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級數學下《口算乘法》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以青青草原上的小羊要出遊引入,這樣很快喚起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情境,為能主動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礎。把書中所述的交通工具融入到小羊出遊所需工具選擇的應用題中,以學生位主體,展開討論,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兩位數、三位數與一位相乘的方法。學生學習興趣很高,參與面較廣。對於學生提出的種種計算方法儘可能的寫在黑板上,並對他們所提出的方法加以肯定。在接下來的環節中,讓小朋友們透過計算為自己喜歡的小羊爭取青草,讓小朋友們幫小羊們挑選一些禮物回去,懶羊羊要去買禮物給小朋友們,幫懶羊羊計算該花多少錢……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帶教學中來。透過學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了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不但體現了演算法的多樣化的理念,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將學生置於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來學習數學。既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在練習時,發現大部分學生喜歡慣用列豎式的方式進行口算,我就採用讓學生多說口算過程的方法進行強化訓練,並逐步簡練口算過程,爭取讓所有的同學都掌握口算方法。如:出示16×2= 讓學生說出口算的三步驟1) 把16分成10和6。 2)10×2=20 6×2=12 3)20+12=32。在學生熟練的基礎上可以直接說出第三步。如:13×6 可以直接說出60+18=78 透過這樣的練習,學生逐步習慣並掌握口算的方法,為以後的教學做好了準備。
當然這節課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由於本人是第一年任教小學數學,對於數學語言方面有很大的欠缺,表達不夠嚴密,在學生進行方法討論後,對不同演算法的算理得梳理不夠明確,缺乏演算法多樣性與演算法最佳化相統一的建設,教學過程中,語言欠感染力,對學生的表揚不夠熱情,在課中讓學生團體討論的機會太少,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