生總是受定勢影響,把“不”唱兩拍,把“吃”唱一拍。在這一點上主要是沒有很好的把握歌曲難點,也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完全可以透過其他手段來進一步解決這個難點。比如可以在發頭飾指名錶演時,利用學生人人想表演這一熱情,讓學生唱準這一句,看誰唱得準確誰表演得好,誰就有機會上臺表演,學生一定會很注意地去聆聽,不僅解決了難點,也使學生對有幸被叫到表演的同學心服口服,不至於造成爭搶的局面。

  教學真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並根據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透過我們的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審美的愉悅,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動。讓音樂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小蜻蜓》教學反思 7

  《小蜻蜓旅行記》是一年級第二學期的一篇課文。教學《小蜻蜓旅行記》一課時,我發現課文中第二、第三小節段式一樣,都對蝴蝶飛到某個地方看見某個場景進行詳細描寫,於是我就歸納了這兩小節的寫法,設計了一個句式:“小蜻蜓飛過——(哪裡),看見——————(誰在幹什麼)”提出要求,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把這句話說完.

  任務提出後,學生就饒有興致地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然後在小組中分別進行了交流。由於文章內容本身比較淺顯,句式的提出也源自於課文,所以學生比較容易的進行了補充和概括。也就是說,透過完成句式,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接著,根據課文第四節對蜻蜓飛過之處是簡略描寫的,這裡就有了可以發揮的空間,此時讓學生充分想象,再次運用這個句式進行說話練習,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並且句式在兩次運用中,其功效也得到了最大化。

  因此,我覺得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以點帶面,適時適地地滲透一些的方法,以簡單的句式訓練這把金鑰匙,引領學生對全文的理解,並且進行說話的訓練,可以不露痕跡地,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會讀、會說,繼而逐步會寫。

《小蜻蜓》教學反思 8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節奏練習

  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來—做|好—朋|友——|

  老—師|好——|老—師|好——|我—們|來—做|好—朋|友——|(邊拍手邊說,注意強弱)

  二、匯入

  師:老師這還有一位朋友,也想和大家做朋友,我們看看是誰(幻燈片--蜻蜓)

  師:哪位同學知道小蜻蜓有什麼本領?

  生:捉蚊子

  師:小蜻蜓幫我們捉了這麼多害蟲,它對我們人類有益,它是益蟲。它真是捕蚊的小英雄!是—個|捕蚊的|小—英|雄——|(注意強弱)

  (初步滲透保護益蟲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和審美情趣。)

  三、聆聽

  1、初步聆聽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歌曲小蜻蜓,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欣賞完之後說一下你的感受。

  生:…

  2、再次聆聽

  師: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那接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聽一下,小蜻蜓都飛到哪裡幫我們捉蚊子的,聽出來的同學請聽完音樂後安靜的舉手。

  生:飛到西來飛到東(幻燈片)

  師:讓我們按節奏來讀一下這一句(注意強弱)。

  3、三聽

  師:小蜻蜓飛到西來的飛到東,都在哪裡飛?讓我們在來聽一遍音樂。

  生:菜地裡、莊稼地裡

  師:小蜻蜓不但忙碌的捉害蟲,還保護我們的莊稼和菜,不吃糧食不吃菜(幻燈片)。讓我們一起讀一下這一句。

  師:接下來讓我們完整的把這首歌的歌詞按節奏朗讀一遍吧,有樂器的同學用樂器打節奏,沒有的同學和老師一起拍手。(幻燈片)

  四、學唱歌曲

  1、大家想不想和小蜻蜓一起飛舞啊?讓我們不出聲的跟著音樂來唱一遍。

  2、接下來用同桌能聽得見的聲音再來一遍。

  3、現在能不能用自信的聲音大聲演唱?

  4、接下來跟老師的琴唱一遍,注意強弱。

  5、男女生合作演唱(注意演唱時聲音要輕緩、流暢)。

  6、加表演演唱。

  五、情景創編表演:

  在大自然中除了小蜻蜓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昆蟲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益蟲。你知道的還有哪些嗎?大家能不能把它們也編成一首歌唱出來?

  例如:

  小蜜蜂,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採蜜的小英雄。

  小蝴蝶,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傳粉的小英雄!

