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彙編15篇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彙編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

  我校組織了語文教學研討活動,我執教了《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課一上完,我真切地體驗到課堂教學真的是"遺憾的藝術"。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其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課前,經過反覆的思索,我給這節課定了一個指導思想: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的角色,重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方法。《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有一條明顯的主線"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讓學生抓住主線自主提出問題,在質疑的同時產生探索的慾望,並引導學生從"可愛"和"破碎"兩方面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突破難點。,但是,課後,我反觀整個教學過程,我總覺得丟了點什麼。現就這課作以下幾點教學反思,與大家切磋:

  課文另一條主線—"自豪"到"心痛"這條情感暗線,我沒有抓住,透過多層次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讀中悟情,感受到強烈的情感變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以從發言中體會得到,學生的自學情況較好,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隻是大部分,有的學生做的不夠到位。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學習以及表現自我的機會。就我們班級現狀:有五十多人,在開展學習過程中,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舉手者數十人。只有一人有幸發表高見,其他人則無露臉的機會。開展合作學習,可化整為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和交流的機會。能搭起展示才華的舞臺,使學生感到有被人尊重的愉悅機會。但也有著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時間的分配,小組時間的不均衡,小組成員能力水平的差異等等,決定了我今後將會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2

  《僅有一個地球》是一篇各個版本教材都選編的文章。因為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既是一個永恆的時代主題,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既是我們每一個地球公民應盡的義務,又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教學這篇文章,旨在讓學生獲得關於地球資源、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明白“僅有一個地球”,懂得應當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這雖然是一篇說明文,但因文章飽含深情而備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親睞。支玉恆、王崧舟、周益民等名家都上過這篇課文,而我校的劉麗娟教師也上過這課,並且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對文字的解讀與挖掘已到達了一個幾乎不可攀越的高峰。

  也許是這兩年幾乎天天都能聽到新聞裡播放哪個國家,哪個地方又發生了什麼災難,只要開啟電腦,看到的也都是這些,有時心裡都對我們的生存產生疑問,所以在看到〈〈僅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時,我毫無疑問地選擇了這一課。高山仰止!如何把這篇課文上出新意,如何在其中融入一些自我的東西,成了困擾我最大的一個難題。思前想後,輾轉反側,最終,一篇融合了周益民“地球母親”獨特視角、王崧舟“詩意語文”內涵底蘊、胡冬梅創新設計以及自我個性解讀的教學設計成形了。

  一、課始情生。

  看過許多版本的〈〈僅有一個地球〉〉的開頭,都很精彩,可是人家用過的東西,我不想再去用,尤其是開頭,於是根據課件特點,我讓學生在睜開眼的一瞬間就感受到我們宇宙的神秘,感受我們地球母親美麗壯觀。

  看到孩子們“哇”的一聲和激動的表情,我明白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個純粹的星球,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經過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生的眼中,地球已經不僅僅是地球,是可愛、可親、無私、美麗的母親。我看得出孩子們其實在心裡有許多話想說,於是讓孩子們用自我的話讚美地球媽媽,到引入課文中是怎樣讚美我們的地球媽媽的,孩子們就不會覺得書上的讚美是虛假的、誇張的了,之後我又讓學生找出書中讓我們感受地球媽媽美麗的詞句,然後問學生,這樣的一個段落我們應當讀出什麼樣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讓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成了與母親的對話,與地球的溝通成了與母親的溝通,不僅僅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與地球的距離。正如周益民教師所說:“文字後面是地球母親的心跳,是地球母親的呼吸。”課始情生,實現了感情的同構,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感情的基調。

  二、課中情濃。

  教學中,我始終圍繞著“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句話進行教學,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本課的重點,這句話理解了,也就讓學生明白了“僅有一個地球”,懂得應當珍惜資源、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課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人類破壞地球的行為,談談自我看到這些行為之後的心境,反覆研讀使自我產生這種心境的詞語或句子,親眼看著我課前收集的人類對地球母親破壞的畫面等環節,使學生深入地瞭解了人類對地球母親的種種傷害,不用引導,學生就已明白:地球母親之所以有今日,那完全是人類造成的,是人類的自私、貪婪、愚昧無知造成的。

  之後,資料的補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基於此刻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宇宙與地球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資料沒有一個很深的瞭解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所以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宇宙與地球的有關書籍資料等,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資料的基礎上,我抓住“資源枯竭、生態災難”兩個方面,經過學生交流與補充資料,讓學生透過文章的語言文字和從紀錄片中“看”到人類對地球母親傷害後的種種惡果,讓學生明白到我們這個地球太容易破碎了,這使學生心靈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我們僅有一個家園一一地球,精心保護它吧!"最終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

