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

  本堂課教學內容為小學二年級上冊“5的乘法口訣”。我的課程設計理念是用好道具、簡化教學思路、細化課中活動、突破教學重難點。

  “5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情景、興趣匯入為主。選自《西遊記》中的一個小段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匯入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初步瞭解本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道具(手指圖)佔據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透過學生自主觀察手指圖,以及教師引導,學生們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如何讓簡單的教學內容上得生動,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我對“5的乘法口訣”進行了創新處理,在本課教學儘量能夠體現以下幾點:

  1、在上課期間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較好的運用了直觀教學法的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這樣的情境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還可以把數學課與美術課有機結合起來。

  2、教學中緊貼主題,儘量地簡化教學思路,使同學更準確、迅速的接受新課的學習內容。

  4、在探究中交流,經歷口訣編寫的過程。把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置於讓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之中,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引發學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訣的含義和來源,理解乘法意義、算式、口訣三者之間的聯絡,體驗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乘法算式。透過小組討論,學生投身於集體合作學習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和精神。

  5、透過各種形式的的記憶方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最後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記住口訣,也是這節課必不可少的內容。

  6、 在練習中昇華,深化知識的形成過程。為了使學生對5的乘法口訣有更好的理解,在練習設計中注重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氛圍,並透過練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所學知識。

  教師為學生營造好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而且老師的教學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2

  《5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編寫乘法口訣的開端,其地位尤為重要。這部分把乘法口訣以及它的意義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理解口訣的結構。本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在學知識時學習數學的方法,為更好地為後面乘法口訣的學習打基礎.

  在教學中,我從謎語引入,兩棵小樹10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學生猜出手以後,利用《我有一雙勤勞的手》的歌曲,讓學生為自己的這雙小手而自豪,並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課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

  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導學生自主編制口訣時,我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編寫5×1和1×5的乘法口訣,在老師引導下師生共同編口訣。第二個層次是編寫5×2和2×5,大膽採嘗試讓學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編口訣。第三層次是編寫5×3和3×5 、5×4和4×5、5×5的口訣,由學生自己編寫。在這三個層次的教學中,學生的已有基礎不同以致編出口訣的進度不一。編出的準確度也不同,在不對的口訣中我沒有深究,讓學生帶著錯,去進行探究規律的學習。

  讓學生觀察5的乘法口訣,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和把握5的乘法口訣,從而達到理解基礎上的記憶。運用不同的策略使學生熟記口訣。這樣由“扶”到“放”,逐步的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於客觀地位,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點撥、啟發,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知識的真諦。

  學習中學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課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聽課是我不以學生答對為樂,而是全面關注學生,隨機點不同的學生回答,從課堂的實際去引導學生解決,在解決中讓學生髮現規律,更好地掌握編口訣的方法,更好的記憶口訣。

  在練習的設計中,我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生性好動以及他們的認知特點,注重了形式多樣化,內容的趣味性。分成三個層次:(1)針對性練習。(2)基本練習。(3)拓展練習。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記憶口訣。讓學生自己掌握重點,這樣既能強化已學的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更給學生一個思維拓展的空間。

  但是在課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練習中幾次出現了像“五一得五”這樣的口訣,雖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訣一般把小數放前面,但還是有學生錯。如果在寫乘法算式時,直接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在給這兩道乘法算式編口訣,學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訣一般能解決兩道乘法算式。教學中我的數學語言還不夠嚴密,課堂教學語言還需要加強訓練。要講究課堂效率,課上要做到精講,最後在練習題的安排上,要採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由淺入深,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不能只侷限於書本。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3

  5的乘法口訣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乘法口訣,新課標把5的乘法口訣作為起始內容進行編排,便於學生掌握規律,掌握口訣的編制方法,在編制的過程中體現一定的規律性,能讓學生更快的投入到解決問題與編制口訣的數學活動中去。前面學習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時,大部分學生已經能非常熟練地5個5個地數,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和口訣的記憶,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後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在嘗試編口訣,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訣時,引導學生找出口訣的規律,啟發學生從各方面思考,如“一隻手有5個手指”,1個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個人有2隻手,2隻手一上共有10個手指”2個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讓學生從具體的、直觀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利於學生快速地記憶口訣,而且對學生理解乘法問題,解決乘法問題很有幫助。

