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範文

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範文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一篇圍繞“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的作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透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義大利一島上休養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整篇文章圍繞了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蘊深遠的美文,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我延用了本學期開學以來一直在嘗試先自主學習,再二人小組或四人小組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本節課的兩個主要環節和“寫信教子”——“栽花賞花”自主學習彙報;“寫信教子”先自主學習,再小組交流,然後彙報感覺完成還是不錯,基本能夠根據導學案進行學習彙報,也解決了基本的問題。

  “栽花賞花”環節,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到了兒子的不怕辛苦。能找到“顧不上”“一直”“忙著”等詞,真切地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然後,透過欣賞春天鮮花盛開的迷人景象,觀察高爾基賞花的神情,想象春風中奼紫嫣紅、蜜蜂飛舞的畫面,感受陣陣花香中賞花的愉悅。感受到高爾基眼裡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對自己濃濃的愛。

  “寫信教子”環節,學生透過讀信,再聯絡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談自己的體會,談自己對“給”與“拿”的理解,感受到了高爾基對兒子的愛是一種超越人間親情的崇高的愛。

  較為成功的是讓學生以兒子的名義給父親寫一封回信,多數學生都能夠緊緊圍繞本節課的主題進行書寫,寫出了對父親的感激;寫出了自己對“給”永遠比“拿”愉快的理解;寫出了今後怎樣去做一個快樂的人。

  不足之處:

  1.朗讀指導不到位。在讀中感悟、以讀促學這是語文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這節課上,怕耽誤時間,朗讀僅出現幾次次,對於培養學生語感很是不利。

  2.忽視差生。在學習彙報中,部分積極的學生髮言踴躍,但是也存在少數學生整節課腦子不動,很容易照成兩級分化。

  3.細節不足。本節課的教學,我僅是抓住了主要環節進行教學,粗線條的教學很容易忽視細節,使學生不能夠細緻深入地去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2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一篇圍繞“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的作品。課文透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義大利的小島上休養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

  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蘊深遠的美文,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力求:

  一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種花的心意,感受其對父親的深情。圍繞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愛”字一詞,學生默讀二、三自然段,圈畫出能夠表現兒子對父親情感的`詞句。交流後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受到“顧不上”、“一直”、“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還沒有钁頭那麼高”、“從蘇聯到義大利的遙遠”等詞句體現了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愛。而後,透過讓學生想象兒子在離開爸爸之前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滿園花草彷彿會看到些什麼,之後由教師引讀春天花開情景切入“高爾基面對這樣的晚霞這樣的花是怎樣的神情?心裡會想些什麼?”使學生感受那千山萬水隔不斷的父子情深,體會鮮花是多麼美好多麼令人愉快的東西和高爾基見花如見子的深情。

  二是以生活體驗為契入點,拉近與人物間的距離,為後面以高爾基兒子口吻與高爾基對話、給高爾基回信打好鋪墊。

  在教學課文難點理解高爾基信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時,我透過三個問題:

  1、為什麼是在“島上”留下美好的東西;

  2、比較高爾基信中一、二兩段中的“美好的東西”讓同學們盡情暢談“美好的東西”;

  3、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學生髮揮了想象的翅膀,他們的思維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想,直接昇華到精神層次的、抽象的“美好的東西”,如生活中使人愉快,送給別人溫暖的美好東西——像奉獻、幫助、付出、給予……

  在本文教學之前,我透過對教材和學生做出的分析,做了以下預設:課文中“‘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哲理內涵深刻,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指導學生基本弄清其含義後,只需聯絡實際,說說類似情況即可,要求不宜太高,能理解多少說多少,重在有真情實感。教學本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經過教學後的反思,我感覺到這堂課的教前預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基本完成。可有幾個地方還做得不夠。

  一是在分析高爾基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還不透。親子對父親的深愛還體現得不夠,對詞句的“抓”還不深。

  二是本課教學看似行雲流水,詞句抓了,課文讀了,情感體會到了,實則浮於表面,學生的情入得不深,入得不透。高爾基對兒子的愛是一種“大愛”,廣博、寬泛。教學時體現得不夠,理性的分析多了,情感的渲染少了。看來備課時,教材挖得還不夠,基本要求達到了,但還能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的理解狀態。

  講完這節課後,我最大的體會就是,要想做一名真正的教學能手,自身的文化素養太重要了,同時還應有足夠的教學經驗,重視每一節課的講解,在平時的講課中鍛鍊自己,昇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