  經過第一個環節的鋪墊,已成功地在學生的面前和他們心靈深處立起一個美麗的、可愛的、無私的、偉大的母親的光輝形象,而這一個環節的安排正是為了把這一活生生的形象在學生的面前砸碎,讓學生感受到這種切膚之痛、撕心裂肺之痛,讓他們明白,這就是地球母親的杯具,這就是人類的杯具,。什麼是杯具魯迅先生曾這樣比喻——杯具就是把最完美的東西在人們的眼前狠狠地砸碎!而這一杯具的製造者正是地球的子女——人類!從而激起學生們對那些自私、貪婪、愚昧無知的人們的痛恨;對地球母親不幸遭遇的深刻同情;對母親和人類未來的深深憂鬱……

  這個時候,不必要學生信誓旦旦的說“我們要如何如何地保護地球”,因為一切語言在此時已顯得蒼白無力!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已深入到每一個孩子內心的最深處,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這顆環保的種子必須會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將來還會開花結果。

  三、課終情未了。

  課上到這,孩子們想對我們人類說的話也就多了,可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僅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後,僅有一句話——僅有一個地球,讓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都記住——僅有一個地球,課雖終而情未了,課雖終然思考不止!

  儘管課堂還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明顯能夠感覺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課堂氣氛越來越凝重,而洋溢在其間的情感就像一壺老酒,時間越長,它的香味就越濃。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我們把教師所教的知識全忘記後剩下來的東西。一堂課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能為學生的生命鋪上一點底色,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有一點微薄的貢獻,就已經是功不可沒了。若干年後,學生們也許忘記了自我曾學過《僅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忘記了文中的所有詞句,也許忘記了我這個給他們上過課的教師,但只要還記得以往有這樣一份令他們難忘的感動;在扔垃圾時,能多走幾步,主動扔進垃圾箱;在用水時,不浪費水,有節儉用水的意識……我想,這就夠了!

  有人說,課堂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在遺憾中總結剖析提高,雖然忙碌,可是收穫不小,學無止境。在不斷創新的今日,教學方法,教學思路,可謂是百花齊放,作為第一線上的教師,必須要有自我的想法。適合自我學生的,能發展學生的,能提高教學水平的就是很好的。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3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一篇短小精悍科學說明文,這篇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晰,結構嚴謹,從地球的美麗而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三個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說明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醒人類要精心的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子孫後代。

  教學中我根據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引導學生:

  1、抓關鍵句,體會課文是怎樣一步步得出結論;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說出對句子的理解,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

  3、找出有關句子,瞭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以及這種方法的好處。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緊抓住這句,讓學生在閱讀中抓中心理解文字。引導學生抓住“美麗渺小”,學習課文的前兩步自然段,然後接著引導學生,抓住“容易破碎”,來理解地球上資源的寶貴有限,抓住3、4自然段中的關鍵詞,感受自然資源的有限和麵臨的危機,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最後引導學生關注,目前為止沒有第二個星球適合人類居,體會作者的用詞的嚴謹,在這一環節中,又讓學生回顧《宇宙生命之謎》這篇課文,讓學生明白,地球是目前適合人類居住的唯一星球。自然而然引出文章的結論:“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拓展呼籲: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為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設計環保宣傳標語。

  不足之處:讀書的時間不夠多,特別是第一自然段地球的美麗可愛應該透過朗讀表現出來,更能激起學生對地球的愛護。學生自主學習時忽略了個別不愛說話的孩子,今後教學中應多多關注。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4