  編口訣是這節課的重點,我採用的是先扶後放這一教學手段,因為我知道口訣對於學生來說並非難事,所以我先讓學生說說意圖,然後讓學生編口訣,再理解口訣的意思,在這整個環節中,我很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能解決的就讓學生自己來解決,而不是由老師傳授給他們。目的是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讓學生來展現自己的本領,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體現學生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記憶口訣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透過拍手遊戲、對口令、猜卡片遊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淺入深,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弱勢”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增強他們學習和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中積極地探索和發現口訣、熟練的記憶和應用乘法口訣。在學生背誦口訣的時候,對口訣的理解很好,記憶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對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進行區別的時候,學生讀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常把算式說成口訣。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指導和幫助。

  最後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路,整理學習思路,理解口訣的意義,掌握學習口訣的方法,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4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緊密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透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從一隻手有幾個手指入手,讓學生算一個小組的同學共有多少手指。並試著說出“一隻手有5個手指,2隻手有10個手指,3隻手有15個手指,···”讓後引入雜技表演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怎麼數,並試著說出算式,當學生能說出一部分後,我讓全班同學一起動筆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讓學生自己試一試怎麼記住這些乘法算式,有的

  孩子說出:“一個5是5,2個5是10,···”因為一部分孩子課前已經會背口訣,能直接說出口訣,我就結合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說出口訣的意思,這樣大家的觀點互相結合,學生順利的完成了口訣的編制,很快理解了口訣的意義,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有什麼規律,怎樣記得快,經過討論,學生很快發現了規律,在課堂上大多數同學都能熟練的背出口訣,會用口訣,學習效果非常好。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匯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時我讓學生擺小棒,讓學生理解1個

  5、2個5……,從而理解乘法的的含義。

  首先,第一個層次是5×11×5的乘法口訣,老師編給學生看。

  第二個層次是編5×22×5的乘法口訣,採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師指導學生編口訣。

  第三個層次是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兩人一組學生自己編口訣。

  第四個層次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

  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5

  成功之處:

  1、準確、合理的把握教學教材。

  5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已經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這節數學課中,我能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精心設計了一些能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發展思維的活動。使學生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並能熟記5的乘法口訣,還能運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設情境,巧妙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地去參與。課始,老師出示幾道加法算式,讓學生在10秒鐘內說出得數。學生很難說得出來,老師卻能很快說出得數,這是為什麼呢?讓學生很佩服老師,這時老師及時的匯入新課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也使學生在課的一開始就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3、緊密聯絡生活實際,突出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如:將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與自己的雙手聯絡起來。一隻手有幾個手指?表示幾個5?2隻手有幾個手指。表示幾個5?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中,讓學生感到親切。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他們身邊,學習數學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願學、樂學。

  4、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探索過程是本節課一大亮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體現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呂老師在這一環節做得很漂亮。如:在編5的口訣時一五得五直接由老師編出。第二句在老師的啟發下編出。最後三句老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己編口訣。教師的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逐步讓學生參與探究新知識的過程,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老師能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不但較好地理解了口訣的來源,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同時也能面向全體學生。

  5、精心設計練習,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練。

  鞏固練習環節也是一大亮點,透過大量不同形式的訓練:對口令、看圖寫算式、卡片練習等等,練習設計形式多樣,層次遞進,又很生活化,顯得非常生動有趣,消除低年級學生學習枯燥數學的心理。一系列都是圍繞新課教學內容進行,使學生在反覆練習中學生學而不厭,熟而不倦。

  6、整節課教與學的時間分佈合理。

  本節課匯入用了3分鐘,新課學習23分鐘,練習14分鐘。

  不足之處:

  1、在學習新課時,我讓三位學生上講臺點選課件演示後三幾句口訣,因為課件的內容肯定是正確的,學生直接點選就出來了,這樣的演示沒有什麼意義。如果老師讓學生拿表格上展示臺來展示會更好,這樣即能檢查學生做題的情況,又能使學生有成就感。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我們組認為是我做的最不得當的地方。教學過程中肯定學生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提高學習激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的是,及時的鼓勵、表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一點。比如練習時題目一出現,大學生都把小手高高地起來了,而我卻對學生說:先不舉手。其實孩子們早就有答案了,老師直接讓他們說就好了。這樣就不會打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3、不要使用提問來作為一種懲罰,讓學生感到尷尬。

  課堂上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思考問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沒有舉手老師提問他,他能正確回答那就好,答不出的話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對不積極舉手的學生應採取暗示的方法,而不要借提問來進行懲治。假如老師總是提問不舉手的學生,學生就會誤解成不舉手就會被提問,那學生想被提問時就會故意不舉手,那舉手沒意義了。

  4、練習題這是誰家的信的課件設計不夠美觀。如果我在房子上加上小動物的頭像,學生就會很快說出這是誰的家了。就不會說成是什麼5的家或10的家。或者老師做成卡片,讓學生上講臺擺一擺,這樣更能啟用課堂氛圍,把整節課推向**。

  5、後兩道練習題算式都是35,感覺算式重複。如果改成其他算式就更好了。

  6、我在課堂教學中一直用平淡不變的語氣給學生講課,感覺整堂課平淡不變。做為教師要講究課堂的語言藝術,因為它能夠感染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充滿情感,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6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乘法口訣的,主要讓學生參加編口訣的活動,體會編口訣的方法,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在設計時大體分為三個環節:第一,激趣匯入,進行鋪墊。從學生喜歡的`故事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調節課堂氣氛。第二,自主探索,創編口訣。從學生熟悉的手出發,透過小組合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前兩句口訣交給學生編口訣的方法,第三句跟學生一塊來編,後兩句放手讓學生獨立編出口訣。學習活動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提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快樂練習,深化鞏固。透過分析口訣來記憶口訣。二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喜歡在活動中學、在遊戲中學、在生活中學。我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做遊戲,在活動中記憶口訣,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在鞏固練習中,習題的設計搶奪紅旗,練習題有層次、有坡度,使5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

  整節課教學上時間顯得很倉促,前面匯入環節設計的有點多,耽誤了很多時間。學生整節課的表現欲不強,沒有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徐老師提出的&ldqu;大情境&rdqu;教學給了我很多啟示,我會調整一下教學設計,改變一下教學方法,爭取打造出更優質的一節課。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7

  今天這節課是一節綜合應用2-5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練習課,很感謝各位老師來聽課,給我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透過今天的聽課評課活動,我有很多收穫。

  1、在複習舊知階段,呈現的教學卡片要由易到難,可先呈現算式卡片,再呈現口訣卡片,先呈現前半句,讓學生接後半句,再呈現後半句,讓學生對前半句。以開火車的形式複習2-5的乘法口訣。在此過程中,甲生回答錯了,可以讓其他同學幫他糾正錯誤,要讓甲生知道正確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說出來,會加深印象。教師還要注意及時進行評價,如 二十四,甲生說四六二十四,多數學生都認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經過認真思考後說是三八二十四,教師要對乙生及時表揚,這種鼓勵會讓更多孩子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動腦思考,積極發言,如後面再出現 十八,同學們就會考慮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師的評價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是很重要的。

  2、在圖畫匯入新課階段,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從圖中收集資訊,提煉文字資訊,發現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在觀察圖畫蒐集資訊時,引導學生提出第一個數學問題,如樹上和地上的小鳥一共有幾隻,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交流答案,指明學生回答問題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路,為什麼這樣列算式,算式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鼓勵學生有不同意見,可將不同答案板書,有助於學生真正理解乘法意義及口訣。第一個問題解決完以後,讓學生開動腦筋提出不同問題,讓學生選擇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限定時間讓學生思考、計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學生方法可能不一樣,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來,鼓勵方法的多樣化,最後總結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

  3、一節成功的數學課,一定要有練習,要讓學生動筆計算,讓學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穫。教師還要組織好教學語言,語速不要太快,要有節奏感,語言要幹練準確,符合低齡兒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學細節,思維要符合兒童的發展。如本節課中一共有幾朵小花,一共有幾隻小貓,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教師不必刻意拔高,以至於把問題複雜化。

