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狼和小羊》的教學反思範文

《狼和小羊》的教學反思

《狼和小羊》的教學反思範文

  《狼和小羊》是一則寓言故事,全文結構明朗,透過狼的三次找碴和小羊的兩次爭辯,告訴我們存心要幹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藉口的這個道理。

  第一課時的.教學一直被老師們匆匆帶過,因為示範太少,能找到的參考資源也不多。但這一篇課文中有一教學目標是和同學們一起表演這個故事,我認為表演在一部分程度上依賴於天賦和性格,並且在公開課上學生難免拘謹,要表演到位是比較難把握。恰巧網路上有《小動物過冬》的課堂實錄,並且還獲得過重大教學比賽的特等獎,因此我決定參考這一教學影片來琢磨《狼和小羊》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挑戰一下自己。

  第一課時的重點一般有:1、學習生字詞;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說說很簡單,但是如何開展得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還是需要很多的思考。但就學習生字詞來說,簡單的全盤出示很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記住就更難了。因此,我使用了“隨文識字”的方式,在朗讀中遇到生字時就立刻出示生字卡片,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出示生字卡片後,指導學生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識記,透過第一印象就讓學生記住字形和字音。

  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中,我先以講故事的方式匯入,帶學生走進故事情境,再透過課文中的三次找碴兒引導學生通讀全文,並安排了同桌練習,師生練習等方式充分朗讀課文,既不讓學生感到枯燥也能達到目的。

  在理解課文上我抓住課後練習“你從哪些地方看出狼是在故意找碴兒?”來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瞭解課文內容。