  有人說:“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推進器”。成長就是對細節的反思積累起來的高度。教師要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就應該不斷更新,重構自己的教育思想,提煉昇華教育實踐,增長智慧。前幾天在中山小學執教了一堂市級教研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當走下課堂的一剎那,我就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教學真的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我所執教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是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課時目標力求通過了解水資源匱乏,水汙染嚴重的現狀,森林資源急劇減少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以及其他的一些汙染問題,感受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瞭解世界環境面臨的難題,培養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我的設計思路是:談話匯入,彙報調查情況,初步感知水是生命之源。接著出示世界水資源儲量表,從資料中直觀地感受到水資源匱乏的現狀,然後來動手分一分,畫一畫,更加真切地感受水資源的有限,以真實的調查瞭解有限水資源被汙染的現狀。在瞭解森林資源的環節中,以大量的圖片呈現給學生,感受到森林不僅能帶給我們美感,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具體的文字資料下了解森林資源驟減的現狀,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嚴重的後果。最後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面對地球上有限的資源被汙染,被嚴重破壞的現狀,展望未來,我們要做些什麼。課堂始終以學生的調查為基礎,引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是課堂的學習者,而老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設計好教學環節,胸懷兩次試教的感悟,我從容走進課堂:帶著憧憬,帶著期望,期待著出現那一幕幕的傷心無無奈,期待著課堂上出現隨波湧起的豪情與壯志,期待著孩子們心中的那一份使命感與責任感……可當我從講臺上走下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失敗了,感覺好無奈啊!先讓我把教學定格在那傷心的一幕幕吧!

  鏡頭一:當市教研員把話筒遞給我的那一刻,我滿心的想著,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我只是一個合作者,學習者。當我和孩子們簡單的聊過之後,看了看錶,天哪,離上課還有好幾分鐘,做什麼呢?腦子裡頓時一片空白,只是不時地看手錶,我想我的樣子一定狼狽又無奈,當離上課還有兩分鐘的時候,我又看手錶,還好,楊老師替我解了圍,說就上課吧!終於可以開始上課了!當我說出我的第一句話時,感覺聲音像在空中飄著,那樣的蒼白。

  鏡頭二:當我播放森林美景圖時,滿心期待出現優美的音樂,學生髮出讚歎聲,沒想到電腦也跟我開了個玩笑,竟然自動關機了,那一刻,真的好想哭啊!明明試過很多次的課件怎麼會在關鍵時刻出故障呢?我該怎麼辦?我相信我當時的表情是最無奈的。

  鏡頭三:當我宣佈就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彙報交流時,孩子們似乎很不情願地翻出資料,沒有出現預想的那種熱情,交流的慾望,更沒有預先想象地那樣出現了麗水水資源被汙染的嚴重現狀時的那種悲哀與傷心,孩子們的一臉地漠然。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課堂上的出現的這些局面?執教當晚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電腦前,耳邊聽到的是十指敲打鍵盤的聲音,胸中湧起的是翻江倒海般的思緒……

  一、教學的智慧

  靈動的課堂需要有教學智慧的教師,而我最缺少的就是課堂上臨時的應變能力,沉著冷靜的大氣與勇氣。當面對臺下聽課老師那一雙雙眼睛時,我退縮了,當我碰到電腦意外的關機時,我懵了。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師鎮靜,放鬆的心態,隨機應變。而這樣的能力並不是老師上了一,兩節課就有質的飛躍的,而是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地磨練,一點一滴的積累,我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更多的挑戰和考驗。

  二、老師的觀念

  雖然我的意識中,課堂是學生的,我只是他們學習的引領者。但是在課堂上,我還是緊緊地抓住給學生不放,四人小組的討論是在老師的吩咐下做的,課堂上的發言是為了回答老師的問題而舉手的,孩子學得非常被動。為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為了完成我預先設計的板書,我錯過了很多精彩的東西,如學生有獨到見解的發言,我沒有積極引導使其成為課堂上的一大亮點;學生帶過來的被汙染的水,我都沒有讓其在課堂上呈現。為了完成我預先的教學設計,也沒有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討論,交流。當我提了一個問題,環顧一週,舉手的仍然寥寥無幾,我就不再啟發了,不再等待了,急著進行我的下一個環節了。

  傷心之餘,所幸還有值得慶幸的事,那就是在準備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

  其一:學會了做課件。忙做課件,為了省力,總是很少自己在那裡思考,而這一次,因為課的設計改動很多,所以課件也要一次次地修改,我總不好意思一次次地麻煩別人,所以自己慢慢地摸索,告訴的會忘記,而做過的記憶就特別深刻了。想著下一次別人不會,我還可以當老師了,挺開心的;