  5、適當地挖掘教材,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本節課主題圖中的教學樓視窗個數,就可以作為學生合作探究的一個主題。先讓學生獨立算出視窗的個數,然後交流方法。

  6、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當一人或一組在回答問題時,其他人在做什麼,是在聽、在思考還是在玩,低年級的兒童活潑好動,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後要多學習經驗,多想辦法控制課堂。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向老師們學習方法,多聽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進步。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8

  第十三週到第十五週,我校進行了“高效課堂”教研活動,每人授課一節,我的課題是“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本節課是學生首次接觸的除法計算。重點是用口訣求商的方法,透過計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訣解決除法的簡便性以及培養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靈活性。

  優點:

  1、我想到現在的孩子小,有時起床都要家長督促甚至還有遲到現象,我想讓孩子從思想上意識到要早睡早起養成好的作息習慣,所以我就這樣創設情境:熊貓貝貝是一個特別勤快的孩子,他每天早睡早起,從來沒有遲到過,就連星期天他也不睡懶覺。這不,一大早,他就來到店裡給媽媽幫忙。瞧,他正忙著給顧客介紹玩具的價格呢!從而引出投影情境圖。這裡的玩具可真不少啊!你能幫小熊介紹一下這些玩具的價格嗎?讓學生從圖中找出數學資訊,並指名完整地介紹玩具。此環節透過教參,是讓學生自己根據給出的數學資訊提問題並解決問題。我想:孩子們在前面的基礎上已經會提加法、減法問題和乘法問題,個別能提除法,肯定能提出好多,如果那樣肯定要用好長時間,不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你能幫顧客解決第一個問題嗎:10元錢能買幾個皮球?我把櫃檯裡面的看出小熊貝貝,另一隻小熊當成顧客,這樣就比較自然了。

  2、讓學生探索“求商的方法”。首先,根據列出的算式,孩子們憑著感覺很快算出了得數,10÷2=5(個)。先別急著說答案,先想想你是怎樣算出來的?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結果對不對。(可以數一數、畫一畫、圈一圈,也可以說說想法。)孩子們很快動手,用10個圓圈代替10元錢,倆個圈一起,共圈了5圈,有的還在上面寫上2元,下面寫上1個,數一數共5個。還有的是:一個皮球2元,2個4元,3個6元,4個8元,5個正好10元。還有個別孩子寫了乘法口訣。我讓畫的好的到黑板上用老師準備好的磁扣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他們畫的一目瞭然,很清楚明白。讓孩子當小老師講講自己的想法,從而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探討過程中,我問他們喜歡哪種方法,多數孩子喜歡畫圖的方法,因為一看就知道買了幾個,很清楚。有一個孩子說喜歡乘法口訣,因為算得很快。我因勢利導,問其他孩子如果100元錢,你要畫100個圈才行,要是更多呢,你還能畫圖嗎,從而達成一致,用口訣算商簡便。突出了重點。此過程,體現了孩子是學習的主人,

  3、在製作課件上我也注意了孩子的愛好和興趣。除了前面的熊貓玩具店圖外,課件儘量做的顏色亮麗些,突出主題,練習中紅紅的蘋果,鮮紅亮麗的手套,更讓孩子們感興趣的是練習中的建房子每塊磚上有一個算式,計算正確你就是合格的建築師。學生帶著高度的熱情和參與度,每答對一個,就壘砌一塊磚,最後建起了一座結實的房子圖。“你真棒!”“你的聲音真洪亮!”“你回答的真完整!”激勵著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樹立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注意了練習的由易到難,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且增加了練習的密度。

  不足之處:

  1、在授新過程中,孩子們很快列出算式後,我說,我們知道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這裡沒出現平均分,你怎麼也用除法呢?一個孩子說的很好,他說,都是2元買一個皮球,都是一樣多,說明就是平均分了,所以用除法。我總結道:每2元就能買一個皮球,10元裡面有幾個2元,就能買幾個球,於是板書:10裡面有幾個2?此過程,我最好再多叫兩名學生說一說,老師最好再總結:像這樣的除法是除法的另一種形式,包含除。我想是不是這樣做效果會更好些?

