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灰椋鳥》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灰椋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灰椋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鳥散文,文章重點描述了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第二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第四、五兩個自然段,讓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朗讀及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感受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景象,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談談這節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讀中品悟。
(一)體會歸林時的壯觀。
在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時,我透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抓住“盤旋”、“投入”、“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數百米長的`長隊”、“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等重點詞句來體會壯觀,然後反覆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體會後再朗讀。另外還啟發學生想像的思維,灰椋鳥飛回來時在林中傾訴、呼喚、應和,想一想如果你是一隻歸林的鳥兒,你會傾訴些什麼?又會怎樣呼喚同伴和兒女?學生在說話練習的同時又能更深刻的感受到歸林的場面壯觀。飛回來會說些什麼,又會怎樣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的,後到的鳥與林中的鳥如何應和,讓他們隨著作者的描寫而進入到作者的心中。
(二)感受歸林後的熱鬧。
課文第五自然段寫了灰椋鳥鬧林的情景,畫面很優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鬧林圖,指導學生讀文想象、體會,並設計了這樣一個說話練習:“此時每一個人都被感染了,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這樣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促進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
(三)情感昇華。
文章最後一段寫了作者欣賞到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後發出的感想,也是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我讓學生讀後談體會,接著介紹作者的情況,播放動化課件《一個真實的故事》,幫助學生深刻體會作者對鳥、對大自然的愛,激勵學生的愛鳥、護林的環保意識,對學生進行了生動的人文教育,也使學生對作者的感情有更深的瞭解,學生受到的感染很深。
二、美中不足。
整個教案設計脈絡較清晰,教學起來也得心應手,但還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如應啟發學生想象鳥兒們會在林中傾訴、呼喚、應和些什麼,而我只是讓學生想象自己是鳥兒,會傾訴什麼,會怎樣呼喚;在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上,我覺得自己的評價語言比較貧乏,對學生的激勵性不夠,使課堂上的學習氣氛不夠活躍。
我想,要上一堂感染學生的課,老師要吃透教材並精心設計,當然創設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能夠自己感悟到語言文字蘊含的情趣,才會真正被課文所感染。我想,今後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方面還要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