  其二:孩子的收穫。雖然在課堂上,孩子們沒有發揮出我預期的效果,但是,在上課之前,我曾引導孩子去收集了很多有關環保方面的資料。就像我,為了上好這一課,曾經上網收集了很多相關資料,看很多的影片資料,也曾經去調查市區河道的汙染情況。也有很多孩子已經更近一步地認識到了地球資源的有限,在最後的“我為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有限的資源”獻計獻策環節中,很多孩子曾說到,要建議家長少開車,多步行,減少大氣汙染,還有的孩子談到,以前用水大手大腳,今後要學會節約,儘量讓水二次使用,如用洗臉的水沖廁所,還有的孩子談到,今後要建議家長買菜的時候用菜籃子,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這樣就能減少白色汙染,土地資源就能節約等等,孩子們的認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刻!。我想,透過這節課的教學,孩子或多或少的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枯竭了,我們將很難從別處得到補充,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了;

  其三:當課上完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師向我要了課件和教案,說自己在上這一課時,就有了一個很充分的準備。我想,這樣也不失為一件壞事,不管成功的還是失敗的課堂,總能夠留給大家很多思考的東西。

  最後,我想說的是要感謝我們的教研王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鍛鍊展示的機會,感謝王老師課前的意見和建議。我知道自己離一個優秀的品德教師還有很長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會一直去努力。繼續堅持我們的品德教學要努力的方向:並不是孩子們在課堂上說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真正觸動了孩子們的心,是否真正引起了孩子們的深思,是否能給他以後的行為帶來些許的變化……讓我為了這樣的一天而奮發努力!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5

  上一週上完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節課,按照慣例也應該進行一次課堂反思。在第一課時的時候,課堂匯入沒有問題,就是在講這篇課文是什麼文體的時候,學生們給了我一連串的答案,著實讓我十分震驚,他們居然沒有人會給我“說明文”這個答案,我感到十分震驚。還好在準備這篇課文的時候我瞭解到了四年級的時候他們學過的一片很出名的說明文叫做《火燒雲》,透過聯絡《火燒雲》這篇課文,總算讓他們想起了“說明文”這個答案,可讓我費了好一番功夫。接下來我對科普說明文進行了解釋和說明,讓他們做了筆記。

  在課文朗讀的方面,我讓同學們挨個進行朗讀,讀錯字、讀錯音的時候我都要進行一一糾正,給予、扁舟,這些都是老師對我的課堂進行肯定的地方。但是老師也跟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學生朗讀完之後沒有對他們進行適時和適當的評價、有沒有感情,我們接下來怎麼樣從這篇說明文中獲取不同於記敘文的感情,等等方面的引導。這是我以後有待改進的地方。讀完文章之後對文章進行概括、梳理課文,並且採用了畫圖的方法做了筆記,教授他們用畫圖的方法做筆記,對於這個可能他們都覺得比較新鮮,所以都比較有興致地把筆記抄下來,我在課堂巡視的時候看到他們都在認真做筆記,這讓我頗為欣慰。但是在講授說明方法,尤其是在列數字的時候,學生的思路無論如何都達不到那個點,因為我的引導方法有問題,當然這是在課後我才反思到的了。

  在第二課時的時候,感覺上得比較一般,主要是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在說明方法方面花了很多時間,課前回顧也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而且他們讓他們回答問題的時候基本上很難回答到我想要的答案,看來他們的基礎真的是很差,在回答問題這方面可見一斑了。所以在回答問題這方面也耗了課堂很多的時間,導致我在講後面的內容只能匆匆收尾,有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導致我自己的課堂體驗有點糟糕,讓我感到十分沮喪。

  老師在課後跟我講,同學齊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誰有沒有在開小差,在下課之後,老師抓出了幾個上課開小差的學生,並懲罰了他們,但是讓我驚訝的是這些名單裡面我在上課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一個都沒有注意到,這也讓我感到十分沮喪。看來我掌控課堂的能力還是有待提高,不,應該說還處於菜鳥階段,非常地差,偶爾能夠注意到學生走神,但是不能將整個課堂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以後在這方面也要加油才行。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6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即說明文中的一種。課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瞭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解決字詞問題,以及理清課文的脈絡,知道課文主要寫了關於地球的三方面的內容。

  第二課時,首先圍繞著課文的主線——“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引導學生探討:為什麼宇航員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然後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方法——說明方法及修辭方法。

  下面,我主要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反思。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抓住“為什麼宇航員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樣的感嘆?”這一問題直奔課文主題,再輻射全文。這樣,既避免了瑣碎的分析,又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學程序。