  2、語言上還欠錘鍊。有的環節語出後欠精確,以後還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向他人學習,使語言更具感染力。

  3、探索過程還需要再“放”開手,讓孩子能充分的在動手過程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習編寫口訣的開端,其地位尤為重要;透過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特別在編制5的乘法口訣過程中,讓學生的個體探索與同桌合作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再聯絡乘法的意義,從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後編寫乘法口訣;編寫乘法口訣的教學,屬於學習法則的課型,學生運用學習法則的思維模式,歸納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讓學生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訣,提高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目的能力。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匯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直觀性、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二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所以我想到擺小棒,透過擺自己喜歡的圖形,讓學生理解1個5、2個5……,從而理解乘法的的含義。我創設了讓學生擺自己喜歡的圖形的情景,學生根據自己擺的圖形說出乘法算式,來引出課題《5的乘法口訣》。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時,我讓學生擺小棒,透過擺圖形,讓學生理解1個5、2個5……,從而理解乘法的的含義。首先,第一個層次是5×1 , 1×5的乘法口訣,老師編給學生看。第二個層次是編5×2 ,2×5的乘法口訣,採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師指導學生編口訣。第三個層次是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兩人一組學生自己編口訣。第四個層次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0

  《5的乘法口訣》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課,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本節課教材透過數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至於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松果的總數和堆數之間的對應關係和規律,體會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透過生動有趣的遊戲幫助學生記憶口訣,應用口訣。

  大部分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認識,能背出5的乘法口訣,但是不知道乘法口訣來源,表示的意義,書寫及應用,本節課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根據我對教材解讀和對學生的分析,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數松果”的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遷移類推和按規律識記的能力。

  複習鞏固

  新課開始之前複習幾道連加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加強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接著迅速說出得數,體會乘法口訣的簡便性和必要性。

  口訣的數學形式

  5個5個數整理表格探索松果的數量和堆數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板書幾個幾,以及對應的乘法算式。

  口訣的唱讀形式

  為了體現“數”與“形”的有機結合,我採用形象的松果動畫,在5的乘法口訣的編排上,從“一五得五”到“三五十五”這3句口訣,教科書完整給出,而後6句口訣則放手讓學生在找出一定的規律後,透過類比的方法自己編出來。

  教師小結:編口訣時,我們把乘數編在前半句,積編在後半句。為了使口決念起來更順口,積不滿十,就加上“得”字;積滿了十,“得”字省。編口訣時,我們一把乘數中較小的數放在前面較大的數放在後面。

  口訣的記憶形式

  首先介紹乘法口訣的來源: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方便計算乘法,就編出了乘法口訣,它讀起來順口,所以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這是我國獨有的文化瑰寶,外國人可不會,因此乘法口訣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其次探索口訣中的規律: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記憶口訣的方法。教科書給出了兩種記憶口訣的方法;一種是根據前一句推出後一句;一種是根據得數的特點進行記憶。口訣最後一個字不是五就是十,積的個位不是5就是0。每相鄰兩句的結果都相差5。

  最後遊戲鞏固口訣:

  一隻手有5根手指,一個小朋友說幾隻手,另一個小朋友就說出相應5的乘法口訣。

  闡釋口訣

  如果老師忘記了5×5等於多少怎麼辦?

  學生想辦法:可以用5個5相加算出得數;4個5加上1個5;3個5加上2個5;6個5減去1個5;7個5減去2個5;8個5減去3個5;9個5減去4個5。

  運用口訣

  課本31頁第1題,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會觀察圖提取數學資訊,說出意義,列算式,根據口訣得出結果。

  需要更進的地方:

  1、表格豎著放觀察起來會更明顯;

  2、乘法口訣為什麼到9?可以給學生做些解釋;

  3、幫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增強學生對乘法口訣意義的理解,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體會每句口訣的意義和用途;

  4、交換兩個乘數的乘法算式口訣是相同的;

  5、多形式記憶口訣,比如:到學生跟前去對口令,根據口訣說算式,根據算式說口訣等等。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1