  小瓢蟲,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捕蚜蟲的小英雄。

  六、課堂總結:

  透過學唱歌曲,我們知道了小蜻蜓,小蝴蝶、小瓢蟲都是益蟲,這些益蟲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愛護它,讓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蟲在天空自由的翩翩起舞、快樂的生活!如果看到有人傷害它們,我們要堅決制止,大家說能做到嗎?讓我們一邊唱一邊模仿蜻蜓飛舞的樣子有秩序的飛出教室。

  教學反思: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四三拍子,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透過歌曲告訴學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讓兒童們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歌曲短小簡練,旋律平穩舒展,節奏上也大致相同,所以我採用的是從節奏方面入手這首歌,但是整節

  下來還是發現了許多問題。

  一、節奏方面

  一年級的學生還小,節奏感不是特別好,所以我把歌曲的四句分別拿出來練習節奏。有的學生一直是一個節奏,有的學生節奏說對了手沒拍對,還有的學生乾脆手嘴對不上…面對這些問題,我不得不一遍遍的示範,一遍遍的練習,既耽誤了時間,又枯燥無味,學生很快就沒有了興趣。

  其實這首歌並沒有太多的難點,也就只有一句“不吃菜”和之前的節奏不一樣,我應該直接練習這句的節奏,然後聽歌就行了。但是我把每一句的節奏都練了,所以聽歌晚了。這說明我在備課的時候沒有備好,沒有預設好,我應該把所有能想得到的問題都想到,這樣才會把握住課堂的節奏。

  二、演唱方面

  在經過多次磨課中,我向於紅蓉老師學了一招,演唱時由不發聲到悄悄唱再到大聲唱。但是到了第三步大聲唱時,把我嚇了一跳:有幾個學生扯著嗓子喊…為什麼於老師的課沒有出現的問題,我的課堂出現了?

  三、伴奏方面,影響課堂質量和學生演唱的情緒,基本功亟待提升。

  四、評價語言

  可能是因為馬老師聽課我太興奮了,以致每次評價我都重複學生說過的話,而且自己一點意識都沒有,馬老師支招:評價語言不一定是有聲的,有時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就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工作快一年半了,雖然學校只有我一個音樂老師,但是我們綜合組的老師都非常認真的幫我備課、評課,給我的教案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讓我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感謝我親愛的同事們,更感謝馬老師不辭辛苦的一次次聽課、評課,給我更多的專業上的指點,讓我在迷茫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感謝給與我幫助的所有老師,我一定繼續努力,向更高一層樓邁進!

  教研員評課:

  1、讀節奏時間太長,早聽、多聽歌曲。

  2、要做好預設與生成,針對不同的班級情況設計教學環節。不要在教學設計中自我設定障礙。

  3、對學生的要求要有提前量,方能有效指導和掌控課堂。

  4、強化專業基本功水平。

  5、評價的方式課多元,語言再豐富些。

  6、多看優質課的影片,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蜻蜓》教學反思 9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小蜻蜓》教學反思。透過多種有趣的參與體驗,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小蜻蜓》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雖然學習材料簡單,但在設計教案時,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深入挖掘教材,大膽地進行探索,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表現音樂。

  一、創設情境,以美感人

  《小蜻蜓》是一首三拍子歌曲,為此我將四二拍的《口哨與小狗》與四三拍的《拉勾勾》組合,作為進教室的音樂,使學生一進入教室就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對四三拍子的歌曲有印象。《小蜻蜓》的音樂在整堂課中流淌,讓學生細細品位體驗歌曲的優美旋律。化妝表演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猶如一隻只形態各異的小蜻蜓在空中飛舞,整堂課從開始的音樂美、到學生的歌聲美、表演動作美、環境氛圍美、課件製作美、教師語言美---無時不體現著美,“美”字貫穿始終。

  二、巧用媒體、道具,激發興趣

  電腦多媒體教學由於它的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教學反思《《小蜻蜓》教學反思》。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挖掘課件的優勢,把知識、音響、動畫統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驗三拍子節奏旋律,我準備製作小蜻蜓隨三拍子音樂在美麗的田野上空捉蚊飛舞的動畫,透過聲音與畫面的結合,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感受音樂的節奏,解決了學習的重難點;在感受音高這一環節,我準備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把音的高低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與學生的體態語言相融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表現小蜻蜓,製作許多非常精緻的小蜻蜓頭飾,讓學生充分感受表演的逼真和表演的樂趣。

  三、破除常規,學唱歌曲

  傳統的新歌教學模式,勢必造成課堂氣氛的乏味。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改變了過去的傳統模式,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歌曲教學的深度,體用圖譜遊戲,既簡單明瞭形象地點出了歌曲的結構,又讓學生在“蜻蜓飛舞”的遊戲中學會歌曲,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熱情、積極參與,從而很好地體現學生主體自主參與的教學理念。

  四、拓展教材,想象模仿

  學生學習音樂創作常常從模仿入手,模仿是音樂創作的必經之路。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蜻蜓的身體特徵,讓學生模仿小蜻蜓飛舞時的舞姿,想象小蜻蜓捉蚊蟲時勇敢、勤快的樣子,並鼓勵學生自編與眾不同的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模仿力,激發學生的編創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