  首先讓學生感悟地球的可愛。透過朗讀課文,學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寫地球外觀美麗的句子,抓住“晶瑩”、“紗衣”、“搖籃”、“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等詞語,體會地球外在的美麗,讀出對地球的喜愛讚美之情。再引導學生談地球內在的美——地球是慷慨的、無私的。讓學生體會到:只有母親才會這樣無私的愛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們稱地球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接下來自然過渡:然而面對養育我們的母親,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她的呢?從而談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自然資源的有限”,“人類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因為有了前面對地球母親的情感積澱,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抓住“不加節制”、“濫用”、“隨意破壞”等關鍵詞的理解,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衝突——人類是多麼自私,多麼貪婪,多麼無知!讓學生意識到,如果“不加節制”地“隨意毀”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從而引導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必須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這雖是一篇說明文,卻有著記敘文同樣強烈的情感。所以,我打破學習說明文的一般方法,主要從情感方面進行啟發,激發學生對地球母親的熱愛之情以及對破壞地球行為的痛恨之情,增強保護地球的使命感。激發情感方面,主要引導抓住關鍵字詞,體會含義,想象畫面,再輔以直觀的圖片,使學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最後,引導學生和作者一塊發出號召——齊讀課文最後一段,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此時,從學生強烈的語氣中,我能感受他們的痛心、熱情與決心。

  在學生感受了課文內容、體會了情感之後,再引導他們領會作者的寫作方法——說明方法及修辭方法。我是這樣過渡的:這是一篇說明文,卻如此深切地激發了我們的情感,啟迪我們的思想。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回顧一下,剛才已經透過體會“本來”“至少”等詞,感受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嚴謹性(板書:準確用詞)。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作者還用了哪些方法?引導複習鞏固說明方法和修辭方法後,以“說明地球的美麗可愛”那段為例,師生一塊感悟寫法。再佈置同桌之間討論:課文在說明“渺小、資源有限、無法移居”這三方面分別運用了哪些方法?之後交流。學生在交流反饋時,積極性非常高,可見同桌交流效果好。這樣,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在老師的鼓勵下,以後相關作文定能運用到相應的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開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於是努力啟發,當時我顯得有些急躁。因為前面花的時間過長,所以後面體會寫法時,就顯得有些倉促,留了點尾巴到另一節課解決。不過,好在前面的環節都抓實了,留點尾巴也不覺遺憾。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7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學小品文的形式,從人類的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瞭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本文有一條明顯的主線“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本文的“命脈”,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中心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字,理解文字。首先讓學生感悟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裡?透過朗讀課文,學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寫地球外觀美麗的句子,抓住“晶瑩”、“紗衣”、“搖籃”、“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等詞語,體會地球的外表的美麗可愛,讀出對地球的讚美之情,並能熟讀成誦。再引導學生談地球內在的美麗——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只有母親才會這樣無私的愛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們稱地球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然而面對養育我們的母親,人類是怎樣對待它的呢?從而談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礦產資源的枯竭”,“人類根本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都告訴我們,我們只有保護地球,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在課外補充人類對地球破壞的圖片時,學生的的情感被調動起來,越發感受到人類的做法是不對的,從而認識到今後該怎麼做,在聆聽了邁克傑克遜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後,學生們為地球母親寫宣傳標語,“保護地球=熱愛媽媽”,“為了生存,保護地球”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們的焦慮、心痛、熱情與決心。

  教學中,我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誘導學生在與文字的對話中主體內化,激發了孩子的情思。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親”的懷抱時,他們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們盡情地訴說著自己對“地球母親”的心聲。一聲聲、一句句飽含真摯感情的話語,多麼令人心酸,扣人心絃。那不是僅僅用語言在說,而是用心在說,用情在說,用自己對“地球母親”全部的愛在說。

  教學後,和學校的老師交流,我覺得自己在教學中評價不應只是膚淺的表揚,“你讀得很有感情”、“你說的很好”……孩子們的評價還是隻停留在一個很淺的面上,給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套話正有充斥整個課堂的趨勢。這的確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致力於引導學生關注“你從他的朗讀中感悟到了什麼”“你覺得他那些地方讀得好?好在哪裡?”……引導學生圍繞這些方面進行實效性的評價,讓評價真正落到實處,不在只是空套、只是點綴。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8

  一堂閱讀課,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做到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情意濃濃。我覺得一堂成功的閱讀課應該讓語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應該從情感深處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生命激情。讓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成為師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時光,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無盡的回味帶給學生深遠的影響。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有關環保話題的課文。在重點段落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是指導學生閱讀這種方法,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解文字。比如課文在描寫地球遭受破壞的文段,我覺得這部分內容對小學生來說過於理性了,於是我就精心地組織了一段教師旁白敘述,加上震撼的音樂。這些地球遭受破壞的鏡頭,我希望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還有這些極具震憾的音樂能帶給學生心靈的一些衝擊,我希望能夠藉助形象來激發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使學生產生聯想。