  5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習乘法的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用小棒擺圖形,初步感知幾個5的含義,讓學生在這節課的開始有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於學生還沒有學習2~4的乘法口訣,所以在教學5的乘法口訣時,我就給學生留下了較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初步知道了口訣的意義、來源和用途。在寫乘法算式時和編乘法口訣時,留給讓學生完成,增加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給學生獨立學習的讓他們經歷編口訣的過程,可以更深刻地領會口訣的意思。 但是在課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接下來,我自己就這節課的不足做一個反思。

  一、新課程要求我們的課堂是開放性的,在我們的思維中這樣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徹的,但是在實際的課堂當中,卻比較難以把握。在本節課中我的課堂就不夠開放。在寫乘法算式和編乘法口訣時,由於學生沒有學習1-4的乘法口訣,所以應該先扶再放。我應該讓學生區分一下口訣和乘法算式,加深學生對口訣意義的理解。

  二、在練習中幾次出現了像“五一得五”這樣的口訣,雖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訣一般把小數放前面,但還是有學生錯。如果在寫乘法算式時,直接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在給這兩道乘法算式編口訣,學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訣一般能解決兩道乘法算式。

  三、記口訣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但我在記口訣這個環節中,只是讓學生單純的背,沒有側重口訣記憶的方法。要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才能讓學生又快又牢的記住口訣。

  四、要講究課堂效率,課上要做到精講,最後在練習題的安排上,要採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由淺入深,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不能只出學生一眼就看得出來的題讓學生做。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2

  學生對於5的乘法口訣比較熟悉,一方面5的乘法比較容易記,編口訣也不難。為了讓學生學的更有趣一些,我對“5的乘法口訣”進行了創新處理。

  由於5的乘法口訣是學習乘法口訣的開始,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我沒有用課本上的情境圖,而是用了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小棒擺小樹。一個小樹有五個小棒就是1個5,,兩個小棒就有10個小棒,也就是2個5,並列出加法算式。以此類推,一直到5個小樹也就是5個5,寫出加法算式。讓學生根據寫出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並編出口訣,讓學生從具體的、直觀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利於學生快速地記憶口訣,而且對學生理解乘法問題,解決乘法問題很有幫助。

  編口訣是這節課的重點,我先讓學生說說意圖,然後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編口訣,透過乘法的意義理解口訣的意思,在這整個環節中,我很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能解決的就讓學生自己來解決,而不是由老師傳授給他們。目的是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讓學生來展現自己的本領,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體現學生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整節課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漲,效果也很好編完後大部分孩子都能背過5的乘法口訣。

  在鞏固新知時,我設計了新穎獨特的練習,首先基本性的習題,我是利用玩撲克牌在遊戲中鞏固5的乘法口訣;變式性的習題,我是採用送信的方式呈現;創新性的習題,我是採用情景再現的形式呈現,雖然每次呈現的方式不同,但是每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消化新知識。因為我知道課堂練習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設計習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數學教師的一基本功,也是一種教學藝術。

  作為一節課的承擔者,在沒有走進課堂之前,對自己的設計還是很滿意的,但是當你真正課堂去實施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那樣的不足:

  在練習題的安排上,我採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但題目較多,沒有做好歸類,導致學生到最後一題不少孩子被忽略了。

  希望以後在教學中,能夠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在自己的課堂上,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個明顯的提升。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3

  5的乘法口訣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經過暑假的學習已經會背乘法口訣,對5的乘法口訣甚至能脫口而出,剩下的大部分學生也已經能非常熟練地5個5個地數,所以我就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後續的學習做好方法的準備。在嘗試編口訣,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訣時,應該讓學生說說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編?巧妙地加以引導,啟發學生從各方面思考,比如“一隻手有5個手指”所以一五得五。“2張5元是10元”所以二五一十。讓學生從具體直觀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利於學生快速地記憶口訣,而且對學生理解乘法問題。解決乘法問題很有幫助。

  記憶口訣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不能只讓學生單純的背,更多的體現在練習題的安排上,要採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由淺入深,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所以設計練習題要寓知識於遊戲之中。這樣,產生無意識記,其記憶的效果往往比強記省勁。遊戲如下:

  1、對口令。即每句口訣一個同學說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學說出後部分或是小組對練、師生對練。也可寫出前一部分,做好標籤。將全班學生面對面分成兩行,每人抽一簽,一個說,對面一人答。

  2、猜卡片。活動前先寫好卡片。每位學生抽出一張後,說出卡片上的數是由幾和幾相乘的積。也可以是小組的每個成員準備好口算卡片,在小組中搶答。

  3、奪紅旗。教師先寫出算式,分小組組接力寫積,看哪組先算完就奪得了紅旗。

  4、打擂臺。各小組選出一個最厲害的選手,比賽完看哪個小組最棒。

  5、拍手互動遊戲。

  6、寫算式。

  學生自己練習寫乘法算式,你喜歡寫幾個就寫幾個。這些遊戲練習方法,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熟練程度和興趣,使學生從大量的抄寫與背誦中解放出來。總之,正確分析把握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新穎的數學活動,上好開篇課,教給學法,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是我自己從這節課中獲得的重要啟示。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4

  本節課是學生初次學習口訣知識,但實際上有很多學生已經接觸口訣了,甚至有的已經背過了。所以,本節課在設計上我沒有把背誦放在主要內容上講,而是從理解口訣意義上進行設計的。

  首先,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一個小組5位同學,每人自己動手擺一個圖形,從這個過程中逐步感受到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讓學生邊擺邊說:一把小傘要擺5根小棒,是1個5;兩把小傘要擺10根小棒,是2個5;三把小傘要擺15根小棒,是3個5;四把小傘要擺20根小棒,是4個5;五把小傘要擺25根小棒,是5個5。透過這樣擺小棒得出幾個5的和是多少。學生列出了乘法算式和編出了乘法口訣以後,透過拍手遊戲,對口令遊戲等讓學生進一步掌握5的乘法口訣。學生始終是在一個輕鬆、積極的氛圍中自覺學習的,學生學的輕鬆又快樂。

  為了幫助學生對口訣的理解更好,記憶起來更加容易,透過理解口訣意義滲透的。如:一五得五,一五表示一個五,得十就是等於十;二五一十,二五表示2個五相加,一十表示等於十。依此類推,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關於5的口訣的順序,背誦起來就更加容易了,也減少了出錯的機會。

  但是在習題的設計中,忽視了習題的層次性。對於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應該有所提高,而提高題的設計有點簡單,沒有達到優生的提高目的。在以後的練習設計上,要更加貼近優生的水平,或者是多準備幾道思考題,以備需要。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5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這節課,是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由於這是學生首次接觸除法計算,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對本節課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1、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動的故事比枯燥的數學題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因此,在新課伊始,我為學生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並把它編成了一個小故事:今天猴媽媽從樹上摘了12個又大又甜的桃子,興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寶寶都特別想吃,大家你爭我搶,誰都不肯讓,猴媽媽見到這一情況,左右為難。你們能幫猴媽媽分分這些桃子嗎?學生聽到故事時,都特別興奮,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來。

  2、探索“求商”方法:學生聽到問題後,好奇心促使他們很快地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桃子來分,有的學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還有的學生試圖用連減的方法計算出來。在得到結果之後,很多學生都迫不及待地將手舉起來,想要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在學生相互交流之後,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猴媽媽分桃子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以及為什麼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樣化習題訓練:低年級的學生需要有不斷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設計習題時,我設計了多種不同形式的題目,如:“計算速度大比拼”,“誰答對了就把禮物送給誰”,“爭做送信小行家”……學生看到這些有競爭性的習題,個個都興趣高漲,積極的舉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後面。

  透過今天這節課,學生既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而我也從中學到了,數學教學一定要多花費心思,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使數學課堂不再枯燥,充滿活力。

  注重從多角度讓學生透過比較來認識“平均分”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單一地看問題。如課的開始,讓學生分梨,學生都十分一致的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每份分的不是同樣多,就是沒有平均分,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常有的情況,這一設計讓學生認識平均分的同時,也用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對了解這一概念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沒有充分體現這一點,當引出平均分之後,我沒有好好利用分梨這一教學資源,就這樣進行下一個環節了。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