  此時此刻,在學生的心目中,地球已經不再是地球,而是一位可愛、可親、無私、慷慨的人類的“母親”。隨著對話的深入,溝通的拓展,後悔的心情產生了,心痛的感覺找到了,幡然醒悟的滋味嚐到了。

  這節課,我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誘導學生在與文字的對話中主體內化,主體自悟,激發了孩子的情思。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親”的懷抱時,他們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們盡情地訴說著自己對“地球母親”的心聲。一聲聲、一句句飽含真摯感情的話語,多麼令人心酸,扣人心絃。那不是僅僅用語言在說,而是用心在說,用情在說,用自己對“地球母親”全部的愛在說。

  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是一個重大的轉變,教師從講壇走下來如何面對學生是一個很迫切的問題。我們深知,作為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既要有深厚的修養和學識,還要具備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不是機械控制,不是越俎代庖,重在激勵,妙在點撥,貴在引導,使整個教學過程收放自如,快慢有度,動靜有節。可是在現階段,如何控制學生小組討論的節奏,如何因勢利導激發學生更廣闊的思維,如何對學生的活動收放有度,如何對學生的思考評價到位,以及如何協調資源的大量、多樣化掩蓋分析思考過程的矛盾等這都是我所疑惑的問題。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9

  《只有一個地球》是第十一冊中一篇文藝性說明文,透過教學,要使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環保教育,同時培養其思維的嚴密性,靈活性,獨創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文字題材與表達形式都比較嚴肅,如何寓嚴肅於生動之中,使學生得到知識,情感,能力多方面的提高,是教學難點所在。

  一、切入中心,重點議讀

  一篇文章往往包蘊著豐富的內涵,若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能力範圍之內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須緊扣中心。

  本課教學中,繼提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母親”這一問題並進行簡單交流之後,馬上提出中心議題“實際上人類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使地球面臨著怎樣的危機對此你有何感想 ”組織學生進行自讀與小組探討。充分的讀,議,使學生全面而清楚地瞭解到由於人類對地球的無節制破壞,已使地球面臨資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機,認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危害。在與上一環節內容的反差中,學生心靈受到較大觸動,水到渠成地發出“保護地球”的呼籲。

  二、調整順序,活用文字

  文章有一定的寫作順序,但為了表達的需要,作者可以靈活改變固有的模式。同樣,為了教學的需要,教師也可以對文字的順序進行調整,以更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促進閱讀理解。

  文中宇航員的話是在接近尾聲時出現的,起到了總結前文,激發感情的作用。但當學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壞程度,便發出了類似“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的感慨,因此調整原順序,在“讀議”之後請學生讀一讀宇航員的話,不僅沒有妨礙教學程序,反而使學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昇華。

  三、鼓勵質疑,訓練思辯

  儘管文中明確提出“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然而受科幻作品的影響,不少同學提出諸如“月球家園”,“火星之家”,“空際旅館”等幻想中的人類未來家園。這是學生思維活躍的表象,也表明學生開始敢於質疑。此時,把“只有一個地球”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顯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怎麼辦我想到了“辯論”.

  辯論是學生樂於參與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知識貯存,啟用思維,使其在言語交鋒中得到聽力,思維,表達,交際等多方面能力訓練,更能使觀點更趨明晰,科學。果然,在我有意的引導下,學生起初的互不服氣,聲嘶力竭轉為互相質問,據理力爭。“我們要相信科學。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在月球上建起人造仿地球莊園!”“人類有多少,而月球有多大 ”“火星之家在建成之前,恐怕人類已經因大自然的報復而所剩無幾了!”“也許我們可以發現在遙遠的外太空,還有一個‘地球’存在,但是,有多少光年我們要在茫茫宇宙中漂浮多久那裡是否已經有了主人 ”……學生的思辯能力得到展示與成長的舞臺,而同時,“只有一個地球”“必須保護地球”的觀念也隨之深入人心。

  課堂上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最明顯的,是在辯論時,幾名課外知識豐富,思維敏捷的學生充當了主辯手,而大部分同學成了偶爾插幾句的拉拉隊。其他同學發言不多的原因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1,視野狹隘,對課外知識知之甚少;2,心中有數,但表達能力差;3,缺乏自信,擔心說得不好而被笑話。“少數參與”的現象不免有違“教學要面向全體”的要求,但畢竟使幾位“主辯手”得到充分的發揮,也給其他同學以鼓舞。鼓勵學生豐富課外知識,為不善或不敢發言的同學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可以有效地彌補這一不足,使課堂的活躍性不流於形式。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0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範圍很小,地球所用的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採、隨意破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後,用科學研究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最後得出結論: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教學時,我先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宇宙與地球的資料,讓學生透過資料去充分了解地球。接著,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弄清課文圍繞地球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充分質疑,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在讀中感悟,在議中交流。具體步驟如下:

  1、感受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本文列舉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活動範圍很小,地球被破壞沒有其他星球可去。這三個方面,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只有、本來、至少”等重點詞語,透過指名讀、分開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感受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從而感受到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義。

  2、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本文是一篇教育意義很強的課文。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自學中自悟,寫下自己讀文後的感受。然後深入教學,充分利用資料等資源,在感悟中牢牢把握住課文的情感線,使學生的心隨著課文內容的深入越收越緊,越來越沉重,最後,發自內心地呼喊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3、利用課文的說明方法,深入理解內容。本文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引用。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更有效地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內容。教學中,我透過說明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它們的作用。如第六自然段,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四十萬億千米,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並不知道,四十萬億千米到底是多大。於是,我藉助以前學過的課文《太陽》,它告訴我們太陽離地球是 1、5億千米,坐飛機去的話大約要二十幾年,這樣一估算,四十萬億千米坐飛機得五六百萬年才能到達,這樣就使學生一下子明白,即使在四十萬億千米以外的地方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我們也是無法到達的。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能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有效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為了使學生感受地球的可愛及與人類的關係,我出示宇宙中看見的地球圖片,特別我用了幾幅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來觀察、談話,特別最後讓學生合作編成一首讚美地球的小詩,有效地解決了課文的重難點,使學生對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不足之處

  教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理解課文第二段時,學生的理解面較窄,沒有聯絡生活來理解。出現這種情況和我的引導沒有引導好有很大關係,也說明了我課前備課不夠充分。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以地球是我們共同的母親引入課題,接著初讀課文明確課文講了地球美麗又渺小、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方面內容,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服力強,語言準確嚴謹。然後抽選幾個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此時其他學生邊聽邊勾畫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宇航員說:“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可愛”表現在哪裡?“容易破碎”在那裡?找出文中的語句體會。最後給地球媽媽獻上一份禮物,如:一份保護地球環境的倡議書,一張環保宣傳畫,給人類的一封信……形式不限,要求表達真情實感。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1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學小品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向我們闡述了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這篇說明文的條理非常清晰,從地球“美麗而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呼籲我們要精心保護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的又容易破碎的地球。

  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定位在:

  1、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說出對句子的理解,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為什麼只有一個地球,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找出有關的句子,瞭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這是本文的“命脈”,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中心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字,理解文字;再引導學生談地球的美麗,資源的寶貴;最後引導學生體會層層深入的說理方法。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效果不錯。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致力於引導學生關注“你從他的朗讀中感悟到了什麼”“你覺得他那些地方讀得好?好在哪裡?”……引導學生圍繞這些方面進行實效性的評價,讓評價真正落到實處,這樣才會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理想。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2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透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課文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範圍很小、地球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採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後,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最後得出結論: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我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明白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作者是帶著珍愛的感情來寫的。抓住這種基調,我讓學生在朗讀完課文以後,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在書中相關地方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隨後,我帶領學生學習了課文的一、三兩部分,第二部分分小組自學完成,最後體會情感,達到昇華。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有關知識:我國的森林資源危機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這使學生心靈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接著我出示我國生態環境的幾個數字,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我們身邊環保、生活實際來談體會,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地球,精心保護它吧!終於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

  回顧這節課,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這是一篇說明文,在整堂課上涉及說明方法的教學很少,沒有給學生滲透相應的寫作方法。另外課上讓學生小練筆的環節沒有充分的時間,只是讓大家說說而已。所以,今後還要在備課方面多下功夫。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3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透過介紹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的範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的開採、隨意毀壞後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其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基於現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宇宙與地球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內容沒有一個很深的瞭解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宇宙與地球的有關書籍資料等。

  課堂上我精心設計瞭如下教學步驟:一是速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二是集體交流讀書心得,引導感情精讀最打動自己心絃的段落,教師抓重點,適時點拔,引導突破難點;三是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獨特感受用一兩句話寫下來,以內外文字。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是緊緊圍繞“地球的樣子”“地球小、人類活動範圍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和“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介紹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有關知識:我國的森林資源危機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濫捕殺藏羚羊等畫面,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我們身邊環保、生活實際來談體會,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再讓學生將自己的獨特感受寫下來,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最後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寫關於環保的廣告詞或將整理蒐集到的有關地球奧秘的資料,辦一份小報。這樣不僅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4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了有關地球的知識,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條理清晰,說服力強。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同學們瞭解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導致了怎樣嚴重的後果,從而明白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授課時,我讓學生理解過課文的文字內容後,又設計了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連拓展環節,從而更加深學生的理解。

  一、本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兩處:

  1、課前,經過反覆的思索,我給這節課定了一個指導思想: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的角色,重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方法。《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有一條明顯的主線“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讓學生抓住主線引導學生從“可愛”和“破碎”兩方面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突破難點。同時我以表格的形式重視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結合文字並跳出文字聯絡生活認識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從而喚醒學生對地球的保護意識。

  2、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地位較為充分地體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例如,學生課前蒐集資料,舉例說明人類所造成的生態災難,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3、昇華情感

  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寫在課題後面,再與同學們交流。這樣,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二、教學不足

  1、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以從發言中體會得到,學生的自學情況較好,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隻是大部分,有的學生做的不夠到位。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學習以及表現自我的機會。在交流彙報中,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

  2、理解宇航員說的這句話不夠全面,學生回答的面有點窄。而教師又沒有很好的去引導。

  3、作為科普性的說明文,學生肯定有很多的疑問,而我卻沒有留給學生質疑的機會。

  4、本科教學讀的訓練落實不夠到位,有待今後的改進。

  三、產生的疑惑

  本課中我為了突破教學重點,落實引導學生“從文字走向生活”這一教學理念,設計了表格,課件展示地球母親受破壞的情況,內容更系統化,但卻導致教學時間的短缺,影響了其他教學環節的安排以及讀的訓練。那麼,到底怎樣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呢?懇請大家指教。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5

  本文《只有一個地球》,是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很好地緊扣了本單元保護地球,熱愛自然,節約資源的主題。課文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同學們對地球也多多少少地有些瞭解。上課開始後,我用毛主席的一句“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的詩詞所描述的自然現象聯絡本課所要講到的地球,讓同學們更好地聯絡生活實際。在正式引領同學感知課文之前,先以提問同學的形式讓學生大膽交流“你對地球的瞭解”這個問題,由於之前已經佈置課前預習,學生都已經查閱了相關資料,透過這個問題的展示,著重培養學生口頭表述的表達能力,但這個環節也暴露出我在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明顯過於拖沓,浪費了很多時間,使這堂課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也影響了後面環節的展開。時間的科學分配是保證課堂效率的基本,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一定要特別留意這一環節,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遊刃有餘。

  在課堂課文感知環節,這堂課上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邏輯混亂。由於本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標要求兩課時結束本文課程,但本次聽課要求在一課時的時間內抓出課文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並在課堂上解決這些問題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加緊湊,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把原定的教學課件進行了較大的修改,這也導致我對本文的整體把握不足,沒有吃透教材和課標要求,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課件,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充分地吸取教訓,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一定要自己首先認真備課,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

  在課文感知環節,我主要抓住“本文從哪幾個方面描述地球的?”、“人類和地球的相互關係”、“本文使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解讀文中個別句子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這幾個問題進行課文的解讀,雖然基本上涵蓋了本文教學重點,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層次地發掘,僅僅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面上。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透過提問學生相關問題,充分暴露了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以下問題:我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學習差異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想當然地進行教學設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重點注意這些問題。

  課堂感知環節結束後,為了加深同學們對本文主題:“只有一個地球”的理解,我特意在課堂上設計了隨堂練筆的環節,我設計這一環節的初衷是培養學生主題寫作的能力。但是由於前面的課堂設計沒有拿捏好時間,這一環節並沒有充分展開,也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這一環節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了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尤其是時間分配上的問題。

  在聽課結束後,五六級部全部老師都參加了評課活動,各個老師積極踴躍地發言,及時地指出了我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使我獲益匪淺。

  只有充分地瞭解自己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這次的聽課評課活動讓我發現了很多自身存在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我深入地總結和針對性地糾正提高這些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我對自己有著充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